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在线网

解深密经疏

发布时间:2022-08-15 16:32:19作者:准提咒在线网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将欲释经四门分别,一教兴题目。二辩经宗体。三显所依为。四依文正释。

  第一教兴及题目者。窃以真性甚深超众象而为象。圆音秘密布群言而不言。斯乃非象而象着即言而言亡。非象而象着理虽寂而可谈。即言而言亡言虽弘而无说。无说故默不二于丈室。可谈故辨三性于净宫。是故慈氏菩萨说真俗而并存。龙猛大士谈空有而双遣。然则存不违遣唯识之义弥彰。遣不违存无相之旨恒立。亦空亦有顺成二谛之宗。非有非空契会中道之理。故知迷谬者说空而执有。悟解者辨有而达空。佛法甚玄不在斯与。但以接引多方入理非一。是故法王说三法轮。初为发起声闻乘者波罗奈国施鹿林中创开生死涅盘因果。此即第一四谛法轮。次为发趣菩萨乘者鹫峰山等十六会中说诸般若。此即第二无相法轮。后为发趣一切乘者莲华藏等净秽土中说深密等。此即第三了义大乘。是即如来教兴之意也。

  题云解深密经者一部总名。序品第一者品内别目。解谓解释。深即甚深。密者秘密。此经宗明境行及果三种无等。解释如是甚深之义。名解深密。经者。梵音名素怛缆此云经也。若依俗典经者常也。经古历今教义恒定目之为常。或翻为綖。四分律云綖贯华定不失落。大唐三藏翻为契经。谓契合契当道理合有情机。经亦二义一者贯穿二者摄持。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有情。具斯二义故名契经。辨得名者。解经两字是能诠教。深密之言显所诠理。从能所诠以立经目。此即深密之解经也。故六释中是依主释。序品第一者。序谓由序。起正说之由致。品谓品类或品别义。显己闻等义类相从摄义各别目之为品。于一部内有其八品此品最初故名第一。故言解深密经序品第一。

  言宗体者。体即总明能诠教体。宗言别显诸教所诠。然诸圣教。大唐三藏五门出体。一摄妄归真门。谓诸圣教名句文身及以音声用如为体。故维摩等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诸法亦如也。二摄相归识门。略有二义。一三分明义。自体名识。见相二分通名为相。故成唯识第一卷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见相俱依自证起故。又第二云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若依此释相谓相状见相皆是自证分识之相状故。二二分明义。见分名识。相分为相。故成唯识云或复内识转似外境。若依此释相分名相。相不离见说名唯识。总说意云。名句文身及以音声识之相故名唯识也。三以假从实门。如瑜伽等名等是假声即是实。故离声外无别名等。又解此上三门各开二门。初二门者一摄妄归真门唯真非妄。二真妄差别门是妄非真名等四法非真如故。次二门者一摄相归识门唯识非相。二识相差别门且依此上名等四法唯相非识。名等皆是相分摄故。后二门者一以假从实门唯实非假。二假实差别门通假及实。名等是假声即实故。

  第四三法定体门。三法即是蕴处及界三科法门。故杂集论名三法品。萨婆多宗评家正义用声为体故。三科中色蕴声处声界所摄。依经部宗假实二声以为教体。五蕴门中色蕴所摄。处界门中声处法处声界法界。法数门中当广分别。今依大乘声及名等四法为性。于五蕴中色行二蕴。处界门中声处法处声界法界。名等三法意识境故。

  第五法数出体门。四门分别。一法数出体。二本影有无。三聚集显现历心差别。四辨音一异。言法数出体者。且辨邪教。数论外道声谛为体。依胜论宗声德为性。顺世外道四大为体一切皆用大为性故。声论诸师用声为体明论声常能为定量诠诸法故。今依内宗诸说不同。萨婆多宗总有七十五法义如常释。然彼声体杂心俱舍及毗婆沙皆有二说。一云如来法蕴色蕴为性以是声故。一云行蕴名句字故。由斯义故此地诸师解不同有其三说。一云音教以为正义以声是善名句文身是无记故。故杂心云经律阿毗昙是名俗正法三十七道品是说第一义。长行释云俗正法者言说正法。一云名等以为正义以为诠表所说义故。故发智论云十二部经以何为性。答名身句身文身次第住乃至广说。一云通用音声名等为体。由前所说二种义故。今依新翻俱舍第一。具申两释。谓说音声或说名等而无别判正理第三斜两师说亦同俱舍兼有问答。故彼论云语教异名教容是语。名教别语教何是名。彼作是释要由有名乃说为教是故佛教体即是名。所以者何诠义如实故名佛教。名能诠义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为体。举名为首以摄句文。显宗第三同顺正理。三藏解云。西方诸师传作此释。俱舍正理皆有两说各有所归。所以者何令物欢喜音声为胜。若约诠法名等即胜。故知所对不同各有准据。由斯两说皆是正义。今详诸论随文相判。正理论意名等为正。故彼结云是故佛教定名为体。准此俱舍亦同正理。以彼不破义不违故。或可后师自结所立非正理师刊定胜劣。若依婆沙评家正义音声为正。故大婆沙第一百二十六云。问如是佛教以何为体为是语业为是名等。答应作是说语业为体。问若尔次后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名何法答谓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答后文为显佛教作用不欲开示佛教自体谓次第行列安布连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说佛教名等为体。问若尔此文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云何。答谓佛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是谓佛教。答依展转因故作是说。如世子孙展转生法谓语起名名能显义如是说者语业为体。佛意所说他所闻故具说如彼。问岂不正理依婆沙等如何不依评家正义。答曰众贤理长为胜故别生理名等为正。解云彼宗声为体者法数门中唯用音声一法为体。名等为体者即用名等三法为体。若合说者合用四法为体谓声名等。评家正义用声一法为体依经部宗以声为体。故顺正理第十四卷破经部云汝不应说名句文身即声为体。无性摄论第一亦尔。彼云诸契经句语为自性且不应理。然依彼宗有三师说。一云十二处中声处为性离声无别名句字故。一云法处相续假声以为自性唯是意识所缘性故。一云通用假实二声为体前二义故。如何经部宗有此三说。三藏解云以经为量释诸义者皆名经部故经部宗有此三说。彼宗法数诸说不同。一云离心无别心法。若依彼说有十九法。谓色中有十四谓五根五境及四大种。心唯是一无心法故。不相应法唯有一数谓诸无作。无为有三谓虚空择灭非择灭。如是有十九种法于中但用声处为体相续假声无别体故。自余诸说一切法义中当具分别。今依大乘两说不同。一龙猛宗无文正判。法数多少准智度论明诸法相大分同于萨婆多宗总有七百六十一法。何以得知者。萨婆多宗明七十五法。十住毗婆沙立有七百不相应法。故知除十四不相应加七百不相应法故有七百六十一法。(更勘余论)由斯即用十一色中音声为体。故智度论三十三云六通阿罗汉佛说法时虽不在座以天眼见佛天耳闻法若神通力所不及处不得见闻。准此佛教用名为体。二弥勒宗总有百法如百法论。然出教体诸教不同。有处唯声。如维摩经等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又无量义经云能以一音普应众声。又大界经云如来一语说法中演说无量契经海。又此经第五云如来言音略有三种一者契经二者调伏三者本母。相续深密二经皆云佛语有三一修多罗语二毗尼语三摩德勒伽语。显扬等论即说圣教名为声量。有处但用名等为体。如仁王经云此经名句百千佛说。又此经第四云一者于无量说法无量法句文字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愚痴二者辩才自在愚痴。解云无量说法者义无碍境无量法句文字者法无碍境后后慧辩者辞无碍境辩才自在者辩说无碍境故知圣教名等为体。故成唯识第二卷云若名句文不异声者法辞无碍境应无别。准知名等以为自性。有处合说声及名等。如仁王经云十二部经如名句文声。又维摩经第三卷云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如是乃至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无垢称经亦同维摩。又十地论第一卷云说者以此二事说闻者以此二事闻具如彼说。解云言二事者谓声及名等。有处文义合说为体。如瑜伽论八十一云论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所以如是诸教异者。三藏解云据实皆用名等为体。而诸圣教各据一义故不相违。所以者何以假从实用声为体离声无别名句等故。以体从用名等为体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假实相藉合说为体随阙一种说不成故。生解究竟必由文义。是故诸说互不相违。

  第二本影有无有其二义。一本影有无二说法差别。本影有无者。如来圣教四法为体所谓音声名句文身。如是四法如来自说名为本质。闻者识变名之为影。如是本影有无差别总约诸宗有其四句。一有本无影诸说不同且依诸部有其三说。一萨婆多宗一切佛声唯是有漏亦说名等定唯无记若广分别如婆沙等。二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等皆作是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无有漏法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三多闻部说佛五种音是出世间。所谓苦空无常无我涅盘寂静引圣道故所余诸声皆是世间。如是等部皆作是说唯本非影。彼宗不明唯识义故。二有影无本者。谓那伽犀那此云龙军即是旧翻三身论主。彼说佛果唯有真如及真如智无色声等麤相功德坚慧论师及金刚军皆同此释。坚慧论师即是旧翻宝性论主五印度北地。三本影俱有者。月藏菩萨(亦名护月)及亲光等皆作是说一切如来具有三身色声等德。金光明云如来能转三种法轮谓转照持。如是等教诚证非一。或能闻者识变似彼故知俱有本质影像。四本影俱无者。清辨菩萨依胜义谛立一切法其性皆空。或可护法就胜义谛作如是说如来圣教本影俱无胜义谛中无言等故。虽有如是四句差别大唐三藏及护法宗有其二义。一就实正教唯本非复印件即如来正所说故。二兼正俱说通于本影皆由如来说力起故。问。若正教佛自说者楞伽等说如何会释。四卷楞伽第三卷云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人般涅盘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不说是佛说。又大般若第五百六十七云众生各各谓佛独为说法而佛本来无说无示。又五百七十一云诸佛菩萨从始至终不说一字。解云不说有其三义。一依真如离言说等种种相故故言不说。是故四卷楞伽第三卷云何因说言不说是佛说。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如是说云何二法谓缘自得法及本住法。又十卷楞伽第五卷云一者依自身内证法二者依本住法广说如彼。解云经意于一真如有其二义一内自所证二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如是真如离言说故名为不说。故彼四卷颂云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某夜成道至某夜涅盘于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缘自得法住故我作是说彼佛及与我悉无有差别。十卷第五大同前颂(第五句云内身证法性)。又仁王经云无听无说如虚空法同法性听同说同一切法皆如也。又天亲菩萨般若论云若人言如来说法则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法故。此义云何偈曰如佛法亦然所说二差别不离于法界说法无自相。论自释云二差别者所说法及义。解云论意化身如来离真如外无别自相。如佛离真如外无别自相所说教法及所说义亦复如是。二约诸佛所说无异故言不说。故般若论云如经言须菩提如来无所说法故此义云何无有一法唯独如来说余佛不说故。三约堕文字法故言不说。是故四卷楞伽第四云如来不堕文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若有人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乃至广说。又彼复云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谁说为谁。十卷第六大同此说故不繁述。准上经文虽不能说堕文字法而能宣说不堕文字三藏圣教。故维摩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又问。兼正俱说通本影者如何会释无性菩萨摄大乘论彼文但用闻者识上聚集显现以为自性。解云护法不依彼论以为定量故不成难。又解。护法同无性说。彼无性意许有三身色声等德亦能说法。故彼论云受用变化即是后得智之差别。问。若尔如何闻者识上聚集显现以为教体而不说言见者识上所现色身以为化身。解云。影略互显。据实身教皆有本影。故不相违问。等是影略如何不说见者识相以为化身。解云不必须通不离难故。又解。教为生解。闻者识相亲能生解。身出佛体。由斯且说佛色心等。问。闻者识上所变教体为是有漏为无漏耶。大唐三藏释云。西方两释。一云无漏心变定唯无漏。有漏心变自有二义横克而言名为有漏以有漏心所变境故。若从法界所流义边名为无漏。无性论宗多依此释。一云有漏心所变者定是有漏。若无漏心所变相者定唯无漏。虽有两说。大唐三藏护法菩萨意存后说。故成唯识论第十卷云见相二分有漏无漏定是同性。善等三性不必同性。三性因缘杂引生故。问。有漏变正教正教成有漏。无漏变邪教邪教应无漏。解云。许亦无失无漏变故。问。教有邪正殊皆通漏无漏。或可人有凡圣异皆通圣非圣。解云。许亦无失。以能变心通二种故。

  言说法差别者自有二种。一约三身二依诸土。约三身者。问。依何身而能说法。答。萨婆多宗佛有二种。一者生身佛谓父母所生有漏身。二法身佛谓五分法身。生身说法而非法身入观位中不说法故。依经部宗亦有二身皆能说法。彼宗无漏能发音声说圣教也。今依大乘具有三身。说与不说有其四句。一一说二不说。谓受用身为受法乐能自说故。非法身者无言说故亦非化身非真说故。或可化身非余二身无言说故无所为故。虽他受用对机说法而实是化。二二说一不说。谓佛法身及受用身内证圣行境界故受用法乐故。或可受用变化皆能说法而非法身无言说故。三三皆说法。如十卷楞伽第二卷说法身说法者内证圣行境界故。报佛说法者说一切法自相同相故。化佛说法者说六度等乃至广说。四卷楞伽第一卷说大同前说。四三皆不说。所以者何真如法身无言说故。自受用身无所为故。变化身等非真说故。然佛地论且依说义略叙三说。故佛地论第一卷云受用变化二佛土中今此净土何土所摄说此经佛为是何身。有义化土化身说法有说受用土受用身说法。广说如彼。如实义者。释迦牟尼说此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此秽土为其说法。地上大众见受用身居佛净土为其说法。所闻虽同所见各别具说如彼。准如实义于三身中二身说法而非法身。依土差别者。依楞伽经有十种说法。一语言说法乃至第十动身说法故。十卷经第四卷云。大慧复言世尊有言语说应有诸法若无诸法应无言说。佛告大慧亦有无法而有言说如兔角等。大慧兔角非有非无而有言说故汝所难此义已破。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语说法。何以故有佛国土直视不瞬口无言语名为说法。(四卷楞伽云瞻视显法。)有佛国土直尔示相名说法。(四卷楞伽或有作相。)有佛国土但动眉相名为说法。(四卷楞伽或有扬眉。)有佛国土唯动眼相名说法。(四卷楞伽或有动睛。)有佛国土笑名说法。(四卷亦同。)有佛国土欠呿名为说法。(四卷亦同。)有佛国土咳名为说法。(四卷云或謦咳。)有佛国土念名为说法。(四卷经云或念剎土。)有佛国土动身名为说法(。四卷云或动摇。)又维摩经第三卷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或以菩萨或佛化人或菩提树或以衣服卧具或以饭食或以园林台观或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或以佛身或以虚空或梦喻等或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若广分别如无垢称第五卷说。所以如是诸教异者。依大乘宗泛论说法略有四义。一语言说如佛地论二身说法而非法身。二生解说法亦通法身如楞伽经。三依土差别十种说法如楞伽经。四诸佛进止诸所施为乃成无量如维摩等。各有所据故不相违。或可佛事显利益事非唯说法。问。上诸说皆有名等为不定耶。解云不定。法身说法及虚空等能生解故名为说法而无名等。诸无为法无分位故。若其无说无示等者寂默心上假立名等于理无失。有为心等有分位故。

  三聚集显现历心差别者。如摄大乘无性释云。贯穿缝缀故名为经。此中即是随堕八时闻者识上直非直说聚集显现以为体性。解云。八时有其二释。一云八时即八转声。谓于七转加呼召声如言系补卢沙。此八转声后当分别。谓佛说法于八转中随用一声故云随堕八时。一云依声明论昼夜各有四时合有八时。如来说法于八时中随堕一时故云随堕八时。直非直说有其三释。一云诠自性故名为直说诠差别故名非直说。一云长行名为直说偈颂为非直说。一云十二部中契经为直说余十一部为非直说。此中意说随堕八时闻者识上十二部经名字句等聚集显现以为教体问。何等名为闻者识心如何说为聚集显现。解云。依瑜伽论且约六识分别五心。故彼第一卷云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寻求决定心。初是眼识二是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至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亦尔。解云。五中初后通六次三唯意。又前三是无记后二通善恶。又率尔五识后必有寻求心。寻求心后或散不散。散即复起率尔五识不散即起第三决定乃至等流又意识率尔自有二种。一五识同时率尔意识二独头意识率尔堕心。故瑜伽论第三卷云又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时无欲等生尔时意识名率尔堕心唯缘过去境。五识无间所生意识或寻求或决定唯应说缘现在境。若此即缘彼境生。释家四说。一云意识任运不依前三心次第故名散乱。泛尔漫缘不串习境时有遍行五无别境五。尔时意识名率尔堕心唯能缘过去曾所缘境。若说五识无间所生意识或寻求心或决定心唯应说缘前五识种类现在境。若此寻求决定二心即缘彼五识种类境生。余三师说如五心章。此中且依前五种心以明聚集。言聚集者如契经说诸行无常有起尽法生必灭故彼寂为乐。解云。此即契经比量破执常者。诸行无常宗。有起尽法者是同法喻举灯光等。生必灭故者是因。由是道理彼寂涅盘以为胜乐。且约初句以辨聚集于中具有四声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诠义。于此义中西方诸师且作三释。有云说诸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唯有声相。所以者何五俱意识是现量故不缘名等。若寻求心寻五识等所缘境故不缘名等。虽此三识所变声上皆有名等如生等相而不缘故不说聚集。决定心后有三种相谓声名字。至说行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唯得行声准前可知。决定心等亦得九种准前可知。说常字时。率尔心等得常声。决定心后得十四种谓四声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诠义。由此极少经十六心乃得具足。谓从四字皆有四心谓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寻求决定。若不散者起染净心如理应思。有义率尔耳识同时意识不缘名等义如前说是现量故。寻求已去即非现量由斯亦得声名字等四寻求心如其次第得三六九及以十四准前应知。若依此释经十二心方得具足。决定心等所得多少如理应知。有义耳识同时意识亦缘名等。若不尔者寻求意识寻何等名。由斯道理说诸字时率尔耳识唯得诸声同时意识得声名等。于此义中分成两释。一云四率尔心各唯得三。所以者何说常声时不缘诸等声及名字。五识同时率尔堕心皆现量故。若许缘者应有散心现量缘过去故。其寻求心方得圆满。寻求等心所得多少如第二说。一云五识同时意识容非现量。故得缘过去名等。若依此释即以心中具足聚集问。若如前说五俱意识定是现量如何亦说缘名等耶。解云。现量亦缘名等自相。而因明理门说不缘名。义相系故。或有但由等流耳识所引发故而显现者。未必要待率尔耳识之所引生方能聚集。上来且说未转依位率尔心等聚集显现。若转位于一念中具足显现。如理应思。广释五心。具如前章。

  四辨音一异门。问。如来说法为一音不。答。诸说不同。若依异部宗轮论有二十部分成两释。一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皆作此说诸如来语皆转法轮佛以一音说一切法。(真谛记云。如来言音自有二种。一从口出皆是法轮。二威德所显不从口出不关法轮。如问阿难从何处来等。如佛说法时前后悉见佛面对其说法此亦佛威德所显云云。)二一切有部及经部等皆作此说非如来语皆转法轮非佛一音能说一切法乃至广说。大毗婆沙第七十九亦有两说同部执论。彼云问佛以圣语说四圣谛能令所化皆得解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言能者毗奈耶说如何会释世尊有时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谛四天王中二能领解二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以南印度边国俗语说四圣谛二天王中一能领解一不领解世尊怜愍饶益彼故复以一种篾戾车语说四圣谛时四天王皆得领解。若不能者伽他所说当云何通如有颂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独为我说种种义一音者谓梵音乃至广说。答有二说。一有作是说佛以圣语说四圣谛皆能领解而四天王意乐有异为满彼意故佛异说乃至广说。复次世尊欲显于诸言音皆能善解故作是说谓有生疑佛唯能作圣语说法一切言音未必自在为决彼疑佛以种种言音说法。复次有所化者依佛不变形言或依变形言乃至广说。是故世尊说三种语。二云佛以一音说四圣谛不令一切皆能领解世尊虽有自在神力而于境界不能改越如不能令耳见诸色眼闻声等。问若尔前颂当云何通。答不必须通非三藏故。诸赞佛颂言多过实如分别论者赞说世尊心常在定乃至广说。复次如来言音遍诸声境随所欲言皆能作之谓佛若作支那国语胜在支那中华生者具说如彼。复次佛语轻利速疾回转虽种种语而谓一时谓佛若作支那语已无间复作砾迦国语乃至复作博罗语以速转故皆谓一时如旋火轮非轮轮相。前颂作此故亦无违。复次如来言音虽有多种而同有益故说一音。解云婆沙自有二说。一云一音能令得解此当部执大众部等。言一音者谓梵音也。而三遍说有三种意一满彼意故二断彼疑故三随所化者依不变形言及变形言。一云不得一音皆令得解此当部执说一切有部等计。而伽陀说能令解者不必须通非三藏故言过实故如分别论者云世尊心常在定等。复以三义会一音义。一随处第一故名为一二速疾似一故名为一三利益同故名为一。今依大乘一音能说。故无量义经云能以一音普应众声。又大不思议经云如来说法一语中演说无边契经海。无垢称云佛以一音演说法有情随类各得解。又佛地论第六卷云成所作智随诸众生意乐差别现化语业说种种义断诸疑惑谓发一音表一切义定诸有情随类获益如契经言佛以一音演说诸法众生随类各得开解或有怖畏或有欢喜或生厌离或复断疑此是如来本愿所引不思议力所发化语一音能断一切众疑。如是等说不可具述。然一音者是一梵音。故无量义经云稽首归依梵音声。又智度论八十六云欲为众生说法解一切众生语言音声以梵音声而为说法。问。此如来一音所说为是本质为影像耶。若本质者无性摄论如何会释若影像者随能闻者即成多种如何言一。解云。护法等宗就实正教唯本非影。兼正俱说通本及影。而言一者同一梵音。难。约声辨顺违同一声。或可约色辨青黄青黄应成一。解云。许亦无失。如杂集说迦末罗病损坏眼根见青为黄。此亦如是由佛神力于一色等各各异见。故佛地论第六卷云成所作智若作化身亦令众生一质异见利乐事成。问。神力得自在同质得异见。或可神力得自在异质得同见。解云。大乘四句皆成。一同质异见如一化身众生各各所见不同。二异质同见如一化身诸佛共变据实众多而见为一。故成唯识论第十卷云他受用身及变化身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处同时诸佛各变为身为土形状相似不相障碍展转相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自识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说法饶益。于不共者唯一佛变。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种姓法尔更相系属或多属一或一属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尔多佛久住世间各事劬劳实为无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三同质同见。四异质异见。诸宗共许义显可知。问。约色辨青黄青黄得成。可约心辨八识应成一。解云。色声是麤法同质得异见。心法细难知不应说为一。又一音等即是如来三密之中身语密也。言身密者如智度论第一卷云佛初转法轮时应持菩萨从他方来欲量佛身上过虚空无量佛土至华上世界见佛身如故说偈赞叹。又密迹经云佛有三密身密语密意密一切诸天人皆不解不知。有一会众生或见佛身黄金色白银色诸杂宝色或见佛身一丈六尺或见一里十里百千万亿乃至无边无量遍虚空中如是等名为身密言语密者有人闻佛声一里有闻十里百千万亿无数无量遍虚空中有一会人或闻说布施或闻说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是乃至十二部八万法聚各各随心所闻是名语密。是时目连心念欲知佛声近远即以神足力往至西方光明幢世界去此九十六恒河沙世界自闻佛声如近无异其佛身长四十里菩萨身长二十里所食钵器其高一里其佛与大众方食大目犍连行钵际上彼土大众怪问世尊此人头虫从何处来被沙门服行钵际上乃至彼佛告目连曰汝过恒河沙劫寻佛音声终不可得目连还来佛前悔过。言意密者如来成道至灭度日于其中间如来无疑亦不回转心无思行等广说如彼及智度论第九。如上所说皆是如来不思议若思议者心则狂乱。如大般若五百六十七显扬十七说。

  所诠宗者略有四种。一存妄隐真宗如萨婆多等虽说四谛不立真如。二遣妄存真宗如经部师遣诸妄法存法性空。三真妄俱遣宗如清辨等双遣一切有为无为。四真妄俱存宗如护法等存立二谛三性等义。如是等义至文当说。或可诸宗略有三种。一约时辨宗二部别显宗三随病别宗。约时辨宗有其三种。一四谛法轮如四阿笈摩虽有诸部四谛为宗。(梵音阿笈摩此翻云传。故瑜伽论八十五云佛在南印度立五阿笈摩弟子展转传来于今故名笈摩。谓四阿笈摩外别立百部阿笈摩经。四阿笈摩者一杂二中三长四增壹。广如瑜伽八十五释。)二无相大乘如诸般若遣所执性无相为宗。三了义大乘如此经等用三性等为所诠宗。三种法轮至第二卷当广分别。问。诸般若宗明无相此经了义浅深何异。清辨解云深密等经辨有所得浅而非深诸部般若显无所得为最甚深。护法等说二时所说无相之理理无浅深而说深密为了义者约三性义决判诸经有道理显了说故名为了义非无相中有浅深故说了义也。问。如何得知诸部般若为第二时。解云。此义如第二卷经记中说。二部别显宗者。约时虽三而一一时皆有多部随一一部所诠各别。如法华等一乘为宗。无垢称等不可思议解脱为宗。涅盘经等佛性为宗。华严经等四十二贤圣观行为宗。此经一部三种无等为所诠宗。一境无等即是二谛及三性等二谛即是三乘通境三性等理唯菩萨境。二行无等所谓止观及十度等止观即是三乘通行十度唯是菩萨行门。三果无等即是智断及三身果智断即是菩提涅盘此通三乘三身唯是菩萨所得。如是等部所诠各别不可具述。三随病别宗者。虽随部别各诠一义。而诸有情迷蕴处等八万四千法门故诸部中随其所说蕴界处等为所诠宗。今此一部四种宗中真妄俱存宗。约时辨宗了义为宗。随部别宗三种无等为所诠宗。随病别宗即用二谛及三性等为所诠宗。

  第三显所依为自有二种。一显教所依二显教所为。言所依者。圣教虽多总相不出二藏三藏十二部经。十二部经至第三卷当广分别。二藏三藏至第五卷自当解释。具如别章故不繁述。然此一代如来圣教此国诸师意趣不同。有说一教所谓一音义如上说。或说二教所谓渐顿顿即华严余皆是渐渐中涅盘以为了义余皆不了。(诞法师等作如是说。)或说三教所谓通教别教圆教。(光统法师等作如是说。慧光法师是国统故名光统也。)或说四教一三藏教小乘三藏二者通教谓般若等三者别教谓涅盘等四者圆教谓华严等。或说五时教及七阶教。(武都山隐士刘虬云。华严等教以为顿教渐中五时或开七阶。言五时者。一佛初成道为提谓波利说五戒十善即是人天教门。佛成道已十二年中说三乘差别教如次应知四谛缘起及六度行未说空理。三佛成道已三十年中说空宗般若维摩思益未说一乘破三皈一。四成道已三十年后于八年中说法华经辨一乘义破三皈一未说佛性未明佛常是不了教。五佛将灭度一日一夜说涅盘经悉有佛性法身常住是了义教。言七阶者第二时中开三乘教。远法师破云所说年月皆无正文也。)今述西方诸师所立有说一教所谓一音如罗什等。或说二教所谓半满如昙无忏。或说三教如大唐三藏依深密等所说四谛无相了义如上已说。而说一音及半满等各据一义互不相违。所说华严及楞伽等皆第三了义所摄。而言三时所说教者约义浅深广略义说非约年岁日月前后说三时也。或说四教所谓四谛无相。或说法相如楞伽等。或说观行如华严等。真谛三藏作如是说。或说五教。一者四谛。二者无相。三者观行。四者安乐如涅盘经以说常乐涅盘果故。五者守护如金光明等说诸神王护国事故。波颇三藏作如是说。今此一部二藏之中菩萨藏摄。三藏教内达磨藏收。十二部中论议经摄。三时教中了义教收。四教之内法相观行。五教门中观行门也。

  言所为者自有二种。一者总明诸教所为二者别明此教所被。诸教所为具有五姓所谓三乘不定无姓。故善戒经第二卷云众生调伏有其四种一者有声闻姓得声闻道二者有缘觉姓得缘觉道三者有佛姓得佛道四者有人天姓得人天乐。地持第二亦同善戒经彼云人成就者略说四种有声闻姓以声闻乘而成就之有缘觉姓以缘觉乘而成就之有佛种姓以无上乘而成就之无种姓者则以善趣而成就之如是四人诸佛菩萨以此四事而成就之。瑜伽三十七亦同地持。解云。不定不离三乘三乘之内菩萨姓摄故不别说。又准此文三法轮外理应别有人天教门。就胜说故且说三时法轮。或可摄在苦集教中。别明此教所被机者。于五种姓但为菩萨及不定姓说此契经。故下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又解。此经通为四姓唯除无姓。故下经云为欲发趣一切乘者故说第三了义大乘所以者何诸部般若但为菩萨说诸空义。此经宗明一切诸法有无道理故三乘者皆得胜利。或可此经通为五姓通说人天一切乘故。五姓义中当更分别。

  解深密经疏卷第二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第四依文正释自有二种。一广略同异。二判文解释。广略同异者。此经一部自有二种。一者广本有十万颂。二者略本千五百颂。然此略经梵本唯一。随译者异乃成四部。一者宋时元嘉年中中印度僧(旧云天竺)求那跋陀罗(宋云功德贤)。在于润州江宁县东安寺翻出一本名相续解脱。唯有一卷或两卷或总十七纸。于一卷内有二题目初十纸半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后有六纸半名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虽无品目如其次第当解深密最后二品。二者后魏延昌二年北印度僧菩提留支(魏云道希)。在于洛阳嵩山少林寺翻出一本名深密解脱经。有其五卷品有十一六十七纸。(一序品。二圣者善问菩萨问品。三圣者昙无竭菩萨问品。四圣者善清净慧菩萨问品。五慧命须菩提问品。六圣者广慧菩萨问品。七圣者功德林菩萨问品。八圣者成就第一义菩萨问品。九圣者弥勒菩萨问品。十圣者观世自在菩萨问品。十一圣者文殊师利法五王菩萨问品也。)三者陈朝保定年中西印度内优禅那国三藏法师拘那罗陀(陈云亲依或名真谛。此三藏入汉国历三朝谓周梁陈)。于西京故城内四天王寺更翻一本名解节经。唯有一卷有其四品纸九张半。当解深密初之二品。无序品名开胜义谛以为四品。(一不可言无二品。二过觉观境品。三过一异品。四一味品也。)若依真谛翻译目录云陈时天嘉二年于建造寺译解节经一卷义疏四卷。四者大唐贞观二十一年三藏法师玄奘在于西京弘福寺更翻一本名解深密。总有五卷开品为八六十八纸。(一序品。二胜义谛相品。三心意识相品。四一切法相品。五无自性相品。六分别瑜伽品。七地波罗蜜多品。八如来成所作事品。)然此四本有同异者略有二义。一题名有异二文义圆足。言名异者四本不同一相续解脱二深密解脱三者解节四解深密。解深密者若依梵音涅谟折那那地。言涅谟折那此翻名解那地翻为深密。释其名义如前已说。言解节者如真谛记解即解释节谓坚结。坚是坚固结缚犹如木节及人骨节并有坚固拘结缠缚。此经所明甚深密义难可通达难可解释故非凡夫新行菩萨所能解了故说此义名为坚结。此经能解故名解节。解节之义凡有五种。一深密义如法身等难可通达名为义节此经能释故名解节。二者无明习气心惑凡夫二乘所不能破故说此惑名为坚结由缘真实能灭此惑故说真实名为解节。三者智慧缘此真实亦说此智名为解节从境得名也。四者此经文句名为解节从所显得名。五者一切三乘教中所有微细难可了义聚在此经分明解释故说此经名为解节。若具分别如真谛记。所言相续解脱深密解脱未见说处。准义释者涅谟折那含有二义。一者解释义如上已说。二者解脱义故二本经皆云解脱。言那地者含有三义。一者深密义二者坚结义如上已释。三者相续义是故二经一名相续解脱二名深密解脱。此上二释准真谛而可了知。言相续者谓所知障坚结相续难可解脱今一部释甚深义便能解脱烦恼相续故名相续解脱经。即当真谛记中第二烦恼解节义。言深密解脱者由智慧力缘深密理解脱烦恼故言深密解脱。即当第三智慧解节也。虽有此释据实即是译家谬也言文义圆足者如解深密具有八品。而差别者解节唯有最初二品阙无后六。相续解脱当后二品阙无前六。深密解脱有十一品于胜义谛开为四品。由斯与此文义圆足。然解深密诸所说处文义明净至文对释。故今释此大唐一本。

  自下判文解释。然判此经有其三释。一云此经唯有二分。一教起因缘即初序品。二圣教正说谓后七品。虽后经末依教奉行品中奉行非一部也。一云一部总有三分。初一品名教起因缘分。次有七品名圣教正说分。后第五卷末尔时曼殊室利下依教奉行分。然此奉行散在诸品于理无违。一云此经有其五分。一教起因缘即是序分。二无等境界分谓次四品。三无等行分谓次二品。四无等果分谓后一品。五依教奉行分谓即经末欢喜奉行。虽有三释且依初说无有一部通奉行故。又解三中第二为正。具足三分义不违故。此当旧说序正流通。序谓由序起正说之由致。正即正宗所诠之宗义。通谓流通通后世之胜利。今言教起因缘等者以薄伽梵说经本主名之为因显已闻等非正说故名之为缘故说序分名因缘分。正显所诠法门品类故说七品名圣教所说分。时众闻教欢喜信受名奉行分。就因缘分有其二义一证信分二发起分。然此二分有差别者略有三义。一者名别所谓证信及发起序亦名通序及名别序。说我闻等令物生信名为证信诸经皆同名为通序。以放光等发起正宗名为发起随部各别名为别序。二者时别。如来发起名经前序阿难所请名经后序。说彼二序时分别故。三者人别。一如来序于诸经中如来发起。二阿难序由阿难请说此序故。今此经文及佛地等唯有证信而无发起。于证信中义说发起理亦无违。就证信中有其三义。一辨事多少二说序之意三随事别释。辨事多少者自有三说。一者真谛般若记中开为七事。一如是者标所闻法一部文理决定可信。二言我者出能闻人即是阿难。三言闻者亲承音旨。四一时者显所闻法善合时机。五佛世尊出能说师。六住处者显说有处。七大比丘显非独闻。然此七事总唯四意。初如是者明所闻法。次我闻者辨能闻人。次二证所闻法。后二证能闻人。广如真谛七事记释。二依龙猛大智度论于序分中开为六义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世亲菩萨灯论中说亦有六义故彼偈云前三明弟子后三证师说一切修多罗其事皆如是。三依亲光佛地论中摄多五种。一总显己闻二说经时三者说主四显说处五显听众。

  说序意者。问。何因缘一切经首皆说如是我闻等事。真谛三藏七事记云断三疑故。彼云又微细律明其阿难当登高座出法藏时身即如佛具诸相好若下高座还复本形。众见此瑞有三种疑一疑大师释迦以慈悲故从涅盘起更宣深法二疑诸余世尊从他方来三疑阿难比丘既是佛弟堪代其兄转身成佛。今欲遣三疑故云如是我闻等七事明乃是我亲从佛闻非关慈悲从涅盘起亦非余佛他方来又非我已转身成佛自说经也。智度论云说时方人欲令众生心生信故。又智度第二卷云。佛涅盘时于俱夷那竭国萨罗树间北首而卧将入涅盘。尔时阿难亲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尔时长老阿●(少+兔)楼豆语阿难言汝是守护佛法藏者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海诸有为法皆是无常汝何愁忧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佛涅盘后云何修行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长阿含经第四卷云阐弩比丘云何共住。)佛诸经首作何等语。阿难即以此语问佛。佛告阿难行四念处戒经为师车匿比丘如梵法治。长阿含经第四增一阿含第三十六皆云梵法治者即是不共语也广说如彼。诸佛经首皆称如是我闻等语。依集法经及涅盘后分大同智论恐繁不述。大悲经说优波离教阿难请问。所以经论说不同者二人共教各据一义互不相违。

  如是我闻

  复依经文随事别释。言如是我闻者即七事中所闻能闻亲承音旨三种事也。于六义中信闻二事。五中第一总显己闻虽有三说且依佛地如是我闻释有三义。一总释如是我闻二别释如是我闻三者申其合说之意。言总释者谓传佛教曼殊室利及阿难等皆作此言如是所说甚深等我昔曾闻。(金刚仙论云三种阿难中大乘阿难传大乘教也。)

  言别释者。先辨如是后释我闻。言如是者诸说不同。此地诸师略有八释义如常说。言八释者。一约信顺释言如是者信顺之辞也。夫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豊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注维摩中肇法师释也。二约文义释。以文为如以理为是。文巧诠为如理以无非为是。智者禅师维摩记中有此释也。三约真俗释。真不违俗名之为如俗顺于真称之为是。相传释也。四约弟子释。阿难所说如于佛语故名为如为欲简去相似之如故称是。五唯约佛释。阿难道佛所说之法如过去佛所说不异故名为如如诸佛说是正非邪故复言是。此上二释远法师说。六约佛及弟子释。言如是者感应之瑞也。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立称众生以无非为感如来以顺机为应。传经者以名教出于感应故言如是。注法华经有此释也。七光宅师云。言如是者将传所闻前题举一部也。如是一部经我亲从佛闻即为我闻。八梁武帝云。言如是者如斯之言是佛所说故言如是。如是等说不可具述也。西方诸师三说不同。一菩提留支金刚仙论云。若依世辨乃有多途略而言之凡有四种。一者发心如是二者教他三者譬喻四者决定。发心如是者自念我当如是发菩提心修善行。教他如是者教前人言汝当如是发菩提心修善行等也。譬喻如是者是人威德炽盛如日光明智慧深广犹如大海面貌端正犹如满月乃至广说。决定如是者我如是见闻等是名决定如是。今言如是者但取第四决定如是。明须菩提我从佛闻所说理教我之所说不多不少不错不谬决定如是无所传之失故曰如是。解云。意趣大同亲光。长耳三藏释有三义。一者就佛三世诸佛所说无异故名为如以同说故称之为是。二者约法诸法实相故名为如如如而说故称为是。三者约僧阿难所传不异佛说故名为如永离过非称之曰是。三真谛三藏释。如是者决定义有其二种一文二理。文是能诠理即所诠。广说如彼。总释意云。阿难所传文理决定如佛所说故曰如是。诸论所说亦有三种。一依智度论第一卷云。如是义者即是信也。佛法大海中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其信顺者是事如是其不信者此事不如是。广说如彼。二依功德施般若论云。如是我闻者显示此是世尊现觉而演非自所作。三依佛地论有其四义故第一云如是总言依四义转。一依譬喻谓当所说如是文句如我昔闻。(此即以昔喻今。)二依教诲谓告时众如是当听我昔所闻。三依问答谓有问言汝当所说昔定闻耶故此答言如是我闻。四依许可谓结集时诸菩萨众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许彼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于此四义有三师释。一云四中唯依第四。一云此中唯依后二。一云四中总依四义而说。具说如彼。

