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今天能够和龙元建设的各位家人做一个简短的分享。大家从事的是建筑行业,与我所在的佛教事业看起来有很大的分别。尽管我们的行业殊异,在事相上有所不同,但在终极的原理上却是相通的,因此,我们能够来面对面做一个对接。
为什么说我们大有相似之处呢?这是从人本的角度上来说的。
让我们来想一想,我们为何而服务?大家所做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安居乐业,让纳税人合理地享受到城市的公共设施,让老百姓能够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之中;而我们寺庙是净化心灵的场所,使人从内心得到提升,使人从更高的角度上来对待一席生命,使人不惧生,不畏死。前者为身有所居而服务,后者为心得其所而奉献,不都是从人本的角度来行事、利他的吗?
人活着总是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物质,二是精神。仓廪丰足是为了使人安身立命,但是有了花园,有了洋房,有了好车,却不一定能够在洋房里安卧,不一定能够看住自己的心。因此,在物质生活之上,更需要精神的培养与净化。心态和境界最终决定你的幸福,而非物质。不丹首相提出“幸福指数”,就是因为物质之上仍有精神层面之缘故。
人们跟随着经济大潮而竞逐名利,担的是千斤担,乘的是蚱蜢舟,常常觉得心神不定,恍惚迟疑。有了钱,还是难免会有人诅咒你、辱骂你、指责你,你的心会不会因为别人的责难而辗转难眠呢?你会不会深陷在郁闷之中走不出来呢?
针对以上的难题,我和大家从七个方面的分享。
首先,我们需要直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信念”。
《论语》中有子贡问政于孔子的故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这段故事的意思是:孔子认为政治稳定、天下太平需要依靠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粮食、军事、人民对国家所具有的信心以及国富民强的信念。在这三者中,如果一定要去掉一个,首先舍去的是军事。正像老子所认为的那样,兵器乃是国家的不祥之器,如果使用不当,将会招致杀身之祸。而在粮食和民信中,孔子以后者为最重。因为只有民信具足,才能汇聚人心,共度危难或共襄盛举。
在最近的电影《功夫熊猫》中,我们也看到了“信念”的重要性。一开始,熊猫显得又憨又笨,就像是沉迷于骑士小说的堂吉诃德一样引人发笑。它除了对于武功的热爱之外,就是一身肥肉和一颗爱做梦的心。当它在很偶然的机会中碰巧成为武林高手的候选人时,它的师父感到十分苦恼,不知道应该怎样训练它。于是,熊猫的师父就去问龟仙人怎样才能够使熊猫变成真正的武林高手。龟仙人告诉它,要训练熊猫,首先要有“信念”,要有使它成为武林霸主的信心。于是,它的师父就按照熊猫的特性来训练它,最终使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功夫熊猫”。
人的信念在最关键的时刻总是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候我们的身体吃不消了,所凭借的就是磐石一般的信念。你们看那些跑马拉松的选手,在最后冲刺的时候,其实体力都已经差不多耗尽了,但是强大的信念会推助他们依然向前,突破最后的距离。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也是一样,凭借信念要比理想更加强大。当理想的光辉因为现实的磨难而退却,信念却能说服我们不要裹足不前,它推动我们前进,达到成功的彼岸。
一个有信念的人,就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也不会因他人的毁谤而放弃。一个有信念的人就有脊梁。我们佛教的修行,也就是修这样的一种品质和德行。
家族的世泽绵延,企业的长青长存,国家的长治久安,依靠的其实都是内在的信念。
比如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交了好运,大家会说那是因为他祖上积德。这种说法乍一听有点迷信的色彩,实际上却是值得思考的。“祸因恶积,福缘善庆”,这是因为祖上善良、柔和的人生价值与信念在无形中得以传承,这才是家族兴旺的真正缘起。一个家族越是行善,周围的善人就会越来越多,正面的能量也就会越来越大。记住,积德比积财永远重要得多。
我认识一个从商的朋友,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钱,就是开拖拉机的。当他开始想做一点生意的时候,他身边就有几个朋友一直帮助他。他心里想,等自己有了钱一定要回报他们。等他有了业绩以后,他真的开始回馈给以前帮助他的那些人。他越是付出,他身边的推动力也就越大,久而久之,他的企业也就越来越兴旺。他说,现在之所以自己的企业能够做那么大,完全不是因自己的意念所成,而是旁边的人无形中成为他的推动力,不断地推助他的前进。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善念的延续呢?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建一个祠堂来供奉自己的祖先呢?我们的祖先身上有某种品质帮助他成就事业。当我们每次祭拜他的时候,就会想到他的身上有某种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久而久之,祖先就成为我们的榜样,我们就向他一样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用圣人的品质来对照自己,见贤思齐,这就是祭祖祭天的内涵所在。
