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又名童寿,公元344年出生于龟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他在介绍佛教哲学思想、佛教文学方面都曾作出过重要贡献。鸠摩罗什的祖父叫达多,是天竺(今印度)国相。父鸠摩罗炎,聪明强干,因他不愿继其父做国相,而出家当了和尚。后东渡葱岭,投奔龟兹,被龟兹王请为国师,并娶龟兹王妹耆婆为妻。鸠摩罗什的母亲者婆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鸠摩罗什7岁时,出家为尼。鸠摩罗什也随母亲从师受经,因他聪明好学,对于一些难懂的佛经,“师授其义,即自通达”。当他9岁时,他的母亲便带他到屬宾(今克什米尔),拜当时有名的佛教大师盘头达多为师,学习《中阿含》、《长阿含》等小乘佛教经典,并以优异的成绩博得宾王的赏识。鸠摩罗什12岁时,随母亲返龟兹。
途径疏勒时,他不仅又博览了许多经典,而且又拜莎车大乘派名僧须利耶跋陀兄弟为师,改学大乘派佛经,并进行了系统研究。大约在20岁时,鸠摩罗什才回到龟兹,受戒于王宫,留住新寺,并跟卑摩罗叉学习《十通律》,终于成了一名博古通今闻名东方的西域高僧。鸠摩罗什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北方战争连绵不断的时期。一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首领,极力想在理论上找到自己能够在中原做帝王的根据。广大处于战争、灾祸、死亡之中的各族民众,也追切需要救星,以摆脱苦难。而佛教有神不灭和因果报应的说法,把人们的眼光一下子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了无法验证的来生幸福上了。加之,统治者也需要宗教欺骗和麻痹人民,所以在十六国时期,佛教在我国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
公元352年,氏族酋长苻健占据关中,建前秦政权。至苻坚称帝时期,前秦基本统一我国北方。这时鸠摩罗什以精通大、小乘两派佛教经典而名震西域。所以,高僧释道安就建议苻坚迎鸠摩罗什到长安。
苻坚本有用兵西域的意图,遂于382年派昌光等率兵攻焉着、龟兹,顺便接回鸠摩罗什。但当吕光等攻破龟兹,带着鸠摩罗什返至凉州(今武威)时,得知苻坚在肥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继而被部属姚苌所杀。吕光于是割据凉州为王,建后凉政权。鸠摩罗什也就在凉州留了下来。鸠摩罗什在凉州呆了整整17年。在此期间,他孜孜不倦地学习汉语,为以后在长安进行翻译佛经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元401年,后秦皇帝姚兴派兵讨伐吕光的儿子吕隆,吕隆投降。鸠摩罗什应姚兴所请,到达长安,开始对佛教经典的翻译、著述和讲授工作。因为佛教教义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有利于统治者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他的工作得到了姚兴的大力支持。姚兴不但亲自参加,而且还招聘各方名僧,云集长安,组织了有800余人参加的庞大翻译机构。他们在鸠摩罗什指导下,共译出各种佛经35部,约300余卷。在鸠摩罗什以前,内地虽流传许多佛经译本,但错误很多,有的甚至失去了梵文原本的真实含义。因此鸠摩罗什说:“改梵为秦(汉文)失其藻(原文格),虽得其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所以,他改直译为意译。在翻译过程中,他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与众详究”,反复推敲。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不仅保持了原文的含义和风格,而且文意表达准确,语言精练,文词流畅,因而博得人们的普遍赞誉。
由于鸠摩罗什不仅精通汉语,而且懂得多种方言。因此,他在翻译过程中,能“手执胡经,口译秦言,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他翻译的经典,文艺性很强,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对促进我国通俗文学的发展,也曾产生过积极影响。鸠摩罗什不但翻译了大量佛经,而且还著有不少著作。其中主要有《实相论》《注维摩经》、《金刚经注》等。鸠摩罗什虽然知识渊博,做然出群,但他对和自己一道工作的人,或远来求教的人,却循循善诱,以诚相待。在十余年的译经过程中,他培养了许多造诣很深的内地僧人。这些僧人在全国各地传播佛教文化,推动了我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逝世。因他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在介绍佛教哲学思想、文学方面作出过突出贡献,从而在我国佛教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他与真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