  别释我闻者。传法菩萨及阿难等五蕴身上假立为我耳根发识听闻所说故言我闻。故佛地论云我谓诸蕴世俗假者闻谓耳根发识听受废别就总故说我闻。问。佛法中无人无我如何诸经皆说我闻。解云。此义诸说不同。依龙猛宗约四悉檀以释我闻。(梵音悉檀诸说不同。一云不翻含多义故。或说翻之或翻宗成或翻为墨或翻为印或翻为定或翻成就究竟。如是异翻难可定准。南岳禅师云。如大涅盘胡汉并称也。悉是隋音檀是胡语。悉之言遍檀翻名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名悉檀也。智者师维摩记中作如是说。若依四卷楞伽经有其四种。故第二卷注经释云悉檀者谓或言宗或言成或言理也。)四悉檀义如智度论第一卷说。一世界悉檀如蕴成人如是我闻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二各各为人悉檀观人心行而为说法于一事中或听不听为断见故说有续生为常见故说无有人。三对治悉檀如不净观于贪对治于瞋则无。四第一义悉檀谓诸法实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说偈言一切实一切非实及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非实是名诸法之实相。广释此偈如中论第三。又彼论云复次世界语言有三。一邪二慢三者名字。依第三故名之为我。即当瑜伽假说我也。问。岂不中论实相问中非我非无我。如何智度论中说为无我。答。不相违。世界悉檀即说为我第一义中说为无我。各各为人或我无我双遣二执亦得说言非我非非无我故。中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非我非无我。若偏对我即说无我以为实相若双遣执非我非无我以为实相。各据一义故不相违。若依涅盘即说真我以为实相如理应知。依弥勒宗四义故于诸蕴中假说为我。故瑜伽论第六卷云薄伽梵说苾刍当知由四因故假说有情一为世间言说易故二欲随顺诸世间故三为断除决定无我诸怖畏故四为宣说自他得失令其决定信解心故。显扬第九对法十三同瑜伽说。言闻者诸说不同。萨婆多宗耳闻非识法救论师识闻非耳如大毗婆沙第十三等。依经部宗识闻非耳如成实第六。譬喻论师和合能闻如婆沙十三。今依大乘龙树菩萨自有两释一者天眼见色准知耳闻二者和合能闻。如智度论第一卷等。虽有两说和合为正正释闻中说和合故。依弥勒宗自有三说。一云耳闻非识。如集论杂集第一卷云耳界何相谓能闻声。又瑜伽论第三卷云数数于此声至能闻故名为耳。一云识闻非耳。如瑜伽释论第一卷云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闻言教故。又佛地论第一卷云闻谓耳根发识听受。或可二论耳闻非识。一云和合能闻。如杂集论第二卷云。问为眼见色为识等耶。答非眼见色亦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为见耳等亦尔。广说如彼。所以如是诸论异者。为显闻声最胜所依故瑜伽等说耳为闻。就分别义故佛地等说识为闻。为显诸法无实作用故智度论及杂集论和合为闻。各据一义互不相违。问。无实作用不许耳闻无实作用智不应缘。此中应作问答唯识道理以辨闻者。如佛地论第一卷说有二师义。故彼论云有义如来慈悲本愿增上缘力闻者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虽亲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由耳根力自心变现故名我闻。有义闻者善根本愿增上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为佛说。闻者识心虽不取得然似彼分明显现故名我闻。解云。佛地二师所说初即那伽犀那不许佛果有色声等。第二师义许佛果中具色声等。大唐三藏护法菩萨皆用后说。如前本影有无中说。问曰。阿难如来成道日生经二十年方为侍者前所说经皆非亲闻如何诸经皆说我闻。菩提留支金刚仙论云昔如来灭后凡有三时结集法藏。初在王舍城因陀罗窟中五百比丘结集法藏舍利弗等诸阿罗汉比丘各自称言某甲经如是我闻佛在某处说。后时为恶国王坏灭佛法自此以后复有七百比丘重结集法藏皆云某甲经我从某甲比丘边闻不云我从佛闻此之再集并是小乘之人结集法藏。又复如来在铁围山外不至余世界二界中间无量诸佛共集于彼说佛语经讫欲结集大乘法藏复召集徒众罗汉有八十亿那由他菩萨众有无量无边恒河沙不可思议皆集于彼当于尔时菩萨声闻皆云如是我闻如来在某处辨某甲经。真谛三藏七事记云。亲闻曰如是我闻传闻曰我闻如是。又部执记云。亲闻曰我闻传曰所闻。解云。如是等说违报恩经说也。若依报恩经释有三义一者传闻二者知佛世俗心三者佛重为说。故第六云佛二十年中说法阿难不闻何得言我闻。答诸天语阿难。又云从诸比丘边闻。又云佛入世俗心令阿难知。又云阿难从佛请愿佛二十年中说法尽为我说佛善巧于一法一句中演无量法能以无量法为一句义。佛麤示其端阿难尽已得知速利强持力故。又解。金刚华经说阿难比丘得法性觉自在王三昧以三昧力故前所说经皆能忆持与亲闻无异。如宿命通见过去事无不明了。亦如迦旃延得愿智力故佛所说经皆能忆持。阿难亦尔。问。阿难既是声闻如何能持大乘经典。答。如大乘集法经中说有三种阿难一者阿难陀持声闻法二者阿难贤持缘觉法三者阿难海持摩诃衍法。金刚仙论亦同集法。真谛三藏金刚般若疏引阇王忏悔经说三种阿难三种之中第三阿难持此经也。故不相违。

  第三申其合说意者。如佛地论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非他展转。显示闻者有所堪能诸有所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具说如彼。

  五中第二教起时分。

  一时

  然此一时此地诸师有说四种。一者如来一代说法有五十年时二者说一部时三者众机熟时四者说听共相会遇时。吉藏法师法华疏说西方诸师三说不同。一菩提留支言。一时者有其多种谓一念时有日时有百年时有一切时有春秋冬夏时。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正是如来说此经时虽言一时不云某年月日故不知何时。如大华严净眼品等如来成道日说其十地品第二七日说。如十万偈般若如来成道五年经有成文余七部般若但云一时皆不知何年说。乃至彼云相传说云如来一代成道乃至涅盘恒说般若华严大集未曾断绝。解云。准此西方三藏亦不能定说诸经时也。二长耳三藏云。时有两种一半音时对缘不遍二圆音时对缘即普。从初得道终讫双林二音并行半满俱说。见少分者为半音时见满分者为圆音时。又解。时复有三一分段流转时二不思议变易时三假名施设时。前二即是二种生死时。假名时者梵音劫波自有三意一迦罗时二三摩耶时三世流布时。迦罗时者此翻别相时如来戒律大戒时闻小戒时不闻出家时闻在家不闻国王得闻余人不闻。三摩耶时此翻破邪见时谓五部阿含九分达磨不简黑白一切得闻。(言九分者。如真谛师部执论记第一卷云。如来正教即是经律阿毗昙。经即五阿含谓长增一中杂百部也。律不过三部一二百五十戒律二杂诵律三比丘尼律。阿毗昙有九分一分别说戒二分别说世间三分别说因缘四分别说界五分别说同随得六分别说名味句七分别集定八分别说集业九分别说诸阴。一分有六千偈六九五十四合五万四千偈也。)上二种时大同智度论说。世流布者如说一时佛在恒河岸一时在申怒林。今言一时且依后二。三真谛三藏七事记云一时有十义。一佛出世时。二说正法时。三听正法时。四持正法时。五思正法时。六修正法时。七下善种时谓菩提心。八成就善根时谓生中国修四念处。九解脱善根时谓听法说法持法静心修习以此五缘得入解脱故名解脱善根时。十平等舍心时若心多退名为下心听法不入若心动踊名为高心听法不入若作弃舍正法心此是无明不平等心听亦不入若能拔沈抑浮调停得中念知舍平等得入正法故云平等舍心时。具此十义故云一时也。广说如彼。今依诸论有其三说。一功德施般若论云。一时者说此经时余时复说无量经故。二依龙猛宗时有二种。一名迦罗时通假及实内外通用。二三摩耶时唯假非实内宗一时依此而说。故智度论第一卷云。问。天竺说时名有二种一名迦罗二三摩耶佛何不言迦罗时分而但说三摩耶时。(此即外人问龙树宗。)答言迦罗俱亦有疑。(龙树略答。设言迦罗还有此难故不应答。)问曰此中应说迦罗以彼二字转易说故而不应说三摩耶时以彼三字重语难故。(此外人难龙树何不就轻而就重耶。)答曰今此除邪见故说三摩耶不言迦罗。具说如彼。(龙树广释。若说迦罗执时外道便作此言时能生诸法世尊许时是实有故。)三依亲光时有三种。一说听究竟总名一时。故佛地论云言一时者谓说听时此就剎那相续无断听说究竟总名一时。(此即总说一会说法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字名句等听说时异云何言一。(此即反解若不就其说听究竟名一时者如初说字次名后句乃至偈章品部等说听时皆异云何言一。)二者一剎那顷能持能说能领能受故言一时。故彼论云或能说者得陀罗尼于一字中一剎那顷能持能说一切法门。(解云。地上菩萨得陀罗尼故一剎那顷能持说一切法门也。)或能听者得净耳根一剎那顷闻一字时于余一切皆无障碍悉能领受故名一时。(解云。地上菩萨得陀罗尼一时能领名一时也。)三者共相会遇名为一时。故彼论云或相会遇时分无别故名一时即是说听共相会遇同一时义。(解云。感圣赴机更相会遇名一时也。)或可为四。开听说时为二时故。问。一及时其体是何。答。一是数。时实时分。诸说不同。萨婆多宗及经部师即用有为五蕴为性处界门中亦用有为为性。难。萨婆多宗约色辨同异色外有同异。或可约色辨数量亦应有别体。今依大乘自有两释。一龙猛宗。数及时等皆无有体非蕴处界三科所摄故。智度论第一卷云数时等法实无阴入持所不摄故。彼论复云谓有时方离合一异长短名字凡人心着谓是实有。广说如彼。依弥勒宗数时即是有为法上分位假立即二十四不相应中数及时也。五蕴门中行蕴所摄处界门中法界法处意识境故。依佛地论或是心上分位影像是不相应。此约唯识道理说。问。何故二宗有无不同。答。龙猛宗为破外道实数时等故无体性。依弥勒宗为显大乘法相道理故别立之故不相违。或可五百不相应摄于理无违。十住毗婆沙立七百不相应虽有此理未见成文。问。不别显日初出时乃至中夜说此契经如下处等别指胜处。而此经中但言一时。答。如佛地论昼夜时分诸方不定不可别说。(解云。如南瞻部州日午时西方日出北方夜半东方日没。)

  五中第三别显教主。

  薄伽梵

  依智度论说佛法人有其五种。故第二卷云说法有五一佛自说二弟子说三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今简余四标薄伽梵。问。此经初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说一切法无二之义如何但言薄伽梵说。答。有三义。一以少从多二就胜说故三佛加被故。(如华严经等。)然诸经首标名不同乃有四种。自有经初唯置佛名如涅盘等。自有经初唯婆伽婆如大品等。自有经初双标两号如无上依佛婆伽婆般若经。或有经文二种俱无如相续解脱及多心经等。所以如是诸本异者。相续解脱即一部中最后二品故不标名。多心般若即大般若应是结集菩萨别录流行故亦不标名。余之三句西方诸师自有三说。一真谛三藏七事记中有其二意。一依真实论佛具十义故诸经初十种号中单置佛号。故七事记云大师十号经中何故不列余九而独称佛。解有十义一觉胜天鼓二不由他悟三离二无知(解脱障无知一切智障无知。)四已过睡眠五譬如莲华六自性无染七具足三义(三义者。一假名佛即六神通。二寂灭佛惑不生故。三真实佛即是真如。)八具于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九具三宝性十自知令知他。总有四纸恐多不述。真谛自云此十种义出真实论也。二者真谛自申道理四句分别一切经首双标两号。故七事中云佛婆伽婆有其四句。一是佛非婆伽婆即声闻二乘观四谛证无余涅盘在其自位中得名为佛不修功德行非婆伽婆。二是婆伽婆非佛即是菩萨功德行满名婆伽婆既在因位智慧未满不得名佛。三非佛非婆伽婆是凡夫其不修智慧不名为佛不修功德非婆伽婆。四亦佛亦婆伽婆即是佛世尊智慧圆满故名为佛功德具足婆伽婆。(广释婆伽婆有三四帋。恐繁不述。)乃至彼云若但言佛恐滥二乘若单婆伽婆滥于大菩萨及转轮王故知合说即是如来。是故无上依经及金刚般若皆作此言佛婆伽婆也。部执论记亦同七事也。二菩提留支金刚仙论。依西方正本一切经首皆云婆伽婆。此方诸经或佛或婆伽婆或复双举佛薄伽梵者随译者意。三亲光菩萨佛地论意同金刚仙。故佛地云佛具十种功德名号何故如来教传法者一切经首皆置如是薄伽梵名。谓此一名世咸尊重故诸外道皆称本师名薄伽梵。又此一名总摄诸德余名不尔是故经首皆置此名。大智度论意同佛地。故第二云。问曰婆伽婆正有此名更有余名。答佛功德无量名号亦无量此名取其大者以人多识故。又婆伽婆依涅盘经释有二意一者破恶二具六德。合有七义。故第十八云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烦恼能破烦恼名婆伽婆。(此即破恶。四魔之中唯破烦恼魔也。)又能成就诸善法故又能善解诸法义故有大功德无能胜故有大名闻遍十方故又能种种大惠施故又于无量阿僧祗劫吐女根故。(此即六德。)依智度论有其四义。故第二云婆伽名德婆名为有此名有德。又婆伽名分别婆名巧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又婆伽名声婆名有是名有名声。又婆伽名破婆名能是能破三毒名婆伽婆。二乘虽断而有习气是故不名婆伽婆也又瑜伽论三十八云能破诸魔大力军众具多功德名薄伽梵。又八十卷云怛然安坐妙菩提座任运摧灭一切魔军大势力故薄伽梵。依佛地论薄伽梵名含有二义一具六德二能破四魔。具六德者薄伽梵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义永不系属诸烦恼故二炽盛义炎猛智火所烧炼故三端严义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庄饰故四名称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五吉祥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六尊贵义具一切德常起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如有颂言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种义差别应知总名为薄伽。破四魔者一烦恼魔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随烦恼名烦恼魔有漏五蕴名为蕴魔有漏五蕴诸无常相名为死魔第六他化自在天子名为天魔。如是四种能损诸善故名为魔离四魔故名薄伽梵。破四魔义后当分别。今详西方诸三藏意。昙无谶等依真实论但置佛名真谛三藏依真实论及四句义双标两号。大唐三藏及菩提流支各依一论置薄伽梵。虽有诸说且依薄伽梵有论说故。地婆诃罗三藏说云西方诸本皆云薄伽梵而不相违。大唐三藏诸本中有婆伽婆等者具七转声故有种种。依第八转此亦未可。即是地婆诃罗三藏东都翻者皆安薄伽梵西京所翻皆云佛也。

  解深密经疏卷第三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五中第四说经处所。于中有二初明如来住处庄严后释世尊总别功德。就住处中有其二义初明住处同异后正释经住处差别。言同异者。依解节经化身如来在秽土说故彼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若依深密经即受用身在净土说同解深密。解云。真谛翻解节经意欲礭明胜义谛相故。十八品内但翻中间四品略而不翻余十四品。为成此经具足三分故。不二品内安通序文一味品末安后流通。故真谛记第一卷云经初不说通序文者译家略故。解云。不安品目故说为略非无序文名之为略。然真谛记与经相违。经王舍城耆阇崛。真谛记第一云毗舍离国鬼王法堂为真尚菩萨说解节经等。又智度论第三卷云王舍城在摩揭陀国不云山在毗耶离国。故知违经也。依佛地论释佛地经自有三说。故第一云佛住如是大宫殿中说此契经。受用变化二佛土中今此净土何土所摄。说此经佛为是何身。有义。此土变化土摄。说此经佛是变化身。声闻等众住此土中现对如来闻说此经欢喜信受而奉行故。佛心所现故。出三界净识为相为说胜法化此地前诸有情类令其欣乐修行彼因故。暂化作清净佛土殊胜化身神力加众令暂得见。若不尔者声闻等众应俱不见。有义。此土受用土摄。说此经佛是受用身。此净土量无边际故。路乘门等是实德故。受用如是清净佛土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余处说故。解深密说三地已上乃得生故。(解云。此经无此文也。应是广本。或可译家错也。此文即是瑜伽第七十九。)说此经佛具后所说二十一种实功德故。说余经时不列如是佛功德故。若暂化作如是净土如是妙身加众令见应如余经分明显说然不说故。是受用土及受用身。声闻等众是佛化作。或诸菩萨现作此身庄严佛土说法会故。若尔。此是地上菩萨所应见闻。何故于此化佛土中结集流布。传法菩萨为欲示现一切智者及所居处超过一切世间法故。如是示现欲令所化生欣乐故。为令发愿当生如是清净佛土见如是佛闻如是法修彼因故。为生广大胜解有情及诸菩萨胜欢喜故。欲令增上意乐胜解界坚牢故结集流布。又是法胜于此宜闻。然处非胜化身相麤不可宣说。故受用身居受用土为初地上诸菩萨说令传法者结集流通。若尔。何故不但说彼所说法耶若不说处及能说者。不知此法何处谁说。一切生疑故须具说。如实义者。释迦牟尼说此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此秽土为其说法。地上大众见受用身居佛净土为其说法。所闻虽同所见各别。虽俱欢喜信受奉行解有浅深所行各异。而传法者为令众生闻胜希愿勤修彼因当生净土证佛功德。故就胜者所见结集言薄伽梵住最胜等乃至广说如来功德。今释此经同如实义义亦无失。诸本同异已如上释。

  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

  今正释住处之义。依智度论第三三义释住一住威仪二住圣住三住佛住故名为住。故彼论云问曰何不直说般若波罗蜜而说住处耶。答曰说时方人令人生信故。(时谓说经时。方谓说法处。人谓听众声闻菩萨等。)云何住四种身仪坐卧行住故名为住。复有三住一者天住谓六欲天住法二者梵住谓色无色天住法三者圣住谓佛独觉及阿罗汉住法于三住中佛住圣住。复次施戒善心三事名为天住四无量心名为梵住空无相无作三三昧名为圣住于三住中佛住圣住。复有四住一天二梵三圣四佛三住如前佛住首楞严等诸佛无量三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等种种诸慧及八万四千法藏度人法门如是等种种诸佛功德是佛所住处佛于中住故名佛住。法华论云显法胜故佛住胜处。胜思惟论同法华论。宝积论云。问曰何故初明住处。答佛住此处者欲令敬重彼处故重福众生敬此处故增长善根是故先明住处。功德施菩萨般若论中同宝积论。真谛三藏八义释住。一境界住谓一切十六大国四事供养之处是佛所游履故云境界住。二依止住是一切僧伽蓝耆阇崛山迦兰陀竹林等是所依止。三威仪住谓行住坐卧四威仪。四未舍寿命住谓现在未般涅盘住戒定等五分法身中也。五者梵住谓四无量心佛在大悲中故名梵住也。六者天住谓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第四禅最胜佛住此中。七者圣住谓是解脱解脱有四一入无心定暂灭苦二入空定灭诸见三入无愿定灭贪爱四入无相定灭四谤佛住无相定中心惑都尽也。八佛住佛住无生无灭无处所法中而具足在此八处故名佛住。三身而辨。前三住即是化身住次三是应身后二是法身。前二身是能住后法身是所住也。经中多举八住。前两境界化白衣依止化出家人。即举总别二处。就释此经住处之中有十九句显彼净土十八圆满十八圆满即十八段。言十八者如佛地论第一卷云。论曰此显如来住处圆满诸佛净土。如是净土复由十八圆满事故说名圆满谓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任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由十九句如其次第显示如是十八圆满。即此圆满所严宫殿名佛净土。佛住如是大宫殿中说此契经。然诸论中世亲无性摄大乘释第十梁朝摄论第十五佛地论等(等取大业论等)。皆释经中十八圆满。至文对释。初圆满中有二句经初明显色七宝庄严后辨放光照无边界。此中句者显义满足之为句非要数字方名句也。余十八句准此应知。然初经句亲光两释。故佛地论云谓大宫殿用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此释光曜属于七宝也。)或大宫殿七宝庄严故最胜光曜。(此释光曜属于宫殿。)无性释论亦同佛地。世亲不释易可知故。言七宝者如称赞净土经云一金二银三吠瑠璃四颇胝迦五赤真珠六阿湿摩揭拉婆七牟婆洛揭拉婆。依智度论亦同彼经。故第十云金银毗瑠璃颇梨车渠马瑙赤真珠。解云。金银二宝此土有故翻为此名。真谛释云。弗师罗伽此云黄色宝即是金也。旃陀罗干多此云白色宝即是银也。吠瑠璃者是正梵音。毗瑠璃者梵音讹也。或云瑠璃者略吠音也。或可此土无真瑠璃有似瑠璃故亦翻也真谛梁论记云瑠璃是青色宝烧不可坏唯有鬼神有神力者能破为器或可是其金翘鸟卵。颇胝迦者此云黄绿色宝。佛地论云羯鸡怛诺迦宝。智度论云过千岁冰化为颇梨珠。赤真珠者。佛地论云赤虫所出名赤真珠。或珠体赤名赤真珠。真谛释云即无价宝珠也。阿湿摩揭拉婆者旧云马瑙。真谛释云是赤色宝无性摄论云是帝青大青等宝。解云帝青是帝释青色宝大青是帝释胜青色宝。牟婆洛揭拉婆者旧云车渠。真谛释云是绀色宝。又智度论云。宝有三种谓人宝天宝菩萨宝。人宝力少唯有清净光色除毒除鬼除闇亦除饥渴寒热等苦。天宝亦大亦胜常随逐天身可使令共语轻而不重。菩萨宝胜于天宝能兼有人天宝事又能令众生知死此生彼因缘本末又复能出种种法音乃至广说。又彼复云。问曰是诸珍宝从何处出。答曰金出山石沙赤铜中。真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龙珠出龙脑中。珊瑚出海中石树生。贝生虫甲。银生烧石。余瑠璃颇梨等皆出山窟中。如意珠出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为颇梨珠。如是等诸宝是人中常宝所庄严一切国土是最殊胜。诸天所不能得何以故从大功德所生故。大业论云七宝皆是石所摄也。

  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

  明第二句放光普照亲光释云。他受用土体虽不遍以光普照。自受用土以体遍故光亦普照。世亲释云谓前七宝放光普照。无性释论具上二释。

  无量方所玅饰间列

  此显第二形色圆满。言方所者如绮井等言玅饰者如华文等。亲光释云。谓大宫殿玅饰间列无量方所(此释无量属于方所)或大宫殿无量玅饰方所间列(此释无量属于玅饰)。言无量者或数无量或处无量。解云。此中数无量者重释前云无量玅饰。处无量者重释前云无量方所。世亲无性亦同亲光。上来已释显形二色。然此二色有差别者依俱舍等二门分别。一约二十色分别显形二显形相对四句分别。二十色辨显形者。如俱舍论初卷颂云色二或二十。长行释云言色二者一显二形。显色有四青黄亦白。余显是此四色差别。解云。余者光影明闇烟云麈雾皆是青等之差别也。日光名光。余光名明。有云光者黄色所摄。有云赤色。有云黄赤今解不尔。光明二种皆通四色。影闇是青。烟云麈雾皆通四色。或可雾是青白所摄。形色有八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复说二十者谓青赤白光影明闇云烟麈雾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有余师说空一显色第二十一。释诸色相具说如彼。言四句者。如彼论说或有色处有显无形谓青黄赤白影光明闇。或有色处有形无显谓长等一分身表业性。或有色处有显有形谓所余色。然此四句诸说不同。一真谛三藏云。一显而非形如须弥山四方空中青等显色。二形而非显谓身表色。三亦显亦形如身等中青黄等色。四非显非形如无表色。二大唐三藏约生智义以辨四句。如一疋帛染青色时而形不改唯生显智形智不生如是名为显而非形。若其截割而不染者但有形智显智不生如是名为形而非显。若其染截形显智生。如正理说遥见黑幡作如是言是乌非幡幡非乌等如是名为亦显亦形。非显非形者如空界色等。然第四句诸说不同。依毗婆沙自有两说一云空界色为第四句一云非显非形者无也。若依正理声香味触及无表色为第四句。识身足论五根四麈及无表色为第四句。又俱舍云有余师说唯光明色有显无形。现见世间青等色处有长等故。(此是萨婆多第二师说。)问。萨婆多显形别体如何说云亦显亦形。解云俱舍由此问答故彼论云如何一事具有显形(经部师等问萨婆多宗。)由于此中俱可知故此中有者是有智义非有境义。萨婆多师答于一处所约新生智故名为形显非于一体有二境义大唐三藏依此而说。今依大乘种数多少诸论不同。若依瑜伽二十四色。故第一云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麈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麤细正不正高下。表色者谓取舍屈申行住坐卧如是等色。解云。虽二十四色四句分别唯有三句。一显而非形有十三。二形而非显有十种。三非显非形谓表色。依显扬论亦二十四。故初卷云若显色若形色若表色。谓青黄赤白如是等显色长短方圆麤细高下正及不正烟云麈雾光影明闇若空一显色若影像色是色。解。显扬言虽有异意同瑜伽。故彼所说如是等言等取后说云烟等句影像之色即是表色。依杂集论二十五色更加迥色。余同瑜伽而不分别。四句差别同瑜伽论于理无违。

  周圆无际其量难测。

  此显第三分量圆满。亲光菩萨先以三义释其难测后约二土分别难测。言三义者一云其量周圆无际难测一云其量无际周圆难测第三一义约十方等以释难测。故佛地云谓大宫殿其量周圆无际难测或大宫殿其量无际周圆难测又东方等分齐无故长短等相难可测故。后约二土释难测者有三师释。故佛地云。有义。如来受用身土随所化生所宜而现或大或小其量无定。虽现广大亦有边际。然就地前菩萨智等说言无际其量难测。有义。如来受用身土三无数劫所修无边善根所感周遍法界。地上菩萨及诸如来亦不能测其量边际。以无边故如无始时。如实义者受用身土略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修无边善根所感周遍法界为自受用大法乐故。从初得佛尽未来际相续无变。如诸功德诸大菩萨亦不能见但可得闻。如是净土以无量故诸佛虽见亦不能测其量边际。二他受用谓诸如来为令地上诸菩萨众受大法乐进修胜行随宜而现或胜或劣或大或小改转不定如变化土。如是净土以有边故地上菩萨及诸如来皆测其量。但就地前言不能测。由是二种差别故言周圆无际其量难测。无性即同佛地三中初二复次。世亲不释义可知故。

  超过三界所行之处。

  此明第四方所圆满。亲光释云。谓大宫殿处所方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非如三界自地诸爱执为己有所缘相应二缚随增。是彼异熟及增上果。如是净土非三界爱所执受故离二缚故。非彼异熟增上果故。如涅盘等超过三界异熟果地。约十八界问答分别具不具等。广如佛地及净土章。(勘净土章及三身章约十八界问答分别有不。)

  胜出世间善根所起

  此明第五因圆满也。亲光释云。谓大宫殿用出世间无分别智后所得智善根为因而得生起。非是无因非大自在天等为因。云何净土超过三界而用出世无分别智后所得智。世间净法为异熟因。不说与彼为异熟因。然为余因彼得生起。如苦法智忍品世第一法为因。此用本来无分别智后得无漏善法种子三无数劫修令增广为此净土变现生因。无分别智名出世间。后得过前说名为胜。用胜出世无漏善根为此生因。或诸声闻独觉圣道名出世间。如来善根过彼名胜。此佛净土如来识中无漏善根为因而生。有义。但是增上缘生。以外法故。有义。亦是因缘而生亲能生故。若不尔者应无因缘。外法相望非因缘故。一切外法皆用内法熏习为因。若尔。外法既是共有。云何有情各别种子共为因缘合生一果。勿以小心测量大法。外物岂是极微合成实有体性多因共感。但是有情异识各变同处相似不相障碍。如众镫明如多所梦。因类是同果相相似。处所无别假名为共实各有异。诸佛净土亦复如是。各别识变皆遍法界。同处相似说名为共。

  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此显第六果圆满也。亲光释云。谓大宫殿最极自在佛无漏心以为体相。唯有识故。非离识外别有宝等。即佛净心如是变现似众宝等。此即如来大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故。于一切时遍一切处不待作意任运变现众宝庄严受用佛土与自受用身作所依止处。利他无漏净土种子因缘力故。随他地上菩萨所宜变现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与他受用身作所依止处。谓初地菩萨所宜现小现劣如是展转乃至十地最大最胜。于地地中初中后等亦复如是。世亲无性更无别释。

  如来所都。

  此明第七主圆满也。亲光释云。谓大宫殿诸佛世尊为主非余。以殊胜故唯属世尊。或唯世尊住持摄受非余所能。自受用土虽遍法界一一自变各自为主不相障碍。他受用土虽诸佛变然一合相亦一相身摄受为主不相障碍。世亲无性无别异释。

  诸大菩萨众所云集。

  此辨第八辅翼圆满。亲光释云。谓大宫殿常有无量大菩萨僧共所云集诸来朝者名为辅翼。既有无数大菩萨僧常来辅翼故无怨敌能为违害。诸声闻等无如是事。谓初地上诸菩萨众虽不能集诸佛自利受用净土而能集会诸佛利他受用净土。诸佛慈悲于自识上随菩萨宜现麤玅土菩萨随自善根愿力于自识上似佛所生净土相现。虽是自心各别变现而同一处形相相似谓为一土共集其中。如是地上菩萨净土为是有漏为是无漏。如是等义具如章说。世亲无性更无异释。

  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从。

  此即第九眷属圆满。依智度论第五卷说天有三种。一假号天谓轮王等。(等即等取诸小王也。)二者生天谓从四天王天乃至有顶天。三者净天谓佛法身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智度论第七大同此说。又第二十二天有四种。一者名天如今国王名为天子。二者生天从四天王乃至非非想天。三者净天谓人中生诸圣人是。四者生净天三界天中生诸圣人是。解云。三种四种天中名生二天名为天也。故法华云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本业经云无色诸天来入会故亦名天众。依舍利弗问经护天诸神名为天也。龙有四种。一者天龙持天宫殿令不堕落。二者人龙兴云致雨。三者地龙持地及海。四者王龙守王宝藏。言药叉者旧云夜叉。真谛翻为轻捷鬼也。大唐三藏翻为暴恶亦名勇健亦名可畏。其类有三一者在地二者在空三者在天为天给使。健达缚者旧云干闼婆。此翻名寻香行。西方人呼发乐戏儿名健闼缚。不事生业寻食香气作乐乞求名寻香行。今此神鬼常能作乐食诸香气名健达缚。智度论第十云是天伎神。常随诸天其心柔软福少诸天居十宝山间。阿素洛者旧云何修罗。此云非天。行多谄诈无天实行名曰非天如人恶行名曰非人。故瑜伽论第四卷云又诸非天当知天趣所摄。然由意志多怀诈幻谄诳多故不如诸天为净法器由此因缘有时经中说为别趣实是天类。由不受行诸天法故说为非天。或云疑神。故智度论第三十云。阿修罗神是天受乐少减诸天威德变化随意所作。是故人疑言是修罗非修罗。或云身大。智度论云修罗秦言大也。大海中立不没于膝向下观忉利天。又云不端正唯女舍脂端正父兄眷属皆丑。又云男丑女端正故云不端正又云无酒采四天下华于海酿酒不成故言无酒。依瑜伽智度修罗天摄。毗昙论说修罗鬼摄。依正法念处经有鬼有畜。依伽他经有天鬼畜三种所摄。然阿修罗有五地别。如地经说。一者地上众相山中势力最下。二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王名曰罗睺。三罗睺下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王名曰勇健。于勇健下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王名曰华鬘。于华鬘下复过二万一千由旬有修罗王名毗摩质多。毗摩之母本从天生故名天。劫初成时有诸天女来海中洗浴水触其身遂失精气流在水中成一肉卵径八千岁乃生一女有九百九十九头头有千眼有九百九十九口口有四牙牙上出火犹如礔礰二十四手九百九十九脚此女后时在海浮戏水精人身生一肉卵径八千岁生毗摩质多身千头头有千眼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手脚唯有八其形四倍大于须弥纯食淤泥及与藉根多与天诤如正法念经说。揭路荼者旧云迦楼罗。名为金翅鸟。今云玅翅鸟鸟翅种种宝色庄严不唯金故。华严经云。法身金翅鸟四如意为足慈悲明净眼住一切智树。菩萨金翅鸟生死大海中搏撮天人龙安置涅盘岸。此是不退三昧金翅之法门。准此应知净土八部皆是化也。海龙王经翻为大身凤凰。经云其鸟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阎浮提止容一足。颈下有如意珠故名如意。又云。是其鸟神于中有其金翅之鸟纯食诸龙有四生别其化生者食四生龙。其胎生者食三生龙除其化生。其卵生者食二生龙除化除胎。其湿生者唯食其湿。此四天下有一化生迦楼罗王名曰正音寿八千岁日别新食一大龙王五百小龙绕四天下周而复始次第食之。命欲终时诸龙吐毒不复能食饥火所烧耸翅直下至风轮际为风所吹而复上来往返七回无处停足遂至金刚轮山顶上命终。以食诸龙身肉毒气遂发猛火。其难陀龙王及跋难陀恐烧宝山遂降大雨滴如车轮以灭其火。身肉消散唯有心在大如人●(月+坒)清瑠璃。轮王得之用为珠宝帝释得之为髻中珠。紧捺洛者此云歌神能歌咏与干闼婆同事诸天。天须之时更互来去。又云疑神。体是畜生形状似人面貌端正顶有一角。人见生疑不知为人为鬼畜耶故名疑神。此是天之乐神。莫呼洛伽者莫呼此云大洛名为腹伽名为行。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又龙蛇难辨以滥于龙故偏指也。世亲摄论云。前已举龙。今复举莫呼洛伽为摄大蟒。人非人等者有八部神悉非人作人形来听法故曰人非人。故舍利弗问经云非八部鬼神皆曰人非人也。又云人者总摄一切人非人者总摄一切人非人。又云人非人者疑云为是人为非人也。依舍利弗问经说八部因。彼云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八部鬼神以何因缘生于恶道常闻正法。佛言以二种业一以恶业生于恶道二以善业多受快乐。此八部皆曰人非人者先身以车轝等供养三宝父母贤胜之人犹怀悭险诳嫉故受此身如普光净胜天神等。龙者先世修建德本广行布施不依正念急性好瞋故受此身如摩尼光龙王等。夜叉神者先世好大布施或先损害然后饶益随功胜负故受此身。干闼婆者先生亦少有瞋恚常好布施以青莲华自严作众伎乐今为此神常为诸天奏诸伎乐因名乐神。阿修罗者志强不随善友所作净福好逐幻伪之人作诸邪福依傍邪师甚好布施又乐观他鬬讼故受此身。迦楼罗神者先世修大舍施常有高心以陵于物故受此身。紧那罗者昔好劝人发菩提心未正其志逐诸邪师故受此身。摩睺罗神者亦布施护法性好瞋恚故受此身。又佛地论云。云何净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而有天等以为眷属。天等皆是三界摄故。净识如是摄受变现为严净土故不相违。或为成熟所化有情示现如是变化种类。如为调伏劫比拏王现化无量转论王众眷属围绕。或诸菩萨化作无量天龙等身住净土中以供养佛。或自化身为天龙等翼从如来故无有过。梁摄论十五云于净土中实无如此天龙等众。欲令不空故佛化作如此杂类。

  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此明第十任持圆满。亲光释云。谓于此中大乘法味喜乐所持。食能令住是任持义。(此上亲光释义。)已说净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云何有食。又无漏法不应名食。食能长养三有众生此断有故应不名食。(此外人问有其三意。一问超过三界云何有食。二无漏法不应名食三断三有故应不名食。)是任持因故亦名食。(论主略答。虽是无漏,而任持故亦名为食。)如汝宗中生色界等入无漏定亦应名食。(此反经部。汝宗生色界等入无漏定虽是无漏亦应名食。)非过去食应名为食过去无故。(此破萨婆多用过去食为食。此抑破小乘合许无漏食。)此亦应尔是任持因故说为食。(此即论主立自宗义。)如有漏法虽障无漏然持有漏得名为食。无漏亦尔虽断有漏然持无漏云何非食。(论主成立食义。)此净土中诸佛菩萨后得无漏能说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乐。又正体智受真如味生大喜乐。能任持身令不断坏长养善法故名为食。(此申大乘正义。)世亲无性更无别释。又法华云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即彼偈云法喜禅悦食更无余食想。

  现作众生一切义利。

  此第十一事业圆满。亲光释云。谓于此中自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或令一切有情自作一切义利。现益名义当益名利世间名义出世名利离恶名义摄善名利福德名义智慧名利。如是等别虽在寂定由先所修加行愿行任运能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世亲无性更无异释。

