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林菩萨在《华严经》是十林菩萨的第九位。凡是印《地藏经》的,都把觉林菩萨赞佛的偈颂印上去。这是什么意思?告诉你,没有地狱。但是得你觉悟。你不觉,地狱就有,你觉了,地狱没有。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觉悟,就是说他的心。从他本来具足的到变成众生,又从众生觉悟回到本位,这叫觉林。这十个偈颂是用画家来形容比方,用画家的心,用诸颜色来比方。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 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这两句都是比喻一心。心是随着外缘变化的。工画师画颜色,他的心跟颜色,跟那些画不相干。但是心画出来了,画出来的画不是心,那颜色也不是心。他在分配颜色的时候,那是虚妄的,是假的。他的心跟那些颜色不能和合的,不能和合到一起的。那他为什么用笔,用颜色,画出个相来?那个相是假的,是虚妄的,谁都知道!
但是「大种无差别」。他那个心跟那个种子,没有差别。这大种就是心,那些颜色里头没有色相可得。色里头画出那些颜色来,也没有大种。它离开大种,离开地水火风这四大种,它又有哪个色相可得!没有色相可得。形容我们这个心跟世间都如是。
若说到心,其他的相都没有了。有其他的相,那心就随妄了。真跟妄是不能合到一起的。心跟那些颜色跟那画,不能合到一起,他怎么知道画出来了呢?能画的跟所画的,两个是不同的。
我们现在这个众生相,跟真心是两回事。那怎么合到一起了?但是画,纵有颜色有画笔,那必须得有个心指挥它来画。拿这个作显现的意思。说你那个性体,那心跟外边境界相,一个相,一个心,互相交织的。一切相用画笔来着颜色,它是无情的。你这个心是有情的,有情的跟无情的,合到一起吗?不能合到一起。那画又是怎么产生的?这让你来参。重要的是离开心意识来参,心里头没有画,画里头也没有心。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 有彩画可得
心里头没有画,没有色彩,什么也没有。彩画里也没有心。若离开心,有彩画可得吗?不离于心才有彩画。这画出颜色或画出画来,才能得的到。
我们讲〈大乘起信论〉,彩画是心生灭的,这叫心生灭门。心是真心,叫心真如门。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上头有一个字,「心」。这是心,跟外边的彩画彩笔,那是境。心跟境不即,不是一个,不能相合也不离,离开也不行,这叫不即不离。我们经常讲不即不离,就是这个意思。
心境,心跟境不相离也不能合;但是出来画了是事实,这叫彩了。它虽然不是和合的,它不由心的安排,哪个用哪个颜色,这是心安排的。没有心的安排,能有这些彩色吗?画不是心,是手啊!画画的是手,手跟心又是两回事,手跟画又是两回事。没有心指挥手,手怎么能画?这个道理让我们要经常去想。
譬如「惑」,我们迷惑了,不论做什么事,所做的都是错事。从这里返本还源。我们修道,或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你心念吗?是你口念?心也得想,口里才能念。心里不想,想到别处去了!
你能念阿弥陀佛吗?念阿弥陀佛又是谁?阿弥陀佛是谁?《阿弥陀经》说西方世界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这是听佛说的。《佛说阿弥陀经》上说十万亿佛土,那可远了,你的心怎么能观想得到?当你念佛的时候,心里如何想?你心里头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阿弥陀那儿,没能你的心。不离你的心,不离你的口,你念阿弥陀佛,得到生极乐世界。
这你都可以联系这样观!这个心是生灭的,住不住的。念念迁徙,无穷无尽。那个思想难思议,想象不出来的。它示现一切色,而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一心」,诸佛跟我们都是一个心,可是各各不相知。佛心,我们不说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心,我们能互相知吗?谁也不知道谁的心在想什么?各各不相知。就跟那画的色相似的,那个彩色相,红的跟蓝的各各相知吗?它们是无情的,怎么相知?根本知不了的,这个就要你去参!
