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995新竹福严佛学院
阿弥陀佛!我们大家学习《摄大乘论》以后,应该是没有事了。但是现在又多出来一样事。多出来这一件事——就是要学习静坐的这件事,这件事在我个人的想法来看,倒是非常重要的。这一件事,应该是从出家那一天就应该学习的。若是今天才开始学,那就是太晚了。
静坐这件事,这是按照我们四威仪里边的一种威仪来说。可是从出家人学习圣道的态度来说,不只是静坐,不只是坐,行住坐卧都是一样的。但是坐的威仪在初开始发心修行的人是比较容易一点,所以说静坐。
这个静坐、关于修行的事,只是两个字,一个止、一个观,就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在行住坐卧都应该要用的,不只是坐。你在那里经行的时候,也是应该止、应该观的。或者是立在那里、或者是卧在那里,行住坐卧都应该这样子来调伏自己、来清净自己的。
在止这一方面来说,当然是包括我们出家人所受的戒律在内的,要以戒为基础;如果没有戒的基础,止是修不来的、观也是修不来的。所以想要修行,戒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修行人用功的时候,你自己坐在这里也好、你经行的时候也好,假设在止的态度来说,就是时时地自己看自己的这一念心,你时时地看、看这一念心在做什么。这句话很容易说,「我时时地注意、看自己这一念心」。
上一次有一位同学问我,关于《楞严经》这耳根圆通。耳根圆通上说,也就是《楞严经》说的:「反闻闻自性」,这句话是约耳根说,其实是通于眼耳鼻舌身意的。就是看自己这一念心,不是向外看色声香味触法,不是!回过来看自己的这一念心。你常能这样做,这件事就不可思议。用功,怎么样用法?可以从这里开始。就是不向外面看!别人的事情别人负责,我没有什么责任;我自己的事情要负责。自己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一念心,我常看自己这一念心,这件事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般的在家人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要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一念心,可能是很有问题,可能是看不来,也没这个需要嘛!但是若在出家人来说,可以分两个步骤:一个是一开始就这样注意,你一开始的时候,就常注意自己的这一念心,这是一个态度;第二个办法,先修其他的方法,譬如说,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这个「数」和「随」,你先学习这两个方法,然后你再「反闻闻自性」,就反过来看自己这一念心,也是可以,这也是很有意思。
但是我们初开始的人,当然是分「身」、「息」、「心」这三个部分。先要调身、调息。「调身」的时候,譬如在打禅七的时候。打禅七有坐,然后又经行,经行完了又坐,实在这就是调身。为什么要去跑香呢?就是调身。一方面腿子坐久了会痛,所以只好放腿子跑一跑,这就是把身调一调。说我腿子没有痛,坐久了的时候心力也疲倦了,你放下腿子跑一跑,使令气血流通得正常,人的精神就旺盛起来,然后再坐下来修止观,也是比较容易一点,所以跑香这件事就是调身。
其次,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样,要精神好的时候事情可能会做得好一点,疲劳了就做不好。静坐这件事也要精神好的时候,精神好的时候才可以。这是在时间上说。
其次,你要静坐之前,你不能够做其他辛苦的事情、其他特别辛苦的事情不能做!你若做了然后再静坐,不行,坐不来!所以这件事也要避免。若是一定要做其他的辛苦事,那么做完了要休息、休息,然后才可以打坐的。
再就是吃完饭的时候,打坐有问题,这是我们初开始用功的人是这样。才吃完饭,打坐不行,你一定经过半小时、或者一个钟头以后才可以。
其次,你要打坐,不能立刻就盘腿坐,不可以!要经行一会儿,在寂静的地方,或者空气好的地方。空气的确是很重要,空气污浊的地方,你不可以在那里经行,也不能在那儿静坐,一定要空气好的地方。寂静处那个地方多数是空气好,所以在寂静处修行是对的!
其次,这个吃饭;假设我们一天还有其他的工作很多,只能抽出来半小时静坐,或者一小时、两小时,这都无所谓。如果你不做其他的事情,你专心地跑香、静坐,这样用功修行的时候,你吃饭还要注意。所谓注意,就是要做记录:你今天吃的什么饭、你吃的什么菜,一样一样都记录下来。当然吃饭、吃菜不要吃太饱是对的,不要吃太饱。静坐时候的情形也要做记录:你今天坐几支香、每一支香内心的情况,特别的都写下来。你这样做,久了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饭菜对你静坐有帮助,什么饭、什么菜对你静坐有妨碍,你会知道的,还有这回事。人与人不完全一样,你合适、我不一定合适;我合适、你不一定合适的。这是说调身,饮食这一方面也要注意的。
其次,睡眠也有事情。当然吃饭多对于睡眠也有关系、吃饭少对于睡眠也有关系。你欢喜多睡,愈睡是愈多,你不睡就难过。睡眠这个事情原来是这样子的。说是我减少睡眠,习惯了也是一样。习惯了少睡,精神也是一样的。但是有的时候,它就想要多睡一会儿;当然你一个人用功修行,没人管你,当然是可以,就多睡一会儿。结果你多睡了以后,你再去打坐,就打瞌睡。你睡多了也打瞌睡。说少睡,我昨天睡五个钟头,今天睡四个钟头,也打瞌睡。睡少了也打瞌睡,睡多了也打瞌睡。就是成了习惯那个数,你习惯了睡五个钟头,它就不打瞌睡;这个睡眠就是这样子。但是也与你的功夫有关系,你静坐的功夫如果特别强,那也不受这个影响,那是又一回事。
睡眠,就是昼三时、夜三时。白天当然不能睡觉;夜间:初夜、后夜也不能睡觉,只是中夜这时候可以睡觉。那么昼三时、夜三时加起来就是六时,六时来分二十四小时,你就知道应该睡多少个小时了。
另外,你想要多静坐,不要同人讲话,尽量同人少说话,除非是学习法义、学习佛法。学习佛法,可以听别人说法义,自己也可以为人说法。但是在《法华经.安乐行品》:「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那个人特别欢喜佛法,你为他讲法的时候,也不要讲得很多。有这样的规定。所以静坐的人,你欢喜坐禅、用功修行的人,同人说话,闲话是不要说,就是说佛法也不要说太多,就是避免说话。这都是属于调身这一方面。你说话多了伤气,你若常常静坐你会知道,你同人说话多了然后静坐,就不行!就是坐不好。你若这个时候生活情况完全正常,你没有同人说话,那么你静坐的时候也会比较好。这个语言,也属于调身这一方面。
其次,盘腿坐当然应该是双跏趺坐。如果是初开始学坐,单跏趺坐可能还勉强,双跏趺坐坐不来。坐不来不要紧,你就是单跏趺坐,坐久了就可以双跏趺,慢慢地它就会进步。它会进步的!如果不能双跏趺,就是单跏趺,也一样可以修止观。可是,双跏趺是好!是好过单跏趺坐的,就是不同,不一样。你单跏趺坐,有的时候就这个心的力量好像提不起来、没有劲头。你一双跏趺坐的时候,立刻精神就来了!有这种事情。所以,双跏趺坐是好,可是也勉强不来。你不能双跏趺坐,你只有单跏趺,慢慢练、耐心地练习,久了就是可以,也是可以双跏趺坐的。但是人的生理不一样,膝盖那个地方的伸缩性大的人,双跏趺坐比较容易;膝盖那地方伸缩性小,双跏趺坐就难一点。但是这是身体上的事情,主要还是心。
其次,静坐的时间:若是年纪大了的人,只有在饭后这个时候比较合适。吃饭过了一个钟头以后静坐,这几个小时内静坐,这精神还够用;等到饥饿了的时候,就不行,就差一点。譬如说,早晨起来静坐应该是好吧,不一定!老年人是这样子。年轻人没有这个分别,年轻人什么时候都是好时候,一切时都是好时,什么时候起来坐都是好时。所以年轻的时候修行,容易有成就。老了的时候,「老来无三昧」,这《涅槃经》说这话。年老了,哎呀!你想修行很难。年老了有个什么现象呢?坐在那里就容易打瞌睡!年老了就是这样子,年轻人精神好。
我有一次在一个地方,有几个居士,才吃完饭,吃完饭没有超过半小时,让我去讲一段开示,我去讲。那年轻人始终很精神、注意听。年纪稍大一点(五十岁左右吧)那几个人,就一直打瞌睡。年纪大了就不行,就差一点,年轻人就好。
但是,也不是固定的,年老的人,你说早晨、晚间不一定坐得好,但是也不一定,吃点维他命,也会好一点。所以这个医药,身体是四大所成(地水火风),你调一调,它会回转,还是可以的,事在人为!
