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在线网

历史上的佛教名医:佛僧为何通医术?

发布时间:2024-07-09 05:03:41作者:准提咒在线网
历史上的佛教名医:佛僧为何通医术?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杨曾文教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编者按:佛教与医学因缘甚深,对痛苦的关注和分析,成为佛家和医家共同的追求。

2018年4月8日-9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佛医论坛在厦门石室禅院举行,海峡两岸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佛教与医学的关系。为此,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专题《医者佛心》,用更多元的视角,更理性的分析,寻找生命苦旅中的珍贵良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出席论坛并做了题为《佛教和医药学的考察与思考》的主题演讲。本文摘录杨曾文教授论文中的部分观点。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不少来自印度、西域诸国的高僧和中国本土的高僧,通晓五明之学,有的特别精通医术,在弘法之余还医病救人,在佛教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当然,作为佛僧,他们自然以精通 内明 佛教三藏为主,其他四明是用来辅助传法的。据佛教史书记载,一些精于医药的高僧因为能治好疑难病症而受到民众信任,受到世人敬重。例如东晋在剡县(今浙江绍兴嵊州境内)传法的高僧于法兰的弟子于法开,精研《放光般若经》《正法华经》,并且 祖述耆婆,妙通医法 ,在一施主家用饭时,适逢主妇难产命危,举家遑恐,主人要杀羊祀神乞求保佑。于法开见此,站出来说: 此易治耳! 先让给妇服肉羹以恢复体力,然后用针治疗,小儿得以平安出生。东晋升平五年(361)在穆帝(孝宗)病危之际,康献皇后命于法开进宫诊治。于法开一试脉,便知帝命垂危,不复进宫医治。正在朝廷要拘捕他交付廷尉惩治的关头,穆帝已死,他得以免罪。哀帝即位后,屡次诏征于法开进京讲经。于法开与朝廷重臣谢安(320 385)、王坦之(字文度,330-375)皆有密切交往。有人问他: 师高明刚简,何以医术经怀? 他从容回答: 明六度,以四魔之病;调九侯,以疗风寒之疾,自利利人,不亦可乎。 意为,精通大乘菩萨 六度 之教,医治世人因 四魔 引起的病症;通晓 三部九候 (注: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卷六《三部九候论》,将人体分成上(头)、中(上肢)、下(下肢)三部,又将每部动脉各分天、地、人三位,配之以阴阳,以此诊断病情,称之为 三部九候 。)的脉法,医治世人因风寒引起的疾病,既自利又利人,岂不是好事吗?在于法开逝世后,名士孙绰赞曰: 才辩纵横,以数术弘教,其在开公乎? (注:《高僧传》卷四《于法开传》)

此外,十六国时期后赵 大和尚 佛图澄(232-349),被奉为最高军政顾问,曾劝谏石虎 不为暴虐,不害无辜 。在他和弟子道安等人努力下,佛教在中原得到迅速普及。他除精通佛典之外,还掌握神秘的方术咒术,并且精于医术, 时有痼疾世莫能治者,澄为医疗应时瘳损,阴施默益者不可胜记 (注:《高僧传》卷九《佛图澄传》)。

东魏昙鸾(476-554?)在并州玄中寺(在今山西省交城县)倡净土念佛,著有《往生论注》、《略论安乐净土义》等,为中国净土念佛理论奠定了基础。因生病求医,曾过江 求诸仙术 ,访著名道士陶弘景(456-536),得赠 仙经十卷 ,然而回到江北于洛阳遇到译经僧菩提留支,赠他《观无量寿经》,谓 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 。昙鸾听后,当即将所带的 仙经 焚烧,后来专心弘传净土法门。昙鸾懂得医术,在传法过程中还为人治病, 调心练气,对病识缘,名满魏都,用为方轨 ,口碑很好,所著医书有《调气论》,著作郎王邵为之作注,流传于世。此外,据唐魏征监修《隋书 经籍志》子部医方类记载,昙鸾还撰《疗百病杂丸方》三卷、《论气治疗方》一卷: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 经籍志》丙部医术类载有《调气方》一卷;元脱脱监修《宋史 艺文志》子部载有《服气要诀》一卷。

北周潼州(在治今四川绵阳东)光兴寺宝彖(? 561),精研戒律、《成实论》《大涅槃经》,在讲经说法过程中, 外典佛经,相续训导,引邪归正十室而九,又钞集医方,疗闻诸疾苦,或报以金帛者,一无所受 (注:《续高僧传》卷八《宝彖传》)。是以无私的慈悲胸怀,既行医,又钞集药方,济世救苦的。

医僧撰写药方传世的事例,还有如《隋书 经籍志》记载:僧莫满撰《单复要验方》二卷、道洪撰《寒食散对疗》一卷、《释道洪方》一卷,智斌撰《解寒食散方》二卷、慧义撰《寒食解杂论》七卷、僧匡撰《释僧匡针灸经》一卷;《旧唐书 经籍志》载:僧深撰《僧深集方》三十卷;《宋史 艺文志》医书类载:南宋僧文宥撰《必效方》三卷等。可惜对这些僧人的情况不得其详。

在有的寺院的书库中,除保藏佛教三藏及儒道经史等图书外,还收藏医药图书。据《续高僧传》卷二十六《法融传》记载,唐代禅宗牛头宗创始人法融(594-657)居住传法的牛头山(今南京牛首山)佛窟寺里,有 七藏经画。一佛经、二道书、三佛经史、四俗经史、五医方图符。昔宋初有刘司空造寺,其家巨富,用访写之,永镇山寺,相传守护 。所谓 七藏 当是七个书库,分别收藏五类图书,除佛道二教图书外,尚有 俗经史 (当指儒家及诸子、经史)及 医方、图符 。佛窟寺原是南朝宋官至司空的刘姓所建,家巨富,访求各地抄集了这些图书藏于寺书库内。可惜,这些图书在唐贞观十九年(645)夏旱发生的火灾中被烧毁了。

可见,中国历代有不少僧人在向社会各阶层民众传法过程中也以慈悲精神从事医疗,治病救人,有的还将自己掌握的医术撰写成书留传后世,对中国中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