就像我们刚才讲的,心真如是真,心生灭是妄。真妄怎么能合到一起的?真绝对不是妄,妄绝对不是真。但是真妄两个和合了,因为主和合了,才生出三世间,才生出十法界。
这个比喻是让我们思索,让我们依着它起修。在《华严经》十行法门,你要修行怎么修行呢?你这样的来观,往内观,观你的身心。往外观,外观一切世间、一切世界。思惟观一切法,无住无相无作。你所作的业,业业不相知,都是心所作的。
互相不相知,你这个心是真妄和合的。我们说把妄遮断来显示这个真的,妄的遮不断,真的显现不出来。所以要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经常如是观,观一切法的生灭。观的时候有两种,一种是析空观,把它分析分析,分析到没有了,空了,这叫析空观。一种是体空观,知道这个本身,根本就没有的,当体即空。
我们心里最经常的障碍,不是断,就是常。断是断灭知见,死了就有了。这都是业不由已的,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想怎么样。你得先把妄断了。
〈起信论〉上讲,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这个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真妄和合。我们想遮止一切恶,断绝这个妄。有时候把阿赖耶识当成是断是常,即不是断,也不是常,非断排常,恒如是转。说它是真!是妄!它是真妄和合,恒时如是转。它是一类一类的,常时这样的相续,不间断的这样相续。流转生死,我们要把它断了,不再流转了,那就要靠修行了,修行就要下功夫。
彼心恒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这是觉林菩萨赞叹偈中,拿这个画师来比喻心的变化。能变所变的形象,画的画,那变化多端了。所画的画不是心,而由心故画。心里所画出来的,显我们这个妄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这个妄心,你心里想的很多怪念头,妄心所想的,由这个心显现一切法。
这个涵义不是显现的,而是断。显现的是常,就是遮断。因为我们这个心!它所变现的一些形象,觉林菩萨就用这个画师来显现我们这个心。是心画的吗?是手画的吗?而且还要调色或者用纸,才能画出形形色色来。这个心,它是不住的。心里头包括无量的,形形色色的各种想法。它能表现出来像那画师似的,化现一切色。我们这个心也能变化种种样样的。但是你所变现的东西,互相不相知。也就是说你心所变现的,某一段时间的变现都是不一样的。以下就解释工画师。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诸法性如是
那个画师自己并不晓得他的心,没有了解他的心。一切法,法不知法,法法互不相知,无心故。但是它可能顿现,就像那个画师画画一样的,他不能知道自己的心。画是由心画的。
参悟一切法的时候,你想一个形象,或者想个什么东西,就是心里在想。心里想的不是事实,是假的。想的不见得变成真实的!变成真实的,还是假的。雕刻匠他拿刀子想刻佛像!雕什么?心支配他的手,手支配他的心,心跟手和合的,还得有前头一个模子,不是自心所造的。一切法都是如是产生的。法不知法,这个法本身不知道,它是无情的。而由画师画出来的,一切众生都不能了达他自己的心。
一切事都是他的心做的,让我们认识我们这个妄心。我们的心能现起很多境界,在这个境界相,你不去攀缘,不必执着,没有实体的。但是,让你达到无住,以无住为本。
心能画,但是它不能知。所作的画,画也不能知心,心也不能知画。像郎世宁画的马,那画的神了!郑板桥画的竹子,把那竹子画的很神了!但是那竹子不是他的心,可是由他的心来画。这个身体不是我们,是我们画出来的,没有这个身又怎么能显出来?