从这个地方就知道,年轻的时候,时间非常宝贵!你学习也好过老年人,修行也好过老年人。所以不要说:「我这个时候不要用功修行,等我老的时候再修行!」这是不对的!老了时候,你修行不来了。你年轻的时候、壮年的时候你修行,老年的时候照样还能修行;因为你有了基础了,它就容易。这是说调身。
其次,就是静坐的时间。初开始静坐,一方面腿子还不是那么样地纯熟,就不可能坐的时间很久,你坐不来,因为腿子痛,所以不必坐太久,可以坐半小时。如果你这个时候,你专心坐禅,坐了半小时,起来跑一跑,跑它十分钟,坐半小时跑十分钟也就可以了,然后再坐。慢慢地这个腿子也就进步,你就能多坐。腿子也进步,你心的力量也能进步。
这静坐有的时候,心的力量还可以继续静坐,但是腿子不行,腿子痛,那么只好放腿子跑一跑。有的时候腿是不痛,可以继续坐,但是心没有力量,心就是用不来,止也止不来、观也观不来,就是不能用心修行,所以只好放腿子跑一跑。跑一跑,喝点茶也是好,静坐的人可以多喝点水,常常喝点水,也可以喝点茶。那么这时候再坐,就强一点,心的力量又够了,止也可以、观也可以。
这是初开始的时候有这种情形。用功久了,不一定。久了,你的腿子也进步了,心的力量也进步了,坐它一个小时、坐两个小时,心能够寂静下来。就算是有杂念,杂念少、不多、不是很多。初开始静坐,杂念多而还不容易警觉。就是打妄想,打了很久了,还不知道回来,还继续打妄想。但是坐久了不是,很快就知道打妄想,那么就会把心再收回来。再收回来还是止、观,观、止,这样子。
初开始是难一点,久了它就会容易。所以初开始静坐的时候,「我坐得不好!」不要紧。你不要说:「我坐不好,我不坐了!」你继续坐,它会进步的,会改变过来的。这是说调身。
再就说「调息」。我们这个呼吸(一呼一吸)这件事,对于内心的世界,是有直接的影响的。如果气息粗,你心很难静下来的。若气息微细、气息慢,你的心就容易静下来。也就是你心静下来的时候,气息就会微细、就会慢,它们有直接关系的。所以息若是粗的时候,要调、要调它,叫它不要粗。
天台智者大师他告诉几个调息的方法,譬如这时候息粗,坐在这里的时候息粗,那么怎么办呢?可以姑且说两个方法。第一个,深呼吸,慢慢地吸气,然后慢慢地吐气,你做它三次,这个息就会微细了多少,有这种情形,会微细多少的;这是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你观想自己周身的毛孔扩大,就是体内的这些气从这毛孔里面都疏通出去了,这样观想。这样想,也能使令你这个息慢慢地微细下来,也可以这样试。
其次,当然你的肺部没有病、身体没有病,息应该是正常。临时地有一点事情,使令这个息不正常,是容易调,不会太难,它就能恢复正常。若是有病就不行,有病那你只有看医生,你要去看医生,不然的话很难调的、不容易调。
第三种情形,要有耐心。用功修行这件事,要有忍耐心。像我们在佛学院学经论、读书这件事,要有忍耐心;老师讲、你要注意听,打妄想就糟糕了。这一堂过去了,还有第二堂、还有第三堂、第四堂,一天一天、多少年要这样过这个生活,要有忍耐心。你不忍耐,就是不能学。修行也是,也要忍耐。心也不容易调、身也不是容易调,不容易调也要调,就是要忍耐,忍耐它。忍耐、忍耐,有忍耐歌,要时常忍,修行的条件是要这样子。你不忍耐,不行。要忍耐!
这个气息,有的时候有一种特别的情形,譬如说修数息观,数这个息的一出、一入。这个息呼出去,呼,呼出去这个呼,是自然地呼,并不是你要呼它出去,不是这个意思;这生理上它自然地是一呼、一吸,还是自然地这样呼、吸。呼的时候,它不是一直地呼,到时候它就不呼了。不呼了的时候,可也没有吸,在中间有一个息,这个息就是休息的息,所以这个息是有道理的,就是那个时候是休息,它也不呼、也不吸,有那个很短的时间是个息,这叫做「出息」。出息的时间很短,这个息又会吸,吸进来,吸、吸、吸,到时候又不吸了。不吸了,但是也没有呼,又有一个息,这叫做「入息」。
我跟你们说过没有?就是小孩子入息长,入息的时间长。我们年纪大,像我已经老了,就是出息长;这个息呼出去以后,这一段的息时间比入息长。若是你静坐的功夫高了,它会变、它会变化的,不是固定的。但是你静坐的功夫不进步,就不行,它还是这样子。
我是说这个数息观,你数这一二三四五,或者数出息、也可以数入息,出息入息都可以数。你也可以数出息、不数入息,数入息、不数出息也是可以,也可以间断地数出入息,也是可以。
但是有的人不能数,「我不数息的时候,这个息的出入很正常,我一数的时候就喘起来,气就会喘起来,很辛苦啊!很难过!」这样情形就不能数了,就不能数息。所以这个息,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数息、不数息一样的,数的时候,息也还是正常,有的人数就不行。那么只好你放弃数的方法,只好用随、用随的方法。
我这是说这个息,种种的关系,它有这种变化。但是总而言之,就是你有耐心地用功修行久了,它会好转、这息就好转了,它就没有这种事情。久了这个息就微细了,你数,它也不紧张、也不会喘,它就会很自在。所以你要有耐心,不断地用功,好境界就来了!好境界就会来的。这是一个情形。
