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郜莹
许多妈妈都会有如此的内心纠结,就是一方面想把儿女教育成谦逊懂事,人见人爱的小绅士或大家闺秀,可是每每听到妈妈说起其它小朋友的争强好胜,我又在犹豫,这样教育孩子,以后能适应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吗?
由于少子化的影响,现今每个孩子在“都是宝”高度被关注、期许的抚养方式下成长,许多小小年纪的孩子,因争强好胜心过强,而造成“争抢”、“好妒”的现象。
曾在大陆某城市参加一个亲子聚会时,被孩子们争先恐后要抢上台表演,有孩子因为抢输了麦克风就大哭起来的场景给惊呆了;后来又听在台湾幼儿园任职的朋友说,园里演出“白雪公主”剧时,因为每个家长都要孩子争演主角“白雪公主”,而创下一出剧里,有16个“白雪公主”在舞台上出现的"奇景"。
虽然争强好胜之心,可以让人产生一种积极学习努力向上的力量,如在家不会穿鞋袜、不会自己吃饭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会穿、会自己用汤勺用餐,就会基于好胜心的趋使很努力的去学习;家里的第二个孩子,通常都会较第一个孩子来得聪明灵巧,通常都是因为透过良性的竞争与模仿的过程,而促使他想要更尽力、表现得更好。
但如果父母太过强调灌输孩子要"得胜"、"出众"的教育,一直跟孩子说"第一名、做主角才是最好的";或是在他们做得好和胜利时才提供奖励,做得不好和输掉时就大肆责备,久而久之,能力强的孩子因为很少尝过落后失败的滋味,而变得骄傲、容易看轻别人,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与事事都要占上风,完全不会去考虑其它人的立场与看法的习惯。而好胜心过于强烈、害怕自己会输,又一时无法获胜时,就很可能会在嫉妒、忿恨情绪促使下,使出不当手段来争取胜利,甚至会做出因嫉生恨造谣生事之举。
因此与其拼命灌输培养孩子"争强夺胜"之心,不如让孩子在没有"争胜"压力下,可以轻松享受那一点一滴"完成"的过程;和不在乎胜败的平常心下,学会懂得去欣赏"别人的好",也同时能得到"自己也不差"的自我肯定,达到既保有了能激励孩子积极进取的好胜心,又可以让孩子在看待输赢时,不再只定睛于那"唯一"的胜利,培养出懂得去欣赏和肯定对方努力与长处的胸襟。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