4世纪末5世纪初,在蒙古草原兴起了一个自称“柔然”的民族,并建立了一个像匈奴那样强大的政权,存在时间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这个民族在我国史书上又称做“蠕”、“蠕”、“芮芮”,或者“茹茹”。柔然族是由鲜卑族与匈奴族等融合后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其世祖是木骨闾,又称郁久间,原是拓跋鲜卑贵族的奴隶,后因获罪而逃往广漠溪谷,收集了百余名流亡者,投靠了纯突邻部。木骨间死后,其子车鹿会始有部众,并从纯突邻部独立出来,自号柔然。三传至地粟袁时,柔然分为二部,地粟袁的长子匹侯跋统率东部,游牧于今内蒙古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次子缊纥提统率西部,从河套向西扩展到今甘肃额济纳河流域。公元376年,前秦苻坚摧毁了拓跋鲜卑建立的“代”政权(在今山西省大同),西部柔然投附前秦。
苻坚在肥水之战中失败以后,托跋鲜卑乘机恢复代国,并改国号“代”为“魏”,史称“北魏”或“后魏”。391年,北魏重新降服塞北诸部后,向柔然发动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东、西两部柔然降魏。魏迁缊纥提及其诸子入云中(在今内蒙托克托县境),而仍让匹侯跋部留居漠北。公元394年,被迫迁往云中的曷多汗、社仑、斛律弃其父缊纥提率部西走,大部被魏追兵杀死。社仑、斛律仅率数百人,又投靠了匹侯跋部。匹侯跋将社仑等安置在蒙古草原南部,并派自己的四个儿子对他进行监视。不久,社仑便用计袭杀了匹候跋,尽并其众,因害怕北魏兵报复,“乃掠五原以西诸部,北度大漠”,兼并高车诸部,占据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水草丰富的地区,渐渐强盛起来。
以后柔然又乘北魏统一中原,无暇北顾的时机,迅速征服漠北各部,控制了“西则焉者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破”的广大地区。社仓送自称丘豆伐可汗,立军法,建王庭,使柔然很快由部落联盟过渡到早期奴隶制政权阶段,一举成为与北魏在北方抗衡的强大力量。一个新兴的柔然早期奴隶制政权在蒙古草原上诞生,对西域的形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掠夺和垄断丝路贸易,在社仓时期,柔然就控制了伊吾和高昌。最初代替柔然对伊吾进行统治的是西凉的残余势力。公元421年,西凉被北凉所灭,西凉王李歆之子李宝随其舅父唐和、唐契流亡到伊吾,召集民众2000余家,臣属于柔然。柔然封唐契为伊吾王。经20余年,当北魏进兵西域时,唐契等遺使归属北魏,遭柔然讨伐,被迫逃往车师前部。
之后,柔然在伊吾更立新王,它在伊吾的统治一直持续到5世纪80年代末。自前凉设置高昌郡以后,后凉昌光、北凉沮渠蒙逊“皆置太守以统之”。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北凉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的带领下,袭击太守阚爽,占据高昌。460年,北凉残余势力又被柔然消灭,柔然遂以阚伯周为高昌王,从而控制了高昌。柔然势力在西域的扩张,导致该地区民族的迁徙。自汉代起,鸟孙就一直游牧于伊犁河流域。由于经常受到柔然的侵袭,被迫迁到帕米尔高原的群山之中。悦般是匈奴的后裔,北匈奴西迁时,将其老弱留在龟兹之北,到北魏时发展到20万人,占地“方数千里”。
由于柔然“数相征讨”,悦般也被迫西迁到乌孙原来游牧的地方,但仍不断受到柔然的袭扰。而天山以南诸国,如“焉耆、部善、龟兹、姑墨,东道诸国并役属之”。对于ー些敢于反抗的小国,柔然贵族都大加讨伐。公元468年前后,因于闻臣属于北魏,遭柔然镇压,被迫屈服。另外,柔然贵族还极力挑拨西域与北魏的关系,甚至策动焉耆等地对抗北魏统一西域,等等。总之,柔然势力进入西域,导致了西域地区新的动乱与分裂。直到6世纪中叶,由于突厥族的兴起和西域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才结束了柔然贵族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