20日,省文物局在如东召开唐宋国清寺遗址考古验收会,初步确认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进行的考古发掘地点,为海上丝绸之路重点遗产点唐代掘港国清寺。
公元838年,日本第19次派出遣唐使,因遭遇风暴在如东掘港登陆,多数成员在国清寺居住15天,并得到海陵(今泰州)镇官员的欢迎和接待,之后从这里登船由“掘沟”、运盐河经如皋镇、海陵县去扬州,再从大运河到唐朝首都长安。参加这次遣唐使团的日本高僧圆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作为世界东方游记三大名著之一,书中所录他在中国涉及的重要地点大约有10处以上,但目前真正有唐代考古遗迹发现的只有掘港国清寺,可见其意义之重。
此次考古发掘发现唐宋时期国清寺三座大殿殿基等各类遗迹10多处,出土文物标本近千件。三座大殿分布在同一条南北轴线上,中轴线两侧有附属建筑遗迹四处、灶房一处,各个时期水井三口。出土遗物有唐宋时期莲花纹柱础2件,出土的器物类型包括碗、盏、盘、罐、香炉、砚台等,建筑构件有陶制瓦当、筒瓦、板瓦、滴水、脊兽、正吻、石柱础、砖等,石雕有石佛像及建筑构件,还出土少量陶塑佛像残件。最重要的是,有些瓷器上发现“国清”“方丈”“库司”等墨书款,证明这里正是唐宋时期的国清寺所在。陶瓷器标本来自浙江、江西、安徽、河北、江苏等地不同窑口,表明这里曾是一个物资丰富的重要港口。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这处遗址是当时中日之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建立友好关系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南通及江苏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性遗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重要见证地和遗产点,是联系日本、东海及中国掘港、掘沟运河、古运盐河和大运河、扬州乃至都城长安等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线路的重要节点。 (王宏伟)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