其次,我着急、我着急了,我现在这个关过不去,我在这儿静坐,总有障碍。拜忏!你拜梁皇忏也好、拜大悲忏也好、拜法华三昧忏也好,乃至三千佛忏、贤劫千佛,还是万佛忏,拜什么忏都好,忏悔。忏悔就会好转!所以,我们现在用功修行的人,就是有这种便宜,就是古时候的大德都给我们准备好了,就是各式各样修行的方法都准备好了,就是你要用。所以古时候大德给我们准备好方法,不是用这个去赶经忏用的,不是那么回事。所以用功修行有困难的时候,拜忏、忏悔,还会好转。所以有困难的时候还有办法解决的,不要因为有困难,不修行了!不要这样子。
这是说调息,这个息的情形是这样子。其次,就是「调心」。
调身和调息比较起来还是容易,最难的就是调心!调心是最难的。可是有的人也并不难,有的人好像很快地就有成就,人与人是不一样。那为什么呢?就是人家前生有栽培!人家训练过、修行过。我已经修行很多年了,还修不好,就是前生栽培得不好,今生栽培得也不好,所以就是这样子。
说「我修行不好,我不要修!」不要修,永久都是不行的。你还是得要修,修修、终究会有一点成就。今生修行有这么一点成就,来生就容易一点。说「我念佛到阿弥陀佛国去」,到了阿弥陀佛国,你今生的栽培没有白栽培,到阿弥陀佛国的时候也能有帮助,也还是有帮助。
那么现在说调心,怎么样调心?其实这个事情,我们从经论上看,释迦牟尼佛也早都告诉我们了,早都告诉我们怎么样调心。经论上怎么说的?就是一开始要学习「五停心」,就是这个方法。五停心学习到一个水准、到一个水平的时候,就是修「四念处」。经论上已经告诉我们就是这样办。
但是我们现在中国佛教,出了家以后,少数人也可能是比量比量,修修五停心、修四念处也能有,但多数没有这样做。多数一出家,当然可能是去受戒,受戒完了在庙上做事,可能是做知客、做殿主、做监院,然后就做方丈了。做方丈,也有可能学习佛法、也可能不学。然后就是光是做事,然后到老病死来了就走了。就是这样子。
现在说修五停心。五停心在《俱舍论》上说是「二甘露门」,二甘露门就是一个不净观、一个数息观。「数息观」是旧的翻译,玄奘大师他翻个「持息念」。
「持息念」这句话很有意思,这个名词定得很有意思。「息念」就是念这个息,就把你的心摄持、使令它不散乱了,就把它控制住了。这个「持」就是控制,控制这一念心叫它不要乱跑,叫它安住在这里、不要动。怎么办法呢?就是念这个出入息,心就不动了。若是说数息观,这个法门第一个方法是数息,其他的不是数。所以持息念这个名词的意义、立的名义比较圆满一点。
原则上说,直接就修四念处就好了嘛,为什么要修五停心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我们心若太散乱了,如果自己观察自己的时候,我感觉我这个心太散乱,不能够安住这里不动,心里一定要去想一下这个、想那个,不能够专注在这一个境界上,一定要想东想西,那么你就不能修行了。那么怎么办呢?佛告诉我们,修持息念。
说「我这个心,我能专注,我并没有很多的妄想!我几个钟头,我在这里做事,心能专注!」但是另外有别的问题,有什么问题?就是想女人!有这个问题。心里面(就说我们男人)老去打女人的妄想,想女人,这也不能修行。出家人出了家要修学圣道,心里面想女人也不能修行。那么怎么办呢?佛说,你修不净观!这个心也就会安住在这里,就不想女人了,你就可以修四念住处了!
这是二甘露门:多贪众生不净观、散乱众生持息念。
愚痴众生因缘观:因缘观就是观察十二因缘。观察十二因缘,就是生死的轮回、惑业苦的轮回、六道的轮回、善恶果报的事情,就不会不相信因果。愚痴众生因缘观。
我慢众生界分别观:就是这个人我慢的心特别强,或者这个人有特别什么优点,他这个慢心就高,容易瞧不起别人,感觉自己很了不起。那么这样子,修界分别观,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就是这六样的成份组织起来这么一个身体,这里面没有我可得,是无我。用界分别观来破这个我,那么我的慢就没有了,就不会瞧不起别人、抬高自己。
散乱众生持息念(修数息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我慢众生界分别观。但是,后来又有的本子改变了,「我慢众生界分别观」不见了,「多障众生念佛观」!不修无我观!界分别观明白点说就是无我观,修无我观很好嘛,不要它,多障众生念佛观,不过念佛也好,往生阿弥陀佛国。不过,五停心的念佛观,那情形又不同。
这其中在《俱舍论》上,主要是这两种:多贪众生不净观、散乱众生数息观。用这个方法使令心能专注一处、修四念处,就是这样意思。这样修,当然要经过一个时期,修不净观、修数息观,或者修不净观、不需要修数息观,或者不需要修不净观、只是修个数息观。
我们出家了(在家居士不说),出家人当然是要……你为什么出家?是要了生死!怎么了法呢?如果不这样学习佛法,我看很难答复这个问题。怎么样了生死,怎么能知道呢?当然到佛学院,到佛学院是什么?就是学习佛法!或者自己学,或者到佛学院学习佛法。如果你不学习佛法,出家了,但是也会说这句话:「我了生死!」怎么了法呢?不知道!然后就做方丈。虽然不知道怎么了生死,可以做方丈!
我曾经和你们说过,当然这是我这么虚妄分别。佛法在世间的流行,流行的兴盛或者是衰微, 就是做方丈这个人要负责!这么多的人来寺院住,方丈是这个寺院的领导人,你领导这么多出家人,一天做什么?如果你没有学习佛法你就做方丈,你怎么样领导?领导做什么?能了生死吗?说现在是民主制度,要选方丈,现在让你投票,你投谁的票?你要想一想。我们可能会想:「谁对我好,我投谁一票。」可能这么想。但是你若为佛法着想,你应该投谁一票?
