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苦尽道无畏」,「苦」是讲果报,「道」是方法,如何能把这个苦灭尽,这是我们很乐意闻的。我们现在有无量的苦,有个什么方法把这些苦统统灭尽,佛知道,他能说,能知能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这些法都是灭苦的方法,所以是教给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方法虽然多,方法很多,可是要晓得选择,要晓得怎样去运用,这点很重要,如果用错了,又出麻烦了。譬如我们害病,佛知道医药,无量无边的医药,药能随便吃吗?不行。如果吃的药不对症,不但不能治病,反而病上加病,这点我们要特别留意。
我在民国四十七年初到台中的时候,在李老师会下,我们同学们讨论佛法,我就提出这点看法,「佛法可以救人,佛法也可以害死人」,当时有几位同学听了不服,去问李老师,李老师听了,点点头说「对」,李老师说「对的」。佛法就好比药方,八万四千门,八万四千种药方,我们是有病的人,那个法门要不契机就把你害死了,跟医药一样,用对了救了你的命,用错了把你害死。现在好比是药在,大夫不在,懂得用药的人没有了,八万四千法门摆在此地,大家都乱服,所以修了几十年没有成就,就是走错路了,就是受害了。如果你要是觉悟了,我这么多年没有成就,大概是搞错了,你还能回头。如果你在里面坚固的执着,一昧的盲修瞎练,那就坏了,那不能回头,正所谓是「死在教下」,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现象。
其实佛虽然不在世,他老人家非常慈悲,将他不在世的那个方法也告诉我们,奈何我们不听。佛灭度之后告诉我们四依法,大家都晓得,「依法不依人」,这句话的用意很深。「依法」,佛所说的是「法」,佛所讲的一切经,这是「法」。「依义不依语」,「义」是里面讲的道理、方法,言语文字不重要,不必去斤斤考证这些文字,那就是增长烦恼,增长无明。「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叫了义?了义是出三界的、了生死的。不了义是在六道里面,人乘佛法不了义,天乘佛法不了义。要讲了义,最起码的是小乘阿罗汉,他出了三界。阿罗汉跟大乘两个一比较,那小乘还不算了义,不是真正了义,真正了义是大乘菩萨法。末后叫我们「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识是感情,叫我们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智慧不要依情识,我们以这个为基础。
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正法时期,戒律成就」,持戒清净就能够证果,那个时候人的根性利,心地诚实厚道,从戒律他就转境界。像法时期,人的根性就比不上正法了,必须修禅定,要修定才能成就,持戒已经不行。末法时期连修禅定都不行了,在这个世界里几个人心能定得下来?能在境界里如如不动?禅定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没有法子。所以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末法众生,净土成就」,如果我们依法不依人,那佛讲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今天修净土,我们今天念阿弥陀佛,这是「依法不依人」,这是「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四依法具足。
我们在这个时候再学禅,那就是不依法了。
我们生在像法时期,我们修禅是对的,是佛说的。我们生在末法时期去学像法的修行方式,这个过失要怪自己,你这个禅不能成就,不能怪别人,怪你自己。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到佛祖的苦口婆心,他是真正知道,真正能够给我们开导,所以在这四种法里面他无畏。--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二集) 1984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