  蠲除一切烦恼缠垢。

  此第十二摄益圆满。依佛地论烦恼缠垢二种差别三复次释。故彼论云即诸烦恼名为缠垢。解云。烦恼缠垢差别异名。如瑜伽第八卷云烦恼差别者谓缠垢等。数起现行故名为缠自性染污故名为垢。又烦恼者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欲界四谛各有十。色无色界四谛除瞋各九。合有一百一十二。欲界修道有六使谓贪瞋慢无明身见边见。色无色界修道各五除瞋。合有一百二十八。如显扬第一说。)缠者即是无惭愧等。(等者于入缠中等取惛沈掉举恶作嫉妒悭吝。如瑜伽第八杂集第七。)垢者即是谄诳憍等。(等者于六垢中等取害恨恼三。)又所知障或诸随眠名为烦恼即彼现起说名缠垢本惑名缠随惑名垢。如是远离烦恼缠垢名为摄益。然此经文三本不同。摄大乘论所列经文虽有灾横而无缠垢故彼论云蠲除一切烦恼灾横。今依此经虽有缠垢而无灾横。佛地经文具说烦恼灾横缠垢故彼经云灭诸烦恼灾横缠垢。释灾横义如佛地论及摄大乘。

  远离众魔。

  显第十三无畏圆满。言众魔者如前所说烦恼蕴死及与天魔。如亲光说如是四种皆能损害诸善法故说名为魔。然离四魔有差别者。依萨婆多及大乘化相。菩提树下成佛道时无间解脱破烦恼魔。入无余依涅盘界时能破蕴魔。留三月命能破死魔。入慈定时能破天魔。若依大乘理实说者。如佛地论初地以上离麤四魔于佛果中究竟永离。随义分别十信已上于诸地中渐次远离如理应思。

  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

  辨第十四住处圆满。亲光释云。谓于此中佛所住处胜过一切菩萨及余庄严住处唯是如来玅饰庄严为所住处。由胜一切庄严住处是故说名住处圆满。世亲无性更无异释。

  大念慧行以为游路。

  显第十五路圆满也。亲光释云。谓于此中大念大慧及以大行为所行路所游履故名为游路是道异名。闻所成慧名为大念闻已记持无倒义故。思所成慧名为大慧依理审思得决定故。修所成慧名为大行由修习力趣真理故。大者念等缘大乘法而生起故。是彼果故彼所摄故履三玅慧净土往还故名游路。此说菩萨因三玅慧得入净土故名游路。(八地已上常入定位即用何慧名为闻慧。准此大乘设入定位义说闻慧于理无失。)若诸如来大念即是无分别智由念安住真如理故大慧即是后所得智分别诸法真俗相故。此二皆有造作净土增上业用故俱名行由此二智通生净土故名游路。或大念行是自利行内摄记故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分别故。如其次第通生如来二种净土故名游路。(具如佛地论说。)无性世亲更无异释。

  大止玅观以为所乘。

  是第十六乘圆满也。亲光释云。止谓三摩地观谓般罗若。大义如前。此二等运故名所乘。乘此止观随其所应行前道路路是总位。位中止观别名所乘。(总别显不思议。)世亲释云乘止及观而游趣故。无性释云。以乘止观游三慧路往所趣国。胜诸声闻独觉菩萨所乘止观故名为大。

  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

  是第十七门圆满也。亲光释云。谓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解脱即是出离涅盘即大空等名解脱门依从此门而入净土。遍计所执生法无我说名为空。缘此三摩地名空解脱门。相谓十相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六男七女八生九老十死。即是涅盘无此等相故名无相。缘此三摩地名无相解脱门。愿谓求愿观三界苦无所求愿故名无愿。缘此三摩地名无愿解脱门。由此空等三解脱门得入净土故名为门。大如前说。此净土中亦应有事路乘门等。为令有情欣乐实德故就行说。(如论说须释。此中应辨三解脱门章。)

  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华王众所建立大宫殿中。

  明第十八依持圆满。佛地论云。谓如地等依风轮等或如世间宫殿依地。如是净土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红莲华王众所建立。下以三义释大及王。一者谓红莲华大宝所成如是大宝无量功德众善所起于众宝中胜故名大。(释大。)此宝红莲于诸华中最为殊胜故名华王。(释王。)二者或此宝华望诸菩萨善根所起红莲华众胜故名大。(释大。)佛是法王是佛最胜善根所起故名华王。(释王。)三者又此宝华极难得故名为大。(释大。)宝华中最胜故名华王。(释王。)此华非一或华叶多故名为众。世亲释云。次有一句显依持圆满如大地等依风轮住此佛净土何所依持。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红莲华之所建立。无性释云。此红莲华于诸华中最为殊胜是故说名大宝华王。或即如来说名大王故此红莲华是佛依处从王为名。所建立者谓佛净土依此华王长时相续无有间绝。此句显示依持圆满。

  解深密经疏卷第四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上来已释住处庄严。自下第二释总别德。如何此中先处后德。亲光释云为显世尊依净佛土具如是德说此经故。就释德中复分为二。初释总德二释别德。说此二德有何义耶。依佛地论有其二义。一显诸佛异余大师故说世尊功德殊胜二为其余生净信故显示世尊功德圆满。无性论云。显薄伽梵异诸声闻独觉菩萨觉最胜故。

  是薄伽梵最清净觉。

  薄伽梵者显有德人。最清净觉者正明胜德。依佛地论释有三义。一于一切有为无为所应觉境正开觉故二于一切所应觉境净玅圆满正开觉故三于一切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正开觉故。解云。三释有差别者。一约法数以释净觉有为无为摄法尽故。二约二慧以释净觉净玅圆满摄慧尽故。(净玅者缘俗智。圆满者缘真智。)三就真俗以释净觉以依二谛摄境尽故。下经云尽所有性如五数蕴等如所有性七真如等。此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如第三卷经记中说。

  自下第二释诸别德然释此德有其二义一明种数多少新旧同异二依诸论正释经文。文同异者。真谛三藏梁摄大乘论本唯有二十句阙经一句穷未来际。无着但二十德名。释论初云由二十道理成就如来智慧最清净故乃至后云第一句为本余二十一句为能成就。解云。旧本有二种失。一脱经一句穷未来际二或释云二十道理便违后说二十一句。由斯诸师谬释非一。真谛记云。别德唯有二十句通取结句合成二十一句。别德常●(冖+言)二师亦同真谛。嵩法师云论中有二十句而言一者剩此一字或可脱失一种功德。道默法师总别合说成二十一。如是等谬不可具述。今依唐本摄大乘等具释经中二十一德。故今唐本经论为正。二依经论正释经者。释此别德诸论不同。一摄大乘论先举经中二十一德后依道理立功德名而不解释。故本论云谓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修一切障对治功德。降伏一切外道功德。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安立正法功德。授记功德。于一切世界现示受用变化身功德。断疑功德。令入种种行功德。当来法生玅智功德。如其胜解示现功德。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无尽功德等。二者世亲略释经论二十一德。(长一纸半)三者无性广释经论二十一德。(三纸半)后明功德生起次第。(一纸半)四者亲光佛地论中有二复次初自立名释经诸句。(两半纸)后依无着所立德名以释经句。(有其四纸)今依诸论正释经文。就释文中自有两说。一世亲等一一别释为二十一。二者亲光合释后二分为二十。虽有两说且依前说。依无性论总分为二。初有四种明自利德后十七种显利他德。自利德中复分为四一明智德二显断德三辨恩德四释化用平等。配文可知。

  不二现行。

  此释第一不二现行。世亲释云。即是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非如声闻独觉智亦有障亦无障故。(解云。且如天眼三千界内无障外即有障。余皆准此。)依无性论有二复次。初同世亲。后复次云或二处现行此中无有。(二处自有两说。一云前约得通者说。今二处约未得通于内外处皆有障行。佛无此故不二现行。或可二处如佛地论生死涅盘以为二处也。)亲光释云。显示世尊一向无障殊胜功德。谓诸异生住着生死二乘圣者住着涅盘如是二障世尊无故。佛地后释文同世亲。如是诸释总有三说。一有障无障为二现行二内外二处无智为二现行三乐着生死涅盘为二现行。

  趣无相法。

  显第二德。世亲释云。谓清净真如名无相法。趣谓趣入即是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谓此真如非是有相诸法无性以为相故亦非无相自相有故。于此无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故。解云。真如有其二义一者最胜二者清净。证智能入最胜清净二种境义亦令他入是故说最胜能入清净能入。无性两释。初同世亲。后复次云无住涅盘名为无相不住生死涅盘相故。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调化方便殊胜功德。谓无相法即是涅盘。佛善知了三乘有情随彼堪能调化方便如实为说令彼趣证无相法故。亲光后释亦同世亲。如是诸论总有三释。一者真如名为无相远离有无二种相故。二无住涅盘名为无相不住生死涅盘相故。三者三乘涅盘名为无相以无色等十种相故。

  住于佛住。

  显第三德。世亲释云。谓住佛所住无所住处即是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谓此住中常作佛事无有休息。解云。无所住处者谓无住涅盘。无功用者谓不由功用作利有情事。无性摄论第十卷云。佛无住为住者生死涅盘无住为住此即安住无住涅盘。诸事无功用者不由功用作一切事犹如世间末尼天乐。无性释云。随其所应恒正安住圣天梵住非如声闻要作功用方利有情非如外道有住非胜。天住即是四种静虑。梵住即是悲等无量。圣住即是空无相等。又无性云于空大悲善安住故名为佛住。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观所调化殊胜功德。谓住大悲昼夜六时观世间故。亲光后释同无性前释。如是诸论总有四释。一住无住涅盘二住圣天梵住三住空大悲四住大悲。

  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明第四德。世亲释云即是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更无别释。梁摄论云。所依即法身意乐即应身。作业即化身。如是三身一切十方三世如来平等无异皆已至得。无性释云。所依无差别者一切皆依清净智故。意乐无差别者一切皆有利益安乐一切有情胜意乐故。作业无差别者一切皆作受用变化利他事故非如声闻等唯有所依故。亲光释云。显示世尊得一切佛相似事业殊胜功德。谓证诸佛相似事业平等性故。解云。诸佛能现受用变化利有情事平等相似。亲光后释亦同无性。如是诸论总有三释。一者诸佛三身无别二者诸佛净智大悲受用变化二身无别三者诸佛示现受用变化相似事业无别。

  到无障处。

  显第五德。世亲释云。即是修一切障对治功德。谓一切时常修觉慧对治一切障故。无性释云。谓已串习一切烦恼及所知障对治圣道一切种智定自在性。(此释功德。)已到永离一切习气所依趣处。(此释到无障处。所依趣处即是涅盘。)亲光释云。显示世尊永断所治殊胜功德。谓已证得解脱一切烦恼所知二障智及已永断一切障。亲光后释同无性论总释。意云如上诸论修二障智断一切障能到涅盘无障之处。

  不可转法。

  辨第六德。世亲论云。即是降伏外道功德。更无别释。(非诸外道所能退转。)无性释云。谓教证二法皆不为他所能动转无有余法胜过此故。(教证二法非外道转。)又无性云谓诸魔等不能退转。亲光释云。显示世尊降伏外道殊胜功德。谓佛正法一切外道不能退转降伏彼已显正道故。亲光后释同无性前解。如是诸论总有二释。一者外道不能退转二者魔等不能退转。

  所行无碍。

  显第七德。世亲释云。即是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谓虽生世间行于世间所行之处不为利等世间八法所染污故。(言八法者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广如无性前释。亦同世亲。)又无性云。于诸所化有情利益安乐事中无有高下能为拘碍名所行无碍。亲光释云。显示世尊降伏魔怨殊胜功德。谓所行者即色等境此所行境扰乱心故障碍善故说名魔怨。谓佛世尊心善安定极悦意境。亦不能乱。所有功德极善成满一切恶境不能为碍以能摧伏一切境界一切所行不能拘碍是故说名所行无碍。亲光后释同世亲说。如上诸论总有三释。一者八风二者高下三者魔境皆不能碍。

  其所安立不可思议。

  明第八德。世亲释云。即是安立正法功德。由契经等正法无量不可思议(原本有非凡夫所能知如来安立不可思议十四字。世亲释论本无。今删。)非诸愚夫所能解故。解云。教法对佛名所安立。非愚所解名不可思议。梁摄论云。十二部教安立竟乃至婴儿等亦能通达。无性释云。谓契经等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彼彼自相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诸愚失觉所行故出世间故不可思议。解云。十二分教对佛名所安立。即此教法安立自相共相故名为安立。亲光两释。初同世亲。第二复次大同无性。

  游于三世平等法性。

  辨第九德。世亲论云。即是授记功德。无性释云。谓于三世平等法性能遍游涉以于三世平等性中能随解了过去未来曾当转事皆如现在而授记故。解云。无性自有两释。此则初释谓能了知三世诸法平等真如故证知过未犹如现在。或即三世名为法性证无差别故名平等。无性后释三世诸佛利有情事皆相似故。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记别三世殊胜功德。谓记三世皆无碍故。后复次云谓于三世流转句义皆如现在分别无倒故名平等。如是诸论总有二释。一云三世即所记境二云三世谓三世佛。

  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明第十德。世亲释云。即是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无性意同。亲光释云。显示世尊现从覩史天宫来下殊胜功德谓现化身普于一切世界州渚同时流下入母胎故。亲光后释意同世亲。如是诸论总有两释。一约二身二谓化相。

  于一切法智无疑滞。

  显第十一德。世亲释。即是断疑功德。无性释。于一切境善决定故。非于诸法自不决定能决他疑非离决定能断疑故。亲光释云。显示世尊断一切疑殊胜功德。谓于诸法已得能除一切疑惑决定智故。佛地后释亦同无性。如是诸释皆同断疑。

  于一切行成就大觉。

  第十二德。世亲释云。即是令入种种行功德。无性亦同。亲光释云。显示世尊于一切乘所化有情能随所应示现自身殊胜功德。谓遍了知一切有情性行差别如其所应现自身故。亲光后释意同世亲。如上诸释皆同入行。

  于诸法智无有疑惑。

  第十三德。世亲释云。即是当来法生玅智功德。谓知当来如是法生如来玅智。无性释云。谓圣声闻言此全无少分善根而弃舍者。佛薄伽梵知彼后时善法当生现证知彼余生微少善根种子所随逐故。解云。如经中说(勘是何经)。佛于一时在祇洹林有一乞人至比丘所请求入道。诸声闻等以宿住智观八万劫来未有一念趣向善根故皆不度。佛后责问不度所由。诸比丘等具报所为。于后世尊为说法要得证初果。诸比丘等请问所由。佛为说云此人先世定光佛时作取柴人至城门首见诸人等扫饰治道以待世尊此取柴人问诸人云治道何为。诸人答言定光如来今日入城故修道路。此取柴人闻佛名已身毛皆竖悲泣雨泪不能自胜欲待世尊衣食所累遂往入山路逢一虎搂而食之未入口时忘本佛名但云城门首人遂为虎食。此人唯有此一念念佛善根从定光佛是第二僧祗时起此念佛。后经第三僧祗及九十余劫此一念善根方熟。故佛依此善种为其说法得证初果。如此细种二乘不知佛能达也。亲光释云。显示世尊玅善了达一切法智能随所应恒正教诲殊胜功德。谓于诸佛怀疑惑者无有堪能随应教诲。唯佛世尊证见诸法智善决定能随所应无倒教诲无休废故。亲光后释意同无性。如上诸论总有两释。一于当来二通诸法。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第十四德。世亲论云。即是如其胜解示现功德。无性释云。谓随有情种种胜解现金色等虽现此身而无分别如末尼珠及箫笛等。(虽无分别而能现身名不可分别。或可所现之身由无分别起故余人不可分别。)无性复云即于所化有情邪正及俱行中所应现相不可分别。(于有情中现邪正等行不可分别是邪正等行名不可分别也。)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能正摄受无染自身殊胜功德。谓诸佛身非是虚妄分别所起无烦恼业生杂染故。如来身非是杂染分别起故不可分别。(凡所现身不由虚妄分别起故名不可分别。或可所现身非虚妄分别起故余人不可分别也。)亲光后释大同无性。故彼论云谓佛世尊虽无分别如末尼珠由诸如来增上力故亦由自身胜解力故见如来身如金色然诸如来无有分别无异分别。具说如彼。(无有分别者无自性分别。无异分别者无差别分别。)又亲光云或同彼类不可分别。解云。此同无性现邪等行不可知故不可分别。或可现六道身不可分别与其六道有差别相名不可分别。依梁论云。示现化身数量相貌时节处所并不可分别。如上诸说总有四释。一云凡所现身不由分别任运起故名不可分别。一云于有情中现邪等行不可知故名不可分别。

  一切菩萨正所求智。

  第十五德。世亲云。即是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谓无量菩萨所依能作调伏诸有情事此非诸佛已得自他平等更求此智。唯有诸佛已作如是胜调伏事。总释意云。佛调伏智即是无量菩萨所依。由菩萨加行渐次证得非佛所求。以佛已证最胜调伏故。余释差别如后所引。无性释云。谓由无量菩萨所依。为欲调伏诸有情故发起加行。佛增上力闻法为先获得妙智。异类菩萨摄受付属。展转相续无间而转。由此证得一切菩萨等所求智。于此释中先释功德后释经句。无量菩萨所依者释上无量所依。无量所依即佛智也。有说即是菩萨无分别智。为欲调伏诸有情执取心故发起加行者。求佛智也。或可求菩萨智。虽有二释求佛智为胜。下释经句。佛增上力。有菩萨闻法为先获得初地无分别妙智。或可获得佛一切妙智。譬如一镫传然千镫。地前异类菩萨及不定姓声闻独觉佛自摄受。佛涅盘时付属余佛及大菩萨。一切善人展转令闻思修智由此证得一切菩萨等皆所求佛果智也。世亲般若论。善护念者依根熟菩萨说。善付属者依根未熟菩萨说。无性复云。列摄任持不定种姓声闻菩萨故赞大乘。为显此事故次说言一切菩萨等所求智。解云。为列不定声闻等令进趣故任持不定菩萨令不退故说大乘智。故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亲光释云。显示世尊成就佛种不断方便殊胜功德。谓诸菩萨为令佛种无断绝故勤修加行。非声闻等。是故佛智唯诸菩萨正所应求。(准此佛智以为所求非菩萨智为所求也。)亲光后释亦同无性。如上诸说总有两释。一者利他德二者佛种不断即自利德。

  得佛无二住胜彼岸。

  第十六德。世亲释云。即是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谓无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于如是无二法身得善清净波罗蜜多。解云。准梁论用圆满法身及四德波罗蜜为功德体。故梁论云如来法身名住四德究竟名波罗蜜。具说如彼。无性释云谓无二故名为平等依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果位成满故。解云。诸佛法身无二故名平等。无性复云果位六度无增减故名为平等。具说如彼。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自性身分殊胜功德。谓佛法身无差别相名无二。佛无二住即是法身真如为体无差别相。于中一切二相分别皆不现行。缘彼胜定常住其中故名为住。即无二住名胜彼岸。佛已穷到故名为得。解云。判此亲光三说不同。一云举能住定显所住境平等法身。一云虽举所住意取住定。一云通取所住能住以立德名。又亲光云。谓于佛地无二法身一切施等波罗蜜多平等圆满。解云。法身一故名为无二。六度皆满故名平等。如上诸论总有两释。一云法身一故名为无二一云于法身中无种种二故名为无二。

  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第十七德。世亲释云。谓于无杂如来智中胜解究竟此中胜解名为解脱。即是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解云。世亲论意。依无性释而可了知。言不相间杂者如来胜解所现佛土不相间杂。言如来解脱者即是如来现土胜解。于所现中无不了知故名妙智究竟。无性释云。谓观众生胜解差别现金银等种种佛土不相间杂。世尊胜解现在前时随众所乐悉皆显现无不了知。无性复云。闻一切佛得平等言即谓一切应同一性。为遮此疑故次说言如来解脱妙智究竟。亲光释云。显示世尊受用身分殊胜功德。(立功德名。)谓受用身不相间杂一切如来受用身体各各别故。(释自受用身不相间杂。)如来妙智能令一切众生解脱故名如来解脱妙智。佛于此智已得究竟如是即说如来妙智不相间杂。(此释妙智不相间杂。)于净佛土现受用身亦不相杂。(此释他受用身不相间杂。)大集会中现种种身与诸菩萨受用法乐亦不相杂。(释受用法乐不相间杂。)如来于此智所现身亦到究竟(重释究竟。)亲光后解同无性初释。上来五释文显可知。

  证无中边佛地平等。

  第十八德。世亲释云。即是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谓佛法身不可分限尔所方处。受用变化亦不可说尔所世界。(文显可知。)梁论释云。如来三种身中法身约处所不可度量。应化两身亦尔。不可言但此世界有彼世界无。无有一法出法身外无有众生界出应化两身外。无性两释。初次中复有四种意同世亲。故彼论云如世界无中无边。佛地亦尔功德方处无有分限。或复世界方处无边。诸佛三身即于其中称世界量平等遍满。以法身等即住如是诸世界中非余处故。或法身等于佛地中平等遍满。无中无边无有分限。此法身等遍一切处为诸众生现作饶益。然非自性无中无边。解云。无中无边有其四种。一约喻法释无中边。二或复世界下约所依能依释无中边。三或法身等下唯约佛地释无中边无有分限。四此法身等下明为众生故现身无分限然非自性无中边身也。无性复云。非一非异其相云何。为答此问故次说言证无中边佛地平等。解云。于此德中先问后答。乘前不相间杂故云非一。乘前得佛无二故云非异。如是非一异相云何应知。为答此问故次说言证无中边佛地平等。虽复非一各各遍周若是无二亦是遍满故无中边。亲光云。显示世尊证真如相殊胜功德。谓真如相无有中边远离一切有为无为中边相故。远离方处中边相故。如是真如即是佛地平等法性。证此佛地平等性故遍知一切有为无为等于中不染。解云。远离一切有为无为中边相故者如于有为执为定有是常边。执为定无是断边。非有非无是中道。中道之义待边故立。边性自离中何所中。故佛证平等中边俱离。有为既尔无为亦然。若随俗说方土处所有中有边如中国为中余国名边。佛证平等无方土故远离方土中边相也。或可有为无为为二边非有为非无为为中。边既非有中何所中。方所中边准此应释。亲光后释同世亲说。

  极于法界。

  第十九德。世亲释云。谓极清净法界是名极于法界。即是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准无性释可知。)无性释云。谓此法界最清净故能起等流契经等法。极此法界于当来世一切有情如其所应常能现作利益安乐。解云。最清净法界流出正智。由正智故流出后智。由后智故流出大悲。由大悲故流出契经等十二部。由此法界常住故常于当来世能现利益。亲光释云。显示世尊证得果相殊胜功德。谓得穷极清净法界如是法界是修道果。亲光后释同于无性。

  尽虚空性。

  第二十德。世亲释云。即是无尽功德。谓佛智无尽如虚空故。无性释云。如彼虚空无边无际无尽无减无生无灭无有变易于一切时现前容受一切质碍。法界亦尔常现前作一切有情利乐为相。尽一切界遍作众生诸饶益事无有休息。广说如彼。

  穷未来际。

  第二十一德。世亲释云。即是究竟功德。等言等此佛智究竟穷未来际无有间断是故名为最清净觉。无性释云。等者等取究竟功德。谓此功德穷未来际常无间断穷于未来无际之际。显佛功德永无穷尽所化有情永无尽故。若依亲光后二合释故佛地云次后二种殊胜功德显示世尊功德无尽。尽虚空性穷未来际者显示世尊自利利他二德无尽谓如虚空经成坏劫性常无尽如来一切真实功德亦复如是常无断尽。如未来际无有尽期利他功德亦复如是穷未来际常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事故。亲光后释云。显示世尊二利无尽殊胜功德。谓如虚空性常无尽如来一切真实功德亦复如是常无断尽。如未来际无有尽期利乐一切有情加行无休息故。解云。亲光两释有差别者。前释立功德名皆是无尽。后复次释同世亲等兼有问答。具说如彼。上来所释如来功德具申诸论诸讲说者随情广略。若用一者取世亲释或亲光初说。若用二者合取两家。

  解深密经疏卷第五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自下第五教机。(六中第六众成就)于中有二初明声闻后明菩萨。谓即声闻菩萨二众然此二众四门分别后方释文。言四门者一辨有无二释前后三明权实四显余众有无。辨有无者有其四句。自有经文唯小非大如金刚般若及阿含等。二唯大非小如华严经及理趣等。三大小俱列如法华维摩等四大小俱无如金光明及胜鬘等。问。若有四句如何会释大智度论。彼云声闻藏中唯列声闻菩萨藏中具列声闻及菩萨众。此有二说。一云据实如智度论。而四句结集经者意乐异故。一云据实具有四句。而智度论为显二藏胜劣异故具说二句。旧来相传实有无故或广略故。真谛三藏金光明记云。此经三义不立同闻。一耆阇之众唯闻正说后分不闻正说前分所明因果。王舍之众闻前分因果不闻后分缘用等事。时众有闻不闻所以不立同闻。二义者说四德之果是四佛。明三身之因是释迦。非止听时众不同亦是法主有异。故不安同闻。三义者闻忏悔是信相独自梦感不得与多同闻为此三义不安同闻。辨前后者此即不定。自有经文先大后小如五浊经。自有经文先小后大即此经等。问。若尔如何佛地及智度论皆说声闻为先。解云。如智度论第四卷说佛法二种一者秘密二者显示。显示门中先说声闻以其烦恼灭无余故秘密门中先说菩萨得无生忍断烦恼故。解云。是故两经各据一义互不相违。然说声闻以为先者依佛地论有其八故。第二云一为于大乘生疑惑者除彼疑故。疑大乘教非是佛说。亲对佛闻信是佛说。二为引不定种姓令生定信故。不定姓者欲取小果故遣近佛令取大果。三为已清净诸大声闻舍于自身尊贵慢故。谓于众前大声闻众近对世尊亲受化故自舍高慢。四又诸声闻常随佛故。菩萨化物不常随佛。声闻常随故先列之。五形同佛故。剃发染衣形容佛故。菩萨不定是故后说。六内眷属故。出家近佛名内眷属也。七又令菩萨生恭敬故乃至广说。亲侍佛故菩萨恭敬。如侍王者余人敬也。八者由是赞叹声闻功德亦令其余于声闻众生净信故。转释菩萨敬声闻意。菩萨尚敬况复余众。依智度论有二复次。彼云问曰。若从上数应先菩萨。若从下数先优婆夷。何以先说声闻四众后说菩萨。答曰。菩萨智慧虽多应次佛说以惑未尽所以后说。诸阿罗汉智慧虽少而惑已尽是故先说。复次菩萨以方便力现入五道受其五欲引导众生。若在阿罗汉上诸天世人当生疑怪是故后说。广说如彼。言权实者。此经一部如前所说。如实义者二处所说。一者净土。二者秽土。今释此经若净土中菩萨为实二乘是权。故瑜伽论七十九云。问何等有情不生净土。答异生二乘地前菩萨。故知二乘是化非实。若秽土中二乘为实。菩萨是权。受变易不可见故。七地以来容受分段故有实身义亦无失。故智度论云七地已来未舍虫身肉身。言余众有无者。若依秽土有实龙等。故等地论第二卷云于此会中亦有余众。结集法者略说二众以其胜故。如经后言世间天人阿素洛佛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若在净土有化龙等。故佛地论云化亦无过。为欲庄严说法会故或佛化作或菩萨化作。世亲无性大乘论亦同此释。

  就释文中文别有二初明声闻后显菩萨。就声闻众文别有三初标数辨类次一切下广释诸德后已善下显已奉行。

  与无量大声闻众俱。

  此即第一标数辨类。谓二众中简异菩萨故言声闻。文有五节一辨与俱二解无量三释其大四明声闻五显众也。言与俱者。约佛对众以身兼彼目之为与。又与是共故大品云共摩诃僧。智度论云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见一道一解脱是名为共。此经与者即彼共也。言无量者。亲光释云其数甚多难可算计故名无量。所言大者。依智度论释有三义一大二多三胜。众中上故诸障断故王等敬故名为大也。数甚多故名之为多。胜九十六外道论议名为胜也。依佛地论释有四义。一者利根波罗蜜多种姓声闻二者无学果故三如实义不定种姓迥心向大故名为大四者众多故名为大如今大众。真谛释云。大有三义。一者数大如言大军以数多故名为大也。二者量大如言大山不以数多名之为大但以形量高广故名大也。三者胜大如言大王非关数多及以形量高广但由德胜故名为大。声闻亦尔数非一故即是数大。回求佛果修菩提高极无上即是胜大。广大无底不可测量即是量大。言声闻者。成实论云闻法得悟故曰声闻。亲光释云闻佛言音而入圣道故名声闻。又瑜伽论八十二云从他听闻正法言音又能令他闻正法声故曰声闻。十地经云从他闻声而通达故闻声意解成声闻乘。释彼经意如十地论第四。广释声闻如大集经十七大般若第五百一十十住婆沙第一第十一成实第五瑜伽释论。所言众者。梵音僧伽此云和合众。谓理事二和故名众也。广如智度论第三卷说。

  一切调顺。

  自下第二广释诸德有十三德。此即第一心善调顺德。依佛地论有其三释。故第二云一切调顺者。有义有学离见所断一百一十二种分别麤重烦恼不?泪故犹如良马名为调顺。有义无学离见修断一百二十八种烦恼不刚强故犹如真金名为调顺。如实义者皆是回向菩提种姓一切堪能发趣大果随佛意转如聪慧象故名调顺。依智度论第三卷中有三复次释心调顺。一约三种顺违以释调顺一恭敬骂詈心等无异二珍宝瓦石视之无异三持刀斫身栴檀涂身亦等无异。二约利钝根本烦恼已断以释调顺。三约应贪不贪应瞋不瞋应痴不痴守护六情以释调顺。

  皆是佛子。

  第二绍隆佛种德。然此佛子自有三义。一唯约声闻以释佛子。如即此经佛地经等。亲光释云由佛教力彼圣道生故名佛子如说皆从世尊口生正法生故。有义皆是趣大声闻能绍佛种令不断绝故名佛子。二唯约菩萨以释佛子。如梁摄论第八卷云佛子有五义一愿乐无上乘为种子二以般若为母三以定为胎四以大悲为乳母五以诸佛为父。真谛释云成众生身心具五事一父二种子三母四胎处五乳母。父是出子之根本故先明父父之遗体以为身种子故第二明种子虽有种子若无母怀妊不得成身故第三明母母虽怀之若无胎裹亦不成身胎是安身之处故第四明胎处出生以后若无乳母饮养即不成身故第五明乳母。佛子亦尔有五缘胜。一者父胜诸佛世尊为其父故二种子胜以菩提心为种子故三生母胜以其般若为生母故四胎藏胜以福智住持为胎藏故五乳母胜以大悲长养为乳母故。三通约菩萨声闻以释佛子。如智度论七十二云佛子有五皆从口生法生谓须陀洹乃至阿罗汉及入正位菩萨。辟支佛虽佛法中种因缘无佛时自能得道不得言从佛口生因缘远故。瑜伽第八十四佛性论第二庄严论第一摄论第六十住婆沙第十三智度论第四十一皆释佛子。恐繁不述。

  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第三心慧解脱德。如契经说已离贪故心得解脱离无明故慧得解脱。是故诸师释经不同。分别论者作如是说。心性本净客麈烦恼所染污故说不清净。据实本性心得解脱慧善解脱。若依萨婆多宗。心善解脱者心离贪时与心相应胜解解脱贪故即说胜解名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者慧离无明时与慧相应胜解解脱无明故即说胜解名为慧善解脱。非谓无为涅盘解脱。若广分别如大毗婆沙第二十七二十八及七十二说。今依大乘。如佛地论离三界贪心得解脱。如契经说已离贪故心得解脱如契经说离于无明慧得解脱。解云。佛地论意由心慧故证得离贪无明所得无为为解脱体。于理无违论不简故。若依智度论第三卷云。复次诸结使属爱属见。属爱烦恼覆心属见烦恼覆慧。如是爱离故属爱结使亦离得心解脱无明离故属见结使亦离得慧解脱。又涅盘经二十五云。贪瞋痴心永断灭故心善解脱。于一切法知无障碍慧善解脱。若依智论第三改善名好。然好解脱自有三义。一简异外道离欲人一处一道心得解脱非于一切故不名好。二简内道中学人虽得解脱有残结使故非好解脱。三简无学中退法阿罗汉得时解脱非好解脱是故唯约利根阿罗汉说好解脱。

  戒善清净。

  第四戒善清净德。亲光菩萨释有三义。一约六支释戒善净二约无漏释戒善净三约大乘释戒善净。故佛地论云。如契经说具足六支名戒善净。一住净尸罗(所受学处三业无犯。)二善自防守别解律仪(谓能守护七聚律仪。)三轨则具足(谓于威仪行住坐卧。或于所作谓着衣服便利等。或于善品加行诵经坐禅等。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也。)四者所行皆悉具足(谓五处非比丘所行。所谓唱家淫女家酤酒王旃陀罗如是五家及诸如来所制之处。除此所余依时行者如是名为所行具足。)五于微细罪见大怖畏(随小学处乃至若有命难因缘终不故犯。乃至广说。故维摩云乃至小罪犹怀大惧。)六受学学处。(唯自誓受我当尽学一切学处乃至广说。若广分别如瑜伽论第二十二显扬第七也。)二约无漏释戒善者。或复皆得无漏戒故名善清净。三如实义。住无学位回向大乘自分戒净修菩萨戒故名善净。

  趣求法乐

  第五求法乐德。亲光三释。一求正法时求大菩提乐不求余乐。二或求法时为令他乐无求过意离恶威仪。三如实义此大声闻专求法乐不求名闻利养恭敬。

  多闻闻持其闻积集

  第六闻持积集德。如是三慧唯约闻慧初中后位胜差别说三种。如亲光说。无量经典初中后分皆能听受故名多闻。随所闻义皆能忆持令不忘失故名闻持。数习文义令其坚住是故说名其闻积集。

  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

  第七三业随智德。亲光释云。世间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出世圣者超过彼法与彼相违是故说名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三业清净随智慧行。又瑜伽论第七十云。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凡所现行身语意业皆不清净。又瑜伽论二十五云。云何成就聪慧者相。谓由作业相表知愚夫。由作业相表知聪慧。其事云何。谓诸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诸聪慧者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是名成就聪慧者相。

  捷慧速慧利慧出慧胜决择慧大慧广慧及无等慧慧宝成就。

  第八诸慧差别德。释此诸慧诸说不同。一云此经总明八慧名字如经。后云慧宝成就者摄上八慧以为慧宝非别立慧。故瑜伽论但言慧宝不言宝慧。一云九慧。故大品经及智度论皆名宝慧故知别慧。一云此经据实十慧。谓加甚深妙慧。故佛地云有本复说甚深妙慧谓他不能究其底故。今且依九以辨诸慧。故亲光云于佛所说法毗奈耶速入其义故名捷慧。即于此中多入其义故名速慧能多行者说名速慧故。入微细义故名利慧。得能出离生死妙慧故名出慧。此慧能为涅盘了因是故说名胜决择慧即是涅盘此慧能为彼了因故依彼立名。(已上释出慧。)问答决择无穷尽故名为大慧。深广圆满善通达故名为广慧。于耎根等诸声闻众此慧胜故名无等慧。此慧能招最上义故名为慧宝。是诸声闻具此慧宝是故说名慧宝成就。(解即云。最上义是涅盘。)若依瑜伽与彼少异。八十三云速疾了知故名捷慧。无滞碍故名为速慧。能善了知尽其所有如所有故名为利慧。于出离法世间离欲善了知故名为出慧。出世间诸离欲法能了知故名胜决择慧。谓即此慧长时串习故名大慧。谓即此慧无量无边所行境故名为广慧。其余诸慧无与等故名无等慧。于诸根中慧最胜故如末尼珠显发轮王毗瑠璃宝令光净故与彼相应故慧宝皆得成就。依大品经及大般若有十一慧。如智度论第八十三次第广释恐繁不述。

  具足三明。

  第九具足三明德。如契经说有三种明。一宿住随念智证通明二者死生智证通明三者漏尽智证通明。然此三明萨婆多宗俱舍论意四门分别。第一出体用慧为性如其次第六通之中第五宿住第二天眼第六漏尽三通为性。第二立三之意如次对治前后中际三种愚故。第三真假分别漏尽智明通假及真通无漏故余二假说唯有漏故。(有漏无漏智皆名漏尽。俱在漏尽身中生故。真名无漏假名有漏。胜劣相形故说真假。)第四学无学分别唯在无学学有闇故。又大婆沙一百二卷云。问六通中何故但说三种为明。答神境智证通如工巧处转。天耳智证通唯能取声。他心智证通唯取自相。无胜用故不立为明。后之三通皆有胜用故立为明。胜用者谓皆能随顺厌舍生死皆能引发殊胜功德皆能趣向毕竟涅盘。问云何后三皆有胜用。答第四宿住随念智证通见前际事深生厌离。第五生死智证通见后际事深生厌离。第六漏尽智证通既厌离已欣乐涅盘。广说如彼。今依大乘。亲光释云。无学利根所得三通除染不染二际愚故说有三明有义明者以慧为性慧能除闇故说为明。有义无痴善根为性翻无明故。云大乘皆通无漏于理无违。许后得智是无漏故。又瑜伽论六十九云。六通中前三通是通非明。后三通亦通亦明以能对治三世愚故。依智度论第二卷云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问曰。神通与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宿命通知过去因缘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天眼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直知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漏尽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是三明大阿罗汉大辟支佛所得。广释三明如法集经第三杂阿含四十三中阿含五十一毗昙第六俱舍二十七顺正理七十六婆沙八十一及一百二。

  逮得一切现法乐住。

  第十现法乐住德。然此乐住依萨婆多宗大婆沙论八十一云。问世尊何故说四静虑是乐住耶。答唯静虑中具二种乐故名乐住一乐受乐二轻安乐。前三静虑皆具二乐。第四静虑虽无受乐而轻安乐势用广大胜前二乐。近分无色虽有轻安而不广大故不名乐。复次根本静虑现在前时长养大种遍身中生令充悦故名乐住。近分定等现在前时长养大种唯心边生非极充悦故非乐住。广如彼论有九复次。及顺正理七十九俱舍二十八毗昙第八成实二十显扬十九。亲光释云。证得不退胜静虑故。又瑜伽论第十一云。复次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已作如是言我已领受如是乐住。于无色定无如是受是故不说彼为乐住广说如彼。