佛学的智慧也是一样。我们拜佛菩萨不是拜一尊木像,而是拜他们的精神。拜佛最终还是要反求诸己,依靠自我觉知,自我提升,获得信念,证得圆满。
奉献,在佛教来说,就是布施。
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一生创办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在七十多岁的年纪还接手了日航公司。这个公司在此之前已经连续多年亏损,但是在稻盛和夫的经营下,短短五个月以后,日航便实现了扭亏为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将企业管理的精髓归纳为简单的几个字:正念、利他、厚德、坚持。
正念就是我们所起的每一个念头都要和天地大道相吻合,不要做违背规律的事情。
利他,也就是奉献。一个能奉献的人,收获才是最大的。
我们常常听说一些动物利他的故事。比如有一种叫汤姆逊瞪羚的动物,当它们中的任何一只首先发现了天敌时,所做的不是逃跑,而是马上不断地原地起跳,以自己的身体为目标提醒周围的伙伴:有天敌,快跑。但是那只起跳的瞪羚就会成为豹子的目标,被天敌吃掉。这种瞪羚一直都是以这种利他的生存法则在草原上生活,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同伴的安全。
动物尚能如此,而身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从媒体的报道中读到,地震中、起火的手术台上,个别不负责任的老师和医生不顾学生或病人的安危,首先逃离现场,这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行为,应当谴责。我们从舆论的一片声讨中也不难看出,奉献之人受人尊重,利己之行人人唾弃。
奉献、布施并不是非得用金钱给予别人,孩子、老人、穷人也一样都可以布施。孩子可以用纯真的笑容来布施,老人可以用人生的经验来布施,穷人可以用自己的力气来布施。如果我们能够以布施的心态来看待人生,就会发现一切圆满。
我们往往纠结于失去,认为失去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但是世间的事情本来就有无限转圜,有失去才会有得到的喜悦。刚才有位家人对我说:“我最近身体不好,感到非常苦恼。”我对他说,身体不好就是一件好事。因为身体不好,我们才能够感受无常,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使自己过上有规律的生活。
昨天有一位朋友说,他是做家装生意的,一年的营业额有两个多亿,但是净利润只有五百多万。他每天都要遇到很多客户不断和他交涉,他觉得烦不胜烦,生意简直做不下去。我说,你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来想一想呢?客户找你交涉,就说明你所做的东西与他所想要的还有距离,这个距离越大,你努力的空间也就越大,利他的空间也就越大。
境随心转。当我们遇到麻烦的时候,转变一种观念,改变一种思维,更正一种态度,变换一种角度,人生就自然洞明豁达,左右逢源。
一个人的成功,至少有80%都取决于思维的格局。人们的智力程度往往是相似的,这个世界上从未有过这样的偏见:一定是智商高的人领导智商低的人。决定我们人生的幸福、快乐、事业、家庭的,其实是思维。
我们往往会遇到原地转圈的情况,走进死胡同里绕不出去。这个死胡同是什么?就是我见、我思、我得、我慢、我执。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自己的做法无可挑剔,所以人生才会处处碰壁,事业才会遇到瓶颈。
我和绿城房产的一些高管关系很好。他们对我说,以前把市场定位在超级富人的时候,慢慢做下来,政策一变,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这时,就应该应时而变。做房地产,总应该从人民的需要、中国未来的走向、整个世界的时势等大局来思考。
如果我们的思维总是很狭隘,那就会像童话中所说的一样:蝙蝠觉得自己很优秀,既拥有鸟类的翅膀,又拥有兽类的模样。它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在鸟兽中都建立起自己的地位,甚至成为百兽之王。可是,因为它有翅膀,兽类不接受它;因为它长得像小兽,鸟类也不接受它。最后,它处处碰壁,只好单独在夜里飞行。
中国的古话说:“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我们如果想要得到一片树叶,必须要见到整片森林,对于事业和生活,都要有大局意识。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基业长青。
