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首届“和”文化论坛的开幕。
我们首届“和”文化论坛以“佛教与和文化”为主题,以“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和谐社会,和谐望城”作为论坛的口号,旨在探讨佛教“和”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的主旋律。今天的佛教应该积极倡导与现代社会密切相连、共同发展的人间佛教,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使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资源。在这里我就和大家谈谈《佛教慈悲平等理念构建和谐和平社会》,谈谈佛教对构建和平和谐社会的意义。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首先,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我们所说的社会和谐,就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化解社会矛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平等慈悲”是佛教大力弘扬和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佛教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宋代僧人清远法师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佛教的平等,是指一切现象均平等,无本性、本质,乃至高下、浅深的差别。这里的平等首先是人与人的平等。佛教从众生佛性平等的根本平等出发,反对一切形式的不平等,认为一切人群、一切民族、一切种族、一切国家、一切宗教、一切文明都应平等相待,互相帮助,慈悲济世,造福社会。佛教的平等理念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体现了人权平等的思想,这是与现代社会的人权平等的要求相一致的,它对净化人的心灵、加强人自身的“心灵环保”,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当代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造福于全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佛教还特别突出宇宙间的一切生命的平等,即人与其它生物和非生物的平等,佛教提倡素食、放生等善行,还强调人与无情的平等,这里说的无情,是指那些无情感意识、无精神意识的东西,包括草木花卉、山川大地,大自然的花香树绿、风动水流等等。
这些思想既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保护自然,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三、佛教的“平等慈悲”理念有助于消除暴力、减少战争,维护和平
以佛教的平等观而生出平等心,同时也就生起慈悲心。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说,“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二者合称为“慈悲”。中国佛教推崇慈悲精神,唐代道世法师在《法苑珠林》中说:“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 这里的“慈”是给与众生快乐,“悲”是拔除众生苦。《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慈悲平等理念有助于消除占有欲望,树立慈悲平等理念,从思想观念上消除战争产生的根源,对维护和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佛教来说,慈悲平等之心是维护世界和平、构建社会和谐的保障。佛教所向往的世界是一种远离痛苦和烦恼的和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众生平等,和谐相处,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之所在。如果人人都推崇慈悲平等的思想,那世界上就会充满吉祥和平,远离战争灾祸。佛教的平等慈悲思想也就是一种博大的爱。这种博爱不只限于人类,而且涵盖一切有生之物。试想一下,如果世界上能够多一点平等,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友爱,那么社会就必然会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安详、多一份自在。
众所周知,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它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起到了和谐人际、安顿人心的最基本的社会作用。佛教宣扬“平等慈悲”,向往和谐和平,这与中国人崇尚“和”,以和为贵,追求和平,追求和谐的思想是一致的,下面我将就我们本届“和”文化论坛的主题,即“佛教与和文化”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和合”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生命之所在。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墨家,都认同、承传“和合”的人文精神。儒家思想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墨家思想中的“非攻”、“兼爱”,都反应了古人对“和谐”坚持不懈的追求。佛教也不例外。佛教中的慈悲平等理念就是“和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平等慈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个“和”字,平等慈悲就是为了众生和睦,熄灭贪嗔痴,造就常乐我净的和谐社会,宣扬平等慈悲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一种“和”的境界。佛教中的“六和敬”思想更是佛教“和”文化的集中体现。
“六和”即“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这三者是和合的本质;“意和同悦”、“身和同住”、“口和无诤”,这三者是和合的表现。身和同住:就是每个人必须做到身业清净,大家和睦相处,举止言谈,具足僧相的风度和庄严。对社会大众来说,就是要求大家邻里和睦,社区安详。口和无诤: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做到语业清净,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对社会大众来说,就是要求大家言语文明,温存有礼。意和同悦:是说人们行为活动中所造的善恶之业,关健不在行为的本身,而是内心意业倾向善恶的根源,这个内心意业,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思想。对社会大众来说,就是要求大家同心同德,共谋发展。戒和同修:是说从佛教讲,“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由清净的戒行得悟人生的真理,并表现出了一种比较圆满戒相,这是佛家弟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对社会大众来说,就是要求大家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利和同均告诉四众弟子对事物必须平等,一视同仁,须均一切利益;对社会大众来说,就是要求大家尊重他人利益,社会利益。见和同解:就是在建立共识,即思想上和看法上相同统一。对社会大众来说,就是要求大家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六和敬”思想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通的。“六和敬”以“和”为中心,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和合”,有利于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实际上,“六和敬”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平等慈悲”理念的延伸。
自从两千多年前佛教传入中国开始,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四众弟子就以“平等慈悲”理念为精神支柱,为建立一个充满和谐、充满关爱的世界而做着不懈努力。中国历史上的法显、玄奘、义净等得道高僧,都曾不远万里,历尽艰险,穷毕生的精力,求取和弘扬具有慈悲、智慧、平等、宽容思想的佛教经典。这些佛教经典,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为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朋友们,佛教在中国发展到今天,走过了二千多年的漫漫长路,在今天的各种文化体系中,佛教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恒久的价值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佛教平等慈悲的理念以及这种理念中所蕴含的“和”文化,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以一颗慈悲平等之心,为实现人类社会和平和谐而努力,是我们四众弟子的共同心愿。我们今天的这个“和”文化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宣扬佛教文化的平台,在这里,我对“和”文化论坛的主办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真诚祈愿佛菩萨加持,使这个论坛越办越好!
最后,敬祝中国 望城首届和文化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