  大净福田。

  第十一胜净福田德。成实论第二卷福田品云。问曰以何等故此诸贤圣名为福田。答曰断贪恚等诸烦恼尽故名福田。如说稊稗不去害善谷苗。是故施无欲人获报利大故名福田。广说如彼。亲光释云。永离烦恼如世良田速能生长广大果故。

  威仪寂静无不圆满。

  第十二威仪寂静德。亲光释云正知住故。瑜伽七十一云。威仪寂静者谓诸根寂静无有躁扰亦不高举支节不动而有所说是名威仪寂静。威仪无缺故名圆满。

  大忍柔和成就无减。

  第十三忍辱柔和德。亲光释云于苦堪耐易共住故。瑜伽九十二云言忍辱者。谓于他怨终无返报。言柔和者谓心无愤不恼他故。广如瑜伽二十五释。

  已善奉行如来圣教。

  第三显已奉行。亲光释云。诸有所作已圆满故。是诸声闻位登无学皆出生死故善奉行如来圣教。自下第二释菩萨众于中有三。初标数辨类次皆住大乘下赞诸功德。后其名下就胜列名。

  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从种种佛土而来集会。

  此即第一标数辨类。谓二众中已释声闻故今别释菩萨众类。又有三节一释无量二菩萨等三辨来处。言无量者显数无量无分限故。所言菩萨摩诃萨者若具梵音应作是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为存略故但言菩萨。菩提名觉萨埵此土翻为有情或精进义。由斯亲光佛地论中释有三义。故第二云所言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菩萨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取大故须复说摩诃萨言。又缘菩提萨埵为境故名菩萨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此通诸位。今取地上诸大菩萨是故复说摩诃萨言。无性菩萨依后二义。故摄大乘论第一卷云言菩萨者菩提萨埵为所缘境故名菩萨。从境得名如不净观等。或即彼心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萨。又亲光云。此中菩萨有三大事名摩诃萨。一者数大谓无量等。二者德大住大乘等。三者业大息灾横等。依十地论亦有三义。故第一云有三大故名摩诃萨。一者愿大。二者行大。三者利益众生大。若广分别菩萨摩诃萨义如大般若第三十七第七十一第四百一十一第四百八十六七及第五百三十八五百五十六。大品经第六。智度论第四五第三十四五也。从种种佛土而来集会者此即第三显其来处。为听法故从十方来。问。岂不慈氏住在此方如何但言从他方来。答。如佛地论为欲对治懈怠憍慢不来集会求闻法故且说他方。具说如彼。若广分别菩萨他方来意如解节经疏第一宝积论第一智度论第十也。

  皆住大乘。

  自下第二赞诸功德。然判此经亲光菩萨四复次释一约十大释十句经二依十地释十句经三约十度释十句经四约十愿释十句经。此即初也。十句经文即为十段。此即第一释精进大。亲光释云。由精进力安住大乘拔济有情令离生死及自发趣无上菩提。解云。大乘者即用化生及求菩提为大乘也。有云法性真如以为大乘。今解金刚般若中广大心等以为住大乘。

  游大乘法。

  第二赞其因大。亲光释云。即十地等以闻思修等渐次而游。解云。十地等者等取等觉妙觉。此即大乘亦是所游之处。闻思修等者世间三慧。等言等取无漏修慧。此明三慧于十地境次第而起能生佛地故名因大。又解。大乘皆法性真如十地菩萨以三慧及相应法渐次了知真如之境能生佛果故名因大也。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

  第三释所缘大。亲光释云。即于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以大慈等平等方便故。解云。此德慈等为体。一切有情为所缘境名所缘大。前德以智体故真如为境。此以慈等为体性故有情为境。此即般若论中同体大慧故名平等方便也。

  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

  第四明时大也。亲光释云。即于一切时犹如一念平等而转。劫名分别。以于一切劫与非劫分别断故以不分别劫与非劫故能长时修行无厌。释云。梵音名劫腊波此翻为分别。有为之法时劫所摄分分差别为分别。无为之法非时劫摄无有时劫分分差别名不分别。此二是所缘境。种种分别者是能分别心缘前分别不分别境故云种种分别。此中意说若有分别此是时劫此非时劫见时劫长修行有厌。诸菩萨等以于一切劫与非劫分别断故以不分别劫与非劫故能长时修行无厌乃至三无数劫一切长时犹如一念平等而转。如人不睡分别日夜即谓夜长若睡眠时不分别夜故虽经长夜不觉夜长。经无数劫亦复如是。是故无性摄大乘释第六卷云。经无量劫乃成佛果时既长久云何言疾。此义不然时劫长远唯分别故。如有颂言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虽时无量摄在一剎那。又佛精进极炽然故虽经多时而谓少时。如有颂言愚修虽少时怠心疑已久佛于无量劫勇猛谓须臾。此亦如是故作此言于一切时犹如一念。

  摧伏一切众魔怨敌。

  第五显无染大。亲光释云。谓摧诸魔怨以舍一切所摄受故能伏魔怨。解云。以舍摄受五妙欲境故能摧伏烦恼魔怨。或可由斯为本具离四魔。又亲光云。如说菩萨若于一切所摄受事如不坚实心不贪求即能摧伏一切魔怨。解云。亲光引经证成。如般舟经云诸法不坚固常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于念。摧魔之义理极于此。依涅盘经立八种魔。谓有为四倒上更加无为四倒通名为魔。小乘宗中不成过失。或大乘中烦恼魔摄故诸教中略而不说。广释四魔如前十八圆满中说。

  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

  第六辨作意大。亲光释云。远离二乘分别作意。世亲无性摄论第六亦同亲光。梁摄论第七卷云。舍离声闻独觉思惟故。二乘思惟谓数观苦无常等生死过失及数观涅盘寂静功德。此观但爱自身舍利益众生事。

  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第七住持大。亲光释云。即用大乘法味喜乐为食。梁摄论云大乘十二部经名为大法。真如解脱等为味。以此法味生诸喜乐长养菩萨五分法身。此句正明住持圆净。又法华云法喜禅悦食更无余食想。

  超五怖畏。

  第八清净大。亲光释云。谓超五怖畏即三业清净出诸怖畏无犯戒等诸恶趣等怖畏因故。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恶名畏三死畏四恶趣畏五怯众畏。如是五畏证得清净意乐地时皆已远离。广释五怖畏如佛地论第二善戒经第八十住婆沙第二佛性论第三十地论第二婆沙七十五顺正理四十九等也。

  一向趣入不退转地。

  第九证得大。亲光释云。一向趣入不退转地即得一切智记别时一向不退。前七地中犹有加行功用运转未得不退无功用道。其余诸地得无加行功用运转一向趣入不退转地。今护法宗三智门中加行智一向有漏。八地已上一切不行。又八地已上一切烦恼皆不现行名不退地。后当分别。又庄严论第十卷云不退菩萨品类有三。一未成不退谓信行地。二已成不退谓初地至七地。三极成不退谓八地已上。般舟三昧经菩提资粮论佛地第六皆说八地已上名不退地。恐繁不述。

  息一切众生一切灾横地而现在前。

  此即第十释其业大。亲光释云。谓诸菩萨能息一切有情内外苦恼逼迫地位现前。此地中有大悲大慈。由此二种能息一切内病等苦外贫等恼之所逼迫。此二多作有情利乐。故得此者名为业大。佛地论云。灾横即道惑所发业及所得果。梁朝论云三界苦谛名一切灾横。上来已约九德及业释经十句讫。

  第二复次约十地行故配经十句。故亲光云。复次皆住大乘者。谓住初地证得遍满真法界时初得真实大乘法故。名住大乘。游大乘法者。谓第二地修行菩萨三聚戒故。大乘行法师三聚戒。于诸众生其心平等者。谓第三地得诸胜定。发四无量平等利乐诸有情故。离诸分别等者。谓第四地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离诸分别及不分别种种分别。诸分别者即见所断分别我见初地已离。不分别者即修所断俱生我见此地中离。即此二种相应诸法名种种分别行解异故。虽前后离尽处。总说如第四定说离苦乐。如第三果离下分结。有义。此地第七识中俱生烦恼一切远离。有义。此地第六识中俱生我见一切远离非第七识。以七地来犹有微细烦恼现行。若无第七应无染依应不似五。第七细惑若已远离。五六七地六识麤惑应不现行。即违瑜伽解深密说。又如二乘金刚喻定。第七识惑与六识中最细烦恼一时俱断。云何此中先离第七微细烦恼后离六识麤烦恼耶。是故四地得无我智灭意识中俱生我见。未离第七微细烦恼及六识中余修断惑。此说伏离非是永灭。至第十地金刚心时方顿灭修断种故。摧伏一切众魔怨敌者。谓第五地观四圣谛皆平等性。摧伏执取生死涅盘差别魔怨。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者。谓第六地观十二支染净缘起皆平等性。远离二乘厌患杂染欣乐清净系念分别。广大法味喜乐所持者。谓第七地证无相理。于空智中起有胜行受大法乐。超五怖畏者。谓第八地一切烦恼不复现行。离五怖因名超五怖。五怖畏果初地已离。一向趣入不退转位者。谓第九地决定趣入第十菩萨众行圆满不退转位。息诸众生等者。谓第十地得大法身起大悲云雨大法雨。息除一切众生苦恼所逼迫事。第三十度第四十愿配经十句如应配释。十度十愿如第四卷经记中释。

  其名曰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法涌菩萨摩诃萨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广慧菩萨摩诃萨德本菩萨摩诃萨胜义生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等而为上首。

  第三就胜列名。略辨三义。一释名字二说十所由三问答分别一生补处。言释名者自有二义。一通二别。言通名者。如瑜伽论四十六云一切菩萨随德假名有十六种所谓名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乃至十六亦名法师。显扬第八亦同瑜伽。庄严十二卷名虽少异意况大同。又庄严云此十六名皆依义立一切菩萨总有此名若入闻有此名应知即是菩萨。解云。今言菩萨摩诃萨者即通名中初二号也。释义如前。(十六名者。一名菩提萨埵。二名摩诃萨埵。三名成就觉慧。四名最上照明。五明最胜真子亦名最胜之子。六名最胜住持亦名最胜所依。七名普能降伏亦名最胜所使。八名最胜萌芽。九名勇健亦名猛健。十名最胜圣亦名上轨范师。十一名商主。十二名具大名称。十三名怜愍亦名成就慈悲。十四名大福。十五名自在亦名富自在。十六名法师。)言别名者如后广释。等者等取其余无量诸菩萨也。而为上首者。谓十菩萨于此众中最第一故名为上首。故佛地云妙生菩萨于此众中最第一故名为上首。

  说十意者有其三义。第一菩萨初解释甚深义故。次三菩萨各问胜义一种相故。后六菩萨各问一品差别义故。故唯列十。又解。为存略故但说十也如佛地论第二卷云此经略故唯列一名。所余众会但举其数结集法者意在略故。又智度论第七卷云。问曰菩萨甚多何以独说二十二种菩萨名字。答曰菩萨无量说不可尽若都说者文字难载。复次菩萨不过二种所谓在家出家此方他方。在家谓颰陀罗等出家谓妙德等。此方谓慈氏等他方谓观音等。若说此二当知一切都已摄尽。

  问。解节经云弥勒观音文殊师利皆是一生补处菩萨。一生补处与最后身有何差别。答。萨婆多宗如弥勒等覩史多天身名为一生。生人中成佛身者名最后身。故俱舍论第十一云覩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萨及最后身必无中夭。顺正理论第三十一亦同俱舍。问。理应覩史经无量生如何但说名一生耶。若言菩萨得自在故唯一生者如何会释大婆沙等。此义难了须思。今依大乘诸教不同。自有圣教唯说天身名为一生如大般若第七卷云一生所系覩史天菩萨。自有圣教唯说天身名最后如佛地论第五卷云覩史多天后身菩萨于中教化。自有圣教唯说天身名为一生及最后生如菩提资粮论第一卷云一生所系菩萨入兜率陀最后生菩萨住兜率陀。自有圣教唯说人身名为一生如解节经等观音文殊名一生补处。自有圣教唯说人身名最后生如瑜伽四十八云最后生者诸菩萨于此生中能现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具说如彼。自有圣教唯说人身名为一生及最后生如智度论第四十云一生补处者或以相知如阿私陀仙人观其身相知今世成佛见食乳糜知今日成佛末后身菩萨以方便力受恶业报现有魔恼等。自有圣教说天名一生说人名后有如瑜伽论第四十云显扬第八彼云一生所系者此生无间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最后有者谓即住此生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大同萨婆多。然说天等名一生者古来相传自有三释。一云即说天身名为一生人生即是后身摄故。一云说人身名为一生更受人生方成佛故。一云人天合说名为一生如说七生预流果等合说二生为一生故。问。若说天身名一生者智度论说如何会释。故智度论三十八云三生菩萨唯生兜率。解云。据实三生谓人生天生最后生。而说天身名三生者三中一数故说三生。人身已受故后身成佛故是故不说人生后生名三生也。问。慈氏菩萨可言补处如何余者称补处耶。答。如智度论第七释云除弥勒外余菩萨众虽非此方暂补佛处。于十方国皆补佛处故称补处。问。慈氏菩萨理应多生如何说言天一生耶。答。据实多生。同是天故名为一生。问。若尔便违智度论说。故第四云下天寿短佛未出时命已终故上天寿长佛灭度后命始终故兜率天不长不短佛出世时正相会故补处菩萨常生其中。大婆沙论百七八亦同智论。(思。)问。一生者依何身说。为约实行为化相耶。答。三身中法身无有补处之义。无初后故。若受用身自有二种。一自受用虽无入般涅盘处之义而有暂补初成佛义故。瑜伽论四十六云究竟菩萨自有二种一者一生所系二者住最后身。准此实行于理无违。所以者何据实为论顿悟菩萨第十地中变易生死虽无分别前后异熟别尽别生。由二障种而有变易前后异熟别尽别生。由斯亦有已入等觉未入等觉差别义故分为二种。此中意说变易生死由二障种子力故数数生灭。故成唯识云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不同二乘无烦恼障故不许前异熟尽后异熟生但言延命令受变易。具说如彼。二他受用身及变化身皆有一生补处之义。如弥陀佛说有父母入涅盘义。由斯观音暂补佛处名为一生补处菩萨。然彼弥陀自有二种一为地上菩萨所现是他受用。二为地前异生二乘变化身摄。问。若尔渐悟应唯一生。无别尽别生故。解云。如观世音菩萨说为一生于理无违即最后身为一生故。

  解深密经疏卷第六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胜义谛相品第二

  释此品文略有二义。一释品名二正释文。言胜义谛相品者谛中之胜号。谛有二种一者世俗二者胜义。言世俗者世是隐覆义俗是麤显义。谓瓶衣等世麤显物隐覆胜义故名世俗。言胜义者胜谓胜智义即境义。谓真如理是胜智之境义故名胜义即六释中依主释也。或复义者即是义利谓涅盘果即胜义利名为胜义即六释中持业释也。或复圣道用胜为义故名胜义是有财释。今于此中且依初义。谛有二义。如瑜伽五十五说谛义如所说相不舍离义。由观此故到清净究竟义为谛。相谓体相或是相状。离言等五皆是真如自体相故。或一真如有离言等五相状故。于此品内明胜义谛五相之义故言胜义谛相品第二。

  第二正释经文。上来已释教起因缘分讫。自下第二圣教正说分。于此分中有其七品摄为三段。初有四品明所观境(胜义谛相品心意识相品一切法相品无自性相品。)次有二品辨能观行(分别瑜伽品地波罗蜜多品。)后有一品显所得果。(如来成所作事品。)所以如是说三分者。夫观行者要藉胜境依境起行由行得果。是故世尊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说十种胜初二是境(所知依所知相。)次六是行。(入所知。入因果。修差别。戒学定学慧学。)后二是果。(彼果断彼果智。)由是无着摄大乘论约三无等说十殊胜。慈氏菩萨说十七地亦辨三种。初九是境(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次六是行(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后二是果。(有余依地无余依地。)此经说三无等以为三分。就所观境复分为二。初有二品明真俗境。(胜义谛相品明其真谛。心意识相品明世俗谛。)后二品明有无性境。(谓初品明三性境后品明三无性境。)就二谛中本末次第先真后俗。今此中说胜义谛依瑜伽论判此品中辨五种相故。七十五云复次胜义谛有五相一离名言相二无二相三超过寻思所行相四超过诸法一异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今依此经摄为四段。一明离言及无二相二尔时法涌下明超过寻思所行相三尔时善清净慧下辨非一异相四尔时世尊下释遍一切一味相。五中离言应通四段四相皆有离言相故。而与无二一处合说。准可知故余三段中略而不说。就前二相文别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前中有六。一请问二略答三征问四广释五重征六喻说。依真谛判四段同前。就初为五一略说不可言无二二广说三喻显四总结五偈颂。

  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即于佛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言。

  此即第一菩萨请问。于中有二初发问由序后依教发问。此即初也。文有四节。一尔时者发问时也。(深密经云时婆伽婆大众围遶说深法时者译家谬也。)二如理请问菩萨者辨能问者顺理发问故名如理请问菩萨。(解节经云如理正问。深密经云善问菩萨。)三即于佛前者发问处也。此如世亲摄大乘云薄伽梵前善入大乘者显有所敬故无异言。又无性云显佛开许堪广流通亲对世尊无异言故。四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者标所问人也。今此菩萨能以四辨解释甚深义理密意故立其名。此如瑜伽三十七说。解节经云能解甚深义节菩萨。真谛释云。解即解释节是坚结义。解释甚深坚结义节是故名为能解甚深义节菩萨。亦名宝冠顶。宝冠顶本是佛名今此菩萨彼佛弟子从师立号。广说如彼。深密经云深密解脱菩萨。

  最胜子。言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二。

  此即第二依教发问。文有两节。初最胜子言一切法无二者举所问教。后一切法无二等者依教发问。然最胜子深密解节皆佛子。真谛记云。佛子有五义。一种子义谓信乐大乘为能得佛种子。二母义谓般若度能生佛法故名为母。三胎处义菩萨禅定是住处故名胎处。四乳母义谓能长养菩萨令得成道故说慈悲为乳母。五似父义谓从初地乃至佛地转依似佛故言似父。即呼解节菩萨为佛子也。广说如前。十住论云。菩萨是佛真实之子是故菩萨名为佛子。今依唐本名最胜子自有二说。一云最胜是菩萨名三乘于中最殊胜故。能绍佛种名之为子是持业释。一云最胜是世尊号。故无性论云最胜者显佛胜二乘故。又瑜伽云佛是最胜于诸外道烦恼等魔能得胜故宗族姓等暎众人故。若依此释最胜之子名最胜子。故显扬云菩萨亦名最胜之子是故余处名为佛子。言谓言教即一切法无二言也。此亦两释。一云菩萨言教一云佛言。如百法论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又下颂云佛说离言无二义。一切法无二者举经两章一一切法。二者无二。一切法无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二者。此即第二依教发问。文有两节。初将欲发问双牒两章。后依章别征即成二问。一问何等一切法。二问云何为无二。依瑜伽释泛论发问有其五种。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为欲利益安乐故问。四试验故问。五轻触故问。今此菩萨依第三问为欲利益诸众生故。或可通三亦有不解疑惑义故。不依后二无上法王不可轻触及试验故。解节经云。一切法无二一切法无二此义云何。真谛记云。引经为问。重言一切法无二为五义故。一处处经说故。二有为无为无二故。三内六根外六尘无二故。四凡圣无二故。五因果无二故。今此所说文义云何是菩萨以所作非所作答也。

  自下第二依问略答。于中有二。初示问答者后依问正答。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

  此即初也。

  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种所谓有为无为。

  第二依问正答于中有二。初善男子者赞能问者后一切法下依问正答。此即初也。依智度论三十五善男子言简非男子等不堪教授。善谓善相。三业无失乐于善人不毁他善不显已德随顺众人不说他过不着世乐不求名誉信乐道德自业清净心贵实法轻贱世事。有如是等无量善法是相多在男子身中是故赞言善男子也。问。如何但说有为无为二种法耶。答。如大婆沙说有二意。彼云为欲遮遣补特伽罗故及为显示智殊胜故说此有为无为二种法也。为欲遮遣补特伽罗者谓显唯有有为无为法毕竟无实补特伽罗故。及为显示智殊胜者谓有聪慧智殊胜者由此二法通达一切法此二遍摄一切法故。一切法等者依问正答。于中有二初答一切后释无二。此答一切文有两节。初一切法略有二种者标章举数。后有为无为者依数列名。泛论一切有其三种。一者略说唯有二种所谓有为无为。二者非广非略有其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大智度论及密严经但列五种而不别释。三者广说具明百法。今简中广故言略说。言有为无为者诸教不同。顺正理云众缘聚集共所生故名有为。与此相违准知无为。婆沙论云若法依属因缘和合作用是名有为。若法不依属因缘和合作用是名无为。掌珍论云众缘合成有所造作故名有为。非有为故说名无为。翻对有为是无为义。无着菩萨般若论云无为者是无分别义。准知有为是有分别。又集论云有生住异灭是名有为。无生住异灭是名无为。瑜伽第一百云有为者谓有生灭系属因缘。与此相违应知无为。智度论云有所得者名有为。无所得者是名无为。功德施论亦同此说。又智度论九十三云取相是有为。不取相是无为。若广分别具如别章。然今所说有为无为三释不同。一云此中所说遍计所执有为无为。故下经云决定实有有为无为坚固执着随起言说。一云唯约依他所起相分有为无为。故下经云决定无实有为无为然有分别所起行相。一云有为即依他起无为即圆成实性。虽有三说后说为正。所以者何。此中意说依他有为圆成无为。二法之上无所执性有为无为故言无二也。后当分别。

  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

  第二释无二相。此即五中不可言相及无二相。所以者何不可说言有为无为故亦非有为无为二种相故。然释此文诸说不同。解节经云所作者非所作非非所作。非所作者非非所作亦非所作。真谛释云。自下两句遣有为法两句遣无为法也。所作者即有为法有为法为因缘聚集所作故名所作。非所作者即无为法无为法本有是常不为因缘聚集所作名非所作。先约三义故遣有为。一由乱识分别故有所作。所作实无但有分别。亦由有所取故有能取所取既无故能取亦无故非所作。二由根本是无。有为诸法根本由不正思惟不正思惟生诸惑诸惑生诸业业生果报。不正思惟从执境界实无谬执为有。由境无故不正思惟亦无不正思惟既无诸惑亦无诸惑无故诸业亦无诸业无故果报亦无。由其根本不实故一切有为皆非实也。三由无生。此所作法不离分别依他二性。此二性既本无相无生有何作义是故非所作也。非非所作者此第二句遣非所作。所作既是有为非所作即是无为。遂以三义遣此无为。无为亦由乱识分别故有此所作而乱识既无非所作亦不有。亦由乱识分别故有所作名体非是实有故不得成。既无所作之法非所作即不得有。本以有对无既其无有理自无无。二由根本是无。即以所作为根本若实有所作可说非所作名。如先有病复称病差病本是无何差之有。三由法本无相无生离有离无。本非所作亦非非所作也。非所作者下次两句遣无为法。初一句约三义显无为故云非非所作。次一句约三义遣有为故云亦非所作。三义并不异前进退终不离有为无为故无异前辨也。此即是显不可言及无二义。所以略作此答者。一为利根人薄闻使悟者不劳广说。二为破高心人令一闻未悟再请方解。上来已述真谛师宗以申经意。此地诸师大同真谛。今唐本经云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释此经文诸说不同。一云是中有为即是遍计所执。由彼所执无实法故故不可说及无二相。有为既非有为无为无为亦尔以所执故不可说为有为无为也。故下经云坚固执着决定实有有为无为。故知有为无为皆所执也。一云此处有为无为皆是依他有为无为。故下经云唯有分别所起行相。为遣所执有为无为故作此说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也。一云是中有为者依他起性诸有为法。言非有为非无为者即非遍计所执有为无为。此中意说依他起上遣所执性有为无为所显真如为胜义谛。如说依他起上无所执性为圆成实不取依他以为圆成。言无为者即是圆成实性离言真如。言亦非无为非有为者即非遍计所执无为有为。此中意说圆成实上遣所执性无为有为所显真如为胜义谛。虽有三说且依第三。

  然无二相有其多种不可具说。且论有为无为无二相中诸说不同。若集论约无取蕴以说无二。非业烦恼所生故不可言有为随欲现前不现前故不可言无为。依摄大乘法身五相中(一转依为相。二白法所成为相。三无二为相。四常住为相。五不可思议为相。)第三无二论有三义。一有无无二二有为无为无二三一性异性无二。谓有为无为无二为相者由业烦恼非所为故自在示现有为相故。今此所说非遍计所执生灭等有为非遍计所执无生灭等无为故言非有为非无为也。即此离言无二体性即是真如。是故无上依经说如来界五种功德一不可说相二无二相三过觉观相四过一异相五一切处一味相。乃至彼云一切法藏无变异故名为如如无颠倒故名为实际过一切相故名为寂灭圣人行处无分别智境界故名第一义。阿难是如来界非有非无不染不净自性清净。此经下云佛说离言无二义甚深非愚之所行。故知离言真如为体。问。若尔大品所说如何会释。故二十九云须菩提白佛言何等是有法何等是无法佛言二是有法不二是无法。大智度论九十五云二法名各各别相不二法名一空相以是一空相破各各别相。又大品经二十九云诸法平等所谓无相。须菩提白佛言是平等为是有为法为无为法。佛言非有为法非无为法何以故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不可得。须菩提是有为性无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佛以世谛故说非以第一义故。具说如彼。解云。此胜义谛用如为体而言无者以遣所执故说无言据实非无。故下经云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者通据三性密意说无非实全无。此一切法无二观门即是唯识性观或三中圆成实观三无性中胜义无自性观。真谛师云。即是分别无相观或依他无性观。此中应说不二法门八不中道义如别章。

  第三菩萨征问于中有二。初标问答者后乘前征问。

  如理请问菩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言。

  此即初也。

  最胜子。如何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

  第二乘前征问。前文既言有为无为依何义故而复说言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亦非无为非有为。此有何义。

  自下第四广释于中有二。初明说之由序后依问正答。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

  此即初也。

  自下第二依问正答于中有二初释有为无二相后善男子言无为者亦是本师下释无为无二相。前中有二初遮三相后然非无事下释外伏难示正道理。遮三相中文别有三初遮有为次善男子下遮无为后设离下遮非有为非无为相。

  善男子。言有为者乃是本师假施设句。

  此即第一遮有为相。然释此文西方诸师三说不同。一云此文唯依外道名为本师谓劫初时外道本师假名安立有为诸法。若是外道假名安立即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若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即是究竟遍计所执非实有故非是有为。所集即是所执异名。故广百论第十卷云般若经中佛自分明判有无义遍计所执所集所增所取常恒无变易法如是一切皆名为无。因缘所生皆说为有。一云此文皆是佛说谓一切法皆离名言而佛本师大慈悲力假说有为。此即如来后得智中遍计所集言辞所说还是究竟遍计后得智所说故非实有为故作此言有为非有为也。真谛三藏大同此释。一云此文有其三节初明有为是佛假说。次若是本师等者辨异生等执假为实。后若是遍计等者重辨非实结非有为。虽有三说第三为胜即说如来号为本师。故深密云言有为者唯是如来名字说法。解节经云此是本师正教言说。又对法云薄伽梵说一切诸法略有二种所谓有为无为。故知本师是如来也。理实无有当名实法但如幻等非有似有。是故本师于离名言假说有为也。

  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

  此即第二执假为实。若是如来假施设句即诸有情遍计所集言辞所说。寻名所执即非实故非是有为。

  若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有为。

  第三辨非实有结非有为。此显有情种种遍计执实有心言辞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有为。三中第一遮有为说。

  善男子。言无为者亦堕言辞。

  第二遮无为法。谓无为法亦堕本师假说言辞乃至不成实故非是无为也。三师别释准上应知。

  设离有为无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

  第三遮非有为非无为相。此遮犊子部计。彼立五法藏义所谓三世无为及不可说法藏。彼所立我不可说。为有为三世及无为非世。故名非有为非无为。如是名为少有所说。今破彼计。故言设离有为无为少有所说常住真我其相亦尔堕名字故亦非实有。或可此文遮彼转计未必有执。又智度论第二卷云。一切诸法略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

  然非无事而有所说。

  自下第二释通伏难示正道理。谓外疑难若有为法即非有为及无为者如来说言有为无为应无有事。事者体事。(解节经云大师说教可无义不。深密经云不空说事。)于中有三初标宗总答。次菩萨反诘。后菩萨正说。此即第一标宗总答。谓佛所说有为无为者虽无真实。有为之法然非无事而有所说。

  何等为事。

  第二菩萨反诘。

  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谓之有为。

  第三菩萨正说。非无有事而有所说。所言圣者。俱舍论云圣谓已有无漏圣道远诸恶法故名为圣。正理论云圣谓离缚或远众恶或善所趣故名为圣。成实论云能具泥恒故名为圣。瑜伽论云是善是无漏故名为圣。言智见者。智是决断义。见是推求义。谓无漏圣慧决断推求故名圣智见也。智见二种合说意者。如智度论二十六云。问曰解脱知见但言知即得何以复言见。答曰知见合说事得牢固譬如二绳合为一绳则得坚牢。广说如彼。若依世亲般若论意现量圣智名为知见。若唯说知谓以比智知若但言见谓是肉眼等见。知简眼见见简比知故知见合说也。今说智见意同世亲。问。此云智见彼说知见。如何以知证智。解云。五分法身名字新旧不同。依智度论大品经等名解脱知见。依显扬等名解脱智见。又解节经名圣知圣见。今此经云圣智圣见。故知智见即知见也。然今释此非无有事而有所说诸说不同。一真谛记云。若说并非实有大师所说皆无义耶。答由不可言体实有不可言体即真实义也。但有四义故不可言一在真观无分别智能念真理尔时无有分别故不可言二出真观心虽有言说不在真境故不可言三若言说决定不离人法及能取所取有为无为真理过此故不可言四者真理但是证至二量境界非是比信二量境界故不可言。此意说云非无实事。实事即是离言法性真如以为实事。为欲自他无分别智觉真如境是故假说有为以显实事也。一云外疑非有为无为便无有事如何说言有为无为。又复疑云一切诸法皆离名言何须假说。故作此通。然非无事而有所说。离言缘生法依此自觉故非无事。为令他觉故须假说。一云外疑既无有为无为便无有法有何利事而说有为。故作此答非无有事。事略有三一自觉事二觉他事三者为令他觉起言说事。一一事中皆有多义不可具说。

  自下第二释无为无二相于中有二初历三相后然非无事下释伏难示正道理。前中有三初遮无为相次善男子下遮有为相后设离下遮非无为非有为相。此即第一遮无为相于中有三初明无为是假说次依佛假说执为实有后辨非实结非无为。

  善男子。言无为者亦是本师假施设句。

  此即初也。于中有二释准上应知。

  若是本师假施设句即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

  此即第二依佛假说执为实有。

  若是遍计所集言辞所说即是究竟种种遍计言辞所说不成实故非是无为。

  第三辨非实有结非无为。

  善男子。言有为者亦堕言辞。

  第二遮有为相准上应知。

  设离无为有为少有所说其相亦尔。

  第三遮非无为有为相。

  然非无事而有所说。

  第二释通伏难示正道理于中有三。初标宗总答。次反诘后正说。此即初也。

  何等为事。

  第二反诘。

  谓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谓之无为。

  此即第三菩萨正释。文有两节。初明诸圣离名言故取正等觉。后即于下为令他故假立名相。若具分别准上可知。

  自下第五重征假说于中有二。初征问由序后正征问。

  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复问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诃萨言。

  此即第一辩问答者以为由序。

  最胜子。如何此事彼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或谓有为或谓无为。

  此即第二正设征问。虽已广说而未能了其喻何等。解节经文脱此征问。释家谬也。或可意存略故。自下第六举喻重说。于中有二初明说之由序后依征广说。

  解甚深义密意菩萨谓如理请问菩萨曰。

  此即初也。

  自下第二依征广说。于中有三初举喻重说次如是若有下举法同喻后如是善男子下结通外难。前中有三初幻师幻事喻次若诸众生下愚者执实喻后若有众生下悟者觉妄喻。

  善男子。如善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积集草叶木瓦砾等现作种种幻化事业。

  此即第一幻师幻事喻也。于中有二初总明幻事后所谓下别明幻事。前中有四一明幻师二显幻处三辨幻所依四总明幻事。然此喻文意趣难了。故今先述真谛师说后依诸教释此经文。真谛记云。说喻意者此譬众生由妄颠倒种种分别久在生死受诸苦报不知幻本及不可言无二真如执为实有。圣人明了识此非真。凡夫不知幻本由有无知未得圣慧故。圣人了知幻本及无二不可言体由断无知得圣道故。幻师譬聪明凡夫即是外道。幻弟子譬愚痴凡夫即是阐提。又幻师喻烦恼弟子喻业由惑起业故。又幻师譬因弟子譬果。于四衢道者譬三界及无漏界四种生死。或譬根麈我识四种境界。若依真谛金光明记。幻师即是阿赖耶识无始已来能造虚妄。幻弟子者喻七识也。微细妄法赖耶所造。中即陀那。麤者六识所造。又见惑为师爱惑为弟子。又心烦恼为师皮肉惑弟子。四衢道者喻四谛之理。今依诸教释此经者。所言幻师有其四释。一十住婆沙以业为师。二瑜伽六十惑业为师。三梁摄大乘唐摄大乘及大品经菩萨为师。四瑜伽八十四八识为师。言四衢道者有其三释。一增一阿含及杂阿含十五卷云四谛为四衢。二杂阿含第二十等说四念处为四衢道。三瑜伽八十四以四识住为四衢道也。言积集草叶木瓦砾等者辨幻所依。谓喻诸种子积集在本识中也。或可三种熏习在赖耶中草叶细软譬于善种木石等麤强喻诸恶种也。言现作种种幻化事业者总明幻事。由草叶等诸幻事起由善恶种生诸果也。

  所谓象身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

  第二别明幻事。谓上总标现作种种幻化事业而不别释故今别释。真谛释云。四兵譬因缘珠等喻果。由四兵故能为珠等。或可四兵喻有情类。末尼等者喻非情类。总释意云。赖耶幻师七识弟子住四识住积集种种名言等种而生三界五趣四生情非情等种种诸果。地前迷者执有真实有为无为种种诸法。地上悟者觉知如幻无实诸法。而诸教中说业为幻师四圣谛等为四衢者。凡论幻师有其三种。一能造幻故名为幻师即惑业等。二者如幻故名为幻师即是菩萨。三造幻主故名为幻师即八识也。今依第三。或可亦取惑业。或可通说三种。义亦无失也。其四衢道亦有三义。一除惑四道即是四谛。二初学所观道即四念处。三幻主所住道即四识住。今依第三。或可通取义亦无失。

  若诸众生愚痴顽钝恶慧种类无所知晓。

  自下第二愚者执实喻。于中有五一明能执人二显所执境三正辨起执四依执起说五劝彼重观。此即第一明能执人。谓诸愚夫五蕴假者。真谛记云。愚痴凡夫者婴儿凡夫即是阐提。恶慧种类者聪明凡夫即是外道能起见者。今解愚痴者出无明体。顽钝者显痴用也。此即起执本也。恶慧出执体性即是诸见。无所知晓者恶慧用也。此明由痴执为实有有为无为也。

  于草叶木瓦砾等上诸幻化事。

  第二辨所执境。谓草叶等喻善恶业。诸幻化事喻业所感或识所变种种诸事。

  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见者实有象身实有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

  第三正明起执。谓由无明起分别见执实有象等。真谛记云。见已者谓自见即是幻师喻聪明凡夫。闻已谓从他闻即是弟子喻愚痴凡夫。

  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愚妄。

  第四因执起说。谓不知幻故执为实有。余人云不是实者皆是愚人及以妄语。

  彼于后时应更观察。

  第五劝彼更观。由彼顽钝不知是幻执为实有。于后幻灭更审观察乃知非实。

  若有众生非愚非钝善慧种类有所知晓。

  自下第三悟者觉妄喻。有其五段翻上应知。一能悟人二所悟境三正明觉悟四因悟起说五劝不重观。此即第一明能悟人文有三节。一若有众生者辨能悟人谓地前菩萨。或可地上菩萨五蕴假者。二非愚非钝者起悟近缘。谓无痴善根。三善慧种类有所知晓者正明悟体以慧为性。此喻地前加行位中分证能取所取空性。或可地上了知胜义无二之理名知晓也。

  于草叶木瓦砾等上诸幻化事。

  第二明所悟境。如文可知。

  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见者无实象身无实马身车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贝璧玉珊瑚种种财谷库藏等身。

  第三正明觉悟于中有二初明实境非有后然有下明假境非无。此即第一实境非有。如文可知。

  然有幻状迷惑眼事。于中发起大象身想或大象身差别之想乃至发起种种财库藏等想或彼种类差别之想。

  第二明假境非无文有二节。初言然有幻状迷惑眼事者正明似境非无。后于中下示迷惑之相。此即初也。然此幻状诸宗不同。萨婆多宗顺正理云如变化色由定力故虽是化色而是实色是眼识境。如是由幻术力似幻相起能发眼识。彼宗自说一切诸心皆缘有境。依经部宗幻象马等皆无有体缘幻之心缘无境起。故知彼宗缘无亦生心也。今依大乘自有两说。一依龙猛宗。意同经部缘无亦得生心。故智度论云五识皆不可诳。故知彼宗眼等五识唯缘实境。第六意识容许缘无。依弥勒宗无实象等而有似象相分现前用此影像色为所缘境。又此幻象喻自有二义。一依大般若等幻等十喻喻于空义。二依阿毗达磨经及摄大乘八喻显依他似有非实。此经亦尔用似义喻依他起。言于中发起大象身想等者示迷惑相。于中有二。初大象身想者迷象自性总辨象体名为自相。于中大小或青白等名差别相。是故迷者起二种想。言乃至等者类释马等总别二想准上应知。