这个事情,我说这个话当然说得稍微好像远了一点。我这个意思就是:你收徒弟也好、你在一个寺院里做方丈也好,应该以佛法的修行为本、为主,领导大众修行。你收徒弟,你要负责教导你徒弟修行。教导你徒弟修行,修什么呢?你应该叫他到佛学院学也好,从佛学院回来也好,你要叫他修不净观!说是「那也很好,没有什么!」没有什么?连初果圣人都有欲,都有欲心,怎么能不修不净观!要修啊。修不净观,常常修、常常修,欲心就没有了,当然还没有断。
也有的人,虽然没有什么修行,但是他没有什么欲心,这种人也是有。但是他如果心散乱,你还应该修数息观,修这个持息念。如果他也没有这个情形,心里不是太散乱,那就应该修四念处了。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观身不净」:我们那一天曾经在这里讲过八解脱(八背舍)。八解脱是什么人修?都已经得灭尽定了,都是三果圣人了,八解脱最后一个解脱就是灭尽定解脱,他还要修八背舍(八解脱)的。
有的人已经得了神通,譬如非佛教徒他能够修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再修神通,都得了神通了,但是看见女人的时候还动心!动心,这神通就没有了。优填王,国王当然有他的自在力,领了很多的女人在山野里面又唱歌、又跳舞。这时候赶上五百仙人从虚空里飞过去(仙人就是有神通嘛!)一看见那么多的女人在那里跳舞,心就动了,就从天空上就掉下来,一动心就没有禅定,没有禅定就没有神通了,所以立刻从天上摔下来了!所以,不净观还是要修,观身不净还是要修。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助道,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正道、是正行。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断爱烦恼;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断见烦恼。这两种烦恼断掉了,你就是阿汉果了!这就叫做修观,四念处是修观,也叫「四念住」、也叫「四念处」,这叫做修观。
修观的时候,当然也应该修止(修奢摩他止),用止和观来调心。修止,若是你已经得到欲界定、得未到地定,《俱舍论》(是说一切有部)主张:你若得未到地定以后,你也可以继续修初禅、你也可以修四念处。
如果得到未到地定以后修初禅,也很容易就得初禅了,那么再修二禅、三禅、四禅也可以。得到四禅以后,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一下子就得三果;得三果继续修就得四果了。若大乘佛法当然是得无生法忍了。
如果你得到未到地定以后,不修初禅,修四念处也是可以,那时候就得初果,而不是得三果。再努力用功就是得二果、三果、四果。
先得禅定,得色界四禅,在禅里面修四念处,一开始得圣道,一下子就得三果,就是把初果、二果超过去了。就是因为你得了四禅以后,把欲界的烦恼伏住不动了,所以四念处这无我观成功了,就得三果;或者说是三果向,贬它一级。
若是不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愿意先得圣道,那么就是在未到地定里修四念处,先得初果。在《般若经》上说:初果若智若断,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乃至辟支佛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在《般若经》是这样讲。那么就是先得圣道,得了圣道以后,可以继续再修禅也可以;这是随人的欢喜。你得初果以后,你愿意修初禅也很容易就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到四禅以后,自然就是三果了。三果再继续修行,很容易得四果。这时候再修神通也可以。
我们现在讲修止。修止的时候,刚才说也可以用数息的办法,这个息的一出一入,你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数这个数。我刚才说过,数出息、不数入息,数入息、不数出息,也可以出息、入息都数。不过若是都数,是忙一点,你在那里一直一二三四五,一直数得很密。若是数出息、不数入息,入息不数,你心就比较从容一点,就不忙,数得慢一点,一……二……数得慢。若出息入息都数,一…二…三就数得快一点。
数息这件事,我感觉的确是摄心的力量是很大,使令你不容易打妄想;就是打妄想了,也容易回来,你很快会发觉,「我现在怎么不数息了!」很快地发觉,就回来了,回来继续数,它就不打妄想,数息的确有摄心的力量。
这功夫高了的时候,你可以变动地数息,可以变动一下。怎么变动呢?其实就是熟能生巧。譬如说你心里面数一(假设你数出息),息一出数一,再出息、再出息不数,心里面不数,可以经过两回出息,在第三回出息的时候数四,就是二三不数了,数四的时候,再出息、再出息应该是五六,五六不数,数七。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只数三个:一、四、七。这样子数息有什么好处呢?你心里面动得少一点,心里感觉静,寂静一点。
初开始这样用功的时候,好像数两次,一数一次,二三数了两次,初开始有这种感觉。但是久了就不是,久了只是数一,二三就是没有数。只是数一、四、七而已。久了他就不数,数息有这种情形。
你继续这样用功的话,这个息会逐渐地、逐渐地慢。有的人用功,「哎呀!我现在没有息了!」实在不是没有息,它就是慢,过一会儿还是感觉到有息。因为你这时候只还是在欲界定、或者是到了未到地定,初禅都没有到,不可能没有息;到第四禅的时候才没有息。可是在欲界定、未到地定的时候,有这种相似的境界,就是没有息了。
有一个(我们不要说名字)在家居士,好像他的境界太高了,他都没有息了,说得简直是得阿罗汉果了!修行这个事情,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事情,一点虚伪也没有的!修行人应该是这样子,不能说话骗人的!不可以这样子。当然,修行的方法,你不注意就不知道。听他说的时候,玄之又玄,好像!但是你若真实去学,这实在是骗人的话,其实是不可以骗人的。你骗别人有什么好处呢?实在就等于是骗自己。
当然修行的事情,修如来禅。我们讲的都是如来禅,佛的大慈悲,这些《阿毗昙论》这些大德告诉你清清楚楚地,都预先告诉你,一点都不保密的,没有秘密。祖师禅不是,就是保密,就抓住这个手,是什么?这个手是不张开的,就是——猜。当然祖师也有祖师的意思,不过我好像这样说对祖师不恭敬,但是释迦牟尼佛不是这个态度,就是清清楚楚地告诉你怎么样用功。
但是人是各式各样的人,所以有的时候心静下来、很静了的时候,不愿意数息。不愿意数也可以,就是随。数、随、止、观、还、净这六个方法,用随的方法也可以。
随的时候,随就是随逐,你到那儿去、我到那儿去,我老是随着你,随逐不舍。随是随什么?随这个息。我们初开始用功的人,这个息是由脐至鼻,就是出息,由鼻至脐是入息,初开始用功是这样。若是你功夫进步了的时候,息不是这样,这个息由鼻能到大脚趾头。有的时候,功夫高了的时候,鼻不出息。我们是由脐至鼻、由鼻至脐,这样出入息,功夫高了的时候,不是这样了,他周身毛孔在出息入息。说「我怎么没有息了?」不可能没有息的!息到那里,你的心就到那里,一直随逐它不舍。一直地可以这样子随息。这是用随息的方法。
随息的方法和数息计数的方法比较起来,初开始的时候的境界,随息若能随得好,你的定力高过数息。如果你的定力不及格的时候,随息不行,你随的时候就打妄想了;若数息,心就不打妄想。这就是你的定力不够,所以你还非要数息,不能随息,你一随的时候,心就跑了,有这种事情。这是数、随,数息、随息。
「止」,就是止在一处叫止。你可以止在肚脐这也可以;也可以止在大拇指那里也可以,你的心住在那里不动也可以;或者观佛像,观佛像的时候并不是睁开眼,我那天也说过,你心里面就是住在佛像那儿不动,也可以。
其次,这个止就是天台智者大师说叫做「制心止」,「制心止」就是刚才我们一开始说的,不用息作所缘境。数也是以息作所缘境,随也是以息作所缘境,就是心是能缘、息是所缘,数和随都是以息作所缘境。智者大师说这个制心止,不是以息作所缘境,是以心作所缘境。能缘的心也是心、所缘的也是心,就是以心为所缘境。若是你通过数、随的方法,你学习数、随的方法,经过一个时期以后,你用制心止的方法(这个制就是制伏的制,控制的制),制心止也是很好的。你数、随也是止,制心止也是止,这样子修。
假设是修到了欲界定,欲界定成功了,那么进一步到了未到地定也不错。修的时候,(刚才说过)如果这时候愿意继续地修止,修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修到三禅、四禅以后有什么好处?可以有神通、可以修神通。修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可以。欢喜有神通,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修神通。
若是你不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未到地定里面修四念处,能得圣道,得初果、二果都可以,没有神通。可是得到初果、二果就是圣人了。说「我得到色界四禅,我可以修神通、有神通!」那还是凡夫,你还是生死凡夫。要是说福田、良福田,供养初果,这福田不得了。供养一个有神通的、四禅的人,这是凡夫,还不能和(没有神通的)圣人比。这还是有这么点差别。
按佛的意思,从经论上看佛菩萨的意思,先得圣道好!你若是愿意由未到地定去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了禅以后,就修四念处,很快地就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然后再修神通也可以。
我看若是年轻人出家,如果你不要去做其他的事,其他的名利的事情你都放下,把四念处学得好好的、把修奢摩他止的方法也学得好好的,然后专心在一个地方用功修行,是可以成就的,一生就可以成就!也可能不需要十年、也不需要五年、也不需要一年,可能是三个月就修成功也可能,三个月就成功了!也可能一个月就成功,也可能!就是说不定的。也可能我一个月没成功,再修一个月;一个月后,再修三个月;三个月没成功,再修三个月,有可能成功的!成功了以后,如果得了初果,你心里很快乐!得了初果以后、再修禅定,也很容易得。修了禅定、再修神通,也容易成就。
这个时候,得了初果以后、有了神通,你再去读《金刚经》、读《大般若经》、读《华严经》,不同!和你没得禅定以前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你就读这么一遍《华严经》,就可以背下来。有禅定的人和没有禅定不一样啊!就不同啊。那个时候,你用慈悲心去弘扬佛法,不可思议功德!说「我在佛学院学了几年,我什么都会讲,你老师讲的还不如我,我讲比你讲的还好,我可以怎么怎么的!」有什么好?就算是辩才无碍、就算是全世界的大总统都皈依你了,我认为也没有什么!
