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的法则
Enduring Principles
1958年5月26日
我们当中那些为了证得涅槃道果而训练心智的人,如果不学会了解世界的基本原则,可能会偏离正道; 或者原地转圈,永远达不到目的地。因此,如果真要灭苦,应该问自己 :我们内心有什么可作为真正的依止之处? 这样的问题,应当经常问自己。正如我们每天的经诵里有:“Svakkhato bhagavata dhammo,sanditthiko akaliko.法由世尊完美解说,即时即地可见,无时相。”换句话说,如果想达到,便能达到。不想达到,不会达到。不过,我们达到与否,得取决于因缘,它有两种: 持久的法则与辅助的法则。持久的法则[dhamma-thiti],本质上保持不动。辅助的法则是我们的修持与教育,它有好有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修行在风里来回摇摆。如果没有内心的持久法则,便找不到真正的依止,因为我们的训练与教育只是些辅助因素。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当不停地问自己:“是否在内心找到了可作为依止的法则?”只要我们还依赖其他人、其它事物,便没有真正的依止。我们的训练与教育只是辅助因素,好比给庄稼施肥。肥料用尽,庄稼便衰败了。同样,世尊的色身气力用尽,回归四元素。法失去力量,成了纸上、棕叶上的文字,接下来衰败。僧伽失去力量,也衰败了。因此,我们在这些表面事物上的依止,不是别的,只是快餐零食,但是人们大多误解,以为那是我们真正的依止。他们以为佛、法、僧会背着、拖着他们去天界、去涅槃。从某个角度看是对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是错的。它是对的,意思是佛、法、僧维持着善德的活力,我们可以抓住、跟着。不过它是错的,意思是,他们不能让我们证得涅槃的道与果。涅槃需要靠我们自己的行动[或译业]: 也就是修行。
因此,我们必须问自己:“我活着要什么?”如果真正想要,必然会在各方面获得成功。但我们并不成功,原因在于自己。如果想成为百万富翁,必须造起百万富翁的因缘。如果想成为乞丐,必须造起乞丐的因缘。成功不成功在于自己─—换句话说,来自个人善德所限定的因缘。如果我们修持正确,一定能成功。这一切取决于世上持久的法则加上辅助法则为我们指明正确的方向。辅助因素,是指智者与圣贤的教导。持久的法则,来自于自然法则。为了达到涅槃的道果,需要有持久法则。
举佛陀与独觉佛为例: 出生时,没有佛教他们。但是他们在前世遇见过圣贤、佛陀,因此生来就有那些素质,使他们心智高贵,看清世间的过患,充满杂染、渴求,带着生老病死。他们升起厌离心,立志从这一切苦中解脱,因为只要人类有生有死,即便插翅而飞,也逃不过苦。但是如果不再有生死,即使在土里爬,也不觉得苦。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离开居家人的生活,到野外独居,培养戒、定、慧,直到成就正自觉醒。达到目标后,他的另一个品质──大慈悲心,激励他把法传给亲人与众生,让他们也得以从苦中解脱。
持戒称为行动上有同情心。接下来,在言语与思维上有同情心。当佛陀这般表达他的同情心时,人们也作出相应的反应: 他们爱戴他、尊敬他、愿意以他为师。佛陀的同情心表达于两方面: 对世界的福祉[lokattha-cariya]与对亲近之人的福祉[?atattha-cariya]。
对世界的福祉: 佛陀把慈心与同情心朝世上众生传播,对任何群体与个人平等无偏。对亲戚的福祉: 他与人人一样,有父母、祖父母、岳父母。佛陀的同情心也以同情的意、语、行,朝着这些亲近之人传播。这样的同情,来自于已经找到可靠依止的心。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够传送同情,让他人从中获益。本质上,心有依止时,善德自然向外传播。教导别人时,可以用言语传播善德。[佛陀的]心没有愤怒、仇恨、嫉妒,只有为他人牺牲的甘愿。只要他可以藉心念助人,便不停地传播善德。
他看见居家生活不便广泛传播善德,于是出家游方。他知道作为贵族武士阶层的一员,有善恶之业,因为这是世间法则。人们对家系、种族、阶级有骄傲感,那些东西造成我们的分裂与不平等。世上有这样的隔阂时,很难传播善德。那就是为什么他离开亲族,与他的阶级与种族脱离关系的缘故。
这也是为什么,当一位新比丘举行受戒仪式时,戒师会问他:“你的父母许可吗?”请求出家者答:“是”。他已离开世间生活的束缚,如今不属于任何家族。接下来,出家后有教诫,不与旧家庭闲暇相处。佛陀离家时,是为了独自寻找法的真理。无论是否以他人为师,他始终在内心自我探索,而不依赖过去的财富与家族关系。他全心全意修持。起先与六师学,但不能信服他们的教导。