  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愚妄。为欲表知如是义故亦于此中随起言说。

  第四因悟起说有其二义。一由智力悟境非实不起实言。二为欲下由智力故悟境是假随起言说。

  彼于后时不须观察。

  第五劝不重观。谓由智力如实知故。

  如是若有众生是愚夫类是异生类未得诸圣出世间慧。

  自下第二举法同喻于中有二初明迷者执实后若有下辨悟者觉妄。前中有五一明能执人二明于境不了三正明起执四因执起说五劝彼重观。此即第一合能执人。言如是者举法如喻故言如是。此能执人有其三名。一名众生二名愚夫三名异生。言众生者略有二义。一者众多法生故名众生。故智度论第三十云言众生者于五众十二入十八界六众十二缘等众多法中假名众生。大乘同性经证契经梁摄论第十四大意亦同。二者受多生故名曰众生。故般若灯论云谓有情者数数受生故名众生。又真谛般若疏云以前生后生生不绝故名众生。若尔亦有前后灭义应名众灭。答非一例生成众生灭非成故。广说如彼。言愚夫者。愚谓愚痴夫谓士夫有愚之夫故名愚夫。若依广百论愚夫即是异生。故彼论云诸异生者说名愚夫。又第一云随所有见皆无谛实智不清白故名愚夫。言异生者。依大婆沙四十五云问何名异生。答一切圣者皆名同生此异于彼故名异生。问若尔圣者异异生故应名异生。答一切圣者同会真理同见同欲故名同生异生不尔可厌贱故立异生名不应为难。大德说曰异于正法及毗奈耶而受生故名为异生。广说如彼。此意说云。诸异生类未得三乘无漏圣道或可未得初地已上诸圣道故起实有执。

  于一切法离言法性不能了知。

  第二于境不了。言于一切法离言法性者即是一切有为无为诸法自相离名言故。或可有为无为无二真如名为离言于此法性不能了知。

  彼于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决定实有有为无为。

  第三正明起执。谓诸愚夫以不了知法性理故于有为等执为实有如执象等。

  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痴妄。

  第四随执起说。准上应知。

  彼于后时应更观察。

  第五劝彼重观。以未能觉非实义故。

  若有众生非愚夫类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

  自下第二辨其悟者觉境非实。于中有五一明悟人二明觉境三明觉相四明起说五劝不重观。此即第一明能悟人。言若有众生非愚夫类者简异地前愚夫异生。已见圣谛已得诸圣出世间慧者正出觉体。已见胜义真如圣谛。或可已见四谛真如。已得诸圣出世间慧者即是正体后得无漏圣智。依成唯识二复次释出世间智唯是正体。初约一义后明二义。故第九云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随眠是世间本。唯此能断独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及证真如。此智具斯二种义故独名出世。余智则不然。即十地中无分别智。

  于一切法离言法性如实了知。

  第二如实觉境。已得出世无漏智故。

  彼于一切有为无为见已闻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决定无实有为无为。

  第三正明觉悟。于中有二初觉实境非有后然有下悟假境非无。此即初也。若依真谛师如前所说三种义故一切有为及无为法皆非实有。若依大唐三藏约此执性以显非实。

  然有分别所起行相犹如幻事迷惑觉慧于中发起为无为想或为无为差别之想。

  第二明假境非无文有两节。初明假境非无后于中下明其假境自性差别。言行相者。行谓见分能缘行解。相即相分。有为无为此明依他相分所摄有为无为假有非无犹如幻事。后于中发起等者明其假境自性差别二种相也。言为无为想者出自性想缘自性故。或谓为无为差别之想者辨差别想缘差别故。

  不如所见不如所闻坚固执着随起言说唯此谛实余皆痴妄。为欲表知如是义故亦于此中随起言说。

  第四依境起说。准上应知。

  彼于后时不须观察。

  第五劝不重观。已了知故。

  如是善男子。彼诸圣者于此事中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谓之有为谓之无为。

  此即第三结通外难。难及通意寻上可知。

  解深密经疏卷第七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就无二相文别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广释已讫。自下第二以颂略说。于中有二初总标颂意后以颂正说。

  尔时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日。

  此即初也。密意菩萨为欲重宣无二义故说此颂也。言重宣者。真谛释云有其四句。一义重文不重如说瞿名目九义等。二文重义不重如说帝释有千名等。三文义俱不重如说人天等。四文义俱重如以结颂重颂前义。今依第四故说重言。旧人相传但说三句略下不说。此第三一句。又释十二部经颂有二种一者应颂二者讽颂。故杂集论第十一云应颂者即诸经中或以颂重颂又不了义经应更颂释故名应颂。讽颂者谓诸经中以句宣说或以二句或三或四或五或六。今依应颂故说重言。所言颂者。深密解节皆说偈言。旧来诸师自有两释。一云偈者梵音伽陀此云重颂而翻译者为存略故。或音讹故但言偈也。一云偈者此即汉语竭也尽也四句成颂摄义同尽故言偈也。不尔梵音正是伽陀即应言伽不应名偈。虽有两释前说为正。西方诸国语音不同中印度国名为伽陀余处名伽他乃至于阗国名为偈他。译家略故但言偈也。然说偈意依真谛略有六意。一为忘失二为晚来三为易受易持四为二智利钝不同五为众生意乐不等六显能说之人善巧方便故。真谛疏云。为有听众散乱异缘忘失前义欲令更得故说偈颂。又为晚来不及闻者欲令得闻故有偈颂。又为易受易持故说经及偈若但说偈不说经者则理细难受若但说经不说偈者则义散难持为易受易持故具说经偈。又为利益二种智人具说经偈一分别智人此人根钝若为略说不广分别不能得义为利此人故广说经二者开智人神根利故略说义相自能分别得具足解如舍利弗正闻一义十重分别若其广说不利此人为利钝二人具说经偈也。又众生有二种一者乐说由慈悲力多故二者乐行由心寂静故为利此两人故说经偈。又显能说之人最为善巧广而能略略能广故所说正法最为当中随广略说皆能利钝不相违故具说经偈也。依成实论第二卷中说偈有六意。依十住婆沙有一意。恐繁不述。

  佛说离言无二义甚深非愚之所行。愚夫于此痴所惑乐着二依言戏论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转极长生死苦复违如是正智论当生牛羊等类中。

  第二以颂略说。有其二颂分之为二。初有半颂叹理甚深谓佛所说离言无二两种真如极甚深故非愚境界。后一颂半显执过失。于中有三初有两句能生戏论失次有两句流转生死失后有二句当生恶趣失。

  言愚夫于此痴所惑乐着二依言戏论者此即第一能生戏论失。二依即是有为无为八种戏论所依处故。言戏论者八种妄想。此中意说愚夫于此无二离言境中痴所惑故乐着有为无为二种法上八种戏论。八种戏论如瑜伽论三十六说。彼云又诸愚夫由于如是所显真如不了知故从是因缘八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八分别者一者自性于一切法分别自性如色声等。二者差别谓即于彼分别可见不可见等。三者总执谓即于彼色声等上计我有情舍军林等。四我分别。五者我所分别于诸有漏有取法上即计为我或计我所。六爱分别。七者非爱。八俱相违如其次第于妙非妙及俱离事所生分别。大唐三藏云。八种分别皆以无覆无记异熟生慧为其自性。或可寻伺以为自性。生三事者。初三分别能生戏论所依缘事六根六境。次二分别能生我见及以我慢。后三分别如次能生贪瞋痴。当知此中所依缘事为所依故生我见慢见慢为依生贪瞋痴。由此三事能现有情及器世间流转品法。此中意引显扬三无性论。

  言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转极长生死苦者此二句显流转生死失。谓彼愚夫愚痴力故便于三种有情聚中或在不定聚或在邪定聚流转极长分段生死三聚之处。然此三聚诸说不同。萨婆多宗自有两说。一依集异门论。有三聚众生。一邪性定聚谓成就五无间业二正性定聚谓成就学无学法三不定聚谓唯成就余有漏法及无为法。是名三聚之性。界者邪性定聚一界少分谓欲界。正性定聚三界少分。不定聚亦尔。趣者邪性定聚一趣少分谓人。正性定聚二趣少分谓人天。不定聚三趣全谓地狱傍生饿鬼二趣少分谓人天。二依施设足论。邪性定聚谓五无间业若彼因若彼果彼等流彼异熟及成就彼法补特伽罗。正性定聚谓学无学法若彼因彼果彼等流及成就彼补特伽罗。不定聚谓诸余法若彼因彼果彼等流彼异熟及成就彼补特伽罗。是名三聚之性。界者如前。趣者邪性定聚二趣少分谓地狱人。正性定聚亦二趣少分谓人天。不定聚二趣全谓傍生饿鬼三趣少分谓地狱人天。依经部宗。如婆沙论百八十六云譬喻者说无间地狱乃至有顶皆有三聚。彼说般涅盘法名正性定聚不般涅盘法名邪性定聚不决定聚者名不定聚。若广分别如大婆沙百八十六等。今依大乘略有十门。且依十地论判十地经五门三聚。经曰是菩萨如实知众生三聚。一正定相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二正见正定相邪见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三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四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离此二不定相。五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修行无上圣道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皆如实知。佛子。菩萨随顺如是智名为安住菩萨善慧地。十地论第十一云论曰众生三聚行稠林差别五种。一有涅盘法无涅盘法三乘中一向定差别如经是菩萨如实知众生三聚正定相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故。二善行恶行因差别如经正见正定相邪见邪定相离此二不定相故。三恶道善道因差别如经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故。四外道声闻因差别如经八邪邪定相正位正定相更不作故离此二不定相故。五菩萨差别示现如经妒吝恶行不转邪定相修行无上圣道正定相离此二不定相皆如实知故。舍可化众生名妒。不施他财名吝。过能生他苦恶行不转。菩萨波罗蜜相违邪定菩萨。是名法师方便成就智。复有五门。一业惑趣寂。如瑜伽论第一百云邪性定法聚者谓无间业及断善根正性定法聚者谓学无学所有诸法不定法聚者余非学非无学法。智度论第四十五意同瑜伽。二断不断倒门。如智度论八十四云为破颠倒分别有三能破颠倒名为正定必不能破名为邪定有缘。破无缘不破名为不定。具说如彼。三堪不堪任门。如大菩萨藏经第五卷。云何正定聚由因力先世方便开智利根之所生故若诸如来为说不说堪任法器若为说法速得解脱。云何不定聚由外缘力如法教授可得解脱不得如法教授教诫不得解脱为如是等得义利故诸佛世尊出兴于世。云何邪定聚谓有情性烦恼所蔽不修净业识性薄弱愚痴深厚住邪见网非正法器若使如来为说不说终不堪任证于解脱。具如彼经。四着有无等门。如无上依经彼第一云。世间中有三品众生一者着有二者着无三者不着有无。着有者复有二种一者背涅盘道无涅盘性不求涅盘愿乐生死二者于我法中不生渴仰诽谤大乘乃至广说。着断无者亦有二种一者行无方便二者行有方便。行无方便复有二人一者在佛法外九十六种异学外道二者在佛法中能生信心坚着我见不爱正理我说此人同彼外道。复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观空生于有无二见是真空者直向无上菩提一道净解脱门如来显了开示正说于中生空见我说不可治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着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行有方便亦有二人一声闻乘二缘觉乘。不着有无者最上利根修行大乘是人不着生死如阐提不行无方便如外道不行有方便如二乘。具说如彼云。阿难若人贪着三有诽谤大乘名一阐提堕邪定聚若人着无行无方便堕不定聚复有着无行有方便不着有无行平等道名正定聚。五可不可治门。如央掘魔罗经第二卷尔时大目犍连以偈问言云何世间病分别说三种或有医治差或不得医治或复有病人虽得医不差是故诸病人分别有三种。尔时央掘魔罗以偈答言是义则不尔不应说三种可治不可治唯二无有三若作三分别亦是声闻乘若诸声闻乘佛说蚊蚋乘以彼无智故分别有三种所言邪定者谓彼一阐提正定谓如来菩萨及二乘。释义差别义如别章。

  言复违如是正智论当生牛羊等类中者此后有二句明能生恶趣失。谓彼愚夫非但违于无二真义复违如是正智及论正智即是证无二智。论谓言论即说无二圣教言论。由此复违正智论等当生牛等诸恶趣中也。

  自下第二释超过寻思所行相。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就长行中复分为六一菩萨问二尔时下世尊略答三何以故者菩萨征问四我说下如来广说五法涌当知下喻说六如是法涌下举法同喻或可结答。或可有六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喻六合。依真谛记。一菩萨问二如来正说三譬说四合结五偈颂。就初请中文别有三。初标有所请次陈所请事后正陈所念。

  尔时法涌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

  此即初也。言尔时者发问时也。法涌菩萨等者辨问答也。解节深密皆云昙无竭。依智度论名为法盛。故九十七云问昙无竭菩萨因缘云何。答郁伽陀秦言盛达磨秦言法。谓此菩萨在众香城随意说法令诸众生广种善根故名法盛。真谛记云。昙无竭菩萨若存天笠正语应云檀兰无竭多此云法上。然此菩萨住居八地依法身上起故名法上。具说如彼。一云昙者梵音此云法也。言无竭者此即汉语。胡汉并陈故云昙无竭。大唐三藏翻为法涌。菩萨法辩用而无竭犹如涌泉。法喻双举故名法涌。

  从此东方过七十二殑伽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具大名称。是中如来号广大。称。我于先日从彼佛土发来至此。

  自下第二陈所请事。此意说言外道聚集论胜义谛竟不能决故知胜义超寻思境。于中有四。一陈往来处二见其聚集三诤论不决四显不决相。此即第一陈往来处文有两节。初言从此等者显其往处。后云我于等者辨其来处。此明法涌从此世界往彼名称世界助化众生。问。从此乃至发来至此者说何处所名为此耶。答。有三说。一云此者娑诃世界故。解节云从此娑诃世界向东最远。真谛记云。娑诃世界者娑诃是梵王名此云能忍。此人见他胜事常生随喜不超嫉妒能忍许他有胜德事故名为忍非关忍辱说名忍也。由此娑诃领千世界即是千界主从主立名号曰娑诃也。一云从此者从此十八圆满净土也。是故二本经中皆无娑诃之言也。问。若尔净土即无日月如何说言我从先日从彼处发。解云。约余世界日月而说。一云如佛地论如实义者从此住处自有二种一者净土二者秽土。由此义故通说两处名为此也。所以如是诸本异者译家别故。或可梵本有此差别。言殑伽者旧云恒河也。此是神名。(勘西域传)问。如何诸经但言恒河不说余河。答。如智度论第七卷说。彼云问曰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以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眼见故以为喻。复次阎浮提雪山中有阿耨达池出四大河东方象头出恒河入东海南方牛头出辛头河入南海西方马头出婆叉河入西海北方师子头出私陀河入北海是四河中恒河最大四远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喜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不取余河。问曰。恒河中沙为有几许。答曰。一切算数所不能知唯有诸佛及法身菩萨能知其数。佛及法身菩萨一切阎浮提中微麈生灭多少皆能数知何况恒河沙。如佛在祗桓外林中树下坐有一婆罗门来到佛所问佛此林有几许叶。佛即便答有若干数。婆罗门心疑谁证知者婆罗门去至一树边取少树叶藏还问佛定有几叶。佛即答云少若干叶如其所取语之。婆罗门知已心大敬信求出家后得阿罗汉道。以是故知佛能知恒河沙数。又金刚仙论云。恒河沙者从清凉池出入于东海长八万四千由旬广四十里或有广十里处。以从沙山中过故有流沙色白水亦同白色状如乳出河即清。此沙极深若象马车乘入者皆没。又天竺国皆见此河引此为喻。所以能到远世界者。真谛记云。神通有三。一者举身如鸟飞空由定功能单身远至恒须神通摄持若忘不摄身即退落故名举身。三中下品。二如意神通随圣意欲转远令近转近令远或内或外若内转者世界不促但身能远至若外转者身不远至但促远世界令其在近转步则着此即中品。三心速疾通此通最胜八地已上独所能得令身轻捷至已成满止于一心即便至彼故令菩萨以心速通往彼世界。若依俱舍第二十七及顺正理意势神通唯佛所有。故顺正理七十六云行有三种。一者运身。谓乘空行犹如飞鸟。(俱舍亦同)二者胜解。谓极远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上同俱舍已下不同。)若于极远色究竟天作近思惟即便能至。本无去无来何谓速行。此实亦行但由近解。行极速故得胜解名。或世尊言静虑境界不思议故唯佛能了。(已上正理)三者意势。谓极远方举心缘时身即能至此势如意得意势如。(上同俱舍)如心取境顷至色究竟故。(已上正理)于此三中意势唯佛。运身胜解亦通余乘。谓我世尊神通迅速随方远近举心即至由此世尊作如是说诸佛境界不可思议。(上同俱舍)如日舒光。蕴流亦尔。能顿至远故说为行。若谓不然此没彼出中间既断行义应无。或佛威神不思议故举心即至不可测量。故意势行唯世尊有。胜解兼余圣。运身并异生。今依大乘。大智度论法用少异。故第五云如意有三一者能到二转变自在三圣如意。能到有四一者身能飞行如鸟无碍(当正理初行也)。二者移远令近不往而到三者此没彼出(此二即当正理第二。)四者一念能至。(当正理第二。)转变自在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作多多能作一种种诸物皆能转变。外道转变极久不过七日佛及弟子转变自在无有久近。圣如意者外六麈不可爱不净物能观令净可爱净物观令不净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大智度论第三云。问如经说弹指顷有六十念若一念中能至一方恒河沙等世界尚不可信何况十方恒河沙等世界时少而所到处多。答曰经说五事不可思议所谓众生多少。业果报。坐禅人力。诸龙力。诸佛力。于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菩萨入深禅定生不可思议神通故一念中悉到十方诸佛世界。如说四种神通中唯佛菩萨有如意疾遍神通。

  我于彼佛土曾见一处有七万七千外道并其师首同一会坐。

  第二见其聚集。为欲思量故一会坐。

  为思诸法胜义谛相。彼共思议称量观察遍寻求时于一切法胜义谛相竟不能得。

  第三诤论不决。真谛记云。夫论立义有其三义一者现量二依比量三圣言量。为思诸法胜义谛相于彼思议即是外道所说现量。言称量者即是比量。言观察者是圣言量。如四韦陀论等。依此三量遍寻求时于胜义谛竟不能得。又解。立义有其三义。一者立义即是立宗。二者证义即是辨因。三者立喻是同法喻。言思议者即是立宗。称量即是立因。观察是喻。依此三种遍寻求时不得胜义。若广分别如真谛记云。依真谛记十四五纸。恐繁不述。

  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互相违背。共兴诤论口出矛●(矛+赞)更相●(矛+赞)刺。既恼坏已各各离散。

  第四显示决相。文有三节。初明意业相违。次共兴下口业违诤。后既恼坏下显身业乖违。言唯除种种等者是名意业相违谓诸外道种种推求意不能得真胜义谛。唯除谬执三种意解谓一种种意解二别异意解三变异意解。(依解节经但言起种种执不言三种。依深密经生异异意异异见异异执着。)然三意解诸说不同。一云种种意解者即用种种诸法以为胜义无别真如故名种种意解。别异意解者离诸法外别有胜义与一切法决定别异故言别异意解。言变异者理实胜义无有变异而言变异非谓常住故言变异。一云初句是总后二是别。释义如上。一云三种义无差别。众计非一故言种种。意趣各别故言别异。展转异计无决定相故言变异。意业乖诤如上已说。次明语业口出矛●(矛+赞)。后明身业更相恼坏。故解节经云由口刀杖互相伤毁便各分散。又瑜伽论九十七云。是诸外道萨迦耶见以为根本种种见趣意各别故彼此展转互相违戾。遍于一切四圣谛中尚无有能施设其教况当觉悟。

  世尊。我于尔时窃作是念如来出世甚奇希有。由出世故乃于如是超过一切寻思所行胜义谛相亦有通达作证可得。说是语已。

  第三陈已所念。谓彼菩萨见诸外道寻思不决便知胜义超寻思境。便窃作念赞佛希有。由佛出世善方便说亦有令他作证可得。

  尔时世尊告法涌菩萨摩诃萨日。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我于超过一切寻思胜义谛相现正等觉。现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现开解施设照了。

  第二依问略答。文有三节。初尔时等者说之由序。次善男子等者赞请顺理文义俱顺。或可俱顺自他二利是故重言如是如是。依大品经帝释赞言供养般若功德无量佛言如是如是龙树释云恐疑帝释非一切智所说或错故佛印可所说重言如是如是。此经亦尔。下文所说皆应准此。后我于超过者作问略答。于胜义谛现成等觉亦为他说。

  何以故。

  第三菩萨征诘。以何义故超寻思境。

  自下第四依问广释。以五相释超寻思境即分为五。一内自所证二无相所行三不可言说四绝诸表示五息诸诤论。例有两段先释后结。

  我说胜义是诸圣者内自所证。寻思所行是诸异生展转所证。

  就内自所证文别有二初释后结。此即释也。谓诸圣者无分别智缘真如境内证自体。然此内证诸说不同。一云一切根本后得内证真如而不变影。以无漏智缘真如故。一云根本及后得智皆能变影而非亲证。不尔唯识理不成故。一云正智亲证自体不变而缘如自证分无别相分。后所得智变影而缘以分别故。若不尔者圆镜智等缘真如境正体后得应无差别。虽有三说大唐三藏及护法宗后说为正。若广分别如成唯识第九卷释及佛地论第三卷说。寻思所行即是异生依他言说非内所证故言展转。问。解节深密皆作是言过觉观境。此本即云过寻思境。如何会释。答有两释。一云旧诸经论皆云觉观。大唐三藏翻为寻伺。寻谓寻求伺即伺察。如瑜伽论等一一皆用思慧为体。而此经言名寻思者通说寻伺皆名寻思皆有推求思量义故。然此寻伺诸说不同。萨婆多宗离心以外别有心所实有体性。始从欲界至初静虑一切心中皆有寻伺。中间静虑无寻有伺。第二静虑以上诸地皆名无寻无伺。通于六识有漏无漏。若广分别如俱舍等。依经部宗离心已外无别自性。亦非一心寻伺俱起。故成实论觉观品云有说觉观在一心者此事不然。解云。经部大同大乘。然差别者成实论宗以心为体。依大乘宗思慧为体。又经部宗三地别者。如大毗婆沙欲界乃至有顶地具有寻伺。而说三地有差别者。欲界初定一切善染无覆无记静虑中间乃至有顶染污心等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善及无覆无记心等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乃至有顶善及无覆无记等名无寻无伺地。今依大乘。如成唯识第七寻谓寻求令心恖遽于意言境麤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恖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为业并用思慧一分为体。非一剎那二法相应一类麤细前后异故。若广分别如瑜伽显扬成唯识等。三地别者。大唐三藏云。瑜伽论意自性离欲建立三地。谓欲界乃至初静虑中诸有为法未能远离自性欲故名有寻伺。中间静虑诸有为法已离下地自性欲故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乃至非想诸有为法已离寻伺自性欲故名无寻无伺地。若广分别如瑜伽释论第一卷说。今此所说超寻思者依此寻伺而说。一云此中寻思即用三界有漏心心所法以为寻思。即五法中分别所摄。然寻思言自有两种。一者四寻思用慧为体推求名等未决定故。二者此中所说寻思即用三界有漏心等。故今但言寻思不名寻伺。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第二结文可知。

  法涌。我说胜义无相所行。寻思但行有相境界。

  第二无相所行。先释后结。此即释也。解节经云我说真实非相行处。真谛记云。相行处者谓十八界。相即六麈行即六识处即六根。此根尘识但觉观境。真如非觉观境是故非十八界摄。今唐本云无相所行。然此无相诸说不同。一云能观无分别智名为无相远离能取所取相故。若依此说无相观智之所行故名无相所行是依主释。一云无相即是真如涅盘。此是无相三昧所行。俱舍佛地第一皆作是说。无十相故名为无相谓五境男女及生老无常。若依此释无相即是智所行故名无相所行是六释中持业释也。一云平等真如法性离诸相故名为无相。如无量义经说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诸处所说真如无相依此而说。又广百论云又真空理离有无等一切法相故名无相。又瑜伽七十三云。问如是五事当知几种取所行义。答略有三种一有言有相取所行义二无言有相取所行义三无言无相取所行义。此中最初是言说随觉者取所行境第二是言说随眠者取所行境第三是于言说离随眠者取所行境。又初二是世俗谛取最后是胜义谛取。又广百论释云。初于名言能有觉悟次于名言虽有随眠而无觉悟后于名言随眠觉悟一切永无。初二缘世俗后一缘胜义。复有永离言说后所得心通缘二谛。问。大般若等云蕴界处等乃至菩提皆无所得即是无相。此说何义。解云。经意所说不同。依清辨宗通约三性说无所得。护法等宗唯违所执。无自性品当广分别。寻思但行有相境者。寻思即用分别为体是故不证无相真如。

  是故法涌。由是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第二结文可知。

  法涌我说胜义不可言说。寻思但行言说境界。

  第三不可言说相。谓真如胜义远离有为无为等故。然不可说依诸圣教乃有多种。一非四藏故名不可说。如犊子部立五法藏谓三世无为及不可说法藏。不可说法藏即真我也。不可说为三世无为及不可说。成唯识论比量破云。汝说真我不可说为是我非我不可说为有为无故犹如空华。二离损益等名不可说。如萨婆多宗。如大婆沙第十五说若可说者说火应烧舌说食应除饥。广说如彼。三依大乘略有四义。一离损益等名不可说。如智度论说火应烧舌同萨婆多。二现量境故名不可说。如理门论一切诸法皆有二相一者自相现量所得不可言说二共相比量所得即可言说。由斯道理诸圣言量比量所摄诸法自相不可说也。问。说诸法言为是表诠为遮诠耶。大唐三藏总相判云。诸部皆云说诸法言多是表诠。但比量中异法喻言唯是遮诠。大乘亦尔。入正理论同法喻云谓若所作见彼无常譬如瓶等。异法喻云谓若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此中常言表非无常非所作言表无所作。故知异喻皆是遮诠。又掌珍论第一卷云为遮异品立异法喻异品无故遮义已成。又第二云又遮诠言遮止为胜遮所遮已功能即尽无能更表所诠差别。今依大乘一切言说皆是遮诠。故理门论云喻有二种同法异法前是遮诠后唯止滥。具说如彼。解云。此简二喻差别前是同喻后是异喻。诸法自相不可言说若诠共相要遮余法。如说青言遮非青等。又广百论第九卷云。我诸所说皆是遮言。(标宗。)遮谓遮他生灭等执。无生非灭。唯为遮生。无灭非生。但为遮灭。(正释。)非断常等类此应知。(类释。)虽涅盘时生灭断灭。此方便说是假非真。如说天中有常乐等是随俗说非称实言。(释通伏难。)应以前说诸句文词随其所应破诸妄执。我等皆妄谁复为真。谓毕竟空心言路绝分别戏论皆不能行唯诸圣贤内智所证。(示正道理。)三名义相对互为客故不可言说。如摄大乘第五云复次云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而非称体。由名前觉无称体相违故由名有众多多体相违故由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故。广分别如世亲及无性释三无性论及瑜伽菩萨地具说如彼。四一切法无所得故不可言说。故金刚般若等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何以故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又无垢称经不二法门有诸菩萨随所了知各别说已同时发问妙吉祥言云何菩萨名为悟入不二法门。妙吉祥告诸菩萨汝等所言虽皆是无二如我意者汝等所说犹名为二若诸菩萨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表无示离诸戏论绝诸分别是为悟入不二法门。时妙吉祥复问无垢称言我等随意各别说已仁者当说。无垢称默然无说。具说如彼。肇师释云。此品有三分初诸菩萨以言说明不二次文殊遣言明不二后维摩诘杜默明不二。言说明不二者示藉教以生解依言以通理遣言明不二者示虽由言以通理着言则乖宗。杜默明不二者示心寂则会真有心则堕二。复次诸菩萨依法明不二文殊依理明不二维摩无依明不二。依法者除教依观。依理者舍观依空。无依者舍空而灭观。此是入道深浅不同。如上所说四种义中。有说此经依第四义一切诸法不可得故。有说如摄大乘名义互为客等故名不可说。是故瑜伽七十三云。问如是五事为摄一切法为不如是耶。答曰如是。问彼一切法以何为性。答诸法性不可说。问。云何应观彼诸法相。答如幻事相非全无有乃至唯有名相可得无有自性差别云。问。不可言中不可言言既现可得是故法性不可言说不应道理。答。正立宗时不可言言亦已遮遣。为令觉知如是义故方便施设譬喻等言。问。一切法不可言说如何世尊为他宣说。答。如瑜伽三十六说。若不起言说则不能为他说一切法离言自性他亦不闻若无有闻即不能知此一切法离言自性。为欲令他闻知诸法离言自性是故于此离言自性而起言说。问。一切言说皆依寻伺不。答。诸说不同。亲光师说八地已上不依寻伺而起言说以诸寻伺唯有漏故。护法说云十地菩萨必假寻伺而起言说。复说寻伺亦通无漏后得智。问。无分别智现在前时能说法不。解云。说亦无妨。于一剎那二智并行于中无分别智非寻伺俱后所得智与寻伺俱起言说故。依智度论第十七云菩萨常入禅定摄心不动不生觉观亦能说法。广说如彼。

\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第二结文应知。

  法涌。我说胜义绝诸表示。寻思但行表示境界。

  第四绝诸表示。先释后结。此即释也。解节经云复次法上我说真实绝于四事谓见闻觉知。一切觉观缘四事起。解云四事即所见等。深密经中但云离诸言语而不说四事也。此明胜义离名等故非见闻等四种境界之所表示。所以者何见闻觉知皆是有漏戏论所摄胜义谛理非见闻等所取之境是故不可所见等事表示胜义。问。言说表示有何差别。答。非言所说非见闻等所表示境故有差别。见闻觉知具如别章。

  然此所说见闻觉知诸说不同。萨婆多宗依六根说。眼根名见耳根为闻三根名觉意根名知。故杂心论第一卷云若眼随生见耳界随生闻三界随生觉意界随生识。解云。六根名随生者谓眼等根皆有随根生识同分所摄。约同分根为见等体故约随生以说见等。俱舍亦尔。故十六云何等名为所见相。颂曰由眼耳意识并余三所证如次第名为所见闻知觉。广说如彼。大婆沙一百二十一云。此中眼识所受名见耳识所受名闻三识所受名觉意识所受名知说四境故见闻觉知是根非识。然举识者显眼等根必由识助方能了境。以同分根能有作用非彼同分故。问。如何眼耳意三根各立为一。杂心释云。彼三界以方便得离欲得修得神通性四支五支定果是故彼随生各别建立。余三随生无彼相分故共建立一。广如婆沙。问。如何鼻等三根合说为觉。答。杂心颂云境界唯无记觉心于中转随生三种识是则名为觉。俱舍十六香味触三无记性故如死无觉故能证者偏立觉名。问。第六意根设不生识得成同分亦得成知。不尔罗汉最后念意应不成知。而杂心云意界随生识者欲显有识之根且说随生。若细分别如顺正理四十二依经部宗有其三释。依成实论约三量等以辨见等。故第八八种语品云问见闻觉知有何差别。答曰有三种信见名现在信闻名信贤圣语知名比知觉名分别三种信慧。此三种慧或皆是实或皆颠倒。具如彼说。六识之心得现境界名之为现。故论说言见名现信。不现境界藉教而知说之为闻故论说言闻名信于贤圣之语。于彼不见不闻境界依前见闻譬度知者说之为知故论说言知名此知。前三心后重分别心名之为觉。云何分别。先因见已后重思惟起于见想或忘前见起不见想此则是其见后觉也。闻知后觉类亦可知。然此觉心非直从于见及知三心后起其亦从于不见不闻不知后生。先不见后忘不见生于见想此则是其不见后觉。不闻不知生觉例然。若依俱舍十六有二师说。一云有余师说若是五根现所证境名为所见。若他传说名为所闻。若运自心以种种理比度所许名为所觉。若意现证名为所知。于五境中一一容起见闻觉知四种言说。于第六境除见有三。具说如彼。此师意说。若是五根现量所证五境以分明故名为所见。若依教量从他传说六境名为所闻。若依比量运自己心以种种理比度所许六境名为所觉。若意识依现量证六境名为所知。谓意识亲从五识后起现量证五。若在定意识现量证法。或在定意现量六能通证六境。先轨范师作如是说。眼所现见名为所见。从他传闻名为所闻。自运己心诸所思惟名为所觉。自内所受及自所证名为所知。解云。此师意说眼现量所见名为所见。所以唯眼名为见者色境显现最分明故故眼唯见。若依教量从他传闻六境名为所闻。若依比量自运己心诸所思惟名为所觉。又依现量耳鼻舌身自内所受四境及意根现量自内所证六境俱名所知。若依此释。见唯在眼。闻觉唯意。知通耳鼻舌身意。于六境中色境容起四种声等五境容起闻觉知三。

  今依大乘诸教不同。依智度论第四十云。眼识所知名为所见耳识所知名为所闻鼻舌身三识所知名为所觉意识所缘名为所知。具说如彼。依杂集论第一卷云。见闻觉知义者眼所受是见义耳所受是闻义自然思惟应如是如是是觉义自内所受是知义。又瑜伽第二卷云。云何四种言说谓依见闻觉知所有言说。依见言说者谓依眼故现见外色由此因缘为他宣说。依闻言说者谓从他闻由此因缘为他宣说。依觉言说者谓不见不闻但自然思惟称量观察由此因缘为他宣说。依知言说者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解所得由此因缘为他宣说。所言见者自有三释。一云眼根名见。故云眼所受是见义。(意同萨婆多。)一云眼识名见。故瑜伽第二卷云谓依眼故现见外色而言眼所受是见义者识依眼故。一云眼相及识名见。故杂集云眼所受是见义。又瑜伽云谓依眼故现见外色。故知眼根及识以为见体。问。若尔如何杂集第二云。问为眼见色为识等耶答非眼见色亦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为见。又由六相眼于见色中最胜非识等是故说眼能见诸色。(六相如论。)问瑜伽五十六云约胜义道理非是眼等亦非彼识。何以故诸法自性众缘生故剎那灭故无作用故。约世俗道理眼等最胜故可于彼假立见者。具如彼说。如何说言眼根及识二俱为见。答。为遮根识各别为见故言见等非根非识。非遮根识和合名见是故根识俱名为见。又解。见闻觉知中见与见色见不同故不相违也。若依智度论四法和合谓耳根耳识意识及声和合名闻。具说如彼。所言闻者闻他所说闻思慧等以为自性。此即意识相应以聚心为自性。问。若尔如何瑜伽说闻为圣言量。答。圣言量自有二种。一圣者言教为圣言量此即圣言即量名圣言量是持业释。二闻慧等名圣言量此即圣言之量故言圣言量是依主释。瑜伽依此故说闻慧等为圣言量。若自运己心自然思惟比量意识以为觉性。若耳等四识及现量意识皆名为知。故瑜伽云依知言说者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触所得。解云。耳识名所受。鼻舌二识名所证。身识名所触。现量意识名所得。或可耳等四识并取其根。而杂集论但言自内所受是知义者摄所证等皆名内所受皆内现量受境同故。问。第七八识为见等不。答。据实为论第七末那非量摄故不立见等。第八赖耶唯现量故摄在知中。而大母经等且依六识故不说之。若依瑜伽约三量义以辨见等。故彼九十三云又即依止四种言说应知一切所依三量。若见若知二种言说是依现量若觉言说是依比量若闻言说依至教量。问。眼等根是现量不。若是现量如何理门论说此中现量谓无分别智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若非现量何故杂集说云眼所受是见义。瑜伽即云见是现量。答。此有两解。一云根非现量现量依故。瑜伽等云色根现量。一云有二种。一是色根如瑜伽第十五云色根现量者谓五色根所行境界。二即心等如理门论故说眼等亦名现量。问。八地已上闻诸圣教第六意识即是定心如何不说是现量耶。解云。有其二义。一者现量得自相故。或圣言量量圣言故。问。若尔如何陈那菩萨但立二量谓现量比量。其圣言量比量所摄。解云。二菩萨宗其义不同故不可会。释文云陈那菩萨云圣言量是比量者约圣教说故不相违。若依显扬第十八言说差别约界分别。谓欲界中具有四种言说。色界无觉无推度故。无色界中一切无有。解云。于欲界中具有见等及四言说。于色界中据实应有微细推度而言无者约麤相说。无色界中无别三种寻即可知。论其知体据实亦有以微细故略而不说彼无言说义显可知。

  是故法涌。由是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第二结文可知。

  法涌。我说胜义绝诸诤论。寻思但行诤论境界。

  自下第五绝诸诤论相。先释后结。此即释也。言诤论者谓我我所见于五蕴中执有真我。而是真如离我我所非我见等诤论烦恼所行之处故名绝诸诤论。真谛解云。鬬诤二种。一者在家于五麈境由思惟烦恼故起鬬诤。二出家人由相违所起诸见故生鬬诤。依俱舍论第一卷云有漏名取蕴亦说名有诤。长行释云。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华果树。此有漏法亦名有诤烦恼名诤触动善品故损害自他故诤随增故名为有诤犹如有漏。依大毗婆沙第一百七十九云。诤有三种一烦恼诤二蕴诤三鬬诤。烦恼诤者谓百八烦恼。蕴诤者谓死。鬬诤者谓诸有情互相陵辱言语相违。杂心第一意亦同此。依集论等以贪瞋痴为诤体性。故第二卷云。云何有诤几是有诤为何义故观有诤耶。谓依如是贪瞋痴故执持刀杖发起一切鬬讼违诤故彼自性故彼相属故彼所缚故彼所随故彼随顺故彼种类故是有诤义。乃至有漏有尔所量有诤亦尔。杂集第三亦同集论。然彼所说自性等者如有漏中说准即可知。漏自性者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为有漏。漏相属者谓漏共有心心法及眼等漏相应故漏所依故如其次第名有漏。漏所缚者谓有漏善法由漏势力招后有故。漏所随者谓余地法亦为余地诸漏麤重所随逐故。漏随顺者谓顺决择分虽为烦恼麤重所随然得建立为无漏性以背一切有顺彼对治故。漏种类者谓阿罗汉有漏诸蕴前生烦恼所起故。五取蕴十五界十处全及三界二处少分是有漏谓除最后三界二处少分圣道眷属及诸无为非有漏。或依瑜伽论一切烦恼皆名有诤。故第八云烦恼差别者多种差别应知谓结缚随眠乃至有诤等。