人生的道路上找寻幸福感,需要觉知。
因为幸福本不是一件固有的、恒定的事情。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有些事情在你看来是幸福的,在别人看来却是痛苦。比如今天大家一起来这里听课,有的人觉得可以放下工作来学习,非常开心,他相信今天所听到的东西能够改变他的人生;有的人则认为还有那么多工作没做完,还有那么多事情没处理,他又不想出家,还让他特地过来听一个和尚讲课,他就会觉得如坐针毡。在这个过程里是什么在起作用呢?是觉知。
又比如有一个叫杰米扬的人,他做的鱼汤很好喝。他的朋友来他家做客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夸奖他做汤的手艺。于是,他开始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汤天下无敌。他是一个好客的人,以后每个朋友来他家,他就只做鱼汤,而且给他们每个人都准备很多很多鱼汤,喝得大家都感到反胃了。他却浑然不知,仍然感到自己的手艺很好。这也是由于觉知不足造成的问题。
有一次,我给上海交大的公共管理硕士讲课。他们大都是一些年轻的公务人员,工作繁忙,学习背景优秀。当我开始给他们上课的时候,马上感到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地集中在我身上,听得非常仔细,全神贯注,这种氛围非常令人感动。我并不认为自己讲得有多么动人,但是他们对于未知知识的学习力和吸收力却非常惊人。他们对于知识的高度觉知力使我感到,这是一群非常具有前景的年轻人,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
很多人一遇到某种工作,首先想到的是抱怨。比如我让你去扫地,你就觉得扫地是下等人做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去做呢?于是地就扫不干净。连地都扫不干净的人,如何去扫天下呢?转变你的觉知,就是在接到工作的当下、遇到事情的那一刻,就马上让自己去接受它,喜欢它。只有喜欢一件事情,才能够将它做好。大家是做建筑的,能够在一片平地上盖起摩天大楼使人们有地方可以安居乐业,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呢。每一次,你的付出,都能改变世界。这样的人生多么有意义。
当我们如是看待自己的人生,人生的意义就展现出来。你的人生就将喜乐富足,无所怨怼。这种快乐,需要觉知,需要不断地观照自己的内心。
我们的小册子上有《日诵警策文》,其中的第一条是这样的:“我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我赞美敌人。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我爱自己,我用清洁与节制来珍惜我的身体,我用智慧和知识来充实我的头脑。”这就是爱,这就是尊重,这就是付出,这就是慈悲。
佛教的慈悲是爱的升级。我们知道,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以慈悲著称,她对待每一个人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她自己离开苦海以后,依然愿意寻声救苦,倒驾慈航,以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的样子示现,来帮助大家。慈就是给予快乐,悲就是拔除痛苦。慈悲是柔和的,是默默无声的包容和理解。
当你内心柔软的时候,别人与你交流都会感受到你的慈悲,你的笑容因为真实而让人感到柔美动人,每个人都愿意和你在一起,也愿意帮助你,这就是慈悲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慈悲,那么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我们常常使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慈悲的问题:大海上有两艘船。如果两艘船上都没有人,即使撞到,也不会有冲突;如果一艘船上有人,一艘船上没有人,撞到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冲突;但如果两艘船上恰好都有人,撞到之后,必然爆发口舌之争。双方必然都会指责对方的过失,这时没有法律来仲裁,那以什么来化解呢?只有慈悲,只有包容。
生活中也是一样。生活并不常有绝对的对错,大部分的矛盾都是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导致的。你所遇到的矛盾,有一半是你的责任,所以不要总是去指责对方。化解矛盾的方法,首先就是要进行自我反思,把自己变成那一艘空船,把自己变空、变无,把一切矛盾化作无形,这就是佛教的思考方式。
真正具有领导艺术的人就像空气一样,似有若无,他不时时出现,催促你干这干那,却似乎又时时在你的身边,陪伴你整个工作的过程。这就是慈悲的力量,它能够使你的团队永远和谐,欣欣向荣。
