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吴立民
释题
我念一个开经的偈子。我念一句,大家跟我念一句:“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地藏菩萨!(三称)
在柏林寺主持今年的盂兰盆节报恩法会期间,净慧法师要我来身大家讲一讲修学《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心得体会。仰仗佛菩萨的加持以及在座诸位的共同努力,希望这次《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讲座能够得到殊胜的成就。
现有我们就开始讲: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唐朝于阗国的三藏实叉难陀翻译的。实叉难陀在武则天的时候到中国来,这部经也是武则天请他番译的。实叉难陀曾经重新翻译过《华严经》,晋朝最早翻译的《华严经》是《六十华严》,实叉难陀翻译的是《八十华严》。
《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下简称《地藏经》),现在学术界有人说它是伪经。对于这方面,学术界去考证是另外一回事,真正作为佛教的修学上而言,应该对这部经的微妙与重要。
关于盂兰盆法会,我记得前年(1991年)曾在临济寺讲过《盂兰盆经》。《盂兰盆经》的中心思想主要是“三教”:教孝、教施、教食。盂兰盆是解倒悬。
佛有十个大弟子,其中神通第一大弟子是目犍连。目犍连得了神通之后,寻找他的母亲,结果发现在饿鬼道中痛苦不堪。于是,他依靠神通的力量,找到饮食给他母亲吃,但是饮食一进口就变成火,他母亲根本就吃不下去。如此,目犍连神通已尽,毫无办法。可见神通也是有限的。这时候,怨才找释迦牟尼佛求法,希望能度他的母亲。释迦牟尼佛跟他说:你要度你母亲,这不是你一个所能为的。你应该在农历的七月十五,一般出家人“解夏”的进修,将钵和罗饭,用盆子盛着供养出家得道的人。因为一般出家人在农历的四月“结夏”,闭关修行,不出房门。到了这一天又叫做“僧自恣”日,是出家人最高兴的一天。这么多人能在“解夏”之后得道,因而,这时候佛也最欢喜。所以这一天供养这些出家得道的人,依靠他们的力量才有可能度脱、解脱其母亲的苦难。目犍连这样做了,即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设盂兰盆供、修盂兰盆供,就真解脱了他母亲的饿鬼之痛。这就是《佛说盂兰盆经》,他主要告诉我们:
第一,教孝,要知道,这个《盂兰盆经》是教我们孝顺父母,但不仅仅只孝顺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而教我们孝顺无量劫以来的父母,所谓“七世父母”,教我们孝顺无量劫以来的父母,也就是说六道从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其所教者,就是大孝。第二,是教施。第三,则是教食。这是《盂兰盆经》的重要法义,告诉大家怎么吃饭,怎么用食。关于这部经的内容,前年我们讲地盂兰盆供之后,净慧法师慈悲,曾经在柏林寺印行过《盂兰盆经讲义》,可能流通处还有,有需要者,可以在流通处找一找。因为我们现在正在做盂兰盆法会。(注:为了方便读者,现已将《盂兰盆供讲义》附在本讲记之后,以便参证。)
之所以在盂兰盆法会里来讲《地藏经》,因为《地藏经》也教孝,也教施,这两点跟《盂兰盆经》是相同的。但《地藏经》除了教孝、教施以外,最重要的、最突出的是“教愿”,即《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这个“愿”
一个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立志。孙中山曾讲,青年人应该立志做大事,不应立志做大官,这是孙中山的说法。佛说发愿,叫发大愿,这个愿弄清楚。那么愿跟欲望,是不是有区别?人的欲望很多,愿望跟欲望从法性、从本体上说,是一个东西。但如果说我有欲望,只要我行我的欲望,我就发愿了,那你就错了。在法性、本体是一个东西,等于我们人的无明跟觉悟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来讲,都是一个本体。因为无明离不开觉悟,如果离开了觉悟,这个无明就很难得觉悟了,成佛、有佛性离不开觉悟如果离开了觉悟,这个无明就很难得觉悟了,成佛、有佛性就不可能了。同样,欲望跟愿望本体是一个东西,但作用是不一样的。愿望就是我们的发心、发愿是无我的、清净的,而欲望是有我的、不清净的。有这一个区别,所以作用就不完全一样,这个很重要。愿望等于人的立志,愿望一确定,就义无反顾,不能反悔。特别是佛教学大乘的,行菩萨道的,发愿更要紧,这个愿在大乘有一句话,叫“以愿为戒”,他发的愿就是他的戒。愿也不能轻易发,要反复思虑,从本心来发。发了以后就不能反悔,不能退转,要一直按着愿去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才叫修菩萨乘。你这个愿修成了、圆满了,你的行也就完成了,果也证得了。所有诸佛、菩萨都是这样,他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发愿,按着他的愿,最后成功了,所以,我们在讲地藏经的时候,一定懂得愿,要发愿。愿发心师,愿就是指导我们心活动的老师。讲到发愿的出发点,大乘和小乘有区别:大乘的出发点都是利人的,把利他摆在第一位,个人是第二位的。利他心,这种菩萨道的愿发了以后,就是你的戒。以愿为戒,愿为心师,这是大乘菩萨道修行的根本原则。所以在佛经上称赞佛、菩萨的时候,都是说他不违本愿。