  是故法涌。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相。

  第二结文可知。

  解深密经疏卷第八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自下第五举喻重释有其五喻喻上五法。真谛三藏配五种乐以为五喻释上五法。言五乐者一出家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正觉乐五涅盘乐五乐次第者唯涅盘乐是最真实所余四乐是方便。方便有四初出家乐是涅盘缘起由信根成次远离乐是涅盘资粮由精进根成三寂静乐是涅盘道依止即涅盘缘由定根成四正觉乐是涅盘正道由慧根成。念根通此四处皆识忆念故。由是四方便次第得涅盘常乐我净。今解此经依瑜伽等无恼害乐所摄四乐开为五乐以释此经。言四乐者一出家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菩提乐。解云。第四菩提乐中开为二种一菩提乐二涅盘乐故瑜伽论三十八云二智二断皆名菩提。善戒经地持论亦同瑜伽。又涅盘三十五云诸佛如来有二种乐一寂灭乐二觉知乐。今先辨五种乐义后方便释文。五种乐义具如别章。

  法涌当知。譬如有人尽其寿量习辛苦味于蜜石蜜上妙美味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就释文中依五种乐喻上五相即分为五。一出家上味胜乐喻二远离五欲妙乐喻三贤圣默然静乐喻四灭诸表示寂乐喻五离诸诤论觉乐喻。此即第一出家上味胜乐喻。言譬如有人等者如人一生常食苦味于石蜜味不能寻思比度信解。在家亦尔久在生死恒习在世间忧苦麤味于出家乐妙梵行味不能寻思比度信解。故瑜伽云正信舍家趣于非家解脱樊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又涅盘云居家迫迮喻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由之增长。若在家不得尽寿净修梵行我今应剃除宝发出家修学无上菩提。又智度论第三卷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然此出家自有二种。一形出家如上所说。二心出家。如维摩云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又彼复云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依成实论有其四句谓有僧威仪无僧德无僧威仪有僧德有僧威仪有僧德无僧威仪无僧德。寻思即可知。此喻意云。寻思比度信解世间三智但得有漏麤境之味未得出世三无漏根自内所证真如妙乐。真谛三藏亦同此意。(解节经云觉观比度忆持。深密经云。不能知不能觉不能量不能信。)

  或于长夜由欲贪胜解诸欲炽火所烧然故。于内除灭一切色声香味触相妙远离乐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二远离五欲妙乐喻。此即四种乐中远离乐也。故瑜伽云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如何此中初后具说譬如等言中三略者此即如来文辞善巧也。或可为存略故。余二本经皆具说者译家别故。或可梵本有此不同。言长夜者谓生死长夜。言欲贪者欲贪即是十烦恼中贪欲为性。言胜解者即别境中胜解为体。此中举欲意取胜解。言诸欲炽火所烧然故者此有两释。一云诸欲即是色等五境五境非一能生贪欲故说五境名为诸欲。炽火即是五境上贪能损害故名为炽火。故智度论云若人贪着五境诸结使火尽皆炽然烧害人身如火烧人。又十四云有捕鱼师名●(忄+木)波伽求欲不遂优恨懊恼淫火内发自烧而死。广说如彼。若依此释诸欲之炽火故言诸欲炽火即六释中依主释也。一云诸欲即五境中贪即说五贪名为炽火。故智度论云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即六释中持业释也。言于内除灭等者。内谓内定简外散乱名之为内。于内除灭一切声香味触相妙远离乐者此明初静虑定相应乐受远离欲界五境上贪遍身怡适故言妙远离乐。据实初定具离五盖。贪盖是初举初显后也。广释五欲五盖过患如智度论第十七卷。若依萨婆多宗。入根本定唯喜非乐。今依大乘。一剎那喜令心适悦名之为喜令身怡适名之为乐。如显扬说。故说初定亦名为乐。此喻意说由引贪欲胜解势力于五欲境上起贪火故于离五境初静虑乐不能了知。如是有寻思者不能了知离色等相无相真如。

  或于长夜由言说胜解乐着世间绮言说故。于内寂静圣默然乐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三贤圣默然寂静乐喻。此即四种乐中寂静乐也。故瑜伽云第二静虑已上诸定寻伺止息名寂静乐。诸教中说三种法能成三行。一者身行谓出入息成身之行故名身行。入第四定能灭身行。二者语行所谓寻伺发语之行名为语行。第二静虑即能除灭。大小乘教皆作此说第二静虑已上诸地无寻伺故将欲发语皆依下地寻思而说。三者心行谓受想等助心之行名为心行。若无心所心不行故入灭定时能灭心行。今于此中约言行说。二定已上无寻伺故不能发言不发言故名为寂静圣默然乐。此中意说。有寻伺者乐着世间绮言说故不能了知二定已上圣默然乐如是有寻思者由寻思力行言说境而不能说离言法性寂静真如。

  或于长夜由见闻觉知表示胜解乐着世间诸表示故于永除断一切表示萨迦耶灭究竟涅盘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四绝诸表示寂乐喻此即四种乐中菩提乐也。故瑜伽云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名菩提乐。又彼复云无恼害乐所摄最后三菩提乐由当来世此胜义苦永寂灭故于现法中附在所依诸烦恼品一切麤重永寂灭故说名为乐。解云。依瑜伽论明菩提乐自有二种。一唯智非灭如前所引文。二唯灭非智如后所引文也。今依此经取灭非智。不同真谛举灭取智。言表示者如上所说见闻觉知四种表示。萨迦耶者此是梵音依萨婆多萨名为有迦耶名身彼五蕴身有实体故。依经部宗萨名虚伪迦耶名身彼宗五蕴是虚伪故。今依大乘无性摄论同经部说。故第十云迦耶名身虚伪名萨其身虚伪名萨迦耶。世亲释云即说三界名萨迦耶。五蕴释论云萨谓败坏义。迦耶谓和合积聚义。若广分别。如杂心第四俱舍十九顺正理四十七婆沙第八及四十九成实十六增一阿含十五瑜伽第八显扬十五梁论十五涅盘经二十五。言涅盘者。若具梵音应言波利●(目+匿)缚喃。此云圆寂。今顺旧说故言涅盘。于此涅盘有其二义。一永断一切见等表示二萨迦耶灭究竟涅盘。此即是其无余涅盘究竟永灭五蕴身故名为究竟涅盘。问。此涅盘依何乘说。解云。依弥勒宗三乘皆有无余涅盘。后当分别。解节经云绝四事处灭离身见是般涅盘者译家谬也。深密经云内身寂灭离见闻觉知乐。解云。深密意同此经配五乐中何乐。此中意说于生死长夜由表示胜解乐着世间诸表示故不能了知永寂之乐。如是有寻思者但行表示境界不能寻思胜义谛相绝表示境。

  法涌当知。譬如有人于其长夜由有种种我所摄受诤论胜解乐着世间诸诤论故。于北拘卢洲无我所无摄受离诤论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第五离诸诤论觉乐喻。此即四种乐中菩提乐也。故瑜伽云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名菩提乐。此即取智非灭不同真谛取灭非智。谓有诤论诸胜解者乐着世间自所摄受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及库藏等摄受事故。不能了知北洲有情无妻子等摄受诤论。如是为寻思者但行烦恼诤等为诤论境。不能寻思胜义谛相无烦恼等离诤论境。解节经云譬如有人由恒畜财乐行征伐北郁单越无我所无积畜不相鬬诤乐不能比度。深密经云如人长夜取我我相不能知北郁单越无我我所乐。今依唐本云拘卢。此云胜处或云胜生。

  第六举法同喻。

  如是法涌。诸寻思者于超一切寻思所行胜义谛相不能寻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

  谓诸寻思行相麤故不能了知胜义谛理。释其合喻如上应知。

  就释超过寻思相中文别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上来已释长行。自下举颂略说。于中有二初略标颂意次举颂正释。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此即初也。

  内证无相之所行不可言说绝表示息诸诤论胜义谛超过一切寻思相。

  此即第二举颂略说。有一颂文分之为二。初有二句四字别颂五相。后三字一句通颂五相。言内证者颂第一相。无相之所行者颂第二相。不可言说者颂第三相。绝表示者颂第四相。息诸诤论者颂第五相。后胜义等三字一句通颂五相。如文可知。自下第三释超过诸法一异性相。于中有二初长行广说后以颂略说。就长行中复分为五一菩萨问二尔时下如来正答三喻四合五结。此即问也。于中有三初赞佛善说次显众诤论后世尊我见下申己疑情赞善说中复分为二初赞佛善说后略申善说。

  尔时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说。

  此即初也。尔时者发问时。言善清净慧菩萨者从慧立名。正智后得是善无漏离诸染污故名善清净慧。深密亦同。解节经云净慧菩萨。真谛解云。此菩萨位居九地善答问常转法轮在净慧位。自有净慧复能生他净慧故名净慧。具说如彼。谓佛世尊自有二德所谓自利利他。初赞自利故言世尊甚奇。复赞利他故言世尊善说。若依瑜伽甚奇善说通自利利他故。四十六云有五甚希奇法一者于诸有情非有因缘而生亲爱二者唯为饶益诸有情故常处生死三者于多烦恼难伏有情善能解了调伏方便四者于极难解真实义理能随悟入五者具不可思议大威神力。解云。彼说菩萨德。准释佛德于理无违。寻即可知。言善说者。如瑜伽论第七十云由二因缘佛世尊法名为善说一言词文句皆清美故二易可通达故。(难解法由佛说故易可通达也。)又八十三云言善说者道理相应故任持胜德故。又瑜伽九十四云由四种相佛所说教名为善说。具释如彼。

  谓世尊言胜义谛相微细甚深超过诸法一异性相难可通达。

  第二略申善说。谓佛世尊无上依经等作如是说胜义谛相乃至难可通达。真谛解云。或约三人。非凡所知故名微细。非二乘所知故名甚深。非地前菩萨所能证见故名难可通达。或约三义真如与行不一故微细不异故甚深过一异故难可通达。又非闻慧境故名微细非思慧境故说甚深非凡夫二乘初学菩萨修慧境故说难可通达。解云。真谛三释第三为胜。故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真如法界是出世般若及后得无分别智境非三慧境。所以者何实相般若甚深微妙闻慧麤浅不能得见。是胜义故思不能量出世法故修不能行。

  世尊。我即于此曾见一处有众菩萨等正修行胜解行地同一会坐皆共思议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异性相。

  自下第二显众诤论。于中有二。初总明共集诤论后别叙三计。此即初也。言我即于此者于此娑诃世界。或可于此赡部洲中。余二本中皆阙此言。曾见一处即王舍城等而非净土。胜解行地诸菩萨众所集处故。胜解行地即是地前初僧祗位。是故大唐摄大乘云论曰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大劫修行圆满。又梁摄论第十一云愿乐行人自有四种谓十信十解十行十迥向。菩萨圣道有四方便故有四人。如须陀洹道前有四方便。此四人名愿乐行地。第一僧祗修行圆满。然此地名略有四种。一愿乐地如梁摄论及解节经。二信行地如深密经。三胜解行地如唐摄论瑜伽地持及善戒经。四意乐地如瑜伽论意乐品等。如何地名有此异者。谓此地名略有二种。一者总名梵音阿世耶此云意乐欲信胜解三法为性故瑜伽等名为意乐。二者别名有三种。一名愿乐即是乐欲之异名也。五别境中欲为自性故。唯识云乐欲谓欲。二名信行善十一中信为自体故。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慧能度。三名胜解行亦别境中胜解为性。是故无性摄大乘云胜解行者未证真如但依胜解勤修诸行。又复彼云一得胜解谓得诸地深信解者于他教法决定印可真实如是。于此地中未证真如有此诤论也。

  于此会中一类菩萨作如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

  自下第二别叙三计。即分为三。此即初计。离诸法外无别胜义。胜智所缘故名胜义。俗智所缘名为世俗。

  一类菩萨复作是言非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然胜义谛相异诸行相。

  此即第二师计。离诸法外有别胜义条然别体。

  有余菩萨疑惑犹豫复作是言是诸菩萨谁言谛实谁言虚妄谁如理行谁不如理。或唱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或唱是言胜义谛相异诸行相。

  第三师计。于上二说犹豫不决非别有计。今于此中合有四计所谓一异及与俱非。所以者何亦一亦异是相违谛非一非异是戏论故。而此经意为存略故准可知故且破一异。然此所说一异二执十散动中一异执也。对治如是一异分别诸教不同。若依世亲摄大乘释第四卷云。为对治一性散动故即彼经言色空非色。何以故若依他起与圆成实是一性者此依他起应如圆成实是清净境。(此约依他色对圆成空破彼一执。)为对治异性散动故即彼经言色不离空。何以故此二若异法与法性亦应有异若有异性不应道理如无常法与无常性。(此亦约依他色对圆成空破彼异执。)若取遍计所执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遍计所执色无所有即是空性此性即是彼无所有非如依他起与圆成实不可说一。(此约所执色对所执空破彼异执。)梁论第五同世亲论。若依无性摄论第四。色空非色同世亲论以依他色对圆成空破彼一执。色不离空等约所执色对所执空破彼异执。杂集十四。色空非色约所执色对圆成空破彼一执。色不离空等约所执色对所执空破彼异执。庄严第五但配经文而不解释。今此经意约依他起对圆成实破一异执同世亲初释。故成唯识第八卷云。此圆成实与彼依他起非异非不异。异应真如非彼实性。不异此性应是无常。彼此俱应净非净境。则本后智用应无别。云何二性非异非一。如彼无常无我等性。无常等性与行等法异应彼法非无常等。不异此应非彼共相。由斯喻显此圆成实与彼依他非一非异广辨一异如后当说。

  世尊。我见彼已窃作是念。此诸善男子愚痴顽钝不明不善不如理行于胜义谛微细甚深超过诸行一异性相不能解了。说是语已。

  第三申己疑情言。愚痴者出无明体。言顽钝者辨无明用。谓善清净慧菩萨作如是念此诸善男子由无明故顽钝。由顽钝故有其三用。一不明者未得未知根故二不善者未得已知根故三不如理者未得具知根故。由此未证非一异相胜真如理。自下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五一如来印可二菩萨征诘三如来略答四菩萨重征五如来广释。

  尔时世尊告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日。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此诸善男子愚痴顽钝不明不善不如理行于胜义谛微细甚深超过诸行一异性相不能解了。

  此即第一如来印可。重言如是准上应知。

  何以故。

  第二菩萨征诘。征诘之意以何义故不能解了。

  善清净慧。非于诸行如是行时名能通达胜义谛相。或于胜义谛而得作证。

  第三如来略答。此答意者非于诸行如是执着与胜义谛或一或异而能通达或得作证。有多过失相故如后当说。然此通达作证了别者。知胜义名为通达。能得涅盘及菩提果名为作证。又无间道名为通达。其解脱道名为通达亦名作证证无间为故。又后得智名为通达其正体智名为作证。故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世尊云何能证能得如是法界。佛言出世般若及后得所得无分别智能证能得。世尊证得义有何异。佛言出世般若能如实见故名为证后智通达故名为得。然此作证且依萨婆多宗以其圣道对无为法有两重四句。一多念四句二一剎那四句。多念四句者。一身证慧不证谓缘三谛解脱道时证无为故名为身证不缘灭故名慧不证。二慧证身不证谓缘灭谛无间道时缘无为故名为慧证未得灭故名身不证。三身慧俱证谓缘灭谛解脱道时慧缘无为及得灭故。四身慧俱不证谓缘三谛无间道时慧不缘灭未得灭故。一剎那四句者且如以灭法智得一来果时一剎那中有其四句。一身证慧不证谓上二界见所断惑所得无为以得果时顿得彼故。二慧证身不证谓欲界九品中后三修所断惑所得无为慧虽能缘而未得故。三身慧俱证谓欲界修所断中断前六品及欲界见四谛所断诸惑所得无为。四身慧俱不证谓上二界修所断惑所证无为。

  何以故。

  此即第四菩萨重征甚深所由。

  自下第五依征广释有三复次即分为三。初约三五过破一异执。次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下约净共相破一异执。后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下约行无别及无我等破一异执。就初复次分为二初反释破执后善清净慧下顺释破执。或可初就宗随情破后约义随理破。就返破中复分为二。初约三失以破一执后约五失破其异执。

  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

  破一执中先牒后破。此即将破牒彼一执也。

  应于今时一切异生皆已见谛。

  此即第二正以三过破彼一执。三过失者一异生已见谛理失二已得涅盘失三已得菩提失。此即第一异生已见谛理失。谓汝若许诸行即理异生见色应得见理。色即理故。

  又诸异生皆应已得无上方便安隐涅盘。

  此显第二异生应证涅盘失。无上方便即是道谛。无漏圣道言涅盘者略有四种一者本来自性清净二者有余三者无余四者无住处。后当分别。今于此中约有余依及无住处。本来清净元来有故。其无余依身已灭故。或可此中亦依无余。灭有漏依得无余故。举方便道显涅盘果。故言无上方便安隐涅盘也。

  或应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显第三异生应证菩提失。菩提言者此是梵音。此地翻译新旧不同。一云阿之言无。耨多罗云上。三名正。藐之言真。后三名正。菩提曰道。总言无上正真正道。一云阿之言无。耨多罗云上。三名正。藐之言遍。后三云知。菩提名觉。如理智缘真名正。如量智缘俗名遍。无分别智断二无知名知。菩提出眠梦之表称之曰觉。此四智是菩提体超二乘果故名无上。总云无上正遍知觉。大唐三藏释云。阿之言无。耨多罗云上。前三名正。藐之云等。后三言正。菩提名觉。无法可过故名无上。理事遍知故云正等。离妄照真故曰正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此意释云。若无异者诸异生类皆已了知色等行相亦应了知胜义谛相与余行相无别异故由斯应证无上菩。提既不证得故知非一也。

  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

  自下第二约五种失破其异执。于中有二先牒后破。此即将破先牒异执也。谓胜义谛与诸行相条然异者应有五失。

  已见谛者于诸行相应不除遣。

  自下第二别显五失。言五失者一已见谛者行相不遣失二相缚不脱失三麤重缚不脱失四不证涅盘失五不证菩提失。此释第一行相不遣失。言行相者行谓见分能缘行解。相是相分。此即行之相故名为行相此依主释。或可行相者行谓生灭迁流不住相即体相。此破意云。若胜义谛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已见谛者于诸行相不应除遣以胜义谛与行异故然能除遣故应非异。问。见胜义时如何能遣依他起相。解云。真如观时众相不现故说除遣非如所执无自性故名之为遣准何得知。如成唯识第九卷说四善根观行颂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长行释云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具说如彼。又瑜伽云极善定心第四静虑顺决择分未遣诸相未脱二缚。故知此云除遣相者空有相分通名为相。

  若不除遣诸行相者应于相缚不得解脱。

  第二不断相缚失。谓不了知如幻事故诸心心所于所缘相不得自在故说相分名为相缚。

  此见谛者于诸相缚不解脱故于麤重缚亦应不脱

  第三不断麤重失。谓于相缚不自在故诸麤重缚亦应不断。然此二缚诸说不同。大唐三藏云。西方诸师自有两说。一云一切有漏相分以为相缚。谓由有漏相分力故见分心等不能了知诸有漏法皆如幻等非有似有由无明故便执实有色心等法。若依此释即相是缚故名相缚即六释中持业释也。即相分上能缚诸惑名麤重缚行相麤故。此亦持业准上应知。总说意者所缘相分名为相缚能缘见分贪等诸惑名麤重缚。是故瑜伽五十一云亦能通达阿赖耶识外为相缚所缚内为麤重缚所缚。具说如彼。一云相缚即末那识以为自性。此意说云由末那识相应四惑势分力故六识中惑于诸相分不能了知如幻事等故说末那名为相缚。若依此释相谓相分缚即末那相之缚故名为相缚即六释中依主释也。言麤重缚自有二种。一六识中惑名为麤重义如上说。二者烦恼所知二障势力令诸有漏五蕴等法无所堪任即说此为麤重缚也。今于此中说前非后也。有云麤重缚者诸烦恼见分种子。相缚即是烦恼相分种子。又现起相见亦是二缚。若依三无性论有两节文。故彼上卷云分别性名为相惑依他起性名麤重惑。故上卷云次辨相惑麤重惑。若分别性起能为二惑系缚众生一者相惑二者麤重惑。相惑即分别性麤重惑即依他性。此二惑所以得立者于依他起性中执为分别性故得立。释曰。呼分别性为相惑者相谓相貌说相貌惑能为惑缘故说为惑。但依他性是正惑。而说轻重者分别性但是惑缘说惑故说为轻。依他起性正是惑体故说麤重。同显扬论。故彼第十六云是依他起自性以相及麤重为体。云何说为依他起。由此二种更互为缘而得生故谓相为缘起于麤重麤重为缘又能生相。依梁摄论第四卷云。结有二种一相结二麤重结。相结难解麤重结难灭。心分别诸麈名相结由此分别起欲瞋等惑说名麤重结。若得无分别智即解相结相结不起麤重结即随灭。真谛解云。相结即是分别执相谓一切六识心识所缘外境是有未达此并是自心分别所作故。若见相并是分别所作欲瞋等则无从即生。大唐世亲论都无此文也。(勘大业本。)依解节经云众相系缚麤重系缚。又复下云相结麤重惑。真谛记云。五识境名相系缚。意识境名麤重系缚。又众相系缚即分别性。麤重系缚谓依他性。又解。一切苦谛名众相系缚由解脱得离故。一切集谛名麤重系缚由道所灭故。广说如彼。深密经云相缚烦恼缚。若广分别义如别章。

  由于二缚不解脱故。已见谛者应不能得无上方便安隐涅盘。

  第四不证涅盘失。准上应知。

  或不应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五不证菩提失。准上应知。

  自下第二顺释道理破一异执。于中有二初举无三失破彼一执后善清净慧下约无五失破彼异执。此之二义翻上可知。

  善清净慧。由于今时非诸异生皆已见谛。

  就举无三失中文别有二。先释后结。此即释也。于中释无三失即分为三。此即第一释非已见谛。如文可知。

  非诸异生已能获得无上方便安隐涅盘。

  第二非证涅盘。如文可知。

  亦非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三非证菩提破其一执。可知。

  是故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相不应道理。

  自下第二结破一执。于中有二初以理总结后牒计重结。此即初也。谓上所说反顺释故彼执一计不应道理。

  若于此中作如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由此道理当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此即第二牒计重结。谓由上说反顺释故彼计一执及所执义不应正行及正理也。

  善清净慧。由于今时非见谛者于诸行相不能除遣然能除遣。

  自下第二五种顺释道理破彼异过。于中有二先释后结。此即释也。释五无失即分为五。此即第一显除遣相破彼异执。谓诸圣者如实了知如幻事等无实性故。

  非见谛者于诸相缚不能解脱然能解脱。

  此显第二能除相缚。如实了知无异相故。

  非见谛者于麤重缚不能解脱然能解脱。

  第三除麤重缚。断相缚故。

  以于二障能解脱故亦能获得无上方便安隐涅盘。

  此显第四能证涅盘。断二缚故。

  或有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显第五能证菩提断障尽故。

  是故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相不应道理。

  此下第二结异过失。于中有二初以理总结后牒计重结。此即初也。

  若于此中作如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由此道理当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此即第二牒计重结。谓由前说五过失故胜义诸行不可言异。

  自下三复次中第二复次约净共相破彼一异。于中有二初释后结释中有二初反解后顺释。前中有二初约堕杂染相破彼一执后约共相破其异执。

  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如诸行相堕杂染相此胜义谛相亦应如是堕杂染相。

  此即初也谓胜义谛应堕杂染与诸行相都无异故犹如杂染。

  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应非一切行相共相名胜义谛相。

  第二约共相义破其异执。谓一切法皆有二相。一者自相如说色是质碍为相识为了别以不遍故名为自相。二者共相谓一切法无我性等真如胜义遍诸法故名为共相。今破异执。若胜义谛异诸行相应非诸行共相与彼诸行一向异故。

  善清净慧。由于今时胜义谛相非堕杂染相诸行共相名胜义谛相。

  此即第二依顺道理破一异计。如经应知。

  是故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相不应道理。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相不应道理。

  自下第二结一异过于中有二初以理双结后牒计重结。此即双结。

  若于此中作如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或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由此道理当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第二牒计重结一异执过。

  自下第三复次约行无别及无我等破其一异。于中有二先破后结。前中有二初反解显失后善清净慧下顺释显过。前有二初约二相破无异过后约二相破一向异。前中有二初约诸行差别破无异过后约更求胜义破无异执。

  善清净慧。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异者如胜义谛相于诸行相无有差别一切行相亦应如是无有差别。

  此即初也。谓若胜义与蕴处等无别异者蕴等应无蕴处等异。

  修观行者于诸行中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如其所觉如其所知不应后时更求胜义。

  第二更求胜义破无异执。谓若胜义与诸行相都无异者所见等境如其所见其义已了不应后时更求胜义。既求胜义故知非一。见闻觉知义如前说。

  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向异者。应非诸行唯无我性唯无自性之所显现是胜义相。

  自下第二约唯无我等破一向异。于中有二初约唯无我等破一向异后约非别相成立破一向异。此即初也。谓世尊说一切诸法皆唯无我或说诸法皆无自性。故知胜义与一切行非一向异。一向异者应非诸行唯无我性唯无自性之所显现。

  又应俱时别相成立谓杂染相及清净相。

  此即第二非别相立破一向异。然释此文自有诸说。有说又应俱时别相成立等者除遣名等五事影像证无相真如。是故证无相时诸相不显现若诸相显现时无相不显现。是故不应俱时成立。若如汝说一向异者即应俱时别相成立各别体故如色声等。有说又应俱时别相成立染净二法。所以者何胜义与行条然异故。是则见净时应不除染见染时应不障净。有说胜义与行一向异者即应俱时别相成立。一切诸法本染本净。然经但说其性本净故知诸行与胜义谛非一向异也。或可不应说言俗即是真真即是俗。条然异故。真谛有释。恐繁不述。

  善清净慧。由于今时一切行相皆有差别非无差别。

  自下第二顺释道理破彼一异。于中有二初约二相破彼不异后约二相破一向异。前中二相即分为二。此即第一约差别体破彼无异。

  修观行者于诸行中如其所见如其所闻如其所觉如其所知复于后时更求胜义。

  第二更求胜义破彼不异。如文可知。

  又即诸行唯无我性唯无自性之所显现名胜义相。

  自下第二约二种相破一向异。此即第一唯无我性所显义故破一向异也。

  又非俱时染净二相别相成立。

  此即第二约非别相立以破一向异。如契经云一切诸法皆唯本清净故。

  是故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或一向异不应道理。

  自下第二结破二失。于中有二初以理总结后牒计重结。此即第一总破一异。

  若于此中作如是言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都无有异或一向异者。由此道理当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

  此即第二牒计重结。结破一异如文可知。佛性论第二三无性论第二瑜伽七十二真如与相若一若异皆有三过。佛性论第四约法约人破真与俗若一若异。恐繁不述。

  解深密经疏卷第九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自下第三举喻重释。有十种喻即分为十。虽有十义如其次第约六境说。初二约色次一约声次一约香次二约味次二约触后二约法。

  善清净慧。如螺贝上鲜白色性不易施设与彼螺贝一相异相。

  此即第一螺贝白色一异喻。梵音伤佉此云螺贝。谓彼螺贝喻诸行相四麈异故。鲜白色性喻胜义谛色性通故。由如螺贝与鲜白色不可言一四麈色性总别异故。或可通别异故不可言异无别体故。真谛记云。第三喻说为显利钝两种方便。若但说义不立譬者唯利能入钝不能入。若具足说义喻二种利钝俱入故借浅事以显深理。此中具举六麈为譬若解一种余类可知。伤佉即是白色螺也。白色与螺若言一者则但色是螺余三麈四大皆应非螺。又如白色唯眼境界螺亦应尔。又如白色通余诸物螺亦应尔。螺既不通白色亦尔不应通物。无此义故不可言一。若言异者义亦不可。见其白色不应通螺体别异故。又此白色应无所依不关螺故。又应此螺不具八物与色异故。赤色与金乃至于触例皆如是。具说如彼。深密经云譬如珂白不可言一异。解节经云譬如伤佉白色不可言一异。

  如螺贝上鲜白色性。金上黄色亦复如是。

  此即第二金与黄色一异喻。例前可知。

  如箜篌声上美妙曲性不易施设与箜篌声一相异相。

  此显第三箜篌声曲一异喻。谓声与曲不可言一总别异故。(声是总。曲是别。)或可声曲异故不可言异无别体故。若依深密箜篌与声辨非一异。若依彼经。箜篌是总具五麈故。声是其别是一分故。解节亦同。故彼经云如毗拏音声不可言一异。真谛记云。毗拏者是音乐器。此间毗巴大略相似。

  如黑沈上有妙香性不易施设与彼黑沈一相异相。

  第四沈与妙香一异喻。沈与妙香不可言一总别异故。不得言异无别体故。深密经云沈水香味不可言一异。解节经云如沈香香气不可言一异也。

  如胡椒上辛猛利性不易施设与彼胡椒一相一异。

  第五胡椒辛味一异喻。椒与辛味不可言一总别异故。不得言异无别体故。深密经云毕钵辛味不可言一异。解节经云摩梨遮与辛辣味不可言一异。

  如胡椒上辛猛利性。诃棃淡性亦复如是。

  第六诃梨淡味一异喻。准上应知。深密经云诃梨勒苦味不可言一异。解节经云呵梨勒涩。

  如蠹罗绵上有柔软性不易施设与蠹罗绵一相异相。

  第七绵与柔软一异喻。蠹罗绵者相传说是蒲柳华也。绵与软触不可言一总别异故。不可言异无别体故。深密经云。兜罗柔软。解节经云。绵纩柔软。

  如熟酥上所有醍醐不易施设与彼熟酥一相异相。

  第八熟酥醍醐一异喻。虽举醍醐意取滑触。酥与醍醐不可言一总别异故。不可言异无别体故。真谛记云。酥与醍醐但举其触不谈其味。深密解节亦同此经。

  又如一切行上无常性一切有漏法上苦性一切法上补特伽罗无我性不易施设与彼行等一相异相。

  第九理事一异喻。言一切行无常性者行谓一切有漏无漏四相所迁故名无常。故涅盘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一切有漏法上苦性者诸有漏法麤重所随说名为苦。如对法说。一切法上补特伽罗无我性者一切法言总摄有为无为诸法。补特伽罗者此云数取趣。以诸有情随善恶业数取诸趣名数取。趣旧云人者译家谬也。然无我义有其二种一者生空二者法空。今于此中说前非后故云补特伽罗无我性也。问。理有四种何为说三而不明空。答。今于此中显三法印谓有漏者皆悉是苦诸有为者皆是无常遍一切法悉皆无我。空无所印故此不论。此中意云。无常等性与行等法不可言一事理别故。不可言异无别体故。是故世亲三十颂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护法释云。此圆成实与依他起非异非不异。异应真如非彼实性非异此性应是无常彼此俱应净非净境即本后智用应无别。云何二性非异非一。如彼无常无我等性无常等性与行等法异应彼法非无常等不异此应非彼共相。由斯喻显此圆成实与彼依他非一非异。法与法性理必应然胜义世俗相待有故。

  又如贪上不寂静相及杂染相不易施设此与彼贪一相异相。如于贪上于瞋痴上当知亦尔。

  此即第十烦恼性相一异喻。谓贪瞋痴性皆有二相。一者自相谓贪瞋等性各别故。二者共相谓杂染等皆共有故。共相有二。一不寂静相似嚣动故。二杂染相相应所缘二缚杂故。谓彼贪等性相别故不可言一。相离贪等无别体故不可言异。问。贪瞋等一一皆有不寂灭相及杂染相诸宗共许法处所摄。然此所说一切行与无常等共相道理应通十二如何此经唯法处摄。解云。萨婆多宗说一切行及无常等一一皆通十二处摄。然彼法处唯别非总谓受想行三种无为及无表色如是七种余十一处所不摄故。依经部宗法处有二一别二通。若别法处大同萨婆多。而差别者彼宗无作非色非心。通法处者彼宗十二皆名法处。第六意识所缘境故。今依大乘大同经部。通别二种皆名法处。故成唯识第五卷云色等五识唯了色等名色等识。法识通能了一切法故名法识。或能了别法独得法识名。解云准此大乘法处具有二种。今于此中据实为论一切行等通十二处。此经且依意识所缘及通法处二种义故一切行等皆名法处。此即第四举法同喻。

  如是善清净慧。胜义谛相不可施设与诸行相一相异相。

  如文可知。

  善清净慧。我于如是微细极微细甚深极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超过诸法一异性相胜义谛相现正等觉。现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示开解施设照了。

  此即第五结通外疑。谓佛所说甚深胜义如何了知。故佛说言我于如是超过诸法一异性相成等正觉为他宣说。然此胜义超过十信已前外异生境非彼所说非彼所思故言微细极微细。又过彼前内异生位非言所及非思所思故言甚深极甚深。或过等觉已下诸菩萨位非言所说非心所及故言难通达极难通达。又解。过三僧祗所说所思故说六句。如是等义如理应思也。

  自下第二举颂略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举颂略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此即初也。

  行界胜义相离一异性相。若分别一异彼非如理行众生为相缚及为麤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

  自下第二举颂略说于中有三。初之二句叹理甚深次有四句显执有失后之二句明修得果。言行界者。行谓迁流有为诸行。界是性义。自有二说。一云有为自性名之为界。一云诸行皆以真如为自性故名为行界即以行界为胜义也。次有四句显执有失。谓执一异等皆非如理非如理故二缚所缚。二缚之理如上已说。后有二句明修得果。谓迷执者要修止观方得解脱。梵音名奢摩他。此翻名止。体即定。止息散乱名之为止。梵音毗钵舍那。此云观也体即是慧。审察诸法名之为观。后瑜伽处当广分别。解脱即是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有为解脱者即是心慧二种解脱。无为解脱即是无为四种涅盘。此意说言。若欲断除二种缚者要经三大阿僧祗劫勤修止观方可解脱二种缚也。瑜伽五十九意同此经。故彼论云复次何能断烦恼云何当言已断烦恼。谓修奢摩他故修毗钵舍那故能断烦恼。若诸相缚已得解脱诸麤重缚亦得解脱当言已断一切烦恼。如世尊言相缚缚众生亦由麤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

  自下第四释遍一切一味相。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举颂略说。(或可颂文如来说中乃可分别。)就长行中复分为三一如来告问次善现奉答后世尊正说。

  尔时世尊告尊者善现曰善现。

  此即第一世尊告问。于中有二初约时标所问者后正明告问。此即初也。言尔时者佛说真如一味相时。或可善现发问之时。真谛记云。言尔时者有十一种。一佛在世时。二转法轮时。三成就相续人聚集时。四闻思修时。五下种成就解脱时。六成立自正义时。七破邪执所立义时。八破坏生死牢狱义时。九由说正义为欢喜破除邪义所障众生时。十正修行人领受宝祠时。佛为大众说能分张正法授与大众即是法实祠大众也。十一于修行中正定智拔起抑下舍置之时。由如是等义故言尔时也。言善现者若具梵音名修浮吼底。此云善现。相传说云其人初生宅室皆空父母惊怪以问相师。相师报云现空唯善无所加也故名善现。或云空生。即由此义。无着论中名为善吉。笈多所翻直本般若名为善实。真谛金刚般若记云东方世界青龙陀佛于此影响也。广如彼记。又相传云自有经文位登阿鞞跋致地。然未见诚。文或相传云婆罗门子祈天而生。生始长大又请延佛为设大会送佛祗园返护罗汉。或云是净音响王太子。问。如何此会唯告善现比丘不告余三部众及菩萨众耶。真谛师云。不告余部有其三义。一初转法轮时比丘先入道为佛弟子余众后入故。二百臈比丘尼礼敬一臈比丘所以者何由比丘力成就戒故又终身不离依止比丘三根性胜丈夫根性坚利女性闇弱是故律明为女人说法过五六语波逸提。五语者谓五阴六语者谓六入为女说法不得阴入外义根性闇弱不能多受故。若广分别不告余部及以菩萨皆有五义恐繁不述。又五分律第六卷云五语者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六语者眼无我耳鼻舌身心无我。四分等律皆不释也。今解。命须菩提如智度论第四十卷。须菩提有二因缘大。佛命说法不命余弟子。一者好行无诤定二好深行空法。问。若尔如何不告菩萨。答。如智度论第十一云须菩提常行空三昧复断漏尽众生生信命令说法。法华论中以五义故佛命声闻不告菩萨。大智度论第四十一广释不告菩萨及余弟子。佛亦不为说所由应知。准彼智度唯告善现。今此经中应知亦尔。

  汝于有情界中知几有情怀增上慢为增上慢所执持故记别所解。汝于有情界中知几有情离增上慢记别所解。

  此即第二正明告问。此中所言增上慢者如法华经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名增上慢。解节同此。深密经云依我我慢者译家谬也。今于此中约慢有无以发两问。真谛记云。前问有增上慢后问无增上慢。前问凡夫后问圣人。前问显示不可治人后问可治人。又前问空果行人后问不空果行人。又前问颠倒修人后问不颠倒修人。又前问邪定聚人后问正定聚人。然释此文依真谛记有慢无慢各有四义。有慢四者。一增上慢依止谓有取五阴。二慢因谓慢随眠。三慢体即是上心。四慢事用即是因上心慢能生诸业果报等。言知几有情者显慢依止。怀增上慢者显慢之因。增上慢所执持故者显慢体也。记别所解者显慢事用。无慢四者。一无慢依止谓无漏五阴相续。二无慢因即是未知欲根。三无慢体即是知根。四无慢事用即知已根。言知几有情者无慢依止。离增上慢者谓无慢因及无慢体。(解节经云无增上慢不由增上慢。深密经云离我离慢。此二经各具二文。今此本中唯有一句含有二义是故但云离增上慢也。)记别所解者无慢事用。