因为什么、怎么说没有什么呢?你自己看看自己的心还是贪、瞋、痴嘛!有什么好?还是不庄严!若是得了初果、得了无生法忍的时候,出定的时候(没有得阿罗汉果、没得三果)还是有欲心,但是随时心一摄回来就入定了,心还是清净光明的!是圣人!八风不动!圣人可以做到。你这八风不动的境界,心里面很自在!
如果你没得圣道、也没得禅定,八风就能动你,有一点风,心就动了。虽然有很多的名闻利养,有什么好?还是苦恼人嘛!心里还是苦恼。别人看了也可能很羡慕,你自己知道是苦恼人。所以我主张先不要着急,还是多用功修行。
修止,修止这个时候,其中有一个岔头的地方,就是因为你心还没得定,你不可能这一坐一支香一小时,都是一念不生、没有妄想,不可能这样子。所以你不妨修它一刻钟的止,然后就修观,就修四念处观,观身不净,修它三分钟都可以。观身不净,在《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六卷有不净观,可以把那个文影印下来,天天读、天天读,文熟了,等到你一静下来修的时候,很容易就现前。
《大智度论》里面也有九想观、也有五种不净观,都是可以,你就修。修它三分钟的不净观,然后再修止,再修它一刻钟、或者修二十分钟都可以。修了、再修,你还是修不净观,修它一个时期,修它一百天的不净观,你就有力量,这不净观在你心里面就有力量,随时这个欲心若一动,这不净观就起来,就没有事了。你若不这么修,不行,不净观没有力量,欲心动了的时候,不能制伏它。说我们凡夫没有神通不知道,但是鬼神知道,知道这个比丘心动了;诸天也知道、佛菩萨也知道这个比丘心动了。若是不净观有力量的时候,就没有事,心就不动。
不净观修到这么一个程度,能制伏欲心,然后修无我观,观察这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可得,《瑜伽师地论》也有、《大智度论》也有。你常常修、常常修,这个我就没有了,就不执着有我。不执着有我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种种的这些是非烦恼都没有了。说那个人有什么荣耀的事情出现了,我心里面不着急,我心里面没有什么不舒服。我们没修过无我观、有我的执着的人,别人一有什么荣耀的事情,心里就不舒服,就嫉妒障碍,很多的问题,就很多的烦恼。
如果烦恼不重,只是心里动一动就算了,还算好。不然的话,表面也附和他去,事实上就是挖墙角、要破坏他,就造罪了。你若修无我观,就没这个事情,心里面世界太平,久了就得无生法忍。修无我观修成功,最低限度是初果须陀洹!初果须陀洹就是圣人。所以应该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我们内心修这四念处,常常修、常常修,就算是没得初果,但是烦恼不动。不动的时候,拿人家的供养的时候,给人家种的福能种多一点。如果我们名闻利养的心很强,贪、瞋、痴随时就会动,不是良福田啊!不是良福田。所以应该修四念处观,不管是自利也好、利他也好,修四念处观,应该修四念处观。行、住、坐、卧随时看这一念心、不要动。
我们不修四念处观的人、不修行的人,人与人之间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你不对!」总是这样讲。「你不对!你怎么可以瞧不起我!怎么怎么地。」常修观的人,不!就是注意这一念心,我现在心不对,把它降伏住。不说别人不对,我自己不对,别人对不对是别人的事,我的心一定要对!我的心一定要清净!修行人是这样子。我心若不清净,立刻地要降伏,降伏其心。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应如是降伏其心」,就是四念处,用四念处来降伏其心。常常这样做、常常这样做,有可能三个月得初果!有可能。真的啊!不是假的。尤其是年轻人比年老的人不同,尤其是年轻人。你们是年轻人,我是老了。年轻人修行的确是不同。这是一样。
我再说第二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修行这个事情,这么多少年来常常打禅七,还有别的人协助这些事情。有些人是有问题,修行、修行的时候坐在那里,就感觉到心里面有人说话,就是这样子,有人说话;有的时候,话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有的时候说的就没有道理,他自己不能作主,就是有这些问题。那么怎么辨呢?所以这个事情,你若想修四念处的话,你要把大悲咒念会。你每一天最少念二十一遍大悲咒。你要有这么一节功课念大悲咒。或者一天念一百零八遍大悲咒都可以。念这个有什么用呢?你看《大悲心陀罗尼经》说,修行人用大悲咒可以降伏一切的鬼神,能降伏一切鬼神。他想来干扰你、向你捣乱,不可以!你一念这个咒,鬼神就跑了,他不能够向你捣乱的。
如果不念大悲咒也可以,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背下来!一定要背下来,不是老是照本念,不行的。要背下来,天天要背。背《金刚经》,你背得快一点,十五分钟背一遍,不要太快、太快不好,或者二十分钟最好,二十二分钟、三十分钟,不要太快。每一句清清楚楚地把它背一遍,一天背它两遍,或者多背几遍都好,天天背。然后你静坐,如果有问题的时候,你心里就念《金刚经》、背《金刚经》,背《金刚经》的时候一切鬼神也怕你,不敢干扰你,就能保护你的安全,使令你继续用功。
不过,有时候也可以拜忏。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多拜忏,多拜佛就是了,多忏悔。忏悔使令你修行这条路走得顺一点,不要着魔了。这样用功也可以的,这样修行。
天台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摩诃止观》都有提,修行人你的心里面不着,莫受、莫着,所有的魔鬼都没有办法,无奈汝何,都是没有辨法的。但是我们的修行不够,它就着;心里面现出一个境界来的时候,就忘掉了你的四念处,就追逐那件事,其实都是妄想!你不要忘掉你的四念处!你在静坐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些事情,你不要睬它,你还是修四念处,应该是这样才对。但是我们就是容易出岔头,出岔头就是中了魔鬼的计了。中了魔鬼的计的时候,初开始你回来还容易,久了就不容易,就难!所以你若想用功修行,要记住这件事:抓住你的宗旨,其他的事情不要睬它。
我还有一个想法,禅宗的人就「念佛是谁?」这么样参。有一天忽然碰着(喀!)就开悟了。世间上有这种便宜的事情?我们尤其是学习了《摄大乘论》,非要自己常常地栽培善根,多闻熏习,如理作意、熏习无漏的种子;种子逐渐地有力量、逐渐有力量,这时候才能得无生法忍,一念相应得无生法忍!要这样,要你实际的努力才成就的。那有「占个便宜,我一碰到就开悟了!」那有这种事情?这说的不符合圣言量。
当然现在很多人欢喜用袓师禅,但是你从经论的圣言量上看,不是那么回事,没有便宜的事情,你非要自己努力做到了,才成功的。有因才有果,你自己熏习得不够,我一碰到就开悟了!那有这种事情?所以就是自己努力,不要有侥幸的心理,没有那回事!就是努力地用功才可以。这是一样。现在我说这是第三样,还有第四个。
第四个是什么呢?你修学四念处这个法门,你这样地修,你一定还要有一本经,就和你修四念处这个法门相应的这部经,你天天要读,天天读和你这个法门相应的这部经。如果你欢喜《大般若经》,你修四念处,观身不可得、观身、受、心、法都是毕竟空寂、不可得。若是这样修四念处,你要读《大品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或者读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也可以。当然,还是读鸠摩罗什法师翻的《大品般若经》比较好。一天读一卷、或者读两卷都可以,天天读。天天读,有什么好处呢?就像吃饭似的,我们身体的精神,你要吃饭,你不吃饭这身体没有精神。你内心修观,修止观这个观,它也要吃饭,它就是用佛的圣言量。你如果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个法门相应,它就是饭;你天天读,它能滋养你这个观,使令你有力量,这样子。