我们这个缘念的心,人心不同,如其面然。大家看吧!好几百人,各各面孔不一样的。各各的心不一样的境。
一切境界相是由心变的,离开这个心!没有境界相可得,境界相无体。但是我们这个心又去缘念这些境界相,攀缘这些境界相。这个心就像工画师一样的,画师不知他的心,但是画可是由他心生出来的,他的心里也没有画,这要你自己去想。一切诸法的体都如是。原来是空无所有,拿一张纸、拿点颜色,就画出个相来,画这人物、画这山水、就有了。有的不是实在的,还是个假的,这要思维修了!换句话说,就是参。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界都是心变现的,无量地狱相是由心变化的。心变化的是没有的,但是一切众生受地狱苦,它又是实在的。那个实在是非有的,是心所变化的。谁心里又变化个地狱啊!那是你的心变化地狱,这种变化可多了。你造哪种业,就变化哪种地狱。所以在《地藏经》前,加上觉林菩萨这个偈颂。
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一位大德他堕地狱,到了地狱门前,忆念起:「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这个偈颂。本来他念想完这个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没有念出来,地狱就空了。所以在《地藏经》前头,印上觉林菩萨偈,这是这段故事的原因。你要是怖畏地狱苦,念念觉林菩萨偈颂吧!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觉林菩萨这个偈颂,我每天念一遍,大概有二十四年了。因为念《地藏经》,一开始就要念觉林菩萨偈颂,以前讲《华严经》没有怎么注意,现在念《地藏经》时就开始注意了。每天念一遍,经常观想你这个心,由这个心才造种种的业。每天你的思维,一切行动,离开心吗?也有离开的。精神错乱的人,精神错乱的离开心了,那叫傻子。我们经常说傻子,傻子老实一点,疯子就不老实了,疯了吗!他就作种种的业,要经常的这样思维。
这是观心法。觉林菩萨教我们观心法,观什么心?因为它是空的,行菩提道,发菩提心,千万别产生障碍。一切法,先悟得它是空的。因为空,它没有障碍了才能建立一切。你要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有障碍就不行了。你只能照葫芦画瓢,画不出别的来,画瓢可以,画山水画人物就画不出来了。形容你这个心,主要是让你观心。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这个心妙到什么程度呢?色受想行识都是心所造的,从心所生的,何况世间呢?世间相,什么都能画得出来的,那是心造的,所以能造一切法。一部大藏经都是心画出来的,那是佛心画出来的,不是我们心画出来的。无量无边的地狱,那是我们心画出来的,心所画的。世间的山河大地一切事物,全是心画的。
「无法而不造」,这个山河大地,可不是一个众生心!无量众生心,在这个世界上住的,所有众生集体画出来的。有时候画风灾,这次大海嘯是谁画出来的?自己画出来的,我们并没有画它。为什么?我们没有受难,只是知道而已。
这个心像工画师一样的,能够画世间。世间所有的形象,唯心识所变,都是你的心识变化出来的。天堂地狱、你的家庭,都是你的心变化出来的。在社会上,他的脑子在那里想,他有财富,想要开个公司,他变出公司,变出职员。这也开扩,那也开扩的,发展了多少家,就是他思想变的。有时变好了,有时变坏了。变好了呢?公司成立了,赚钱了越来越兴盛,挣多少个亿,全世界都有他的生意。变坏了倒楣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业,业是惑,惑是心。心里一迷惑,生出来这么多问题。家庭也如是,一切都如是。
总之,一切法都是你心所造的。就像画师画画一样,他能画出各种画来。但也有画得好的,也有画得不好的,画得好的就是名家了。像我刚才举了几个画好的,好的有什么现相呢?古来人所有画竹子的名画家,你坐在他那画跟前,你感觉着那个竹子清风吹动似的,有那么一种感觉。那就是他的心感染到你。郎世宁画的马,那马像活了一样的,越看越像。那就是他的心有神力,心力所加持的。
为什么一张画值几千万美金!这就说明心造化的不同。有的画不值钱。为什么?他画的心力不够,心力不够就不神。画画是画的神态。例如说那画竹子的,还作首诗,「重重叠叠上瑶台」,那竹子的影子,重重叠叠上到台阶了!「几度呼童扫不开」,就叫童子把它扫了。那影子哪扫得到呢?怎么扫也扫不开!太阳一出来,影子没有了。「刚被太阳收拾去」,太阳把它收拾没有了,一会月亮双出来了!「却教明月送将来」,这个里头所含的义很深。(编者按:典出北宋苏轼「花影」诗句。)