第一位老师是眼老师。这位老师以各种方式骗人。它告诉我们这个形象美、那个形象丑、这个形象好、那个形象坏。它对心悄声嘀咕,使我们绊倒,因为我们不能以基本原则看待事物: 一切形色本质上相同。无论是鸟是鼠、是人是兽、是树是藤、还是什么,它们只有表象不同。基本状态是一样的: 它们依照自然规则,升起、衰落、消逝。
第二位老师是耳老师。起先有两位,接着变成四位,更让人糊涂。换句话说,左耳听见好声音、坏声音,右耳听见好声音、坏声音,这一切造成了扭曲的观念。我们把好东西想象成坏的,坏东西想象成好的; 把真的当成假的,假的当成真的。因此耳老师是另一个骗人的老师。佛陀因此离开了眼老师与耳老师,去找:
鼻老师。起先这位老师有两只鼻孔,接着变成四只。有时它喜欢好气息,有时不喜欢好气息,偏喜欢坏气息。然后它与心悄声嘀咕,使它误解事物。如果我们可以给心照张相,就会看见,眼又大又凸、耳大得象两张船帆、鼻孔张得老大老大。佛陀意识到这三位老师对他无用,于是继续去找:
舌老师。这位老师──也就是嘴巴──更乱。如果它是军队,堪称多功能军。既会吃东西,也会讲各种话。有时爱讲好话、有时爱讲坏话。有时不爱讲好话、偏讲坏话。一条小舌,也分成四条。不讲话时,它就吃。有时那人吃、这人不吃。这人只吃到一点、那人挨饿、那边的人却多得吃不了。这种麻烦的危险在于,它们会阻碍涅槃之路。因此佛陀离开,继续找第五位老师:
身老师。这位老师由六元素组成,但是一旦那些元素不平衡起来,就会发烧发冷、虚弱僵硬。有摩擦便有损耗。至于第六位老师,它是:
心老师。这位老师用各种方式思考、担忧、迷惑自己。比方说,我们正要离家来寺院。一出门它就开始骗我们:“真麻烦。要走那么远。浪费时间。日头真热。”等到了寺院,开始坐下来禅定,它又开始骗我们:“坐太久了。我累了。腿疼。发麻。我背疼。”接着它对我们捏腿捏胳膊、踢腰踢背、戳着胃、制造胃疼。这样给鞭打着,我们就放弃了。有时它过来悄悄地说:“你怎么还不停下? 时间快到了。睁眼吧。”于是我们离开禅定,对佛陀合掌顶礼,走了。如果我们天性弱,便会这样。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离开这六位老师,关闭眼、耳、鼻、舌、身、意,不让心出去追逐色、声、香、味、触、法。他关闭感官,逃离这些东西,只留下心这个门,使它专注于善德。这时,他不关心任何感官输入。在五月满月那天,盘腿坐在菩提树下,内心升起了明辨。他把一切心念集中起来,达到正念,不让它们与法外之事有关联。他开始禅定,切断与过去、未来的一切关系,切断通往眼、耳、鼻、舌、身、意的一切经络联系。他专注呼吸,使它越来越精细,一直到色身感消失,只剩下六元素: 他看见呼吸怎样真正移动、怎样停止。这就称为明觉[buddha-vijja],觉者的技能。以这个技能看待事物,不看它们的特性,而看它们的基本属性。无常是一个特性。苦与非我──累赘、不可控制,都是那样的特性。
而基本属性,则是中性、恒常的。无常是在特性层次。作个比方: 嘴不能变成鼻。那是特性。如果事物能那样改,我们不能生存。如果今晚我们的耳变成了眼、腿变成了胳膊、鼻变成了嘴: 一切就乱了。如果我们看事物,只从那些特性来看,那是六师的知识。不过圣者的知识,是从两边看,既看见特性,也看见基本属性。再做个比方: 我们的腿,两岁就是腿,到八十岁还是腿,这好比基本属性。这是恒常。过去是怎样,到死还是那样。看不穿这样的基本属性,就会给六师拖走。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离开六师,去学习觉者之智,同时看见两面──无常的一面与恒常的一面,却不卡在任何一面。那便是种姓智[译按: 指对不死境界的一瞥,使行者从此改变人生轨迹,由凡夫转为圣者,即至少获得初果]:既了解世间原理,也了解法义原理。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导说:“Sabbe sankhara anicca,sabbe dhamma anatta: 一切造作无常; 一切现象非我[诸行无常; 诸法非我]。”人们说:“不变”、“变”、“苦”、“极乐”、“我”、“无我”,佛陀不为所动。这就称为“Attahi attano natho” [作自己的依止]: 内心升起这般智识与善巧的人,能真正依靠自己。他们不执取过去、未来、当下的知识。他们不会卡在任何时间维度里。他们可以放下常规、公式化的教导、公式化的终极真理。他们独自在心里放下、在心里有觉知。这就称为真正依靠自己。达到这个地步时,你修持的涅槃道果,必然成功。不会再迷失走偏。
就说到这里。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