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障,佛教语。谓坚持我执,丛生贪嗔,而为解脱之阻碍者。二障之一。与所知障相对。《佛学大辞典》: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
一切凡夫,不知人身为五蕴假合,而有见闻觉知之作用,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我体,一切烦恼障由此而生,便有贪嗔痴等诸惑,发业润生而缠缚有情于三界六道之中,障涅盘寂静之理,搅扰有情之身心。如《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烦恼障,由我执(人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一切诸惑,发业润生,烦扰有情之身心,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而障涅槃之果,故称烦恼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贪、嗔、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名事障。
粗重的贪瞋痴,极容易察觉。只要具有是非观,依循良知,即能了解对错,可发现自己的贪瞋痴。最大的痴,来自亲情执着,尤其孤儿寡母之相互依赖,情愫尤深。长大之后则是两性感情羁绊,而以单恋为苦,自己投入很多,却往往给对方带来困扰。瞋恨经常表现于不悦情绪,稍有不称己意,马上生气。人出生之后,自然表现贪欲及存活的本能。初生婴儿,放在母亲的肚子,不用教自己就会爬去喝奶。这实在是生命非常神奇之处;但最大的神奇,就是人实在将贪婪表现得太伟大了。之所以讲「本能」,只不过强调久处轮回,执着生命和自我,为了活下去的种种天赋能力,姑且称为本能,但并非众生本来就如此。
细微的贪瞋痴,同样存在于内心对一切的执着,它所执取的是内心所显现的特征;这种特征,与深厚习染有关,且隐藏于心灵深处,不刻意察觉,还真不易发现。细微的贪瞋痴,同样存在于内心对一切的执着,它所执取的是内心所显现的特征;这种特征,与深厚习染有关,且隐藏于心灵深处,不刻意察觉,还真不易发现。佛法一直强调,自我不可执着,当破除我执超越自我。可是众生无时不刻都活在自我之中。退而求其次,活在自我之中亦可,但必须活得自在,而前提是——放下烦恼。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