  自下第二善现奉答。于中有二先释后问后答前问。

  尔时尊者善现白佛言世尊。我知有情界中少分有情离增上慢记别所解。

  此即初也。谓唯初地已上菩萨如实了知遍一味相法空胜义由此不起法增上慢非诸二乘及异生等。故言少分有情离增上慢记别所解。问。如何二乘知其分齐为菩萨说。答。佛加被故总相略知而非究竟一一了知故。大品经舌相品云须菩提为菩萨说法皆是佛力。问。此善现由加被力若能解者应断法执。若不解者如何能说。解云。由加力故能信知解亦能说空。不尔应断法执过故。智度论云二乘未证法空理故。问。此善现即是二乘如何奉答在净土耶。答。佛加被故得往净土。或佛所化而非实身。或可秽土有此问答。

  自下第二答第一问。于中有三初略答次世尊下述己所见后世尊下申己所念。

  世尊我知有情界中有无量无数不可说有情怀增上慢为增上慢所执持故记别所解。

  此即初也。谓我知有情界中无量有情坏增上慢记别所解。记别之相如后当说。

  然此所说怀增上慢诸说不同。若依萨婆多宗有四种人起增上慢所谓异生及下三果。如大婆沙四十三云起增上慢三说不同。有说异生起五谓四善根及四果预流起四除第一。一来起三除前二。不还起二除前三。阿罗汉无增上慢。有说异生起九谓有漏善根四向四果。预流果起七除前二。一来向起六除前三。一来果起五除前四。不还向起四除前五。不还果起三除前六。阿罗汉向起二除前七。阿罗汉无增上慢。预流向无起增上慢义。评曰圣者亦于胜有漏善起增上慢。故六圣者如前所起各复增一。广说如彼。依经部宗同萨婆多于理无违。于彼部中有多计故。今依大乘大同二宗。慢通异生有学圣者。故成唯识第六卷云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谓于三品我德处生。一切皆通见修所断圣位我慢既得现行。慢类由斯起亦无失。解云。言七慢者。五蕴论云云何为慢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过慢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慢过慢谓于胜计己胜。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我所心高举为性。增上慢谓于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己得。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下劣。邪慢谓实无德计己有德心高举为性。集论第四杂集第六瑜伽八十九皆同五蕴。若依智度论五十六云增上人者是佛弟子得禅定未得圣道自谓已得。言九慢者。发智论第二十云有九慢类谓我胜我等我劣有胜我有等我有劣我无胜我无等我无劣我。显扬第一但列三种慢类。故彼论云如经说三种慢类我胜慢类我等慢类我劣慢显。解云。义准说九于理无违。此七九慢依成唯识于五处生。故彼第六云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谓于三品。我。德处生。解云。且七慢中慢过慢慢过慢卑慢依三品起。我慢一种依我处生。邪慢增上依德处生。故杂集论第六卷云。于下中二品处生慢。依中上品处生过慢。依上品处生慢过慢。依上品处生劣慢。于五取蕴执我我所由此起我慢。于未得胜德计己得胜德起增上慢。于实无德计己有德即是邪慢。若辨九慢自有两说。若依发智论如俱舍第十九说。如是九种从前七慢三中离出谓从前慢过慢卑慢如是三种。若依见生行次有殊成三三类。初三如次即过慢慢卑慢。中三如次即卑慢慢过慢。后三如次即慢过慢卑慢广如婆沙。若依品类足释慢类者。且我胜慢胜从三慢生谓慢过慢慢过慢三由观劣等胜境别故。故婆沙第百九十九云依品类足论我胜慢中摄三种慢若于劣谓己胜即是慢若于等谓己胜即是过慢若于胜谓己胜即慢过慢。余八慢类如理应说。解云。余八慢类如理应说者。我等慢类依中上品摄二种慢于等计等此即是慢于胜谓等即是过慢。我劣慢类但依上品摄一种慢谓于多胜计己少劣即是卑慢。有胜无劣同我劣说有等无胜同我等说有劣无等同我胜说。如此九中三依三品三依中上三依上品如前可知。而今此中说有慢者七九慢中但约增上。于中三说不同真谛三藏但说异生以为有慢。依有所得观以为真观起上慢故。有说此中通说异生二乘有学为有慢者罗汉已断烦恼障故。故法华经第一卷说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有说亦通罗汉所以者何虽无烦恼慢有所知慢故。问。若尔如何会释法华所说。答。彼约烦恼此据所知说有说无互不相违。问。七地已来诸菩萨等于增上慢亦得起不。答。有三释。一云初地已上不起上慢已得胜义一味相故。一云七地已还起亦无失如经所说故意起故。一云前七地中不唯得起烦恼障慢所知障慢亦得现行地地相望有胜劣故。

  问。佛知一切众生边际不。如是问答如大婆沙一百八十六。彼云毗奈耶说世尊于菩提树下建立有情为三聚。谓齐尔许名邪定聚齐尔许名正定聚齐尔许名不定聚。问。为依有情分齐建立为依法分齐耶。若依有情者云何非是得有情海边际耶。若依法者声闻亦能如是建立佛与声闻有何不共。有说依有情建立。问。若尔如何非是得有情海边际耶。答。佛得有情海边际亦无有过。然总相得而非别相。谓一切有情不出四生如是而得。有说依法建立。问。若尔声闻亦能建立。佛与声闻有何不共。答。声闻因从佛闻。佛无师自能建立。是为不共。有说若三千世界及千岁已来依有情建立。若余世界及余时依法建立。依智度论亦有问答。故第二十八云。问。一切众生可得悉知不。若悉知即众生有边。若不知何以故说欲知一切众生心所趣向云何佛有一切智。答曰。众生心心数法可得悉知。何以故如经中说一切实语中佛最第一。若不能悉知一切众生心得其边际者佛何以言悉知亦不名一切智人。而佛语皆实必应定有一切智人。复次众生虽无边一切种智亦无边譬如函大盖亦大。若智慧有边众生无边者应有是难。今智慧及众生俱无边故汝难非也。复次若言有边无边此二于佛法中是置答。是十四事虚妄无实无益故不应以为难。具如彼说。又三十云。问曰菩萨若能满一切众生愿者则众生有边即无有受诸饥寒苦何以故一切众生皆满所愿离苦得乐故。答云满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实一切。如法句偈说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虽言一切畏杖痛如无色众生无身故即无杖痛色界众生虽可有身亦无杖痛欲界众生亦有不受杖痛。而言一切语应得杖者说言一切非实一切。

  自下第二述己所见。于中有二初明自他住处后我见下叙他记别。

  世尊。我于一时住阿练若大树林中。

  此明自所住处。众树聚集故深密经云名为林。如我忆念过去世时住于一处阿练若园。阿练若者即是梵音。此云空闲静处。真谛释云。阿练若者自有三义。一者离声处谓国邑音声所不至故。二者离斫伐处谓采薪所不至故。三者离鬬诤处谓一切烦恼总能动乱善法名为鬬诤若住此处能伏烦恼故名离鬬诤也。从一拘卢舍外外去乃至百千由旬皆名阿练若处。若萨婆多部解一拘卢舍五百弓。依正量部解一拘卢舍凡一千弓也。一弓八尺凡八百丈地。若准此间应成四里少许。毗昙论云。四肘为一弓。五百弓名一拘卢舍。一拘卢舍半名阿练若处。大毗婆沙一百三十六云四肘为一弓五百弓名阿练若处。从此已去名边远处。即五百弓成摩揭陀国一俱卢舍成北方半俱卢舍。所以者何摩揭陀国其地平正去村虽近而不闻声。北方高下远犹声及是故北方俱卢舍大。俱舍第十二广辨其量。彼云颂云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麈虮虱麦指节后后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为弓量五百拘卢舍此八踰缮那。论曰。极微为初指节为后应知后后皆七倍增。谓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麈。积七金麈为水麈量。水麈积至七为一兔毛麈。积七兔毛麈为一羊毛麈量。积羊毛麈七为一牛毛麈。积七牛毛麈为隙游麈量。隙麈七为矶。七虮为一虱。七虱为●(麦+广)麦。七麦为指节。三节为一指。二十四指横布为肘。竖积四肘为弓。谓寻竖积五百弓为一俱卢舍。一俱卢舍许是从村至阿练若中间道量。说八俱卢舍为一踰缮那若广分别如婆沙论一百三十六说。无性摄论云远离聚落拘卢舍名阿练若。十住论云离众愦闹名阿练若。瑜伽复云谓住空闲山林垧野受用边际所有卧具远离一切村邑聚落名阿练若。头陀经云阿练若法令身远离愦闹住于空闲。远离者离众恼乱。若放牧处最近三里能远益善。身远离已亦当令心远离五欲五盖名阿练若。智论亦同。

  时有众多苾刍亦于此林依近我住。

  此明众所住处。言苾刍者唐言乞士。旧云比丘。金刚仙云此是梵音此方义释或云乞士或云破恶或云怖魔。无正名相翻故存梵语。依智度论有其五义。一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彼第三卷云。离四口食故名清净。四口食者。一下口食有出家合药种谷殖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礔礰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卜筮吉小术不正如是等不净活命者是名四维口食也。)二破烦恼名比丘。(比此云破。丘名烦恼。)三出家人号。四名清净持戒。五名怖魔。(比名怖。丘名魔。)依瑜伽论有五苾刍。故第二十九云苾刍有五种一乞匃苾刍二自称苾刍三名想苾刍四破坏烦恼苾刍五白四羯魔受具足戒苾刍。真谛记云。在因名怖魔乞士破恶。至果转怖魔为杀贼改乞士为应供说破恶为不生。

  自下第三记别所解。于中有二初总叙诸计后别叙诸计。

  我见彼诸苾刍于日后分展转聚集依有所得现观各说种种相法记别所释。

  此即第一总叙诸计。如后所说依五蕴等作种种解以为胜义不说一味法空道理为胜义谛。如是乃至八圣道中自性差别及对治等计为胜义成增上慢。故今叙之。现观者。依瑜伽论五十五云决定义是现观义。依俱舍论第二十二云于诸谛境现见分明名见现观。然此现观诸教不同。依俱舍论有三种现观谓见缘事有差别故。或说六种如瑜伽五十五等。或说十种如集论第七杂集十三。或说十八如显扬十七。然今所说有所得现观者谓诸苾刍依初法轮所说十三法门如言执义不了无所得一味法句胜义起增上慢便谓证得究竟胜义。问。诸苾刍依何现观记别所解。答。通说见修无学及前方便。故下经云由得念住乃至得八支圣道故。

  自下第二别叙诸计。于中有二。初约六种善巧所观境界记别取解。后复有类得念住下约道品中七种观门记别所解。

  七种观门记别所解。

  于中一类由得蕴故。得蕴相故。得蕴起故得蕴尽故。得蕴灭故得蕴灭作证故。记别所解。

  此即第一六种善巧所观境界记别所解。六善巧者谓蕴处缘生四食四谛并十八界。理实处界摄法周尽而诸有情意乐差别故约蕴等开为六门。若真现观要证一味胜义谛理方名现观。而诸苾刍怀增上慢得蕴等相谓真现观故今此中叙六种计。虽有六门摄为五段。一明五蕴二类处缘生三明四食四明四谛五明十八界。此即第一释蕴六句。问。此六句为一类计为六计耶。解云。解节相续皆作此说有诸比丘证见阴相说为证法有诸比丘证见阴生以为证法故知六句皆有别计。今此本经一一门中俱说一类故知同彼分为六计。或可一门合为一计于理无违。然此六句释有二义。一句数多少二辨差别相。言多少者。依深密经唯有五句少第一句。(一者阴相二阴生相三阴灭相四阴灭法五阴灭现证法也。)依解节经具有六句意同此经。(一阴二阴相三阴生四阴变异五阴灭六证阴灭道。)今依此经三处不同。第一卷中有其六句如经可知。第二卷初唯有五句一诸蕴所有自相二者生相三者灭相四者永断五者遍知。第二卷末有七种相故彼云假名安立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假名安立为色蕴生为色蕴灭及为色蕴永断遍如或自性相或差别相。问。如何此经句数多少有此异耶。解云。据实前后总有九句谓初卷六句外更加永断遍知及开相为二谓自性差别。然此第一及第二末总别具说故置总句。第二卷初总不离别不别说总。又初卷中自性差别合为蕴相至于第二相中分为自性差别。又初卷中唯说灭道不论苦集。第二卷末永断遍知不说灭道者影略互显故不相违。言差别相者。真谛师云。问。此五蕴等八万法门得一味义其相云何。若依上座部则有八万四千法门。今依正量部但有八万。答。约六种法相显一味义。或有比丘由见阴者记自所得此则第一执有五阴不能了别大师所说但唯音声无有别法名为五阴由不了知此一味故起如是执谓实有五阴由此执故起于颠倒由此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证见阴相者此即第二显五阴相或假名相或实法相功德相过恶相因缘相三世相生住灭相苦等四谛相三界相无漏界相一向答相分别答相及问答相置答相四食相乃至有漏色心非色心等相阴有如是种种道理名为阴相由不了别道理一味故起此实有道理执因此执故起于颠倒由颠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证见阴生者此即第三显生相由不了别因果一味故执五阴真实有生由此执故起于颠倒由颠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证阴变异者此即第四显阴变异相由不了别无灭一味故起此实变异执由此执故起于颠倒由颠倒由颠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证见阴灭者此即第五显阴相不了别清净一味故起此实清净执由此执故起于颠倒由颠倒故起增上慢。或有比丘证阴灭道者此即第六显阴灭道由不了别境智一味故起实灭道执由此执故起于颠倒由颠倒起增上慢。就五阴法门既有此六义为六种一味如是十二入等一切法门中例皆如此。又有别解。第一句显言说品类即是五阴但有言说无有别故。第二句显义及理品类义有假名实法三世相等种种不同如前所列道理一无我。第三句显应灭品类即是集谛烦恼业故。第四句显应知品类即是苦谛。。第五句显所证得品类即是灭谛。第六句显应修品类即是道谛。于入等中例有此六也。今解不尔。言得蕴者总显所证五蕴法门即是总句。言得蕴相者得蕴自性差别相。此二句是总通下诸句。故第二云假名安立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乃至色蕴永断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言自性相者自法自体名为自性如色受蕴等。于自性上辨差别义名差别相如说常无常漏无漏等。言得蕴起故得蕴尽故者此二句显生灭无常见。故下经云诸蕴生相灭相。又诸经云诸行无常起尽法故。又瑜伽八十五云云何诸行无常决定起尽相应故。言得蕴灭故得蕴灭作证故者此二句如次显示灭道二谛。断苦集谛得灭谛故。由道断蕴作证灭故。十二处等皆准此释。广辨五蕴义如别章。

  如此一类由得蕴故。复有一类由得处故。复有一类得缘起故。当知亦尔。

  此即第二类处缘生皆有六句类蕴应知。处及缘生义如别章。

  复有一类由得食故。得食相故。得食起故得食尽故。得食灭故得食灭作证故。记别所解。

  此即第三约四食门记别所解。配释六句准上应知。辨四食相义如别章。

  复有一类由得谛故。得谛相故。得谛遍知故。得谛永断故。得谛作证故。得谛修习故。记别所解。

  此即第四约四谛门记别所解。于六句中初二是总如上应知。后四如次苦应遍知集应永断灭应作证道应修习。若依瑜伽第五十五云。问何缘故说遍知苦谛永断集谛触证灭谛修习道谛。答由彼苦谛是四颠倒所依处故为除颠倒故遍知苦。既遍知苦即遍知集由彼集谛苦谛摄故虽遍知苦仍为集谛之所随逐故须更说永断集谛。言触证者是现见义由于灭谛现前见故不生怖畏爱乐摄受是故次说触证灭谛。若勤修道乃能成办所说三义是故后说修习道谛。问。余三谛亦应遍知如何唯说苦应遍知。答。此如婆沙七十九说。彼云问契经但说苦谛应遍知如何阿毗达磨说一切法是所遍知。胁尊者言。世尊唯说应遍知苦或谓唯苦是应遍知故对法中说一切法是所遍知。世尊唯说集应永断或谓唯集是应永断故对法中说有漏法皆应永断。世尊唯说灭应作证或谓唯灭是应作证故对法中依得作证说诸善法皆应作证。世尊唯说道应修习或谓唯道是应修习故对法中总说一切善有为法皆应修习。此则显示经义不了阿毗达磨是了义说。广如彼论多复次说。广辨四谛义如别章。

  复有一类由得界故。得界相故。得界种种性故得界非一性故。得界灭故。得界灭作证故。记别所解。

  第五约十八界记别所解。于六句中初二后二准前应知。中间二句释有差别。种类众多名为种种。数过一故名为非一。故杂阿含经第十六云佛告比丘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若瑜伽二十七约五蕴明种种非一二义差别。彼云云何名蕴种种差别性谓色蕴异乃至识蕴异。云何名蕴非一众多性谓色蕴非一众多品类大种所造差别故去来今等品类差别故。若瑜伽五十六云。云何种种界谓即十八界展转异相性。云何非一界谓即彼诸界无量有情种种差别所依住性。云何无量界谓总彼二名无量界。又瑜伽八十三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种种品类名种种界智。通达了知彼界趣地补特伽罗品类差别故。十八界义如别章说。

  解深密经疏卷第十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自下第二约道品三十七法记别所解。此有两释。一云前蕴等法约所证境记别所解。后念住等依能证行记别所解。一云彼诸苾刍非但缘于蕴等法中六相以为胜义现观境界。亦缘念住正断等法六种别相计为真实现观境界。故不能了真胜义中一味相也。故解节云或有比丘证见念处及念处相等记自所得。又深密云如是诸比丘取念处相说为证法。具说如彼。于中有三。初约念住记别所解次如有一类下类释正断神足根力觉支记别所解后约八圣道记别所解。

  复有一类由得念住故。得念住相故。得念住能治所治故。得念住修故。得念住未生令生故。得念住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广故。记别所解。

  此即第一约四念住记别所解。言念住者谓四念住即身受心法。依正理论七十一云何缘于慧立念住名。慧由念力持令住故。俱舍二十五云毗婆沙师作如是说慧由念力持令住故。理实由慧令念住境如实见者能明记故。依毗婆沙第九十六云由念势力析除自体故名念住。自体即是有漏五蕴。要由念住析除彼故。依智度论第十九云随顺智慧缘中止住是时名念处。依瑜伽二十八云。问念住何义。答若于此念住若由此住念皆名念住。于此念住者谓所缘念住。由此住念者谓若慧若念摄持于定是自性念住。所余相应诸心心所是相杂念住。辨体性者。依萨婆多以慧为体。若大乘以念慧为体。故杂集论十云念住自体者谓慧及念。由佛经中有于身等循观言故及有念住言故如其次第。依瑜伽云若慧若念摄持于定是名自性念住。又此复三种一闻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闻思所成唯是有漏。修所成者通有漏无漏。就释文中文有六句。深密经有七句。于第六句开为二句谓念处生已住及不失修行相。解节经文依真谛记开为十句。真谛记云。问曰经意或有比丘证见念处等十句欲何所显。答曰为显十义说此十句。初句证见念处者即是境界念处。第二念处相者即是自性念处。第三念处对治者显念处道所治四倒。第四念处对治道者显能治道即是杂念处治四倒故。第五念处修习者即是修念处方便道。第六未生念处证见念生者即是无碍道谓八忍。第七已生念处证见念住者即解脱道谓八知。第八不忘失即是修道乃至金刚心。第九增长者即无学道谓金刚后心。第十圆满者即神通道三轮利物也谓神通记心正教。如四念处有此十句四正勤乃至八圣道例亦如此。具说如彼。今解不尔。一一法门例有六句。初二句准蕴应知。下有四句不同蕴等。言得念住能治所治者显四念住能治四倒。谓身念住观身不净能治净倒受念住观受无乐能治乐倒心念住观心无常能治常倒法念住观法无我能治我倒。广如瑜伽二十八等。言得念住修故等者此三句文约四种修释四念住。然此四修。萨婆多宗念住现前名为行修。亦名得修起得能得未来种类名准得修。故俱舍论二十六云修有四种一得修二习修三对治修四除遣修如是四种依何法立。颂曰立得修习修依善有为法。依诸有漏法立治修遣修。论曰得习二修依有为善。未来唯得。现具二修。治遣二修依有漏法故。有漏善具足四修。无漏有为余有漏法如次各具前后二修。若广分别如顺正理七十四婆沙一百五说。今依大乘诸教不同。若依集论第五杂集第九亦依四修修念住等。彼约四正断明四种修。故彼论云更辨诸道修之差别略说有四种谓得修习修除去修对治修。得修者谓未生善法修习令生。习修者谓已生善法修令坚住不忘倍复增广。除去修者谓已生恶不善法修令永断。对治修者谓未生恶不善法修令不生。如是四种修差别相随其所应依四正断说。瑜伽六十六亦同集论。若依此经唯初二修明修念住。言得念住修故者总标二修。言未生令生者别显得修。言生已坚住等者别显习修。问。如何不说后二种修。答。此中俱说修诸善法不说余恶不善法故。或可具四前能治中摄二修故。言得念住未生令生故者。准显扬第二云未生善法为令生故。未生者谓所未得。善法者谓闻思修所生三慧由无过义故名为善。为令生故者谓令彼得故。言得念住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广故者此习修文诸教不同。若准显扬有其七种一已生善法二令住三不忘四令修满五令倍修六令增长七令广大。故彼论云已生者谓已得故。令住者谓闻慧。令不忘者谓思慧。令修满者谓修慧。此上三句显唯守护已所得善。令倍修令增长令广大者。如其次第不唯于彼生知足故。若依瑜伽二十八具足列名而不解释。二十九文但有前四阙后三句。

  如有一类得念住故。复有一类得正断故得神足故得诸根故得诸力故得觉支故当知亦尔。

  此即第二类释五门。谓如念住有其六句正断神足根力觉支皆有六句准上应知。言五门者。一者正断谓四正断。即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令不生故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等。依俱舍论云何故说勤名为正断。于正修习断修位中此勤力能断懈怠故。或名正胜于正持策身语意中此最胜故。顺正理毗婆沙亦同。依智度论第十九云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云四种精进心勇发动故名正勤。辨体性者。大小诸教皆以精进为体。言神足者谓四神足。即欲勤心观三摩地。依俱舍云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有余师说神即是定足谓欲等彼应觉分事有十三增欲心故。(毗婆沙师觉分十一。加欲心故成十三事。)又违经说。如契经言吾今为汝说神足等。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乃至广说。足谓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正理大同。毗婆沙云能为神妙功德所依故名神足。若广分别如大婆沙百四十一说。依智度论云摄心安隐于缘中故名如意足。又云行四正勤时心小散故以定摄心故名如意足。又云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具说如彼。依瑜伽云。问何因缘说名神足。答如有足者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能得能证世间所有殊胜之法世殊胜法说名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广说乃至能得能证出世间法由出世法最胜自在是最胜神彼能证此故名神足。广说如彼。辨体性者。大小诸教皆用三摩地为体。言诸根诸力者谓五根五力。即信精进念定慧。依俱舍论何缘信等先说为根后名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后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依顺正理云何缘信等立根力名。以增上故难屈伏故。何缘此五先说为根后名为力。由此五法依下上品分先后故。又依可屈伏不可屈伏故。下品信等势力劣故犹为所治同类屈伏。上品翻此故得力名。毗婆沙云。势用增上故名为根。难可摧制故名为力。依智度云软智心得故名根利智心得故名力。又云于知众生根中得自在方便力故名为根五力增长能破烦恼度众生得无生法忍是名为力。复次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故名为力。具说如彼。依瑜伽论增上义故说名根。难伏义故名力。具如彼说。显扬杂集等意同瑜伽。辨体性者。大小诸教皆用信等五法为体。言觉支者谓七觉支。即念择法精进喜安定舍觉支。依婆沙云助如实觉故名觉支。问觉支者是何义耶为能觉悟故名觉支为觉之支故名觉支。有作是说是能觉悟故名觉支。问若尔即应一是六非。答六是觉支能随顺觉从胜而说亦名觉支。复有说者是觉之支故名觉支。问若尔即应六是一非。答择法是觉支亦是觉余六是觉支而非是觉如正见是是道亦正道支。具说如彼。顺正理论意同婆沙。依智度论云无学实觉此七事能到故名分。又云修道用故名觉见道用故名道。中边论云此支助觉故名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依瑜伽论云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故名觉支。辨体性者。大小诸教用慧精进念定喜受轻安行舍为体。

  复有一类得八支圣道故。得八支圣道相故。得八支圣道能治所治故。得八支圣道修故。得八支圣道未生令生故。得八支圣道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广故记别所解。

  此即第三约八道支记别所解。能治是八圣道。所治是八邪。余同前释。言八支圣道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毗婆沙云。问言道支者是何义耶为能求趣故名道支为道之支故名道支。有作是说此能求趣故名道支。问若尔则应一是七非。答七是道分能随顺道从胜而说亦名道支。复有说者是道之支故名道支。问若尔即应七是一非。答正见是道亦道支余是道支而非道。如择法是觉亦是觉支余六是觉支而非觉。智度论云得是诸安隐具足已欲入涅盘无为城故行是诸法是时名为道。瑜伽论云。问何因缘故名八支圣道。答诸圣有学已见迹者由八支摄行迹正道能无余断一切烦恼能于解脱究竟作证是故名为八支圣道。辨体性者诸说不同。若依俱舍六法为体正语业命同戒故。毗婆沙师七法为体身语二业不相杂故。正理亦同。毗婆沙论有三释。或说为六或说为七意同俱舍。或说为八正命非正语业故。依杂集论云道支自体者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是八法名道支自体。问。七觉八道依何位说。答。依婆沙自有两说。一云见位八正道修位七觉支。一云见道名觉支修道名八道。评家正义前说为正。依俱舍论亦有两释。一说同婆沙。一说七觉在见道八道通见修。今依大乘。智度论自有两说同大婆沙杂集中边七觉为见八道为修。显扬论说七觉在见八圣道中正见通于见修余七唯修。瑜伽七觉为见八圣道中正语业命唯立修道。余不别说。广辨道品义如别章。

  自下第三申己所念。于中有三初略述己念次重述己念后赞世尊德。

  世尊。我见彼已便作是念此诸长老依有所得现观各说种种相法记别所解。

  此即第一略述己念。

  当知彼诸长老一切皆怀增上慢。为增上慢所执持故。于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不能解了。

  此即第二重述所念。

  是故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说。

  自下第三赞世尊德。于中有三初略赞善说次举所赞教后显非余境。此即初也。

  谓世尊言。胜义谛相微细最微细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最难通达遍一切一味相。

  此即第二举所赞教。微细等文已如上释。

  世尊。此圣教中修行苾刍于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尚难通达。况诸外道。

  此即第三显非余境。谓诸二乘及诸外道不能通达遍一味相皆是此中起增上慢。

  尔时世尊告尊者善现曰如是如是。善现。我于微细最微细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最难通达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谛现正等觉。现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示开解施设照了。

  此即第二印所赞德(准上科段当云第二世尊正说。此后应分子科。按有脱文。)如汝所赞于微细等一味胜义自觉悟他。又解。初是总赞能自觉他后是别赞能自觉他。赞自他觉重言如是。

  第二依征广释。先征后释。

  何以故。

  此即征也。

  此即广释。于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法中有三初约清净所缘显一味相次善现修观行下约三遍义以辨一味后善现如彼下即以离三过释一味相。就初段中先释后结。释中复二初约清净所缘显胜义谛后此清净下以清净所缘显一味相。前中有二初约蕴上清净所缘显胜义谛后类处等清净所缘是胜义谛。

  善现。我已显示于一切蕴中清净所缘是胜义谛。

  此即初也。一切蕴者五蕴非一故言一切。或可漏无漏等非一故言一切。此意说云于蕴等上有胜义谛亦名清净所缘由缘此境得心清净故。是故显扬十六卷云复次颂曰清净之所缘常无有变异善性及乐性一切皆成就。论曰由胜义谛离一异性故当知即是清净所缘性何以故由缘此境得心清净故。具说如彼。或可胜义即体离系故名清净。问。上经中未说此言如何说言我已显示。解云。诸部般若及无量义中皆说真如也。

  我已显示于一切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中清净所缘是胜义谛。

  此即第二释类处等清净所缘是胜义谛。所以者何胜义谛理遍诸法故。

  此清净所缘于一切蕴中是一味相无别异相。

  自下第二约清净所缘显一味相。于中有二初约诸蕴释一味相后类处等释一味相。此即第一约蕴上清净所缘显一味相。于诸蕴上清净所缘无别异相。无别异义即一味故。

  如于蕴中。如是于一切处中乃至一切道支中是一味相无别异相。

  此即第二类处等诸法一味。

  是故善现。由是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

  此即第二结胜义谛是一味相。谓由前所明蕴等法中清净所缘胜义谛相无别道理。故知胜义谛相即是遍一切。

  善现。修观行苾刍通达一蕴真如胜义法无我性已。更不寻求各别余蕴诸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真如胜义法无我性。

  自下第二约三遍义以释一味。言三遍者谓真如胜义及法无我此三皆遍蕴等法中故说此三名为一味。于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先反解后顺释。此即初也。谓胜义谛有众多义。依大般若有十二名谓真如法界法性不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如是乃至余教所说不可具述。今于此中且约三义以释一味。言真如者。如成唯识第九卷云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异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问。岂不前说真胜义谛离诸名言如何于此说名真如。解释此难如成唯识第二卷说。真如亦是假施设名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言胜义者。胜谓胜智。义即境义。谓此真如二种胜智所缘境义故名胜义。是故显扬第十六云论曰此胜义谛当知即是圆成实自性。问何因缘故七种真如名胜义谛。答由是二最胜智所行故谓出世间智及此后得世间智由此胜义无戏论故非余智境。自余别义如二谛章。言法无我者。如集论第三说何等无我相。谓如我论者所立我相蕴界处非此相。由蕴界处我相无故故名无我相。杂集第八亦同此说。问。空与无我二种何别。答。诸教不同。依俱舍论四说不同。故第二十六云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又云内离士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又云于此无我故空自非我故非我又云为治我所见故修空行相为治我见故修非我行相。大毗婆沙第七十九亦有两说同俱舍初二释。顺正理论第七十四云无主宰故空违我相故非我又云为治我所见故修空行相为治我见故修非我行相。此同俱舍论第四释。依智度论第三十二云。不见实是名空。不见我是名无我。依集论第三云。何等空相。谓若于是处此非有由此理正观为空若于是处余是有由此理如实知有是名善入空性。于何处谁非有。于蕴界处常恒凝住不变坏法我我所等非有由此理彼皆是空。于何处谁余有。即此处无我性此无我性无我有性是谓空性。成实论第十五云。如法印经中说行者观色无常空虚离相。无常者谓色体性无常。空虚者如瓶中无水名曰空瓶。如是五蕴中无神我故名为空。又圣行品云有二行。空行无我行。于五阴中不见众生是名空行。是五阴亦无是无我行。

  唯即随此真如胜义无二智为依止故。于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谛审察趣证。

  此即第二顺释一味。释此文诸说不同。一云唯此皆是一蕴遮表异故说二。言唯是遮遣遮余蕴等。此者表示此一蕴也。此意说云唯此一蕴真如胜义及有无无二法无我境三种无分别智为依止故。后所得智于彼一切一味相审察趣证故。知真如是一味相。一云无二智者人法二无我智。余如前说。一云行者以三种无分别智为依止故即用此智于遍一切一味相中审察趣证。余如初说。或可余如前说。上来总有三说。一云唯此皆是一味真如亦有三释准上应知。一云唯谓一蕴此即真如亦有三释准上应知。如是上来总有九释。或可唯是真如此即一蕴亦有三释准上应知。虽有此释文辞不便。总释意云。前文遮求余法胜义故名反解。此文成立唯求一蕴故名顺释。真谛释三遍两段经云。前文释通达三境。后文释审察趣证。此三别者。若依小乘三无漏根有差别故此即见修无学位差别故。今依大乘地地皆有入住出分如其次第配属应知。

  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

  此即第二结文可知。

  善现。如彼诸蕴展转异相。如彼诸处缘起食谛界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展转异相。

  此下第三以离三过释一味相。即真如等离有因等三种过失故成一味。于中有二先释后结。释中有二初明蕴等展转异相后辨真如无别异相。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明诸蕴展转异相后如彼下类处等展转相异。由此蕴等相别异故有三过失。一者有因因所生故。二者有为相所迁故。三非胜义应更寻求非究竟故。

  若一切法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异相者是则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亦应有因从因所生。若从因生应是有为。若是有为应非胜义。若非胜义应更寻求余胜义谛。

  此下第二显胜义谛无别异相。于中有二初返显胜义有三过失后善现下顺释胜义离三过失。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牒异相后显三失。言三失者如前已说。或可五失一应有因二从因生三应有为四非胜义五应求胜。即准此文圆镜智等从因生故是有为摄非胜义谛故。亲光等释受用身即是无常生者必灭一向记故。有说是常。(勘文。)如是等义第五卷中当广分别。

  善现。由此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为是胜义谛。得此胜义更不寻求余胜义谛。

  自下第二顺释胜义离三过失。于中有二初正释胜义离三过后唯有下以理重成。此即初也。谓若别异有三失故。故知胜义唯是一味离三种失。

  唯有常常时恒恒时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

  此即第二以理重成。谓彼胜义一味真如唯常恒时如来出世若不出世一切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更无变异种种异相。依解节经但说恒常乃至法性法界法住。真谛解曰。于道前位中先来本有故名为恒非佛出世方始有故。道中后位此理无灭故称为常佛出世后理无尽故。法性者即自性住佛性约道前位能为菩提以作根本众生由此得发心故。法界者即引出佛性约道中位界名为诸行根本引出万行故。法住者即至得果佛性约道后位至涅盘法体常住故。今依此本云常常时恒恒时者。解云。一味真如从本已来前时非一名常常时后时非一名恒恒时。于如是时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然此法性安立法界安住自有二义。准余二本分为三种。一诸法法性二安立法界三安立安住。若准无性摄论第四分为二种一诸法法性安立二法界安住。安住即是安立异名。若依瑜伽分为三种谓法性法界法住。安住即是法住。故第十卷云是诸缘起无始时来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如成就性以无颠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为因是故说彼名为法界。解云。瑜伽举彼缘起显彼理性。或可彼论即说缘起有此三句非显彼性。然释三句其理无别。

  是故善现。由此道理当知胜义谛是遍一切一味相。

  是第二结文应知。

  善现。譬如种种非一品类异相色中虚空无相无分别无变异遍一切一味相。

  第二举喻重说。言种种非一品类者。凡论色蕴有其三种。一者四大及所造相。二者有见有对无见有对无见无对三句差别之相。三者变坏谓前二种皆有变坏名变坏相。具此三种故言种种非一品类。或云异相也。然虚空中无能所造相故名无相。无有有见有对色等种种差别故名无分别。分别即是差别异名。解节经云。虚空无相无有差别无有变异。具此三义名一味相。

  如是异性异相一切法中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当知亦尔。

  第三举法同喻。言异性相者即自相差别。故深密云自相差别。此意说云。一切诸法皆有二相一者自性二者差别。而胜义中无一切法自相差别故名一味。故佛地经云譬如虚空虽遍诸色种种相中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如是如来清净法界虽复遍至种种相类所知境界而不可说有种种相体唯一味。佛地论第五依他起性同皈真如圆成实性故名一味。又遍计所执所显真如无差别故名为一味。

  自下第二举颂略说。于中有二初发趣颂文后举颂略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此即初也。

  此遍一切一味相胜义诸佛说无异。若有于中异分别彼定愚痴依上慢。

  自下第二以颂略说。于中有二初有半颂举佛同说赞一味相后二句辨愚异执显理甚深。前中上句颂一味相遍诸蕴等下句明其胜义诸佛同说。或可胜义诸佛说无异者无异即是一味义也。下半颂中前句辨异计后句计所依。然此颂中依解节经更有一颂及奉持长行应非正本。所以尔者唐本深密皆无后颂。又后奉持真谛自云后去流通非此品内乃是摄最后流通文安此末了。前序亦然抄经前序安第一品也。今判此释亦不顺经。经末奉持曼殊室利以为后故。深密颂云如来应说法一切一味相不离第一义见别是憍慢。解节经有其二颂。法通相一味诸佛说平等若于中执异是人增上慢逆生死流道微细深难见欲染痴覆故凡人不能得。

  解深密经疏卷第十一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心意识相品第三

  将释此品略有二义。一释品名二正释文。言心意识相品者。心意识名有通有别。如成唯识第五卷云。谓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如是三义虽通八识而随胜显。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第八识恒审思量为我等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麤动间断了别转故相谓体相。或是相状。品义如前虽有二门此品中明通名三义于中就胜故说第八。或可此中别名三义虽有两释前说为胜。是故题云心意识相品。

  就所观境自有二种一者胜义二者世俗。上来已释胜义谛讫。自下第二辨世俗谛。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前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二初举所问教后依教发问。

  尔时广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

  此即初也。言广慧菩萨者从慧立名。真谛记云。广慧对佛说法之人。一切菩萨无不具此广慧之德但此中从广慧法门立名。佛地论云深广圆满善通达故名为广慧。智度论云道俗种种经书论议无不悉知名为广慧。瑜伽论云谓即此慧无量无边所行境故名为广慧。谓世尊说于心意识秘密义中如实了知名善巧菩萨。

  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说是语已。

  此即第二依教发问。文有二节初牒所问教后齐何下正设问辞。问有二意。初齐何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问菩萨位即是教所说义。后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者问如来依何菩萨施设彼教。施设即是宣说之义。

  此下第二依问正答。于中有二初赞问许说后广慧当知下对问正答。前中有二初赞其所问后敕听许说。前中有二先总后别。

  尔时世尊告广慧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

  此即初也。所问深义能益复广是故重赞善哉善哉。十地论第一云善哉者所说法中善具足故。瑜伽八十三云善哉者是诸贤圣所称赞故。九十八亦同。大智广论四十一云善哉善哉者赞德之美也。又智度论六十六云言必可信能问于佛断大众疑能大利益故言善哉。无上依经第一卷云若有烦恼不能染着是名善哉。