这个是说竹子的影子,另一种是说社会上的坏人扰乱你不得安。太阳一出来,阳光一普照完了,坏人都没有!晚上那个月亮一来,他的影子又来了。太阳把它收拾走了,月亮又把它送回来了。
故宫有间房子,一到天阴的时候,宫女就在里头来回走,这是北京一景。天阴了到故宫里看这影子。建国初期,这间房子拆了,影子也没了。北京有个倒影庙(编者按:即北京四西城慈慧寺),那座庙的大殿门有着一个洞,你在这洞里往外看;不论谁在这里过,脚在上头走,脑壳在底下动,所以叫倒影庙。
这是什么?唯心所造的。没有一件真实的,真的就坏不了了,可坏性不是真实的。能造这个心是假的。所造的一切法呢?哪有真实的,都是假的。那画家拿着手去画,这个手就是代表心了。他的心不注意,心神不在,他的手画不出来。是手画吗?是心画吗?说手在画,心里在指挥,心里动念,手里在画,那就和合了。那手是有形的,心是无相的,无形无相的,怎么合到一块呢?合不在一块儿。分开了画不出来了,合也不是,分也不是。我们这种种五蕴,就是这么样形成的。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拿工画师形容这个心。我们前头讲,「惑」,因惑而起业。惑是把心迷了,起了惑了,那惑就造很多业了。拿手画画,就是指你造的业。这是迷惑所造的业,不是明明白白的,明白心了,明白心了不造这个业了。
十方一切法界诸法,虚妄不实的。告诉你,没有一件实在的东西,让你这样观。这样观就观空了吗?这叫修道的功行。怎么行啊?发了菩提心,行道就是修行,怎么修行?观一切法是假的、空的。等你达到空了,连你这个能观的心跟所观的境,全是空的。空是性,是诸法的体性。画呢?是随缘而缘起的。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 体性毕无尽
若人知心行 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世间的五蕴,一切境界相。色就是一切法,色相、受,这是心法。色心二法,受想行识,就这二种。一个境界相一个心,全部没有实在的。众生如是,佛亦如是。心佛都是这样,佛如是,一切众生也如是。心佛与众生,所有的境界相,都不是真实的。这个是从什么起的?从体性而起的,体性是无尽,这叫性空。
但是因心缘起,假助缘一切缘。缘能使这个心,成一切五蕴相。要是能明白了这个心,这样的来修行,你可以照出一切世间的境界相。这样子你了解心了,就能见佛了。
「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这就是佛的真实性。这是什么呢?性空。佛是怎么成就的呢?缘起,缘起性空。修行要这样修行。观心行、礼佛、拜忏、读经、能读的、所读的。所读的经文,全是随缘而起的,随这个缘能可以渐渐的觉悟。
明白你的心性,这是缘起。明白你的心性,那是性空,一切众生都是心造的,心是一总相大法门体。我们讲〈大乘起信论〉,一个心真如,那就是佛。心真如,心生灭,那就是众生心了。九法界都如是。「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心有生灭吗?心无生灭,随缘而生一切诸法,缘尽,还归于真空,这叫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一切经论都如是。
修行就是观你心的起处,达到无念、无作、无相。完了就产生无边的妙用。如果自己能悟道了,任何环境你都能安然自在。为什么呢?你放下了,看破了。因为你的心不起念,还有哪个来造这个事呢?起念才造作。佛就如是,没有造作,能知道你的心里所做,能达到无念、无作,天下太平了。什么事都没有了!这就见佛了,了佛的真实性,这就是佛的真实性。
如果能先观自己的五蕴,先观你的肉体。谁指挥你的肉体?找找原因吧!为什么会痛?找找痛的原因吧!为什么会生病?四大不调。人吃五谷杂粮会害病的,因为病从口入。病是怎么来的?不是多吃了,或者不吃了,或者食物里有毒了,吃了不消化了。
这样去观。先从有观,能把有观到空。那谁也拿你没有办法了!什么害都不会受了!像真歇了禅师、高峰妙禅师,看他们是怎么成就的?就是这个涵义。等他一入空观了,鬼拿他没有办法了,阎王爷也拿他没办法了。哪找他去?没有。要这样子来认识佛,来认识一切众生。现在一切众生,本觉在生灭门中,认识一切诸佛,本觉在真如门中,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这是真正的修行,这叫「一心二门三大」。这样去观,还只是观。还在十行位的菩萨。讲修行的方法,十行就是这么样修行的,达到梵行,把一切法都收归到真理。
我刚才讲的「一心二门」,「二门」就是一个染法,一个净法。心真如就是净法,心生灭就是染法。染法也是这个心,净法也是这个心,随众生的机,就变成染了。随顺诸佛的行,达到诸佛的境界,就是净了。染法、净法,平等平等,为什么呢?一心。一个心生灭,一个心真如。这是二门。这个心是住于生灭?还是住于清净?下文就说了。