在世法上讲立志,在佛法上讲发愿,济世度人,弘法利生,中途不得退转。不要因为一个挫折或一个难关就退却了,愿是行菩萨道的人的第一戒。如果违背你的本愿,退离了本愿,是最大的错误,其他的错误是小错误。违背了本愿,请那个菩萨的都说,希望你不要违背本愿。
那么,宇宙与人,佛菩萨与众生能够互相沟通交往的力量在哪里?在愿力。愿会产生力量,愿不是空想,你真正发了愿以后,愿会主生力量。愿怎么会生力量?精神可以变物质啊,这都不是假的,不是空的。当然物质也可以变精神。修行人圆寂以后有舍利,为什么和常人的不一样,那就是精神变物质。,所以愿有愿力。
讲《盂兰盆经》的时候,我讲到,我们科学有这四种力量搞不清:电磁力、引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这四种力是不是统一的?这是赞赏的难题。从佛法讲,就法界来说宇宙有三种力量:一种力量是自己的力量。他力,就是其他人的力量,就是佛、菩萨加持力量。还有一种自然的力量,在佛教叫法界的力量。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这三种力量来完成。比如种庄稼,庄稼人自己的投入就是自己的力量。但自己的投入不够,还得靠别人的帮助,别人帮助也是一种加持力量,还得靠自然的力量,土地啊,阳光啊,水分啊,等等。到了秋天收果实的时候就产生一个分配的问题。释迦牟尼佛讲过,凡是收果实的时候,我们不能贪天之功为己有,不要自己摘桃子一个人吃,而要考虑至,你的果实来自自力,但是有他力、自然力。所以佛教有个很主要的供养偈语:“以我功德力”,以我的智慧、福德、资粮的力量:“如来加持力”,就是诸佛、菩萨加持的力量;“及以法界力”,加上法界自然的力量;“普供养而住”,普遍供养而安住,。这个普供养偈原来是密教的一个偈子,现在显教也通用,我们供养、上供的时候都经常用。当然还有其他的赞偈,但记住这介偈子是最有益处的,这个偈在供养的时候是最合法义的。
愿,就是发愿的时候,把自己的身心、性命投入进去,然后如来加持,诸佛菩萨帮助我来行愿,帮助我来圆满这个愿,再加上法界的力量,这个愿一定能实现。因为这个愿是清净的,所以能够和诸佛、菩萨相应。能够跟法界相应。真正的行菩萨道,真正的发愿,必然会得到如来的加持力,必然会得到法界的感应,或者会在睡梦当中有所感应,因为他真诚。如果不是真诚的,能你不要怪诸佛如来,也不要怪法界,要反省自己,看你有没有功德力。
你说,我到的佛面前发愿,说我为佛教文化捐钱,希望能帮助我。这不是发愿,这是祈求。作为祈求,就像做买卖的讨价还价。以佛的慈悲,看到你的祈求,也可以满足你,但就你的修行来说,毫无功德可言。我讲有功德的发愿是真正清净、无的的,这种发愿是在慈悲上的发愿。慈悲就无缘、无条件,你看到别人是跟你自己一样,无缘的慈,同体的悲。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发愿,愿是真切的,可以得到佛的加持,得到法界的感应。
所有十方三世诸佛,在修成佛以前,即修的进程中一定要修菩萨行。先修菩萨行,然后成佛,所以菩萨行是“因位”,佛是“果位”。而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其“因位”之时,即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没有不发愿的。菩萨修行如何起步呢?就是要在愿亦有别愿。总愿就是共同的愿,又叫做通愿。比如说我们天天做功课念的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上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佛道无上誓愿成”等,这是共同的通愿。我们大家及三世诸佛没有不通这个愿的。又比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等等,这个愿也是“总愿”。别愿呢?则是个别的,每一个佛菩萨根据自己不同的因地、环境、情况,以及救度众生不同对象的情况所发的愿,就叫做别愿。比如释迦牟尼佛的五百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等等。菩萨没有不发愿的,他的愿修成圆满了,那就是成佛了。药师佛在因地发十二大愿,亦行十二大愿,行满了,药师佛就成了。所以大乘菩萨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发愿,发愿才确定了你学佛的根本方向。如果没有愿就没有方向和根本立场,那么你的修行就将是盲目的。
佛教戒律的一个总精神,特别是大乘的戒,都是从菩提心出发,就是从求觉悟的心、证得觉悟的心出发,这是戒的根本。发愿从菩提心发愿,受戒也从菩提心受戒。如果你的菩提心在的话,你的愿就在,你的戒就在。菩提心不能丢、不能丧失、不能退转,这个菩提心最重要的。
什么叫菩提心?浅的说是求觉悟的心,深的说,菩提即心,是觉悟的心。菩提心最重要的是无我,只有众生,没有自己。所以佛教戒律的精神是教人无我的,佛教的种种法门也都是教人无我的。
