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珩
转眼,加入三级修学已有月余,从刚进班时的一腔热情和一知半解,到现在经过四个章节法义的学习,自己究竟有没有收获,有没有认识上的改变呢?可能最好还是从最初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皈依来回答吧。
关于为什么要学佛的问题,我想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1.学佛让我正视生活的苦恼
2.学佛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3.学佛让我学会了感受幸福的智慧
以前遇到求而不得、得而复失的情况,常常会带点阿Q精神地自我安慰:“知足常乐”。其实说的时候心里是酸酸的、无奈的,因为心底还是觉得拥有更好。现在,我明白真正的知足常乐,不是求而不得的自我安慰,而是因为有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心态,所以能够伸手可及而不取。之所以不取,是因为知道自己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终将成为生活和人生包袱的东西。
以前也跟风“断舍离”,处理掉挤满生活和家庭空间的各种东西,一开始觉得一切井然有序,心里很轻松,但很快又招架不住各种“买买买”的呼声。于是各种新的东西又填塞满了空间,身心重新回到了那种疲惫的状态。
当心情很烦躁的时候,我也尝试过用各种方法来寻求内心的平静。比如学书法、国画,弹古筝,但是除了提高一点自己的艺术修养,对解决人生的困惑似乎一点帮助也没有。
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篇章中,法义告诉我们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俗道德中,都能找到佛教的思想,并且它们密不可分。可是如果在这些领域里寻求解脱之道,并不会有效。因为究竟的人生智慧,还需要在佛法中寻求,解决人生问题还需要从根本上去改变心行。要在因上努力,才能通往幸福人生。否则,观念和心态不改变,即便去到天堂,想必烦恼还是如影随形。
在《人生五大问题》中又学习了“什么是我”。正如法义所言,自己历来就是把这个躯体执著为“我”,把所有的思想,包括观念、情绪,执著为“我”。于是,别人在地铁里挤到“我”,“我”会不高兴;有人说“我”的想法是错的,我会去争辩;别人说“我”坏话,“我”会生气难过。就是在这种日复一日不断强化“我”的重要性的过程中,无意中就和身边的人对立了起来,很容易产生矛盾和纷争。
当然,不可能学佛一日就真的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会有情绪,现在照样还是有。只不过以前情绪是来得快、去得慢,对方话没说完,自己已经开始暴怒,甚至宣言老死不相往来。现在情绪是来得慢、去得快,一旦发现自己有情绪,就开始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很快就能释怀。时间久了,有些原本一定会引发情绪的事,慢慢就会平和地去看待了。
幸福一直是苦苦追求的东西,可究竟什么是幸福呢?为人母以后,更多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希望在祝福孩子永远幸福的同时,能够告诉他如何才能幸福。虽然自己曾非常困惑,因为父母希望我幸福,我又常常看到他们自己好像并不那么幸福。那他们告诉我的那些幸福要素究竟对不对呢?
以前对我来说,幸福就像是高高建立起来的楼阁,支撑着幸福感觉的是爱情、事业、家庭、亲情、经济、社会认可等等。总以为支柱越多,幸福就会越稳定。可让我困惑的是,这些支柱本身一直在变化。爱与不爱,一念之间;有钱没钱,跌涨之间;亲人在否,呼吸之间……
一切变化既捉摸不透,又不能掌控,所以就像《人生五大问题》里说的: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如果想要一种稳定的幸福感,唯有将其支柱改变为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心态。所谓正确的观念,就是如何正确去看待爱情、事业、家庭、亲情等;所谓良好的心态,就是如何去面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孩子掌握了这两点幸福秘诀以后,我觉得再也无需担心什么。
佛法的智慧,给我带来了正见和平和,让我更接近稳定的幸福感。所以,当然要学佛,要通过改变观念,到改变心态,最终改善生命品质。
关于要不要皈依的问题,我从来没有纠结过。当我第一次在寺院里听到远远传来的佛乐,当下心生欢喜和清净,那种感觉我从没有在别处找到过。所以,在我对佛法还一知半解时,就已经皈依了。但是以前学佛只停留在自己看书,了解法义,偶尔运用于解决生活烦恼上。似乎不皈依都不妨碍学佛,按照佛法去做就好。皈依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仪式。
《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中说到,信仰不是可有可无的生活点缀。当面对人生大事时,面对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信仰就会是黑暗前路里的明灯,会是内心无处不在的警察,保护着自己所有的善念。
当我们讨论活着为什么的时候,我深刻地体会到,如果人真的只有这一世,那活着就是不断地靠近死亡,这是没有终极意义的。因为过程中再多的繁华荣耀,离世时和自己都没有任何关系。我不会因为有家财万贯、高冕头衔而死得更开心,反而可能更不甘心。那么我为那么多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事耗尽全力,又是为什么呢?
活着,就是要去了解生命的真相,从无尽的轮回里获得解脱。如果解脱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那我又要依靠什么不让自己迷失,不让自己在遇到违缘时退却,不让自己在强大的业力和串习中沉沦呢?一定是需要一股强大的信心来支撑的,所以皈依便是深信,因为深信而能更好地前行。三宝,指的是佛法僧三宝。如果不信佛,就好比不信成功故事里的主角有一天会是自己,那自然不会向他学习,精进努力。如果不信法,就好比我信自己也会取得他那样的成功,但是我不按他的成功方法去做、去思考,而是按自己以往的串习。那往往是现在如何,将来依旧如何。如果不信僧,就好比我们说自己可以自学,不需要别人指导、教授。可是就算读到了博士,尚还需要导师,何况我在浩如烟海的佛法中只是个无明的婴儿,又要如何只靠自己修成博士后呢?
所以,学佛一定是要皈依的。坚定自己的信念,有依靠、有方法、有指导,才能到达彼岸。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