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在线网

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科魅力展示(图)

发布时间:2024-06-10 05:04:01作者:准提咒在线网
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科魅力展示(图)

新浪教育讯 为了帮助考生深入了解北京大学,新浪教育联合北京大学特别推出“北大院系魅力展示”策划,每天将从院系历史、开设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全方位展示北大各院校的实力和魅力,为考生报考北京大学提供参考,以下为哲学系学科详细介绍:

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

古汉语并无“哲学”一词,该词是日本学者西周为了翻译西洋“philosophy”这一概念而造出来的。黄遵宪率先于1887年引进了“哲学”一词,康有为等随后引用。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胡适以《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次真正向中国人介绍了哲学的内涵,熟练地运用西方哲学的范式来研究中国哲学。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颠覆了中国持续数千年的传统政治秩序。就在这年,北京大学设立“哲学门”,共同走过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思想历程,继往圣之绝学,参天地之精神。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北大哲学系,这是一片哲学的星空,璀璨而深邃;这是一座哲人的学园,极高明而道中庸。

北京大学哲学系1914年起正式招生,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大文科“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更名为“哲学系”。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学术大师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

秉承东西方教育理念,宽松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严谨朴实、论证严密的学术传统,已使北大哲学系成为中国新思想的摇篮,与现代中国哲学的思想历程密不可分,执中国哲学界之牛耳。

北大哲学系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库

中国现代哲学,始于1915年9月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这样的开端,实际上是与北京大学哲学门的创立几乎同步。“中国哲学门”的招生开始于民国三年,即1914年,“哲学门”的创设是在民国元年,即1912年。甚至还可以说,正是由于有北京大学哲学门的创设在先,才有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开端于后。

众所周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两个领袖人物是陈独秀与胡适。但此两人在运动所担当的角色是不同的。陈独秀是一个革命家、政治家,他有革命家的豪气和霸气。他主张民主与科学,但对之缺乏一以贯之的和深入系统的了解。胡适与之不同,他始终不是一位革命家,而终身愿意成为一个学者和教育家,且在美国学习多年,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有比较深入切身的体会和比较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对于什么是民主和科学,他有自己一套比较系统的看法。对新文化运动所涉及的一些问题,有着很好的见解,每每发前人之所未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先行者

陈独秀和李大钊率先在哲学系开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课程。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开设唯物史观教程,使马克思哲学思想进入大学课堂,这在国内是创举。即便在国外,这也是重大的创新。1898年拉布里奥拉在意大利罗马大学开始传授唯物史观,而在东方,日本河上肇要到1922年才在东京大学开始讲授唯物史观。此外,陈独秀在任北大文科学长时,亦曾在哲学系讲授“唯物史观”,这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920年哲学系的学生邓中夏、刘仁静和罗章龙等发起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进而成为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20世纪50年代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系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之初,黄楠森教授开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新学科,他所主编的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国内迄今最为完善系统的、最为权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科书,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为了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研究,2000年哲学系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

中西哲学思想交流的中心

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与其他学会共同邀请美国哲学家杜威和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来华讲学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大事件。杜威来华讲学两年零两个月,足迹遍及十来个省,但其讲学活动的中心是在北京大学。他的哲学思想在其来华之前已经有人作了介绍,然对其作系统深入介绍的第一人应该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胡适教授。杜威在华的五大演讲基本都是由胡适任翻译。杜威的哲学思想在20世纪的20年代初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当时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都受其影响。罗素来华的讲学活动主要也是在北京大学,为了传播和研究罗素的哲学思想,北京大学成立了“罗素学说研究会”,不定期举行讨论会,交流学习和研究的心得。北京大学还专门发行了《罗素研究季刊》。罗素来华讲学在中国哲学界播下了逻辑分析方法和分析哲学的种子。

张颐回国,他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开设了西洋哲学史、德国哲学、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可以说,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也首先是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得到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然后才逐渐地影响到其他地方。接踵而至的贺麟、陈康、郑昕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一步推进了对于古希腊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的研究。

新儒家的发源地

新儒家思想是中国现代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的学界曾出现过新儒学研究的热潮。新儒家也是上世纪50年代后港台思想界的显学。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自觉地将熊十力看作是其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熊十力作为新儒家的第一代,其代表作品《新唯识论》是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时完成的。

其实真正称得上是新儒学开创者的应该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梁漱溟。早在熊十力之前,面对着西方文化的汹涌而入,他就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未来世界的新文化必须以儒家文化为本位。他深切地感觉到儒家思想在未来必定有其不可否认的价值,他的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所以梁漱溟和熊十力是新儒家的第一代,对后期新儒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其后的贺麟也可以说是一位主张复兴儒学的学者。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儒家思想新开展”的课题。1952年冯友兰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冯也被学界的很多人看作是大陆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港台新儒家中最有学术权威的牟宗三曾经是熊十力的学生,也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过。

因此,新儒家思潮首先是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内形成了一个传统,由梁漱溟而熊十力而冯友兰而贺麟薪火相传,至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劢始形成了所谓的“新儒家”阵营,发展成为了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和作用的思潮。