菩提心跟脉的关系。菩提心含五个内容: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滚打菩提心。本来东密讲菩提心讲三个意思:行愿、胜义、三摩地。藏密把行愿分开了,愿、行、三摩地、胜义、滚打五种菩提心。这五种菩提心跟脉的开发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我们讲愿的菩提心,凡是发大愿的人,他的脉容易张开。如果执著不放,我执很重,他的脉坚而不松,所以开张更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十方法界都在一心,拿心境来配脉,比如五方佛配五轮,八大菩萨配心间的八脉,甚至于罗汉,地狱都可以配在七万二千脉上。所以愿菩提心发得越大,脉开张越开快。心以下是众生之脉,以上是菩萨之脉。发愿菩提心的人将功德回向众生,所以容易把功德发到以下诸脉,比如向佛祈祷的时候,能够将佛旨传遍六道、法界,都是愿的菩提心的作用。讲以上脉呢,就是中脉身七万二千脉扩张,遍及全身。所以愿心越大,脉越容易张开,能够通一些些微细脉,也比较容易通中脉。我们讲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这是地藏菩萨的本愿,从教义上讲,地藏菩萨的本愿是地藏菩萨的法门,是地藏菩萨的慈悲。如果拿这句话用到脉上来看,我们脉所地在就是众生所在地,你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就是你众生所在地必须先要通达,否则脉不通在很难成功,所以说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比如药师十二大愿,阿弥陀四十八愿都有普渡众生,如果愿菩提心不大,那怎么行呢!当然有人讲,我发愿心大,但是我到现在还没有得度呀,我现在还是众生啊。要晓得众生也不三种:
第一种是众生业报所成的众生。
第二种是成佛时转识成智,原有第八识相分类的众生。
第三种是成佛后威德感化教应得度的众生。
就第八识来说,一切众生都是佛的相分。若成佛的时候,这所有佛的相分已经度尽,所以释迦牟尼成佛的时候,他已看到所有众生皆可成佛。在密乘来讲,我们肉体的每一个毛孔都是众生,如果度不尽,摄受不全,就不能成佛。一个脉不开,都不能成佛,七万二千脉最后都要开,所以愿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现在学佛的人,比如修净土的,他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也有愿生兜率天,将来在龙华会上能跟弥勒菩萨去修行。这都是愿。在我们这个裟婆世界,在释迦牟尼佛的这个佛法系统里,所发之愿最大的就算地藏王菩萨。因为地藏是以最大的愿力来度脱这个娑婆世界的六道众生,特别是地狱道里的众生,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地藏菩萨的大愿耶!因此,释迦牟尼佛在涅槃之前,就把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交给地藏王菩萨,特别是末法众生越来越刚强,越来越难以调伏。这些刚强难伏、刚强难化的众生,要地藏王菩萨以大慈悲、大宏愿的力量,以大方便来救度。所以,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法的系统里,代表大愿的是地藏王菩萨。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法系统有几个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在我们中国这四大菩萨有四大道场,就是现在的四大名山。这些菩萨都是跟释迦牟尼佛亲近的菩萨,代表关释迦牟尼佛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全体,跟他亲近的菩萨就代表了他的一个方面。文殊代表大智慧,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同样,普贤代表大修行;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愿。有人会问:为什么说大愿地藏王菩萨呢?普贤菩萨不也是代表大愿的吗?如普贤十大愿王,(略)这是十大愿王,愿中之王。那么,为什么说普贤是大行,地藏是大愿呢?因为普贤十大愿王之愿则是别愿、总愿,是诸佛菩萨的共同之愿。而地藏菩萨的大愿则是别愿,个别之愿,是每个佛菩萨根据自己情况的不同而发的愿,这是愿在别愿中最难、最特别、最殊胜的。就别愿来说,地藏菩萨之大愿与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的总愿不同,有区别。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重点是普贤菩萨的法门,但这个重点在释迦牟尼佛法的这个系统里,还是详情重于表行,而地藏菩萨是着重于表愿。所以我们要清楚,地藏王菩萨在释迦牟尼佛这个佛法系统里是表示大愿的。那么,什么叫愿?刚才讲了,誓愿与欲望有联系也有区别:誓愿不同于欲望,欲望也不是誓愿,虽然它们在本体上是一个东西。比如,我们都愿意自己的父母健康长寿,能够活得好,无病无灾无烦恼,这种希望一般是无条件的。对子女亦然,爱护子女,望子成材等等,这样对父母的敬爱之心及对于子女的慈爱之心都是没有条件的,这就是愿。