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面一个问题,「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我的想法是在把家庭照顾好的前提下,不跑寺院,不参加共修活动,不与佛友接触,这样做是否如法?
定弘法师答:这样也是做一个形式。对於初学的人来讲,会有一定的效果。因为你的心很容易受境界的影响,那你就不得不把这个外缘切断,静修。
但是你要知道,这样的静修只对初学,而且这个功夫不一定它能够成就的。为什么?因为你没有经过磨链,你就不晓得你的功夫能不能成就。如果境界现前了,你还会生烦恼,那就没有用。我自己的想法,原来也是这样想,找一个非常清净的环境,自己好好修,修成了再出来。弘法利生都要先出来,等修成了再出来,佛讲「不能自度,焉能度人」。我把这个想法跟师父老人家匯报,师父总是批评我,说我这是小乘思想。有一次,我提的问题也比较尖锐,我说师父老人家您常讲,「不能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那我们先自度,然后再度人行不行?师父讲:等你要是自度了之后再出来度人,这个世界恐怕都毁灭了。你还未必能自度?我这一听,这个话好像也是。但是我又问了一句,就更尖锐了。我说:师父,佛经上就告诉我们,自他不二,我能自度,不就等於度他吗?何必自度以外还要去度他?师父又回了我一句,他说:是啊,那你度他不也是自度吗?证明你还有二,你不是不二,你还执著一个自一个他。我这一听,是,还是自己解得不圆融,所以这个境界就很低了。
真正要修行,就是在你平常待人处事接物上修,不必离开你现前的这个境界,別求什么清净的境界。你去攀缘,求来一个很清净的境界,你的心也未必清净,你也未必是真修。为什么?你烦恼还是没有断。烦恼往往是在什么境界上断?给你考验的时候,你就能断了。顺境你不起贪爱,好比说人家对你的恭维、讚叹。像我们要出来弘法,那是难免的,名闻利养你必须面对,人家对你的顶礼供养,现在都有了,然后讚叹你,你就得忍著,你不能生起一丝毫的贪念,更不能生起傲慢,这就是细密的要关照自己的念头。这就是修行,顺境上修。
逆境呢?逆境,別人来侮辱你、来嫉妒你、来障碍你,这也有,弘法是必须要面对的。顺境就是名闻利养,逆境就是嫉妒、障碍。师父老人家也提醒我们,你走这条路不好走,你讲经讲得不好就无所谓,你要讲得好了,可能你就走投无路。人家看到你得到这么多名闻利养,心里就不舒服。你就得忍,必须要在境界上忍住,不生贪瞋痴,这就是修行。这个缘也不是自己找来的,这是佛菩萨安排。我们也不是说非得想要出来弘法利生,就是现在这个因缘把你推出来,那你就需要承担。你不承担,好了,你躲开来了,你也是攀缘,也没有隨缘。
我觉得怎么修?这是必须要面对的,就是要境界上修。当然你要是在这个境界上修你没有信心,这初学的人都是这样,我以前都是这样,没有信心,不敢去面对考验。名闻利养,我不行,我遇到名闻利养会起心动念,会墮落的,人家嫉妒障碍,我也受不了。那怎么办?你可以先退下来,找一个清净环境先静修,找找感觉,找找那个清净心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然后爭取把这个感觉还得带回到你原来的境界上。因为你已经找到那个感觉之后,你在境界上你会出现那个衝击,这个感觉没有了,看到名闻利养真的就念念就生贪念、生傲慢,这感觉没有了。没有,这时候就帮助你警醒。或者是逆境上你生瞋恚心,这也是提醒你。那这个时候就得懺悔。
所以天天都要修懺悔法。尤其是在待人方面,如果一个人跟自己周围的人还不能够和谐相处,还常常会跟人起对立、起矛盾、起衝突,不管是谁的错,或者是都是你对,別的人错,但是你跟人起对立、起矛盾,那你就不是真修行。为什么?强烈的我执。对立是怎么来的?因为你有我执,所以有我有人,人我对立,不符合自己的意思你就跟他闹矛盾、闹意见,这就是要化解的地方。修行就从这些地方修,离开你的当处,你在哪里能够再找到清净的环境?你有了清净心,那环境自然就清净。即使是天天被人骂、被人羞辱,你心还是清净。
你看我们师父老人家天天给我们做表演。老人家现在也是都有顺逆境界,出来顺境,名闻利养,大家对他的崇拜,大家有目共睹,把他当佛一样的崇拜,他是如如不动,根本没放在心上,自己还是那么谦卑,「我自己是凡夫,没有修没有证」,你看他就是这么谦卑!遇到逆境,人家来障碍你、毁谤你,甚至什么?很多地方把他的经教,这些光盘、书都给烧掉。大陆来的同修可能知道,有。老人家还是如如不动,各人因果各人负责,这就是真修行。
就像刘素云老师,她的成就也是这样的。她没有跑到深山老林里面去证得这个念佛三昧,她就在家里,忍受著她那位精神不太正常的先生的折磨,这十年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她就在这个境界里面,把那个烦恼习气给磨掉。那些磨我们的人,正是我们的菩萨,没有他们,我们岂能成就?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