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在线网

吕澂先生《金刚经三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2-09-06 10:29:07作者:准提咒在线网

法 音 2003年第06期 (总第226期)第9页

吕澂先生《金刚经三义》解读

田光烈

《金刚经三义》载于《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山东齐鲁书社出版)卷一。

《金刚经》具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金刚般若经》。佛在舍卫国为须菩提先说境空,次说慧空,后明菩提空者,盖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为诠也。

金刚为金刚杵的略称,古代印度的一种武器。在佛法中,则为象征破迷开悟的武器,象征菩提心的金属的法具。

般若,又曰波赖若,译曰智慧。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觉有三德,一为实相般若,是般若理体,本为众生所具,离一切虚妄之相,般若之实性,是为所证之理体;二为观照般若,观照实相之实智也;三为方便般若,分别诸法之权智也。亦可分为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即诠释上二般若之言教,五部八部及大般若等《般若经》是也。

《瑜伽论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

波罗蜜,梵语,又作波罗蜜多,古代译为“度”,到唐代则译为“到彼岸”。其义为完全绝对完满,即是修行的完成,一般作菩萨的修行理解,即六度,布施、戒持、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也。

般若不限于大乘,全部佛学无不有之,如《华严经》、《宝积经》虽不名般若,其实仍是般若经,而专以般若名经者,无逾于玄奘大师所译之《大般若经》。全经六百卷,共十六会。无著、世亲一系之学,于十六会中专提金刚一会者,意谓此会能代表各会,故此经开端即谓般若为行,行之所依,又在发心。

《金刚经三义》者,一曰发趣义,二曰三假义,三曰无住义。

一、发趣义

发趣义者,发趣即发心。平常误解所谓发心,即当初一下即了之事。故现在依《般若经》,将"发心"换名"发趣"。

发趣者,谓菩萨经三大阿僧祇劫,修无量善行,证人法二空,断烦恼、所知二障,趣无上乘。由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至于究竟等觉时,皆名发趣。如是发心,实贯彻到果,始终一趣,所以经言,发心即成等觉,而成等觉亦不外此发心。故此发心为一切行所依止,有金刚不坏之义,即名此心为金刚,为大、为胜、为究竟。所谓菩萨或摩诃萨者,即指发此金刚不坏之心。

摩诃萨是梵语maha^sattva的音译,又作摩诃萨埵。maha^意为大,sattva意为有情,指大菩萨。在佛教中,文殊、普贤之类均视为大菩萨。作为大菩萨要素的慈悲与智慧,必须充实与饱满,即为大、为胜、为究竟之意也。此为金刚不坏之心。

此心内容极广,有二句最为主要,谓“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及“无一众生得灭度者”。具此二点是名发起金刚不坏心,金刚名经之意,即明示此种发心之义。鸠摩罗什甚知此旨,特于《摩诃般若经》、《大品经》提此一段名《金刚品》。故知金刚二字在般若学上,实指所发不坏之心而已。发心即是求菩提心,菩提为二乘和大乘的究竟名称。

此处发心与二乘不同,而是发无上菩提之心。无上言广大意乐,非如二乘纯为自身着想。大乘为一切众生打算,故曰:我皆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然此所谓一切众生者,亦非有实,若执为实,于事有碍,故又曰:实无一众生入涅槃者。此二义,世亲即说为菩萨,以他为自之理,在观行唯识道理盛行时,意趣更为深长。

观行唯识,即唯识三性观。三性者,一曰遍计所执性,执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种子所生之因缘法是也;三曰圆成实性,依他起性上二无我理之真如是也。分别此三性,即以遍计所执性乃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圆成乃心内之法,非空而观照。是名唯识三性观。

修此唯识三性观,由浅入深,有五重,称五重唯识观。“一曰遣虚存实识。以心外诸境,为遍计所执之虚妄,体用非无而存留。此为虚实相对之观法。二曰舍滥留纯识。识有八种,分别识相则各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之四分,此中相分为所缘之境,后三分为能缘之心。而所缘之相分,滥于心外之妄境,故舍彼而不取,唯存留后三分之纯识。此乃心境相对之观法。三曰摄末归本识。相分系识内所取之境,见分系识内能取之作用,此二者从识之自体分而起,自体分为本,见相二分为末,故离识之自体分,无见相之末,摄末而归于本。此乃体用相对之观法。四曰隐劣显胜识。八识为自体分,各有心王与心所。心王者,胜如王,心所者,劣如臣,故隐劣法之心所,以显胜法之心王。此乃心心所相对之观法。五曰遣相证性识。留于第四重之八识心王之自体分,是依他起性之事相,此事相之实性,为二空所遣之圆成实性,即以依他之事相为空而舍遣,证得圆成实性也。此为事理相对,唯识观之至极。五重之中,前四重为舍遣遍计所执性而使归于依他起性之观法,故曰相唯识。后一重为舍遣依他起性而证得圆成实性之观法,故曰唯识观。菩萨观此唯识无境,以相违识相智等之四智。”(摘自《佛学大辞典》1992页)……此即师所谓观行唯识也。

二乘修行方法与大乘并无违反,都是从佛世尊,闻法信受,精进思维,勤修苦练,求证空理,以无独立的自性为诸法的本质,但小乘强调要析离以至破坏诸法,而后证空理,把现实的诸法与空理分离开来而不包括现实世界。大乘认为空理当于诸法中证取,空理不离现实世界。另外,小乘只求个人的觉悟与解脱,悲愿小;大乘以他有情的觉悟与解脱为自身解脱的一部分,悲愿无穷,所谓:我皆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大智度论》云: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为自身;二者为一切众生。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是故有大小乘之差别。