它没有什么条件,没有条件的愿望就是愿。因为它没有“我”这个因素掺杂在里头,无我的愿望就是愿。有投机倒把的、有我的因素掺杂在里面的,那就是欲望。比如想发财、想功名、想利益、想出人头地等等,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因素、为自己打小算盘的就是欲望。所以愿是清静的,欲望是不清静的;愿是无条件的、无我的,欲望是有条件的、有我的,这就是欲与愿的区别。发愿一定是无条件的、无我的、清静的,才能从愿上起修,否则,你就难以起修,方向倒了就不对头了,所以一定要懂得愿与欲望不同。如果所发之愿真正是无条件、无的、清净的,能够清静地行欲,欲就是愿;如果以贪瞋行愿,愿亦成欲。因而行愿与欲望有本质的不同,不要把欲望代替了发愿。
地藏菩萨在释迦牟尼佛的大系统里面地表示愿的,这是修菩萨行最根本的第一步。比如,我们拿心来说,一个人的心要深奥,是大智慧;心要凝定,这就是大悲;而心要深广,就是普贤菩萨之大行;但这个心要真正能够动起来,这就是地藏菩萨的大愿。这是我讲《地藏菩萨本愿经》首先要强调的一条。《地藏经》教我们大愿,而发大愿是修行的第一步。我们修学《地藏经》,首先说是要发大愿,这是第一点。
第二,《地藏经》讲了很多关于地狱以及很多关于因果报应、轮回之事,这些事,特别是在今天在现代来讲,很难使人相信。尤其是一些科学、搞学问的人容易把这些东西看做是迷信。我们现在讲《地藏经》首先要相信它,然而要学这部经并相信它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在经中,文殊菩萨就说过,末世众生听了地藏菩萨的事情,他们会不相信用信。因为地狱、轮回、因果报应对于现你的人来说,有的相信,有的不相信,有的半信半疑、将信不信,所以讲《地藏经》的第二点就是教信。
信、愿、行,是往生西方净土的三个资粮,要信、要愿、要行。这个信,不单纯是理念上的相信与否。信,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而不光是用思想想念,是实践它。这个信,是道源功德母。信是学道的根本,是产生功德的母亲。我们能够修道,能够做功德,都是由信里头产生的。道源功德母,即道之本源。学佛的步骤,是信、愿、行、证。信仰它,理解它,行即修行它、实践它,证即证得它。而第一步就是信,这个信圆满了,于是信满成佛。所以关键在于要能够真正地得到“正信”。
《地藏经》里讲,我们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众生难得教化。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了隐其无量自在之力,讲地狱、讲畜生、讲饿鬼,讲你若有身邪行就得身邪行报、若意邪行就得意邪行报、若杀生就得杀生报、若邪淫就得邪淫报、若妄语就得妄语报、若两舌就得两舌报、若恶口就得恶口报、若绮语就得绮语报、若贪瞋邪奸悭吝毁戒愚痴就得贪瞋邪悭吝毁戒愚痴报,如此等等。释迦牟尼佛在《地藏经》中对这些刚强难伏的众生讲果报、讲地狱,都是教人信因果、信轮回、信业力,才能够了脱生死。而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不信业力就难以了脱生死。地藏菩萨就是在释迦牟尼佛的这个娑婆世界里,发大愿来度这些刚强难伏、难调、难化的众生。因为这些刚强难化、难调伏的众生就是不信。看看我们周围的现实,有很多人就是缺乏信,胆子大得很,什么都不怕,天不怕、地不怕,这是不是大无畏呢?不是。他的不怕,表示了他的无知、他的愚痴。什么都不信,其实就是他的信。正因为他不信,没有信仰,结果就没有真正的精神支柱,自己老是跟自己过不去,烦恼重生不可终日,就象在活地狱中生活。他的心、他的思想意识被那些活地狱中的绳索一道一道的捆着,舒展不开。所以,在现代这个末法时代中弘扬佛法,要世法中来说,就是能使世界和来、社会安定。这里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相信因果。我们自然界,从来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种瓜得豆、种豆得瓜的。哪怕是现代的基因一程,其基因的排列,也还是有规律、有法则的吧。在道德界,从来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善有恶报、恶有善报,就等于种瓜得豆、种豆得瓜,这就是错乱,是不可能的。但天现象上,人们往往看不清楚。因为我们视力有限,我们只看到现在这一段,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所以在现象上往往出现模糊。象一些人做了好事反而得到了恶报,做了恶事又得了善报的。这是否错了呢?不是。你不能从一时一世来看,而应从十方三世来看。因果是丝毫不爽的。所以《地藏经》的第二点是教信,而且是从根本上来讲信。所谓从根本下来讲信,就是从业力上来讲信,这不是迷信。所以《地藏经》中,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的品名都不一样,第三品叫观众业缘品,第四品叫阎浮众生业感品,第五品叫地狱名号品。在这里讲业感、业缘都是讲业力上的事情,而业力是佛教的根本教义。我常讲,小乘的根本教义就是讲业力,大乘的根本教义就是讲般若,而业力与般若又是相通的。这是《地藏经》从根本上教我们怎么来信仰的第二个重点。