为什么人在少年的时候成长得最快,就像被浇灌的树木一样可以在短短的几年中得到最大的提升呢?就是因为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力是最强的,对于知识的渴望也最为迫切。
人可以学习的对象有很多很多:向书本学习,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向平凡的人学习,向天地学习,甚至向秋天落下的第一片树叶学习季节更替的道理。从四季的更替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生生老病死的规律,了解生住异灭的规律。当你的企业到达一定的顶峰以后,就一定会有一个趋于平稳或者下落的过程,等下落到低谷的时候又会上升。这就是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无论你承不承认,都是一样存在。
只要你的心打开了,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
领导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自我成长,自我提升,这也要依靠学习。如果你不学习,而你的后生晚辈一直在学习,他们就会很快地超越你,取代你,让你失去安身立命之所在。
正因学习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不大的寺院也专门开设书院,每年我们都要购买十几万册的书,编印几十万册的书进行流通。我们的每一间厢房里都至少有十本书供客人阅读,而且还专门成立了读书会和青年会,使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从学习中得到益处。大家手上拿到的小册子,我们每年的印量在九十多万册,每期的《香海禅心》杂志里也一定会有好书推荐的栏目。尽管我们现在承受着建设寺院的压力,但我们还是会用五分之一的收入来投入到文化建设上。以后,寺院发展了,我们还将专门用一座楼作为图书馆,购买各个方面的书籍,以方便大家学习。
我们都知道,企业想要得到长足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后面又是什么呢?是企业的文化、理想。而在文化的背后则是企业创立者的人生价值和人生使命在起作用。使命又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企业创始人的福德,以前所积累的福报与现在的德行吸引人才来到他的身边,为企业的建设贡献力量。所以,我们主张大家都要广种福田。
怎样种福田呢?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我们要使他衣食无虞;每一个与我们来往的客户,我们要保证他们的利益;在社会中,企业也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福田越广阔,企业的前景也就越光明。
很多人觉得佛教的戒律很多,很严格。有两百五十戒的说法,也有五百戒的说法。有的戒律甚至说每走一步路,每穿一件衣服都要持咒念一句阿弥陀佛。因为我们每喝一口水都有可能会伤害到一些微小的生命,每走一步路都有可能踩到蚂蚁。人们认为,这样的戒律很琐碎,很麻烦。
但实际上,谁在世界上生存不必遵守一定的规则呢?即使是在饥荒或逃难的过程中,人也总是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不可逾越,这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
做企业也是一样,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要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我们都知道,双汇集团是一个大型的食品企业。但是因为使用瘦肉精,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倒闭了,之前的三鹿集团也是一样。他们的失败就告诉我们,做企业一定要有正念,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绝对不能做伤害人民利益的事情。
要知道,保护别人的生命,也就是保护自己。
我们为什么主张过有节制的生活?这个所谓的“节制”,也就是按照一定的制度和规则来生存。比如我们的身体器官都有各自的排毒时间,晚上11点到1点是免疫系统排毒的时间,凌晨1点到3点是胆排毒的时间等等,如果错过这些排毒的时间,不好好休息,过日夜颠倒的生活,身体就会出问题。老子所说的“去奢,去甚,去泰”,也就是这个意思。不纵欲、不为恶、不做为富不仁的事情,才能够积累福德,使得生活和谐、安康、幸福。
以上就是幸福生活的七把钥匙,这些钥匙不在别人的手上,也不依靠物质财富的丰盈而实现。掌握这些钥匙,并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它们的,是我们夙慧的心。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