二乘修学方法亦不外三学、四谛、十二因缘等,但二乘修为,意乐狭小,只求一己意念不生,逃避现实,隐遁深山,与他有情隔离,而不知有情之间互为增上。所以大乘必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乃能究竟悟入,即与小乘无余涅槃异也。

复次金刚不坏云者,即谓无一众生入涅槃。即不住彼名想,若有所住,发心即失,故知不住发心方称不坏。无著菩萨于此提出救度众生之“欲”与“愿”二字。欲谓欲求,言发自内心而非外,欲谓思维作意或抉择分别,故金刚心之发,根本仍在欲与愿上。此所欲展转广大,愿亦随之展转胜进。佛学之行(或般若行)即据此步步抉择胜进而至于究竟。故知发心定非当初即了,必须地地无失乃能究竟。如《金刚经》须菩提问发趣行人云何应住,佛示发此金刚心后,显示十八住处,令发心至于佛。住抉择对治,皆与发心同一进止。至入般若段时,更明示应无所住而发心,无住二字明白提出,即示此心不坏之金刚义也。

二、三假义

《般若经》以〈须菩提品〉最为重要,《金刚经》乃“须菩提般若”之精华,其根本在三假。三假之名罗什译为法假、受假、名假。奘师译为法、名、方便。二译皆通。

由极微积聚所成之物为法,即法假。由种种法如五蕴成人,即受用假。再由受用假积聚成军,是名假,乃假中假也。奘师译无受假,但有法与名。

般若范围原在二谛,二谛所依即是三假。世间所有认识乃至人事言说,无非法名二假。而此法名都无定实,原是随世俗安立。若知其实相,即为第一义谛。若随顺世俗而说第一义,是为依第一义所安立之俗谛,即所表出之第一义也。般若行即以此为范围,乃可说之第一义,真第一义无言说。《金刚经》中处处表示,如云不应以身相观于如来,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又云非法者,言此法乃方便安立,何所据而安立。此乃果位之事,故《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所显也。故此三假实般若行之范围,而为无著、世亲之学所据,其所著论中辨晰甚明。

三、无住义

无住乃般若行之本色,般若行即无住行,又分三义言之,一者于何无住,二者云何无住,三者无住次第。

①于何无住,即于何处无住?即于种种想无住。印度人以此想表示概念,即心整体对象。分析为二,有为名言而为名想言者,有非名言所及,但有影像者即是意想。佛学中,专以此名想为“名言”,意想为“意言”。广义名言赅此二者,其内容不外三假中之名法二假。有情一世生心动念不离对象,即无一刻一念离于想者,谈般若行即不住此想,不住即不执、不著、不取,而此不执、不著、不取乃依想之形式关系而言。所谓想者,凡有所表白构画,即有表白构画之内容存在,常人因此而定说想之形式内容。相属不变,一有想起,即便相应执为实有者,是为凡夫。佛学无住行,即以此为中心,常人外学皆所对治,此即《金刚经》处处离想之义也。想有无量无边,但述八种即可统之,八复分二,即人法各四。

\

人四即我、有情、受者、补特伽罗,由暂时之我至于相续之补特伽罗(即数取趣)。

法四即非有无,即以四种层次来规定现象的存在模式,即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此师所言“即非有无”也。

一切想中,此八最要,常人于此,极易执著。不住想者即不住此八想,于此八想不住,即通常所谓空义。

《般若》谈空,《金刚》乃《般若》之精华而无空字。是离想之谓空,乃进而以空义说也。旧本将想字错解为无心之相,别为发明译不住相。所谓不住云者,实此想无住耳。

②云何无住?一切众生无一念能离想,是故证得无住甚难。然此关键即在“知”字,能知此想即可无住,是故知即无住发端,不知即成戏论。知有二义,即随顺教授及作意思维。随顺教授乃闻之事,作意思维是思之事。般若行之重要处在作意。然而念念思维作意实甚困难,因吾人心念,非如常人及心理学所讲之单纯,一念中即有若干刹那,每一刹那亦非只有一方面,而心与心所之所言,亦只是形容一刹那心所缘方面之多而已。如一心之起,最少亦有五遍行随起,实际亦不止此。故对此想之作意思维必须念念行之。即使作意念念融合,相续不断,久之即能于想成就无住,故此相续作意思维,为般若无住行之最要者,所以无著谈菩萨行欲令圆满,须假四十四种作意功能,与刹那心相续无间,念念所现无非四十四种作意。此皆寂因作意,为涅槃成就之因,欲入涅槃即从此下手,所谓云何无住者,即此无倒作意耳。

③无住次第。泛说有二,即定心与散心。定言心集中,散则反是。先于定心(是心集中时的瑜伽定心)说不住想,将余所有想一切除遣以练磨此心,令不集中时,心之余势(即功能)亦不消散,即《金刚经》将问发趣菩提者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此中修行谓即定心,非修行心即涣散,于此散心亦令之不出范围,是谓降伏其心。故此二心实为一义。即佛说发心,当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然无一众生得灭度者,是之谓不住于想。菩萨于此亦复不住。盖定心作意思维,于众生想亦不存在,若有众生想即非菩萨故。然于散心中亦不能有此想。定心散心皆离想者,本是名言故,于此名言知其念念之想,即能念为用,由发心至于成佛,一贯到底,胜进勤行,都无所住,而佛境显现矣。无著金刚说十八住,层层胜进,略之为三,即地前、入地、地上。初发心时即成无住心,所谓无所住而生心也。次之六度四摄等行,亦为无住度摄。《金刚经》言无住行施等是也。最后涅槃亦复无住。由是而知,从发心以至涅槃实一贯无住行也。

无住次第约为定散二心,从初发心乃至佛皆可贯通,而无碍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