《地藏经》的第三点是教“孝”。隋唐时有信行禅师,创立过三阶段。所谓时、地、机,他按时间、地点、人这三个的不同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并认为应该用这三个阶段的方法来弘扬佛法,于是就创立了三阶教。后来这个三阶教在唐朝的进修被皇帝禁止了。现在敦煌就发现有三阶教的著作。三阶教曾盛行一时,它实际上就是尊崇地藏菩萨,弘扬地藏菩萨的。但三阶教有个错误,它把“阿弥陀佛”摆在不重要的地位,贬低了“阿弥陀佛”,所以后来它被禁止了,没有行得通。这部《地藏经》从汉译以来,也就是实叉难陀译成汉文以来,有的把它看成小乘经典,有的把它看成密教、密部,这与过去对《地藏经》的解释不多有关。过去的人对《维摩诘经》、《金刚经》做注解的非常多,上百种以至于上千种的都有。而像《盂兰盆经》、《地藏经》的注解却没有几家。如《盂兰盆经》只有两、三家,《地藏经》在近代慢慢开始有人讲了。过去只有清朝的灵椉法师曾经作过科判、科注。在灵椉法师的科注里边,说释迦牟尼佛是在讲了《法华经》之后再讲《地藏经》,然后再讲《涅槃经》的,所以《地藏经》是在《法华经》之后,《涅槃经》之前讲的;这个《地藏经》是以行愿为宗旨的。但灵椉法师这个科判也很少流通。所以人们很少读到《地藏经》的注解乃至于全文。但正是从灵椉法师做了科注以后,很多人知道了这么一件事了,就是《地藏经》佛门里的孝经。这一点,大家慢慢地就知道了。比如,儒家不是教“孝”吗?还有专门的著作《孝经》。《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但这种说示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讲的。《地藏经》的教孝,是佛门的孝,不是凡间的孝,不是教的小孝,不是教的在世的孝,而是教的出世的大孝。我们将随着经文的逐章讲解,再深入地阐述这一问题。因为《地藏经》是讲度地狱的,是讲度亡的,而教孝则跟度亡、跟救度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和《盂兰盆经》一样,是教施。对学佛而言,佛的整体是一个果地,一般不容易马上领会。学佛是先学菩萨,菩萨表示佛的各个方面。正如前面,所讲,通过佛的因地来学佛,这就比实容易学。佛,是能修成的;佛,就是觉悟了的人。人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 我们的肉体,物质方面;一个是思想,精神方面。我们的肉体、物质方面在佛教的密教中来说就是胎藏界,而思想、精神方面在密教中说来就是金刚界。在物质、肉体方面的修行,叫做修福德;在思想、精神方面的修行叫做修智慧。之所以叫福慧双修,就是福德和智慧同修,所谓福慧双修、悲智双运。就像我们前面讲的,《地藏经》是教愿的,愿从哪里来呢?愿出于悲,大慈大悲的悲。愿起于悲,有慈悲才有愿力,慈悲愈大,愿力愈大,愿力愈大,福德就愈大。所谓悲大愿大,愿大福德大。这是就物质、肉体方面来说的。就思想、精神方面说呢》就是智慧。智慧产生威力,慈悲产生福德,这个问题很重要。有些菩萨是表示智慧的,表示智慧有向内的智慧,也有向外的智慧;慈悲也不向内的慈悲,也有身外的慈悲,;福德也有向内的和向外的;威力也有向内的和内外的。这样福德和慈悲是一双,智慧与威力又是一双,它们又各各分为内外两部分,于是二四得八,就有八大菩萨,分别表示慈悲、福德、智慧、威力。为什么地藏的愿大,因为他的慈悲也大。所以,在密教中也有把地藏菩萨归为观音菩萨的。观音慈悲,地藏愿大,愿大就悲大,故又能跟观音成为同体。有的也把阿弥陀佛当法像王时的画像,作为地藏王的画像,这也是因为悲心大的道理。本来极乐世界里阿弥陀佛的护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但也是把地藏菩萨、龙树菩萨都划归为阿弥陀佛的护持之内,这都是因为愿大悲在。
那么,什么做悲?悲就是同体。不要把悲当何等可怜和怜悯,那样就错了。慈是同等,悲是同体。同等就把万事万物视为平等。这种平等不是单纯有了一个平等的念头,而是使人感至并体验到你与他是真正的平等,这很不容易。什么叫同体呢?就是他有病你亦有病,他有痛苦你亦有痛苦,他有困难你亦有困难,他的身体有什么反应你亦有什么反应,这就叫同体,这也才能有真正的悲,这同体也者真正的。不同体,又怎么度众生呢?因而,同等是没有条件的,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比如对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有性的人来说,一般都愿意自己的父母兄弟健康长寿,而不愿他老苦病死。假使你能把对父母兄弟的那种孝及慈爱之心扩大,推广到自己的父母妻儿以外的其他人身上,那样,你的愿就大了。大乘行菩萨道的人,他晓得轮回不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是真实的,所以他是冤亲平等,不但不记恨、不记仇,看到记恨自己的人,又安知不是前世的父母兄弟呢?在大家尚未了脱之前,在这个轮回里头,芸芸众生中有的是我们的今生父母,有的是我们前民父母,有的或是我们的来世父母。这样就看出众生跟我们的同体。我们的父母不是一世父母,而是无量劫的父母,就是经常讲到的七世父母。这里的七不是表示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七,而是讲无量数的七。七是一个周期数,七世父母是无量劫以来父母。真正的大悲、大孝,不是对自己一家人或这一世父母是孝子,而是对六道众生来说你都是孝子,这才是孝子、是大孝。