佛学思想研究的基地

当初蔡元培邀请梁漱溟至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本意是让梁开设印度哲学方面的课程。但他本人更感兴趣的是印度佛学。他的代表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被认为是新儒家思想的作品,其实梁漱溟本人就直截了当地说:他讨论文化问题的思想前提是所谓的佛家唯识学,“我这个人未尝学问,种种都是妄谈,都不免‘强不知以为知’,心里所有只是一点佛家的意思,我只是本着一点佛家的意思裁量一切。梁于1924年离开北京大学哲学系时,建议由熊十力接替他开设佛学思想的课程。熊十力经历了由儒转佛的过程,从大乘有宗入手,后舍有宗而转入大乘空宗。在北大讲授法相宗的过程中,他企图将唯识学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熔为一炉,他的《唯识学概论》讲义1923年由北京大学印刷发行。几乎同时,他开始构思撰写《新唯识论》。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佛家思想研究在汤用彤先生处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汤氏穷毕生之力研究汉唐佛教史,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他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迄今被认为是在这一研究领域难以超越的成果。此外,周叔迦、马叙伦等人也十分重视对佛学唯识学的研究和著述。重视佛教史的研究始终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大特点。改革开放以后,楼宇烈、许抗生教授等主持编辑的《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四卷十册,已是该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群贤毕至 薪火相传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进行调整。此调整的结果是六个大学的哲学系的教师都集中到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为了全国唯一的哲学系。当时,哲学系还开设了心理学专业,由原清华大学理学院的心理系与前燕京大学文学院的心理系合并而成,汇聚了唐钺、孙国华等一批优秀的学者。因此这一调整无论对于中国现代哲学,还是对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来说都是意义十分重大的事件。中国哲学界的精英云集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才荟萃,盛极一时。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汤用彤、郑昕、贺麟、胡世华、容肇祖、任继愈、汪子嵩、黄楠森、齐良骥、晏成书、杨祖陶、王太庆等。来自清华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金岳霖、冯友兰、张岱年、王宪钧、邓以哲、沈有鼎、任华、周礼全、朱伯崑等。辅仁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李世繁、汪奠基等。燕京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洪谦、张东荪、吴允曾等。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宗白华、张颐、熊伟、何肇清、苗力田等。武汉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黄子通、周辅成、江天骥、石峻、陈修斋、张世英等。中山大学哲学系的教员有朱谦之、李曰华、马采、方书春等。客观上,各大哲学系的教师汇集北京大学,有利于各哲学系的学风、治学方法和哲学各二级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补。尤其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清华大学哲学系教师的汇集一堂,优势互补,促进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繁荣和发展。

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第一任系主任是金岳霖。1956年中国科学院哲学所成立,金岳霖奉调任该所副所长。也就在此前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恢复成立哲学系,部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员也就分赴各地的哲学系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队伍的分而合,合而分,一方面使北京大学哲学系得到了其他院校哲学系的师资的和思想的资源滋养,另一方面也使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风、治学方法影响了其他院校的哲学系。

改革开放以后,北大哲学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994年,哲学系被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8年,哲学系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哲学的全部8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此期间,1978年心理学专业从哲学系分出,独立成为北大心理学系;而在1995年9月,宗教学专业独立成系,成为中国国立大学里最早的“宗教学系”,并在2009年11月,成立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

注重能力培养的软环境

哲学系现有3个本科生专业方向,8个硕博士研究生专业。哲学专业,始于1914年,培养具有丰富的哲学史知识和较高的哲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人才以及具有广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其中,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始于1987年,原为逻辑专业,2003年改为现名,培养兼具自然科学和哲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理论人才和科技传播、科技管理人才。宗教学专业,始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的本科生宗教学专业,培养宗教学理论人才和宗教事务管理人才。

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首先是为连续十年的哲学人才培养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其次是为终生职业教育奠定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各界输送具有哲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同时培养引领时代的哲学家与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多年的课程结构调整,哲学系确立了“跨学科培养”的哲学教育模式,要求所有教师逐步打破教研室的学科壁垒,甚至突破一级学科的壁垒,积极开拓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构建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体系,全力营造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培养软环境。

人文学科的特点是软环境的重要性甚于硬环境,有什么样的学风就会出什么样的人才。哲学系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朴实求真而常为新”的优秀学风;靠着这种学风,哲学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现在,维护与发展这种优秀的学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哲学人才,是哲学系不可推缷的历史责任。哲学系正以课程建设为中心,重视实践、鼓励创新,弘扬在哲学系具有深厚底蕴的人文精神,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哲学人才培养的软环境。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哲学系全部实行导师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他们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有足够的历练机会。

哲学系学生普遍愿意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历届本科生都要到祖国各地参观考察,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此哲学系还成立了“哲学社会实践信息中心”,主要汇总我系学生各项社会实践的最终成果,以及跟踪收集历年系友的最新资料。

哲学系的学生文化活动非常丰富,也很精彩。从1995年到2004年,哲学系每年都搞“哲学文化节”,十年耕耘在北大学生中间口碑极佳。从2006年开始,“文化节”开始改换形式,变为每学期的“哲学主题文化活动”,更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如今,哲学系的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中不仅有著名的哲学家,也有部长、省长、大学校长,还有著名的学者、作家、艺术家和企业家。他们的业绩充分显示了,哲学系不仅是哲学家的摇篮,也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现在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科齐全,教师梯队齐整,课程体系完备,科研成果丰硕。这里被视为学术的圣殿,名家荟萃,精品迭出。近百年的学术,始终是在培育、凝炼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1994年陈来教授为哲学系80周年系庆撰写的一幅对联,“两千年经子传承大道寓学统汉晋清流宋明义理立心立命参天地,八十载东西交会旧邦迎新命红楼文采燕园风骚继往开来振神州”,道出了哲学系的使命与担当。今天的骄人业绩,是其辉煌历史累积的结果。哲人已逝,然其深邃的哲学思想所凝聚的哲学传统,必将永远留存于哲学系的历史长河之中。面向未来,北大哲学系正在认真总结自己的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术环境,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哲学繁荣、东西方的文明对话再铸辉煌。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大学提供给新浪教育的独家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