好像是朱熹,儒家的学者朱熹有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然他这个诗,朱熹是中国哲学,另外有一套,他那一套归他,我们现在用佛法来解释这个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地这么一个水塘,一个水池子,就这样说。「一鉴开」:就像一个镜子摆在那里似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一鉴开」,这一鉴是形容这个方塘的一个相貌。「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个虚空里面的光明,虚空里也有云,也有光、也有云,在水里面徘徊。在水里面看见有天光、也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你问他为什么水这么清?「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由那个源头,水从那个源那里流到这里来,所以这个水就清。
这就是形容我们修行人,修行人这个「半亩方塘一鉴开」是什么?这个水塘就是你的一念心。「天光云影共徘徊」,就是你在用功修行的时候,天光就是你止观的力量,使令你的一念心很清净。但是有时候也起个妄想,「云影共徘徊」,云就譬喻妄想。「问渠那得清如许」,说是你这一念心那么清净,妄想不多,「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有两个源头,一个你读经,读佛的圣言量,常常读经;佛的圣言量的熏习,这是个源头。第二个源头,你不读经的时候,用这个圣言量来修止、修观,你这个心受到止观的力量的熏习,心就清净了,可以这样解释。
另外一个问题,你修行、修行的时候,自己有点疑惑,「我修行得对不对呢?」就会有这问题。你不修行的时候,就这么读一读好像也没有什么。但是修行久了的时候,我这修行对不对呢?就有这个问题。但你若一读经,你就知道我就按照经上这样修行,你就知道是对的;你若不读经就不行。
所以,你常常修止观,你应该要读一部经,让你修行的方法与经上合,与修多罗要相合,不能违背,不能违背经所说的。让它相契合,那么你信心也就来了。加上佛的圣言量的力量、加上你修行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就进步、就成功了。我就讲到这里好吧!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
问:长老慈悲,未学在这里有一个问题,请长老开示一下。譬如说,你已经得定了,已经有禅定了,但是,你要在定中起观,应该是怎么样的观法?因为从以前到现在的大德在这方面好像没有很多的开示,所以现在能不能说明呢?
答:怎么观,就是按经上说观。经上说: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就思惟心是无常的,思惟这一切法是无我的,你就这样思惟。这就是观。
你得了定了的时候,前五识不动。得了禅定——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时候,前五识不动。因为有了定,前五识自然是不动,而你第六意识在那儿修观。你若没得定,心一动就不行,那就都是动的。
问:是以禅定的力量,思惟这些法义?
答:对。《无量寿经》上说,阿弥陀佛国的人在禅定里面,入了定了,然后到十方世界去供佛,而不失定意,还没出定,还是在定里头。这就很明白是在定里面,没有失定,没有失坏定的境界,定的力量还在。
问:我问几个事相上的小问题。刚刚说在打坐之前,不能做辛苦的事。如果在打坐之前,拜忏或是拜佛,拜佛完再下来打坐,这算不算是辛苦的事情。
答:这个事是那样。从经验中你应该知道,你拜佛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辛苦。譬如说你拜一个钟头,你还不感觉辛苦,那么你这个时候应该停下来去静坐。拜忏,你应该知道,叫它不辛苦,而还能拜完忏去静坐。你应该自己要有个量,使令自己不要超越那个量。当然如果说,现在要静坐,但是忽然间有事,一定要很辛苦做这个事,那怎么办呢?那只好你自己酌量了。
问:长老,你刚刚提到,《瑜伽师地论》或是一般佛陀的教法,只有中夜适合睡眠。我们一般的佛寺的作息,都有午休的时间。长老对午休的看法是如何。
答:《瑜伽师地论》也提到,在白天或者是夜晚,如果疲倦了,打个盹儿是可以。这是例外,打个盹是可以,你休息它多少时间是可以。不要休息几个钟头,那是多了一点。
问:您上次课堂说,在止的时候,可以止于肚脐。我印像中好像是《小止观》还是那里有提到脐下,或是一般道教讲的丹田。长老好像在课堂上讲过不宜止于这个地方,可以讲一下吗?
答:丹田也可以,止于丹田也可以。
问:长老慈悲,刚才第一位同学说,由禅定起观,当然是第六意识起观(在禅定当中)。刚才照那句话说,就是以前五识起观了,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长老慈悲指示。佛陀教我们中夜睡眠,修光明想,不晓得如何修光明想?
答:你头一个问题,由前五识修观?前五识不能修观!前五识是无分别,前五识只是有自性分别,它没有随念分别、计度分别,所以它不能修观。修观只有第六识才可以,所以不是前五识修观。但是,没有入定的人,前五识随时能发生作用。譬如你静坐了,感觉到很相应,但是旁边有声音你还能听见,这就表示你耳识还在动,就是没得定。若是得到初禅以上、二禅、三禅、四禅的时候,就不是这样子。他一入定,前五识就不动。你说话不能打扰他,他没听见。那就是得了定了,那就不同。
得了定以后,他若是不修四念处观,他那个第六识还继续缘念那个所缘境,在所缘境那里寂静住。若是佛教徒修四念处的时候,就是改变了所缘境。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可以这样思惟。那就是在禅定里面修观,也就是在止里面修观。
问:长老慈悲,请问一个问题。刚才长老谈到在禅定中作观。现在南传的一些经论上,有提到不同的看法。它认为在禅定中不能作观,而是要出禅定,然后以禅定的余势而起观,它认为禅定中不能作观。请问长老,南传的经论这样子说法,跟北传应该有差别。
答:我看不是。在《阿含经》里面,似乎佛也是说,在禅定里面观。尤其是「止观双运」这句话,止观双运,就是止的时候就有观、观的时候就有止,所以就不是在定的外边修观。止的时候就有观,足见不是在止以外有观。那么,若在止以外修观,观就没有止了。止观双运就是:就是止的时候就有观、观的时候也有止,它们是不分开的,那就不是止外了,不是在禅定外面修观,而是在禅定里面修观。
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也是这样说的。刚才我说大本的《无量寿经》也有这个意思,在禅定里边。譬如说,他这个时候要起他心通,他要入定,在定中他这个第六意识看你的心,才能知道你的心在想什么,不是出了定,不是的。而是在定里边,你才有这个力量。
天眼通,你得天眼通的人,你一入定一发天眼通的时候,在你的肉眼的周围,有色界的四大。这时候你才有天眼通。若是出了禅定,这个天眼通就没有了,你的肉眼的旁边没有色界四大了,你能看什么?就是肉眼,什么也看不见了。若一出定,色界四大没有了。
问:请长老慈悲,这边有五个问题想请教长老。刚才长老说吃维他命的问题,我以前曾经听过一些禅师这样讲,我们本身体内的器官在吸收食物以后,会自然制造这些维他命。如果靠维他命、现成的那些东西的话,那这些机能就慢慢退化。那是不是修禅的人适合吃维他命?