把这个末世的教化重任交给地藏王,在《地藏经》的最后一品中就是讲的这个。假使我们能够跟地藏菩萨的一样去度化众生,跟地藏菩萨一样来行大悲,这样我们就会进入一个境界。这就是“同体”啊!跟地藏的本愿一样,就是与地藏同体,就走入了地藏的境界里面去,与地藏共同行愿。
地藏菩萨怎么行愿的?在他的因地里,很重要的一点望洋兴叹是为了修福报。为什么地藏菩萨有这么大的愿呢?我们一看经书就知道了。他在过去很远很远劫之前,看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相好庄严就是佛的福报、佛的福德。我们现在的末世众生,告别是中国的这些群众百姓,太穷太苦了。现在改革开放了,生活好些了,但是我们还未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贫苦的状态,就说知识分子吧,智慧方面有一些,福报方面就浅一点。我们都是这样,叫做慧多福少,缺福、福报少。有病的人,身体不健康的人也是没有福报,多病多劳都是没有福报。地藏王菩萨是从修福报来发愿的,这些随着我们讲课的深入会逐渐清楚的。就修福报、修智慧来说,现在有好多学佛的人,对佛法的求知欲很强,想多懂得一些,多理解一些,这些都是好的。但是往往是从空的方面去修的多,而真正从不空的方面、从实实在在的方面去修的少。为什么呢?象我们在座的就很不容易了,你真正叫他磕个头、烧个香,他就发怵,觉得这会不会是迷信呢?而他不觉得,正是这种烧香磕头,这个礼拜,是“行”哪,它不是愚昧!如果你不懂得烧香磕头为什么,那就另当别论;你如果晓得烧香磕头为什么,你再去烧,那么你就不仅仅懂得它的理,而且去行,就不是迷信愚昧,而就是行!行,才能得福报,不行,光是在想的方面做,就是得着点智慧也是空花狂慧。没有福报的智慧,是空的。当然,光有福报没有智慧,这个福报也是庸俗的,不是清静的。但就地藏菩萨本愿经来说呢,它的重点在修福报方面,而修福报最重要的是上供下施,是施。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第四点就是教施。
上述四点,就是我提的纲,即《地藏经》教愿、教信、教孝、教施。以此提纲交给大家,有个印象。
何为地藏?地藏的梵名叫“乞叉阿乐迦”,也叫“乞叉底蘖沙”,或叫“叉底俱舍”。梵语“叉底”就是“地”,“俱舍”就是“藏”。我们现在所称的“地藏”,不是音译,而是义译。如般若,就是音译。什么叫地藏呢?《地藏十轮经》里有两句话解释得非常好:地,安忍不动如大地;藏,静虑深密如秘藏。安,就是平安;忍,则是忍辱波罗密的忍。菩萨行的六度中就有忍辱度。大乘菩萨行讲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难得做到的去做,难得忍受的去忍。这个忍,实际上就是哲学认识论上的认。佛说法的时候,经常是一说法,很多人就得道了,证悟到了无生法忍,对无生法呀,得到了、认识了。“地”之安忍不动,我自岿然不动象大地一样;“藏”即静虑,就是安静之静,是禅定;禅定之进入深密,象秘藏。《地藏十轮经》对此有另外一个说法:这个地,讲的是我们的心象大地一样。大地的特点是1、能载,什么都能乘载;2、能藏,什么都能藏;3、能生,什么都能生。万物都由地生出来。所以地就能载、能藏、能生,这是地之德,是地的根本特点。我们的心象大地一样,能纳一切,象大地一样,能够乘载一切东西。佛教讲心地为大,就是以地来明心。藏,就是蕴藏,就是储藏在里头,所谓静虑深密如秘藏,此秘藏就是讲三德秘藏。三德,即佛涅槃时,涅槃的三个德相:般若,解脱,法身;或法身,解脱,般若。这叫三德秘藏。佛出世时,是报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庄严;佛涅槃了,全身粉碎,变舍利了,佛去了哪里涅槃三体:报身变成舍利;法向就无所不在,解脱了;所作皆办,都成了般若。我们知道,人从四大来讲,地、水、火、风,四大和合。我们人呢,又有色、受想行、识五蕴。《心以》中讲,色大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是人,他也是色受想行识,不过他的五蕴早退常人的五蕴不同,他觉悟了、清净了,所以他涅槃之后,色蕴变成法身,释迦牟尼佛变成法身;受、想、行蕴得了解脱,彻底地解脱;识蕴就成了般若,最后智慧成了般若,转识成智,成了最高的智慧般若。涅槃之后是什么形状呢?生之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死之后,德相即般若、解脱、法向,这就是我们所要明了的三德秘藏。我们常讲人人皆有佛性,同时更深地说,人人都有佛体,即有跟佛一样的身体。人人即皆有佛性,也就人人皆有佛体,亦即人人皆在三藏秘藏,都应具备般若、解脱、法身。可惜我们没有这样的福报,在佛体上更是差得远,我们凡人的三德秘藏被无明、烦恼所遮盖、束缚住了。所以,对地藏是什么的进一步解释,就是要明白地藏实际上就是我们心地的宝藏藏的是什么呢?就是三德宝藏,就是般若、能纳一切的。我们的宝藏就如大地。在我们修学《地藏经》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地藏,我们再来讲什么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讲的就是关于般若、解脱、法身这三德秘藏在天、地、人、畜生、饿鬼、地狱六道里头怎样轮回、动转的。他以六道为所观境,以三德秘藏为内容。那么,什么又叫三德密藏呢?就是说看看这个轮回生死最后能不能成就。地藏菩萨是真的不信邪的,他就是要叫每一个众生的三德秘藏最后真正地成就出来,不再轮回、了脱轮回,把三德秘藏显露出来。这不是一般的佛性显露,而是要最后成就三德秘藏,使每个众生不但能了脱生死,而且能够成佛、能够涅槃,显出三德秘藏。所以地藏菩萨本愿之大,在密教里叫做悲愿金刚。