心不住于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这就达到自在了。我们认为这个心在我身上,这是肉团心,这个心没有作用的。心不住于身,那身在心里头住吧!身体住在心里头,身亦不住心,二俱无住,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心跟身是两个?是一个?说一不可以,是错误的;说二也不可以。真、妄,真是心,妄是境。
要离开真妄,因为这是相对法。得达到无对,依着心体所起的变化随缘。身就是变化所产生的,根身器界,这是有相的,实相分。什么相呢?性体的相。性体本没有,随缘起业用,作诸佛事。实在是未曾有。用语言表达,只能显示所说的语言表达不出来的,表达出来的都不是。
表达出来是妄,不是真。真?真得默契,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这都从哪来的!身从何处起?心又从何处生?这叫性空随缘,随缘而不变。所以说心本来不住身。大家有没有读过《楞严经》?心不在内,当然不在身体之内,也不在外,那在中间了?心不住中间。
在《楞严经》是七处徵心,八番显见,徵心就是心在哪?心无不在,而无不在。真跟妄,真妄就是你心里所显现的境界相,但是它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这个偈颂把上头所说的总结了!你要想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不去观诸佛,那就观法界的性体。观性体,观法界性,就是一真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画师画的都是妄境。因为不知道他的心哪?观唯心造,一切法都是心造的。心造的什么呢?能造成佛,不造妄,不造众生,光造佛,常时作观照。
观照什么?无念、无著、无作。你观这世间上一切差别,什么是真佛?人家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在哪里?「灵山只在汝心头」!你的心就是了,观你的心就好了。这就观法界性的真如门,一切世间相,「一念不觉生三细」,有念头就生起细相来了,不觉了。外头再加上境界的缘,就长六粗,这叫九相循环。业相、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就造了种种的业。
一造业还不受报吗?那就越转越粗了。一造了业了,就跑不脱了,业系苦。业就把你系住了,业系苦。但是你一观法界性,这些都是唯心所造的,苦都解脱了。
没有了。就像你要做梦,被人家捆绑了!一醒了,什么都没有!哪有这个事?观法界的心,真如门,又观法界的心,所造的生灭门,一个心真如,一个心生灭,都是一心。
我们拜忏的忏本,都是「一心顶礼」。一尊佛,一尊佛,一心顶礼,五十三佛,五十三个一心,还是一心。达到一心,问题就解决了,这叫什么呢?唯心识观,在《华严经》叫法界观。但是随事就不同了,事事无碍了!这个是观真空绝相,绝一切相,达到成佛了。
但是这个就深了!意思是我们修的时候,不容易做得到。你常时心里系念,系念什么呢?先辨真假,找真断妄。在你心所起念处,心里起心动念,这全是假的。只要一起念,观那个无念,那就是智慧了。所以须菩提问佛,「云何应住?」佛答了那么多,就是告诉他,「心无所住」。心还有住吗?无住,无住就无念,无住、无念,你应达到一心了,达到一心了。这个偈子就是这个意思。假使你想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欲了知过去三世一切诸佛,那你观观法界性吧!
这法界性是指观心真如门。这一心什么都没有,清净的。一切世间法,一切有形有相的,乃至诸佛,染净诸法,那是唯心造的。法界性什么都不造,唯是一心,知道一切都是唯心造的。我的心不造了,一念不起,什么也没有了,因为我们心里有生有灭。若心里达到无生,诸法无生,不自生、不从他生。经常这样观,业障自然就消失了,无业可造的,能造业的亡了。
那所造的业还在在吗?华严的忏法,大乘了义的忏法,罪要怎么忏?教你观心!罪都是心造的,心都没有了,谁来造罪?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偈颂念久了,什么也不求了。无求也无得,求是得不到的,因此常作如是观。
这不是一辈子、两辈子就可以成佛。要相续不断的观,永远不退,勇猛不退,得发长远心。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