答:这个事是那样。譬如说你现在本来是很正常,早晨起来、或者是晚上,我的精神还是很正常,一点也没有疲劳的事情,随时静坐、修止观都好。但是,忽然间到了多少天以后,不行,早晨起来的时候没有精神,晚上到时候修止观,没精神、疲劳。那么,你若看看医生,医生给你开个药方,恢复你的体力。这个时候你再静坐的时候,就感觉到恢复正常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就是你原来的体力衰弱下来,现在又调整一下,就是这么回事。
有的人也不一样。有的人是疲劳,但是去看医生给你调整,还是无效,也是有这个问题。说吃维他命,吃维他命反倒还不如不吃,也有这种情形,是各式各样的情形。你若用功修行,你就自己要注意,怎么样是对、怎么样是不对,常常要注意这件事。倒不是决定是这样子。譬如说,你这样做是对,我也同你学,我还不行,我照你的做法就不对。也可能也对了,也可能不对。人与人不一样的。
问:第二个问题就是刚才长老讲到很多经行这个名词。请长老解释诠释一下经行特别的方式、特殊的方法,和如何来摄心。
答:经行的方法,在我们中国佛教禅宗的人经行,和现在的南传佛教、缅甸佛教的经行的方法不一样。一开始的时候经行就是正常地这样走,像我们平常走路这样正常走,但走得就是快一点,可也不是跑;快一个时间,然后就停下来,这是经行。南传佛教经行的方法,就是缅甸佛教,它的经行方法是慢。就是脚立在那里,你心里面说起,这个脚就起,要慢慢地起;你心里面说进,这个脚才又往前进;你心里面说落,这个脚才落。起、进、落,就是非常地慢。这样的经行的方法,在初开始学静坐的人,好,的确是好。好什么呢?就是虽然你没有盘腿坐,但是你心已经开始静下来了。就用这个起、进、落把你的心摄住不动、不散乱。所以,你可以经行一个钟头都可以,然后一坐下来就定了。但是,你已经有功夫的人没有这回事,快慢都是一样,坐下来就是定的,初发心的时候这经行不同。
可是这两个方法,有一点问题。如果你的腿子不大好,你用慢步经行的方法,经行完了你静坐的时候,不久腿子就会痛。若是你走得稍微快一点、跑一跑,然后坐下来,虽然也会痛,痛得会慢一点。你可能会坐一小时以后才痛、或是坐三刻钟以后才痛。若是用慢步的方法,坐半小时以后就开始痛,痛得早一点,会有这件事。所以,各有利弊。
问:第三个问题,刚才长老讲到,出息到入息之间的一个空档,所谓的「息」,请长老再诠释它,我们如何来数这个息。
答:这个气呼出去,它不呼了,可是也没有吸,中间有一段停止,叫做息。吸进来以后,不是有意地呼吸,就是自然地呼吸。吸进来以后,它就不吸了,不吸也没有呼,也有一个息,这叫入息。你数息的时候,就数出息,或者数入息,这叫做数出入息。出入息有长、有短,息有出入的不同、有长短的不同、也有冷热的不同。你愿意数入息、你愿意数出息,都可以。数久了,慢慢地、慢慢地,这个心就会定下来。
问:刚才长老谈到修止是一出一入数息,刚才长老讲到一个名相,叫未出息,请问长老这个名相有什么定义及作用。
答:未出息?就是出息,出、出,不出了,叫未出息是不是?我没有说这个名字,我好像没说这个名字。
问:第五个问题,在天台的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有没有它一定的次第、以及如何来渐证的方法?
答:智者大师有个解释,解释这「数」、「随」,像刚才解释的。
「止」,我刚才也解释,有两个办法,就是止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止在肚脐也可以、止在丹田也可以、止在大脚趾也可以,止在脚板也可以,但是,不应该止在头部,不要止在头部。如果你打瞌睡的时候,你可以注意头顶,就不打瞌睡。假设你打瞌睡不那么重,你一注意头顶,这精神就来了,就不打瞌睡,有这个作用。但是,不打瞌睡的时候不要这样子,一定止在肚脐以下,这样子对身体的健康有帮助。或者,这个止就是制心止,以心为所缘境,使令它明静而住,没有一切杂念。
你一直地止,当然你这个止会有进步,会得定,但是这样子不能得解脱,你想了生死还不行。所以,还要修「观」。(数、随、止、观)在止中要修观,或者修不净观、修无我观、无常观都可以,修般若的性空观也可以,修唯识观也可以。
「还」,还怎么讲呢?观一个时期,不能一直地观,还回来还是止,止完了还是观,观完了还是止,就是这样子。这样子,你终究有一天得无生法忍了,所以叫做「净」。净,就是入圣位、断烦恼了叫净。
不过,也有好多其他的解释,我刚才这是其中的一种,这样解释。
如果你欢喜《阿含经》,注意《阿含经》读一读。《阿含经》也很多修行方法,也可以修,用那个方法来修,不断地修,也是可以。
先得圣道,然后再去弘扬佛法比较好。先得圣道!先得了圣道以后,你本身就没有危险了。在这个风浪里边、这个八风的这种苦恼的境界里面,你不苦恼。你随时你的心能回到第一义谛去。说我在外头风吹雨淋、有老虎、有毒蛇,我回到房子里就没有事,就安全的。所以,你得无生法忍以后,你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了,你不入定的时候,你和这一切的生死凡夫在里面活动、弘扬佛法,你随时可以回到你的四禅八定里头来、回到灭尽定里头来,就回到房子里边。回到房子里边就还是很自在、很舒服的。
如果你没得圣道,你到那儿去?就像在外面风吹雨淋、老虎来了,没有办法躲避。你若已经得了禅定,也好一点。你做这一切的事情,也应该有个限度,到了时候你就入定,就像到房子里面去。但是,不如得了圣道比较好。圣道,因为有无常、无我、毕竟空、有第一义谛的境界,比禅定还要好的;当然这里面也有禅定在内,是好一点。所以,也没有圣道、也没有禅定,就去弘扬佛法,也是不错了,凡夫也肯弘扬佛法,也应该赞叹,但是不安全!也可能被老虎叨跑了!是的啊!你没有办法啊,你没有回避的地方。
问:长老慈悲,心一境性的意思是不是说可以常在所缘的境,而那个境是无常的话,也是算一境吗?