《大日经》里讲,每个菩萨来的时候,如果你真正有修行境界的话,你都会有感觉。这个感觉是不同的:比如日藏菩萨来,你就能看见他头顶上显着的太阳;月藏菩萨来,就看得见月亮;虚空藏菩萨来,你就会感觉到万物虚空;而地藏菩萨来,你又有什么感觉呢?那就是很重很重,地心引力不知加了好多倍,你想拔也拔不动。所以每一个菩萨来情况都不一样,心境也不一样。经文上说,如果是菩萨聚会的话,真有修行的人看到地藏菩萨来时,除了感觉到自己身体沉重以外,都会看到手里捧着如意宝珠。这个如意宝珠不是一个,而是三个,这三个宝珠就是般若、解脱、法身,并放射光芒。地藏菩萨以六道为所观境,观三德秘藏于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之中,所以大家要记住,这是与其他菩萨不同的特点。释迦牟尼佛对诸菩萨赞颂的时候特别说地藏菩萨悲愿深重,经文上讲:“过诸菩萨”,他超过了其他菩萨。这就是地藏菩萨。下面我讲地藏本愿。
经上说,文殊菩萨问佛,地藏菩萨因地做何行、立何愿,即怎样修行、怎样发愿,他才能够成就这些不思议的事情?经上讲地藏菩萨在因地时,曾经是一个很有学问很道德的人家的儿子,他因为看到了师子迅具足万物如来相好庄严,就问佛:我要成佛,要怎样行愿呢?这就是地藏菩萨的本愿。为什么叫本愿呢?本就是过去,本来之愿。
地藏菩萨看见六道众生积集恶报、恶业,不离苦报,于是托根性地,隆其本愿,仰观大觉,历劫度生而不倦。为满其本地之愿故,所以称本立愿,乃自心起,自昔因地,无量劫前,发宏誓愿,荷负众生,教令主持正法。地藏菩萨所发之愿,不是在释迦牟尼佛说这部经时才发的愿,而是在释迦牟尼佛说这部经之前,就是在地藏菩萨因地时发的愿。不是一个劫,也不是一世,而是无量劫来、无量世来所发的这个本愿。也就是忍苦忍难,大慈大悲。安忍不动如大地,他能够忍得苦、能够忍得难,能够大悲。这是地藏菩萨的本愿。
本愿,愿就是愿欲。本愿即菩萨因地所发的弘愿。修学佛法,以发愿为先,可说成佛的根本。菩萨在因地所发誓愿,有通有别,如愿成佛道,愿度众生等四弘誓愿,名为通愿,每一菩萨都如此发誓愿。如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愿,药师佛因地的十二大愿,皆为别愿。大家别以为发愿多,功德就大,发愿大,功德就小。要知道,诸佛愿力,是平等的。本愿即根本愿,所谓发愿,即儒教所谓立志,志既立定,抱有志者事竟成之决心,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达到目的为止。若无愿;便什么也做不成。不独修学大乘法门,即学小乘法,无愿也同样不能成就。所以修学菩萨,首先必须立定志愿,虽经艰难困苦,而必具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实现其所志愿之目的。诸佛因地发愿,之所以与普通立志不同,在于诸佛菩萨因地中发上求佛智、下化迷情之愿,皆从清净心中出发。虽有本愿,必藉功行圆满方便本愿得以修证。如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弘愿,则须修六度、四摄等,功行圆满,扫荡无明障翳,才能显于本性功德。故地藏菩萨之庄严果德,是由因地本愿出发,功行圆满而成。
功德,不但是在寺院里做些佛事。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礼佛、坐禅等,都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修行而得成绩,做一分得一分,名为功德。依本愿去实践,所成就的功德,称为本愿功德。
经,梵语“修多罗”或“素怛缆”,直译其意为线。释尊在世,随机说法,灭度后由弟子集成一段一章,一部部的经典。各类的法门,有组织地贯串起来,像一朵朵的花,用线贯穿而成花鬘,便不会散失。经也是这样,佛在世时随时随地说法,若不加以编集,就难得保存于久远了。佛说的法,是究竟的真理与德行,可给我们永久学习,永久依循。所以经又含有恒常法则的意义。佛说的名为经,佛弟子的述说,不名经而名论(除禅宗六祖慧能所说为《六祖坛经》外)。这是表示尊重佛说。如中国古圣先贤有价值的言教,如书、诗、易等也叫做经。经又有径的意思,就是修行成佛的途径。
经有五义:(一)涌泉义(义味无穷);(二)出生义(能生妙善);(三)绳墨义(楷定邪正);(四)显示义(能示正理);(五)结鬘义(贯穿诸法)。
以上对经题作分别的解释,现在把它综合起来说。经是一切佛经的总名,是能诠教法。地藏菩萨本愿,是本经的别名,是所诠表的理行果法。
再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以人和法来称呼这部经的。地藏是人,本愿是法。在经书上,释迦牟尼佛为这部经的。地藏是人,本愿是法。在经书上,释迦牟尼佛为这部经取一个名字。经书最后的时候总有佛在说完这部法,又总有菩萨来当机请问佛,你说的这部经,这部法叫做什么?佛常常答复这个问题,把他所说的这部经、这些法给起个名字。《地藏经》也是一样,佛给这部经说了三个名字:一个叫地藏本愿,一个叫地藏本行,还有一个叫地藏本誓国经。因为有愿必有行,有行必有力。实叉难陀在三个名字中选了一个能把愿、行、力的意思包括在里面的名字。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将人与法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概括地藏本行,又可以概括地藏本誓力的最为允当的经名。
在《地藏经》中,佛告诉文殊菩萨,这个地藏菩萨的威神誓愿是不可思议的,乃至于闻名、赞叹、供养的功德也不可思方式。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赞叹地藏的功德呢?因为文殊菩萨讲了,地藏能够成就不可思议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同意文殊菩萨的这句话,然后才讲地藏菩萨因地的行、因地的愿。佛告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因是在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前发的誓愿,誓愿什么呢?他的誓愿是: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在那个时候地藏菩萨就讲,我要把六道众生都度尽了,我自己才成佛。这是在很早、很远以前的事了。后来,因为地藏菩萨修菩萨行,所以他也还是随着众生的劫在轮转。到了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时候,他又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像前发愿,说愿我尽未来际,应为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又讲度尽六道众生。这就是地藏菩萨的本愿,也是我们现在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常常讲的一句话:众生有一不成佛,我不成佛。地藏菩萨的本愿很多,这是最概括的一句。在这里,众生是六道的众生,不光是人。众生中有一不成佛我誓不成佛。我们常讲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已,地藏菩萨是众生一不成佛,他誓不成佛,也就是众生都成佛了他才成佛。这里的意义很深。因为整个法界、整个的众生、整个的有情,都是互相联系、互为一体的。有一个不成佛,你就不可能真正的佛世界;有一不成佛,你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圆满。
地藏菩萨为什么如此发愿呢?我前面已讲述了。在经中,佛告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是因为看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看到他们的佛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庄严发愿。而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就告诉当时作为大长者子的的地藏菩萨说,你现在羡慕我的身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要真正证得象我这样的身体,你要修。怎么修呢?你要很久很久,很长很长的时间,你能够度脱一切受苦的众生,你就能够证得象我一样的身体。就象前面所讲,愿大福也大。你真正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必须要度脱一切众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大悲的果报。没有这种大悲,你想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怎么可能呢?没悲就没有愿,没有愿就没有福报。现在我们总想成佛,总想得到身体方面的三十二种好,不想像我们现在,福薄身残,很不健康。真的在福厚身隆,那就悲大愿大。这里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漭这地藏菩萨,一定要修福报。我们不是教施吗?就教修福报,不修福报,就不晓得地藏修行之行。对这个身体来说,凡夫是太执著这个身体了,因为这个身体而执迷不悟。而僧呢?就是出家人,又厌弃这个身体,把它当做臭皮囊。这两种都是极端。只有菩萨,他修无量佛法功德,面对自己的身体既不是执迷,又不是厌弃,而是相好庄严。释迦牟尼佛经上讲,地藏菩萨在因地劝他母亲信佛,后来把自己的房子卖了以申供养,后来看到佛像受慕,神游业海,发宏誓愿,都是因身,因修福报而起。地藏菩萨之所以要发度众生的本愿,就是为了修身,看到众生要修相好庄严,自己才能相好庄严,所以才能成就。说这些,主要是为了解释《地藏经》这个题目,算是释题。今天,我们正式进入地藏菩萨的经文。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