答:心一境性就是定,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这就是定。你只是心一境性,那还不能够解决问题。只是得了禅定,你还不能得入圣道。所以,成就了心一境性以后,要修四念处,就是在心一境性里面修四念处,得入圣道,你就是圣人了。
问:我的意思是说,这个境是一直在转,还是好像一个境在肚脐就是在肚脐,或者是说肚脐那个境可以一直无常的变化中?
答:得了定以后的人,他的境不变动,他就安住在那一个境界,他心不动。当然他若愿意变动也是可以。得了定的人,定已经成就了,他要变动所缘境也是可以。
问:像我们起观的时候,那个不算境吗?
答:也是境。
问:可是我们观的境也是一直在变,才能观这个是无我,那个境一直是在变的。
答:是的,也是在变。但是,这是两个境:一个是止所缘境、一个是观所缘境。止所缘境和观所缘境,也可以是相同的,但是也可以不同。你修止,假设是以息作所缘境,修观的时候也可以观息不可得。但是不应该局限在息,应该扩大,观色受想行识都是毕竟空、不可得,都是无我、无我所。所以,观的所缘境应该是大过止的所缘境,它范围就宽了,应该是这样说。
问:长老慈悲,长老现在所说的都是如来禅。因为修如来禅,在中国有几位大德有成就,请长老举例说明。
答:很多。你看北魏的时候,有个僧稠禅师,在《高僧传》里面,修禅的。他就是根据《涅槃经》修禅定,也就是修四念处,他成功了。还有很多,在禅师的语录上,也有很多禅师修如来禅的,你从他说法的法语就看出来是修如来禅的。六祖大师是听《金刚经》开悟,那也是如来禅,而不是祖师禅,不是后来看话头禅,不是的。
问:再请教长老,长老说八背舍跟八胜处,是得灭尽定的人所修?
答:我不是说八胜处。八解脱也叫八背舍,八背舍也名为八解脱。最后一个解脱就是灭受想定解脱,所以,他已经得了灭受想定了,他修这个解脱的。
问:是不是要得到灭尽的人才能修的?
答:是的。但是,如果你现在没得灭尽定,但是你得到四禅了,你也可以用八背舍的方法来修不净观,那就不名为八背舍、不名为八解脱。
问:在《大智度论》上有讲:「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不知道长老……?
答:这就是初、中、后,初开始是修八背舍。修八背舍的时候,譬如说,「内有色观外色解脱」、「内无色观外色解脱」,初开始的时候观外色,是观不净色,修这个身体都是……,譬如从大拇趾开始膨胀了,然后脓烂、破了,里面是白骨了,由这么开始一直到头部完全都是白骨了,这样观察,是观不净色。然后又观察眉间,从眉间又放光,放青黄赤白的光明。而这时候虽然这样观,都不是那么样特别的理想。等到第三个背舍「净背舍身作证」,这个时候就是没有骨人了。他原来是观察一节一节的骨头在眉间这里放光,后来把骨人都取消了,所以「内无色」,只是观青黄赤白的光明;这时候净背舍身作证。
但是你到八胜处的时候,要把光明观察得更好。我们说,观察一个光明是这样子,但是这光明还不够殊胜,还继续地要把它更强大,所以分出来初、中、后的不同。八背舍的时候是一样、八胜处是一样、十遍处(也叫十一切处)又一样;到十遍处的时候才是圆满的。所修的光明不一,最初的时候还不是那么样理想,所以分这初、中、后。
问:这样子说就不见得是一定要得到灭尽定的人才修这种法门。
答:八背舍后边是个灭尽定解脱,所以,是得灭受想定了。你若是没有得灭受想定,就不能名为八背舍,数不够嘛。可是,按佛教徒来说,你得到四禅八定、没得灭受想定,你不应该爱着禅定的境界,也应该用苦、空、无常、无我,来观察定的境界,破除自己的执着心,还是应该这样做。譬如说,你观察这个光明,在这一里路、或者十里路,都是光明,但是他要观几百里、几千万里都是光明,这个情形就不一样,有初、中、后的不同。
问:长老慈悲,据我所看到的,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讲到真如作意、共相作意、自相作意、还有一个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我要请问长老,真如作意的所缘境是什么?还是真如作意是属于圣者所证悟的境界?
答:真如作意,就是观察真如。但是,胜解作意这个程度又进步了一点,就使令你观察真如的这种观有了力量了,特别熟悉、而有力量了,这时候叫做胜解作意。
问:长老慈悲,是不是先修胜解作意之后,共相、自相,而后才真如作意。
答:也可以这么解释。但是,如果说真如作意是开始,进一步叫做胜解作意,也是可以。
问:那真如作意是以何为所缘境?
答:我们《摄大乘论》上已经讲了,就是「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这个似义显现「永无有性」就是真如作意了。
问:长老,这是否还是属于胜解作意呢?
答:这就是看你修作意的程度。我们一般在文字上这样观、这样看、这样思惟,这样还不算是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就是达到了非常地纯熟,而且很有力量的,那时候叫做胜解作意。
怎么知道有力量呢?现在有人赞叹你,你心里面执着对方赞叹的时候,你能够观察这是毕竟空、不可得的,能观上来,就是有点力量了。有人来骂你,你这时候能观上来,这是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这个似义显现是不可得的,能观上来,就表示你有点力量。若是你观不上来,如果没有人赞叹你、也没有人毁谤你,你在一个清闲、寂静的地方,这时候能观上来。等到人家来骂你的时候,就观不上来,这表示你没得胜解作意,就是力量不够。胜解作意能断烦恼的,能使令烦恼除灭,胜解作意是有力量的。
问:长老慈悲,修念佛三昧,观像念佛的时候,已经观一个佛在眼前,为什么还要观佛能够行走、能够坐卧,这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特殊的作用?
答:这个就使令你念佛三昧的力量继续强大起来。
问:是不是还有其他对治的作用?
答:其他的作用,因为佛不可能就是一个威仪嘛,佛应该是可以走路、可能天空里飞行、也可以说法、现种种神通,这些事情。若是我们本身的定力观想的力量不够,你想观、观不上来。
问:那就是一种提升内心的力量。
答:是的,提升你的力量,用这个方法可以提升。
问:那到最后,佛能够出现说法,这是不是最高的程度?
答:那还不是,这只是表示你的定力的深浅。最高程度一定要加上般若。
问:就是般若除外,光是修禅定这方面。
答:光是修禅定,这时候也不错了。
问:在光是修禅定这方面,佛能够出现说法,在光修禅定这方面,是不是已经达到最高的程度?只是光修念佛三昧,他最后的境界是不是佛能够出现说法?
答:如果你没有般若波罗蜜,你的禅定也不会很高。一定加上了般若波罗蜜,这个禅才能高。可是,若没有禅定,般若波罗蜜也不会高。就是互相增上,才能高、才能深,到佛的境界才是最后、最高的圆满境界。
问:还有一个最后、这是相关的一个问题,临命终时佛出现所说的法语,跟我们平时的闻思修,是不是有很大的关系?平时若是对多闻熏习、如理作意没有下很大的功夫的话,到临命终的时候,佛是不是没有办法出现说法,是不是有这样的关系?
答:是的,是有这个关系。你说你在禅定里面观想佛在说法,你对于佛法的认识不够,你观想中那个佛怎么说法?你观不上来的。所以那个地方一定有般若波罗蜜了。
问:平时的闻思修也是很有关系?
答:是的,平时的闻思修也很有关系。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