  广慧。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

  自下别赞。于中有二。初赞问胜义后赞问有益。此即初也。

  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

  自下第二赞问有益。文有两节。初明总益后哀愍下明别利益。言利益安乐者。如佛地论第一卷云现益名乐当益名利世间名乐出世名利离恶名乐摄善名利福德名乐智慧名利。无性摄论第七亦有七对大同佛地第一。若依佛地第七有其五对。故彼论云谓净法界及妙智皆能安立一切众生利益安乐。令修善因名为利益令得乐果名为安乐。又令离恶名为利益令其摄善名为安乐。又拔其苦名为利益施与其乐名为安乐。此世他世世出世等应知亦尔。解云。利益安乐与第一卷相违应知。言哀愍等者。明其利益自有二种。言世间者五蕴世间成人之法。人天等者蕴所成人谓五蕴假者。依智度论有三世间一器世间二五蕴世间三众生世间。今于此中辨教所益是故但说五蕴众生。或可所益诸众名为世间。领解众首名天人等。问。岂不颂言我于凡愚不开演如何此云哀愍世间及天人等。答。说教所为有其多义。若为令离恶修善通为有姓无姓故说。若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但为菩萨种姓不定者说。

  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说心意识秘密之义。

  此即第二敕听许说。言谛听者。依功德施般若论云谛听者心专一境。瑜伽八十三云言谛听者谓如是相法劝令审听。

  自下第二对问正答。此心意识即是八识故。今先辨八识差别。后方正释心意识义。

  八识差别略辨六义。一种数多少二释名字三出体性四所依根五所缘境六心所相应。言种数者。诸声闻藏但说六识而无七八。具如诸教。今依大乘自有两释。一龙猛等但说六识。是故清辨菩萨所造中观心论入真甘露品云离六识外无别阿赖耶识眼等六识所不摄故犹如空华。故知彼宗唯立六识。二弥勒宗依金光明等具立八识。然依此宗西方诸师有其三说。一菩提留支唯识论云立二种心。一法性心真如为体此即真如心之性故名之为心而非能缘。二相应心与信贪等心所相应。解云。唯识意之性故识之性故亦名意识于理无违。二真谛三藏依决定藏论立九识义如九识品说。言九识者眼等六识大同摄论。第七阿陀那此云执持执持第八为我我所。唯烦恼障而无法执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识自有三种。一解性梨耶有成佛义。二果报梨耶缘十八界。故中边分别偈云根麈我及识本识生似彼依彼论等说第八识缘十八界。三染污阿梨耶缘真如境起四种谤即是法执而非人执。依安慧宗作如是说。第九阿摩罗识此云无垢识真如为体。于一真如有其二义。一所缘境名为真如及实际等。二能缘义名无垢识亦名本觉。具如九识章引决定藏论九识品中说。三大唐三藏依楞伽等及护法宗唯立八识不说第九。破清辨云所立量中便有自教相违之失。楞伽等经皆说第八阿赖耶故。问。若尔如何大品经等唯说六识。护法会释如成唯识第五卷说。然有经中说六识者。应知彼是随转理门或随所依六根说六而识类别实有八种。问。岂不龙猛唯立六耶。解云。据实龙猛等信有七八位在极喜大菩萨故。而彼论中说六识者述大品经等意故不相违。真谛师说九种识中后之三识皆有多失。且如第七有二种失。一阿陀那者第八异名而非第七。故此经等说第八识名阿陀那。二义相违。所谓唯烦恼障便违此经八地已上有染末那。或不成佛违庄严论等转八识成四智义也。第八赖耶能起法执或云缘十八界皆不应理。心所法中无明无明数如何得与法执俱起。又新翻辨中边论云颂曰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长行释云颂云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现变似我者谓染末那与我痴等恒相应故变似了者谓余六识了相麤故。具说如彼。故知第八不缘心等。若广分别如成唯识也。又真谛云阿摩罗识反照自体无教可凭。复违如来功德庄严经。彼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准经可知无垢识者即是净分第八识也。又决定藏论即是瑜伽。彼论本无九识品也。

  言释名者。先通后别言八识者是其通名。八谓标数。识即了别通性及相。简唯六识故言八识即六释中带数释也。言名别者。眼等六识皆依主释谓依眼之识名为眼识乃至依意之识名为意识。第七末那此云意。如成唯识恒审思量胜余识故。若依此释意即识故名为意识是持业释。八阿赖耶此云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此即如次果于因中藏因于果中藏境于执中藏。具如成唯识论及摄大乘。此亦持业藏即识故。

  言体性者。且依三义一约三性二约三科三依法数。若依三性分别八识一一皆通三性。摄妄皈真皆真如故。托因缘起皆名依他。随执情有是所执性。故唯识第九卷云谓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谓遍计所执二者真实谓圆成实。复有二性一者世俗谓依他起二者胜义谓圆成实。三科出体。五蕴门中八识皆用识蕴为体。十二处中皆意处摄皆有无间灭依义故。十八界中前五种识一一皆用自识界及意界一分为体第六七八三识一一皆用意识及意界少分以为自性。

  辨所依者。八识所依各有三种。一因缘依。谓能亲生八识种子故成唯识第四卷云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二开导依谓前念灭自类八识各望后念为开导依。故唯识云三等无间缘依谓前灭意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开导根必不转故。三俱有依。然俱有依诸识不同。眼等五识各有四依。一同境根谓眼等五根各望自识。二分别根谓五识俱同缘意识。三染净根谓第七末那。四根本依谓第八识。故唯识云由此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故唯识云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第七末那俱有所依唯有一种。故唯识云第七意识俱有所依但有一种谓第八识藏识若无必不转故。第八赖耶俱有所依亦唯一种。故唯识云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彼识若无定不转故论说藏识恒与末那俱时转故。解云。八识所依有漏无漏无有差别。

  显所缘者有其四种。一五识所缘二意识所缘三末那所缘四阿赖耶境。一一门中先辨有漏后显无漏。有漏五识于五境中各唯缘一。谓眼识缘色乃至身识缘触。(唯是现量。)若无漏位。依成唯识论第十卷有两师义。故彼云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五种现境庄严论说如来五根一一皆于五境转故。有义亦能通缘三世诸法佛地论说成所作智起三业诸变化事决择有情心行差别领受去来现在等义。(亦唯现量。不通真智。)有漏意识遍缘十八界。诸论皆同。(通量非量。或现或比。)若已转依亦遍缘诸法。故唯识云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缘一切法自相共相皆无障碍。(唯是现量。通真俗智。)有漏第七唯缘第八赖耶见分执为我法。诸论悉同。(唯是非量。)无漏末那。依唯识论三释不同。故彼云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第八净识如染末那缘藏识故。有义但缘真如为境缘一切法平等性故。有义遍缘真俗为境佛地经说平等性智证得十种平等性故庄严论说缘诸有情自他平等随他胜解示现无边佛影像故。(唯是现量。通真俗智。)有漏赖耶所缘境诸论不同。若依瑜伽五十一唯说二种。故彼云谓若略说阿赖耶识由于二种所缘境转一由了别内执受故二由了别外无分别器相故。若依成唯识第二卷前文缘三种境谓外器世间有漏种子及有根身。若依唯识第二后文缘四种境前三之外更加法处实色。故彼云略说此识所变境者谓有漏种十有色处及随法处所现实色。(唯是现量。)问。何故此识不缘心等。解云。如唯识第二卷云异熟识变必有实用若变心等便无实用相分心等不能缘故。变无为等亦无实用。故异熟识不缘心等。无漏第八。依唯识论第十有两师义。故彼云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真如为境是无分别非后得智行相所缘不可知故。有义此品缘一切法庄严论说大圆镜智于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经说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现故。又此决定缘无漏种及身土等诸影像故。(亦唯现量。通真俗智。)八识缘假实。实境有为无为三世等别。广如唯识论等说。

  言心所相应者。依唯识论护法正义于五十一心所法中有漏五识各与三十四心所相应。谓遍行五别境五善有十一根本惑三谓贪瞋痴随惑有十谓中二大八。然善十一中有两师义。故唯识第六云有义五识唯有十种自性散乱无轻安故。有义五识亦有轻安定所引善者亦有调畅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轻安故。无余心所如论广说。有漏意识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诸论共同亦无异义。有漏末那护法正义唯与十八心所相应。故成唯识第四云然此意俱心所十八前九法八随烦恼并别境中慧。解云。前九法者谓遍行五及四烦恼。四烦恼者谓我知我见我慢我爱。无别心法义如论说。有漏赖耶唯与五种遍行相应。故论颂云触作意受想思相应无余心所。具如论说。无漏八识皆二十一心所相应。谓遍行五别境五善有十一。于中别者。妙观察智因位亦得寻伺相应于药病等未自在故。若至佛果寻伺即无无思成事故。若广分别具如诸论。心意识义具如别章。

  就释文中文别有二。初明心意识秘密之义后广慧如是下辨秘密善巧答前两问。前中有二初明第八众名差别后广慧阿陀那识下明诸识俱转差别。前中有四一释种子识二辨阿陀那三明阿赖耶四显心名。此即第一释一切种子识。一切种子即三习气。此中意说由第八识摄持三种习气结生相续。故成唯识第八卷云复次生死相续由诸习气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二我执习气三有支习气。其种子识自有二种。一识所持种名种子识。二能持种识名为种识。虽有二种今此正明能持种识。身分生时执持所依及种子故。彼所持种即三习气故今略辨三种习气。

  然三习气略以四门分别。一释名字二出体性三生果差别四四缘分别。第一释名。有通有别。三习气者是其通名。三是标数。言习气者说名言等名之为习第八中种习之气分故名习气。即六释中带数释也。言别名者。如成唯识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如其次第旧云言说名思惟名也。)二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种。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解云。三习气相如论应知。三种习气皆依主释。谓名言习之气种子故乃至有支习之气种子故。

  言出体者。如前所说随二名言所熏种子为名言习气二种我见所熏成种为我见习气乃至由善恶业所熏种子为有支习气。种现分别唯种非现三科出体。名言习气五蕴门中一分种子五蕴以为自性。除无漏种种随所生同蕴摄故。处界门中一分十二处种十八界种以为自性。除无漏种准蕴应知。我见习气五蕴门中行蕴一分所摄处界门中法处法界少分为体。有支习气五蕴门中色行二蕴以身语业是色蕴故意思业种行蕴摄故。处界门中色处声处法处色界声界法界一分为体。法数出体。名言习气百法门中通用百法种子为体。形像百法皆熏种故。我见习气用别境中慧及十烦恼中萨迦耶见以为自性。有支习气十一色中色声二法及心所中思为自性。意思业故。

  言生果者有其二义。一依成唯识通约诸法以明生果。二依摄论就十一识以辨生果。言通约诸法以明生果者。名言习气通生百法。而差别者九十四法本质及影皆名言生。六种无为本影不同。本质六种不从种生圆成无为无生义故。影像六种从名言起依他无为据实有为托因生故。故唯识论云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问。有为法中实法有体可言种生。不相应等既无实体如何因起。解云。据实假法不从种生。故成唯识论第二卷云假法如无非因缘故。解云假法既非因缘义唯假法亦非所生。然以假从实说为假种从因缘生。故唯识论第二卷云名相分别三种习气我见习气能生自他身中百法差别有支习气能生百法善恶趣别。无为假法准前应思。言就十一识辨生果者。如摄大乘论第四卷云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广如彼释。

  言四缘分别者。名言习气是正因缘。余二习气增上缘。故成唯识第八卷云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又彼复云应知我执有支习气于差别果是增上缘。若广分别成唯识论第八疏。就种识中文别有二。初约趣生略明身分生起。后于中下依种子识广辨受生差别。

  广慧当知。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

  此即初也。言六趣者。如下经说那落迦傍生饿鬼天阿素洛人。然此六趣诸宗不同。依萨婆多宗唯立五趣。故大婆娑第一百七十二云如契经说五趣谓那落迦傍生饿鬼人天。又云谓有余部立阿素洛为第六趣彼不应作是说契经唯说有五趣故。广说如彼。问。若尔阿素洛何趣所摄。答。婆娑有二说。一云天趣。评家正义鬼趣所摄。正理二十一俱舍第八大同婆沙。依经部宗唯立五趣。故成实论第十四云业有六种谓五趣业及不定业。今依大乘。有处唯五。如佛地经及维摩等。问。若尔阿素洛何趣所摄。答。依佛地经第六卷云诸阿素洛种类不定或天或鬼或复傍生故不别说。有处说六。如即此经及法华经等。或有处说或五或六。若依瑜伽立五为正。故第四云又诸非天当知天趣所摄然由意思多怀诈谄约诳多故不如诸天为净法器由此因缘有诸经中说为别趣实是天趣。又第二云如是安立世界成已于中五趣可得谓那落伽傍生饿鬼人天。依智度论立六为正。故第三十云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意应有六道。复次分别善恶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有上中下故有地狱畜生饿鬼道。广说如彼。又第十云佛不分明说有五道。说五道者是一切有部僧所说。婆嗟弗姡路部僧说有六道。复次应有六道何以故三恶道一向是罪处若福多罪少是名阿修罗。生处应别以是故应言六趣。问。琰摩王何趣所摄。答。依大婆沙鬼趣所摄。故彼一百七十二云施设论说如今时鬼世界王名琰摩。又云瞻部洲下五百踰缮那有琰摩王界是一切鬼本所住处从彼流转亦在余处。若依瑜伽地狱趣摄。故第二云随一有情由感杂染增上业生在那落迦中作静息王。言卵胎湿化生者。即是四生。瑜伽第二云。云何卵生谓诸有情破壳而出。彼复云何如鹅鴈孔雀鹦鹉舍利鸟等。云何胎生谓诸有情胎所缠里剖胎而出。彼复云何如象马牛驴等。云何湿生谓诸有情随因一种湿气而生。彼复云何如虫蝎飞蛾等。云何化生谓诸有情业增上故具足六处而生或复不具。彼复云何如天那落迦全及人鬼傍生一分。若广分别如毗昙第八显宗十二俱舍第八顺正理二十二婆沙一百二十。问。前说六趣何故复说四种生耶。答。俱舍第八云施设足论作如是说。四生摄五趣非五摄四生。不摄者何所谓中有。由是道理天等六趣摄生不尽故复重说卵等四生。问。若尔何故更说六趣。答。欲显善恶受生差别故说六趣。问。若尔可故不说界耶。答。界通非情故此不说。真谛三藏亦同此意。六趣四生义如别章。

  然释此文有其两解。一云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者明所舍身。堕彼彼有情众中者辨所受身所受身中自有二类一六趣身二四生身。若依此释身分生起通前二类。一云所受身者皆是四生。堕彼彼有情众中是其总因。或有卵生等者别显四生。故金刚仙论云卵生等者受生差别有色等者麤细差别。若依此说身分生起依四生说。

  自下第二约种子识广辨受生差别。于中有二初明受生分位差别后明种依二执受。

  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

  此即初也。文有三节。初明种识成熟次展转和合三增长广大。言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者此明种识成熟。谓于此趣生受生位中最初结生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初结生时种识成熟成羯罗蓝名为结生。故瑜伽论第一卷云。尔时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为一段犹如熟乳凝结之时当于此处一切种子异熟所摄执受所依阿赖耶识和合依托。云何和合依托谓此所出浓厚精血合成一段与颠倒缘中有俱灭同时即由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有余微细根及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搏生。于此时中说识已住结生续即此名为羯罗蓝位。此羯罗蓝中有诸根大种唯与身根及根所依处大种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诸根大种力故眼等诸根次第当生。又有此身根俱生根所依处大种力故诸根依处次第当生。由彼诸根及所依处具足生故名得圆满依止成熟。乃至彼云羯罗蓝识最初托处即名肉心。是识于此处最初托即从此处最后舍。依俱舍论第九云。有言精血即成根依谓前无根中有俱灭后有根者无间续生。又云有余师云别生大种如依果粪别有虫生。瑜伽所说同初师释。若依顺正理二十四取后说为正。广如彼说。

  言展转和合者。此有两释。一云初受生之时以识为缘根大种等展转和合。故瑜伽第一卷云即由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有余微细根及大种和合而生等。一云识与羯罗蓝展转和合。故摄大乘论云于母胎中识羯罗蓝更相和合。无性释论第三云异熟与其赤白同一安危。世亲释论意同无性。梁朝摄论第三云。论云是识托柯罗逻于母胎中变合受生。释曰是识即是意识于一时中与柯罗逻相应故言托柯罗逻。此果报识异前染污识故言变。由宿业功能起风和合赤白令与识同言合。即名此为受生。

  言增长广大者。亦有两释。一云由前展转和合力故羯罗蓝等渐增长位根大种等增长广大。一云由和合故名色渐渐增长广大。故瑜伽第二云又羯罗蓝渐增长时名之与色平等增长俱渐广大如是增长乃至依止圆满。应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渐渐增广由水界故摄持不散由火界故成熟坚硬由无润故由风界故分别支节各安其所。若分位者有二种位。一者胎藏八位二者通相八位。胎藏八位谓羯罗蓝等。故杂集第六云自此已后根渐生长如缘起说。故列颂云最初羯罗蓝次生遏部昙从此生闭尸闭尸生键南次钵罗赊佉后发毛爪等及色根形相渐渐而生长。又瑜伽第二云。复次此胎藏八位差别。何等为八谓羯罗蓝位遏部昙位闭尸位键南位钵罗赊佉位发毛爪位根位形位。若已结凝箭内仍稀名羯罗蓝。若表里如酪未至肉位名遏部昙。若已成肉仍极柔软名闭尸。若已坚厚稍堪摩触名为键南。即此肉团增长支分相现名钵罗赊佉。从此以后发毛爪现即名此位。从此后眼等根生名为根位。从此以后彼所依处分明显现名为形位。大唐三藏云。羯罗蓝此云和合。頞部昙此云胞。闭尸此云凝血。键南此云坚厚。钵罗奢佉此云支分。钵罗此云分。奢佉此云支。真谛三藏云。本识与父母遗体和合名为受生。于胎藏中略有五位。一者柯罗逻翻为凝滑。识与父母精血和合如薄酪即执为根尔时名为初受生。二者第二七日名頞呼陀翻为胎结。始有一胎结在凝滑中如凝酥在白酪乳中。三者第三七日名闭尸翻为肉团。男则上阔下狭女则下阔上狭肉犹少软。四者第四七日名伽诃那翻为坚实。尔时肉团始坚强。五者第五七日名彼罗舍佉翻为枝枝。尔时始有头足手脚等相貌方有业风吹破开九孔生大苦受。次后以去则有筋肉骨发爪等。梁摄论疏第五卷说。问。羯罗蓝等八位经几许时方得圆满。答。如瑜伽论第二卷说。彼云又于胎中经三十八七日。此之胎藏一切支分皆悉具足。从此以后复经四日方乃出生。如薄伽梵于入胎经广说。此说极满足者或经九月或复过此。若经八月此名圆满非极圆满。若经七月六月不名圆满或复缺减。五王经云。何谓生苦。人死之时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知生处普受中阴之形至于三七日中父母和合便来受胎。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团五疱成熟巧风入腹吹其身体六情开张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噉一杯热食灌其身体如入镬汤母饮一杯冷水亦如寒冰切体。母饱之时迫迮身体痛不可言母饥之时腹中了了亦如倒悬受苦无量。至其满月欲生之时头向产门剧如两石挟山欲生之时母危父怖生堕草上身体细软草触其身如履刀劔忽然失声大呼。此是大苦。又大集经二十五云。云何名为观于生苦。从业因缘父母和合初受意识歌罗罗时其身犹如亭历子许。是时未有入出气息。乃至云歌罗罗时住六七日。六七日转名頞浮陀是时形色犹如小枣住七七日转名伽那是时形色如胡桃壳住八七日转名闭尸形色犹频婆罗果是时身边有五胞出谓头手脚。十三七日始有腹相。二十七日男女根别。二十一七日始生骨节。乃至三十六七日其身具足血肉毛根。三十八七日具足身枝。四日夜住在胎中臭秽之处尔时还忆本生之事忆已愁苦作是念言若我出胎当修善法愿后更莫生如是处修不放逸远离受生。始出母胎尔时举身受迫迮苦外风触手身亦复受苦身初至地以水摩洗复受大苦犹如地狱。尔时还失忆宿命事。生已复有老病死随逐不舍。具说如彼。若广分别如解脱道论第七卷及入胎经说。通相八位者。如瑜伽第二云云何八位谓处胎位出生位婴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处胎位者谓羯罗蓝等。出生位者谓从此后乃至耄熟。婴孩位者谓乃至未能游行嬉戏。童子位者谓能为彼事。少年位者谓能受用欲麈乃至三十。中年位者谓从此位乃至五十。老年位者谓从此位乃至七十。从此已上名耄熟位。

  依二执受。

  第二种识依二执受。于中有三初标章举数次依数列名后约界分别。此即初也。上来已辨根等依识生起增长。此下明识依色根等。

  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

  此即第二依数列名。谓受生位有异熟识执受二种为所缘境。一者执受五根及彼所依色香味触为所依止。二者执相名分别三法习气为所缘境。除无漏种非所缘故此所摄受皆是所缘。是故瑜伽五十一云。谓若略说阿赖耶识由于二种所缘境转一由了别内执受故二由了外无分别器相故。了别内执受者谓能了别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及诸色根根所依处。此于有色界。若在无色唯习气执受了别。了别外无分别器相者谓能了别依止缘内执受阿赖耶识故于一切时无有间断器世间相。譬如灯焰生时内执膏炷外发光明如是阿赖耶识缘内执受缘外器相生起道理应知亦尔。又成唯识第二卷云。赖耶所缘有其三种一器世间二有漏种三有根身。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广说如彼。此中所说执受义者是能执受。执受五根及彼所依令不损坏为自所依。摄受种子为自所有亦名所依。

  然此执受诸教不同。俱舍第二云十八界中九无执受。彼约一义释执受故。又彼云有执受此言何义。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名有执受损益展转更相随故。乃至广说。正理第四有三师释。一同俱舍。正理释云。若尔色等即应一向名无执受心心所法不依彼故非根性故。不尔色等若不离根虽非所依而是心等之所亲附故无此失。二毗婆沙师说。若诸色法逼迫断坏便能生苦与此相违即能生乐。是己身摄名有执受。三有余师说若诸有情执为自体一切处时方便防护乃至广说。若尔应违契经所说故契经言若于是处识所执藏识所随摄名有执受。虽有是说而不相违。有执受法略有二种。一者有爱及有身见执为己有名有执受若净智生即便断灭。二者为因能生苦乐至般涅盘随转不舍。是为经论各据一义。解云。经约有爱身见执为己有名有执受。论有三释初师意说执为依处次师意说能生苦乐后师意说执为自体并符本论己身所摄名有执受即当为因生苦乐义。然第二师唯生苦乐初后两师兼取余义。经论合说总有四释具说如彼。若依毗婆沙第一百四十八执受纳息六教不同。恐繁不述。今依大乘三说不同。或有唯约生苦乐故名为执受。故集论云五色界全四界一分名有执受。既不说声故知唯约生苦乐故名执受也。或有唯约摄为自体名有执受。如瑜伽五十一等云若无第八依止执受不可得故。又五十六云五执受非执受所余一向非执受。准此等文唯约摄为自体明执受也。或有通约二义以明执受。如五十三云识执不执者。若识依执名执受色。此复云何。谓识所托安危事同和合生长。又此为依能生诸受。与此相违非执受摄。又瑜伽论第一百云。执受法者谓色法为心心所执持由托彼故心心所转安危事同。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其色不断不坏不烂即由如是所执受色或时衰损或时摄益其心心所亦随损益。与此相违名非执受。今此经中说执受者且依二义一者赖耶执根依处为自所依。二者执持种子为自所摄。具如诸论。

  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

  此即第三约界分别。即准此文依大乘宗无色界中无眼耳等十种色界。非如摩诃僧祗部说具十色及五识身。而本业经无色诸天来入会中法华经中闻有顶香。如此等文皆依法处所摄色说。

  解深密经疏卷第十二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此即第二释阿陀那识。

  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

  梵云阿陀那此翻名执持。谓由此识随逐于身执受色根令不失坏故说此识名为执持。依摄大乘有其二义释阿陀那。一执受色根令不坏故二执受自体取彼生故。如彼第一具广分别。依成唯识具有三义。故第三云以能执持诸法种子及能执受色根依处亦能执取结生相续故说此识名阿陀那。此当二论所说执受。

  此即第三解阿赖耶。

  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

  梵云阿赖耶此翻名藏。藏有三义一者能藏二者所藏三者执藏。故成唯识第二卷云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摄论第一亦辨三义。故彼论云复何缘故此识名阿赖耶识。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于彼摄藏为因性故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说名阿赖耶识。解云。藏义三种别者。第一能藏此即果法于因中藏谓识中种生现七识染果不离能生因故。第二所藏此即因种于果中藏谓所熏种藏在能熏七现识中成因性故。第三我爱所执藏义此即境于能执中藏。今依此经不同诸论谓由此识于有根身能摄受彼为所依止于彼藏隐与所依身同安危故。此即现识藏所依中故。名为藏于所藏中一分之义故。深密云于彼身中住者故。一体相应故。住者即此摄受藏隐一体相应同安危义。

  此即第四释其心义。

  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

  梵音质多此翻为心。有其多义。一名集起集诸法种起诸法故。如成唯识第五卷说。二名积集。有其二义。一诸法种子所积集故。如摄论第一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二外六境界积集滋长故。三名采集。采集种种所缘境故。如深密经及五蕴论。今依此经依第二义故名为心。此有二义一者积集二者滋长。由色等境之所积集及滋长故。若依成唯识论第三卷有七种名。此经四名外更加三名。三名者何。如彼论云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释如摄论十殊胜中第一殊胜名所知依。世亲释云。所应可知故名所知。所谓杂染清净诸法即三自性。依是因义无性释云。所应可知故名所知。依谓所依。此所依声简取能依杂染清净诸有为法。不取无为由彼无所依义故。所依即是阿赖耶识是彼因故能引彼故如其所应。解云。世亲菩萨许第八识通与三性为所依止。无性菩萨唯与依他起性为依不与遍计圆成为依。是彼因故者与染分依他为依。能引彼故者与净分依他为依。问。如何两论有此相违。解云。世亲约通依故通三性。无性约亲依故唯依他。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解云。异熟有三。一转变而熟故名异熟。二异时而熟故名异熟。三异类而熟因是善恶果为无记故云异熟。三中唯取第三异类以前二名通余果故。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解云。梵音阿末罗识此云无垢识。即妙觉位大圆镜智相应心体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智定等无漏道法为依止故。故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广如唯识疏第三卷说。

  自下第二明诸识俱转差别。于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前中有二初阿陀那与六识俱转后广慧若于下明意识对五俱转多少。初举本末以辨俱转后以意对五明其俱转。然瑜伽等且约初义以辨俱转。此中应说末那俱转而不说者举初举后准可知故略而不说。故瑜伽等通约末那以辨俱转。

  前中有二。初总标俱转后逐难重释。

  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

  此即初也。以阿陀那为依止故六识身转。谓眼识等。

  此中有识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与眼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

  自下第二逐难重释。于中有二。初明眼识必意识俱后明四识与意识俱。此即初也。言此中者。依理门说有其二义一起论端义二简持义上来总言诸识俱转而未分别五必依意意不依五为欲发起如是义端故言此中。又于俱转含有多义不可顿说简余诸义持取此义故言此中。言有识眼者。谓眼二种一有识眼名同分眼二无识眼名彼同分。简彼同分名有识眼。

  然此同分及彼同分诸教不同。一萨婆多依十八界以释同分彼同分义。谓十八界有业用者名为同分若无业用名彼同分。故俱舍论第二卷云。十八界中几是同分几彼同分。颂曰法同分余二作不作自业。法同分谓一法界唯是同分。由诸圣者二念已去无我观智缘一切法无不周遍是故法界恒名同分。杂心释云一切法界意识境故。大婆沙云以无有法非三世摄意识境故。具说如彼。问。十七界意识所缘应皆同分无彼同分。答。十七界不依意识立为同分及彼同分。但依各别根境眼对色色对眼乃至身对触触对身。问。若尔意界及意识界唯应对法界立同分彼同分。是则缘余十七界者应非同分。答。理应如是。然以意界及意识界能遍了一切法故依自作用立为同分。如眼等根有见等用必不立为彼同分故。有余师说。法界总摄一切法尽。以十七界亦名法故。彼不应作是说。法名虽通而法界别故。由此前说于理为善。(解云。准此萨婆多宗通一切法非法界摄。)余二。谓余十七界皆有同分彼同分。何名同分彼同分耶。谓作自业不作自业。若作自业名为同分不作自业名彼同分。此中眼界已正当见名同分眼如是广说乃至意界皆各于自界应说自用。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彼同分眼但有四种谓不见色已正当灭及不生法。西方诸师说有五种谓不生法复开为二一有识属二无识属。乃至身界应知亦然。意彼同分唯不生法。(解云。准此罗汉最后蕴同分意界约能缘义说为同分。不尔如何说为同分。)色界为眼已正当见名同分色。彼同分色亦有四种。乃至触界亦尔。各对自根应说自用。应知同分及彼同分。眼若于一是同分于余一切亦同分。彼同分亦如是广说乃至意界亦尔。杂心亦尔。若依婆沙有其三释。初师说同俱舍等。有作是说诸见色眼于自有情名同分眼于余有情名彼同分眼。诸不见色眼于自有情名彼同分眼于余有情亦名彼同分眼。复有说者诸见色眼于自有情名同分眼于余有情非同分亦非彼同分。诸不见色眼于自有情名彼同分眼于余有情非同分眼亦非彼同分。彼不应作是说云何有眼而非同分亦非彼同分。应作是说于三说中初说应理。具说如彼。又俱舍云。眼不共故依一相续建立同分及彼同分。色是共故依多相续建立同分及彼同分。如说色界声香味触应知亦尔。声可如色。香味触三至根方取是不共故一取非余。理应如眼等不应如色说。虽有是理而容有共。所以者何香等三界于一及余皆有可生鼻等识义。眼等不尔故如色说。若依杂心。谓眼见色是有分不见色是余有分。谓色眼所见是有分所不见是余有分。差别者若眼是一有分余一切亦有分。若一余有分余一切亦余有分。色若见者是有分非余。耳鼻舌身声香味触亦如是。第一义如眼说。俗数如色说。解云。杂心意不分明。毗婆沙云。如色界声香味触界亦尔。同分彼同分品类差别皆相似故。然于此义或有欲令唯嗅尝觉各自身中诸香味触。彼作是说香味触界依世俗理如色界说谓诸世间作如是语汝所嗅香我等亦嗅汝所尝味我等亦尝汝所觉触我等亦觉。依胜义理香味触界如眼界说谓一有情所嗅香界余不能嗅若一有情所尝味界余不能尝若一有情所觉触界余不能觉。问。若一触界二有情身各在一边共所逼触岂非胜义如色界说。答。如是触界有多极微和集一处二身逼触各得一边无共得者故胜义理如眼界说。香味二界准此应知。复有欲令亦嗅尝觉他及非情诸香味触。若已受用及受用时依世俗理如色界说谓诸世间说共得故。依胜义谛如眼界说一所受用余不得故。若未受用香味触界依胜义理亦得如色界说谓在未来当至现在有多人等共得义故。若依前义应作是说香味触界依世俗理如色界说依胜义理如眼界说。若依后义应作是说香味触界若已受用及受用时依世俗理如色界说依胜义理如眼界说。若未受用依胜义理亦可得言如色界说。是故诸论皆作是说。如色界声香味触界亦尔。以香味触可共得故。眼等六识同分彼同分生不生法故如意界说。

  次释同分彼同分名。依俱舍论有其三义。故彼问言云何同分彼同分义。根境识三更相交涉故名为分。或复分者是己作用。或复分者是所生触。同有此分故名同分。与此相违名彼同分。由非同分与彼同分种类分同名彼同分。正理同俱舍。杂心论云。问有分余有分有何义。答有分时说有分。眼界有二种有业及无业分。彼有业分为无业分所分故说有分。彼无业分亦为有业分所分亦说有分。二分俱得有分相。依经部宗未见正文。准同大乘于理无违。今依大乘诸论不同。若依世亲安慧五蕴论唯约五内处释同分义。故彼论皆云几同分谓五内有色界与彼自识等境界故。几彼同分谓彼自识空时与自类等故。解云。同分等境义故名同分。集论第三杂集第五意同五蕴。故集论云云何同分彼同分。几是同分彼同分。为何义故观同分彼同分耶。谓不离识彼相似根于境相续生故。离识自类相似相续生故。是同分彼同分义。初是同分。诸根与识俱识相似于诸境相续生故。由根与识相似转义说名同分。第二是彼同分。诸根离识自类相似相续生故。由根不与识合。唯自体相似相续生。根相似义说彼同分。色蕴一分眼等五有色界处一分是同分彼同分。又瑜伽五十六亦依五内处说。彼云问十八界中几是同分几彼同分。答有识眼界名为同分所余眼界名彼同分。如眼界乃至身界亦尔。唯根所摄内诸界中思量同分及彼同分。非于色等外诸界中。当知法界诸有所缘如心界说。诸无所缘如色等说。若深密经阙无此文。梁摄论所列。解节经云依有识眼根缘外色麈眼识得生。真谛解云。若死人眼名无识眼故言有识以简无识。此释不然。若舍命后不成眼故也。下有识耳等准此应知。

  与眼识俱随行等者。此名眼识起时必有分别意识同时随行同缘一境。

  有识耳鼻舌身及声香味触为缘生耳鼻舌身识。与耳鼻舌身识俱随行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

  此即第二释余四识与意识俱。准上应知。

  广慧。若于尔时一眼识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眼识同所行转。

  自下第二别释俱转多少于中有二。初明意识与眼识俱转。后明意识与眼等二三四五识俱转。此即第一明意识与眼识俱转。一缘合故。

  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与五识身同所行转。

  此即第二明随所缘境等缘合多少。是一意识与眼等五识俱转多少其数不定。深密经云无分别意识。依解节经等皆云分别意识。与此本同。故知分别为正。

  此即第二举喻重释。于中有二初水浪多少喻二镜影多少喻。

  广慧。如大瀑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

  前后二喻有差别者诸说不同。一云二喻意趣各别。如真谛记。水生浪譬六识与本识同生灭义。镜生影譬诸识虽起非本识体转作六识。一云二喻意趣无异。同显诸识俱转义故。如瑜伽论第五十一显扬十七。今解二喻诸教不同。有处欲显所依能依二种差别故说二喻。如瑜伽六十三云。云何名为胜义道理建立差别。谓略有二识一阿赖耶识二转识。阿赖耶识是所依转识是能依。此复七种所谓眼识乃至意识。譬如水浪依止瀑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镜。如是名依胜义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别。有处为显第八与七俱转。如瑜伽五十一显扬十七。有处为显第八与七不异义故。如成唯识第七云。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又一灭时余不灭故能所熏等相各异故。亦非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等无差别故定异应非因果性故。如幻事等无定性故。如前所说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如伽他说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今此经文意含有如上所说诸义。或可此经二喻意异。前喻俱起及因果相续不断义。如成唯识第三卷云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瀑流因果法尔。具说如彼。后喻俱起及八不转成七及受用无尽义。前中有三。初一缘一浪喻。次多缘多浪喻。后然此下自类无断喻。此即第一一缘一浪喻。

  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

  此即第二多缘多浪喻。

  然此瀑水自类恒流无断无尽。

  第三自类不断喻。入楞伽经亦同此意。故彼颂云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藏识海亦然境等风所系恒起诸识浪现前作用转。

  又如善净镜面若有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

  自下第二镜影多少喻。于中有三初一缘一影喻二多缘多影喻后非此下受用无尽喻。此即第一一缘一影喻。

  若二若多影生缘现前有多影起。

  此即第二多缘多影喻。

  非此镜面转变为影。亦无受用灭尽可得。

  此即第三受用无尽喻。言非此镜面转变为影等者。真谛记云。镜影生藉缘镜不转作影。六识藉缘麈生者并用前六识种子生后六识非为本识体转作六识。今解。转变自有二义。一者因变种子赖耶变成七识。二者果变现行第八变自相分而不能变眼等七识。今此经中约果变义故非此镜面转变为影。又此镜面现影无灭意显第八生果无尽。问。如何合中唯举水波。解云。义准可知略而不说。若尔如何深密解节具合二喻。解云。梵本有此差别。

  自下第三举法同喻。于中有二。初明一缘一识转后明多缘多识转。

  如是广慧。由似瀑流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若于尔时有一眼识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一眼识转。

  此即第一明一缘一识。

  若于尔时乃至有五识身生缘现前即于此时五识身转。

  此即第二明多缘多识转。准上应知。

  此下第二辨秘密善巧答前两问。于中有二初依问正释后广慧齐此下结答前问。前中有二初明地前非佛所说后明地上是佛所说。

  广慧。如是菩萨虽由法住智为依止为建立故于心意识秘密善巧。然诸如来不齐于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此即初也。法住智者。依萨婆多宗知果法所住因故名法住智。故大婆沙一百一十云。问何故名法住智。答法者是果住者是因。知果法所住因故名法住智。谓知三界下中上果所住之因名法住智。广说如彼。依经部宗。知法常住故名法住智。故成实论第十六云知诸法生起名法住智如生缘老死乃至无明缘行。以有佛无佛此性常住故曰法住智。今依大乘。依显扬论第十五云法住智者谓依素怛缆等安立法门智。依瑜伽论同显扬论。故第十云云何法住智谓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又九十四云。云何法住智。谓如有一听闻随顺缘生缘起无倒教已。于缘生行因果分位。住异生地便能如实以闻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诸如是等。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今此所说意同显扬瑜伽第十。此意说云地前菩萨虽由法住智力了知心意识中世俗差别而未证解于心意识秘密胜义是故世尊不齐于此施设彼为善巧菩萨。

  广慧。若诸菩萨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积集不见心。

  自下第二正明地上是佛所记。于中有二。初总答两问后是名下别答两问。谓前答中含有二义。一者教所诠义以答初问。二者依义设教即答后问。于中有二。初约第八三名辨如实知后约十八界明如实知。此即初也。

  然释此文诸说不同。真谛记云。菩萨若如此前来见识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由如实不见前来所明识义佛方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此明识虚妄无所有即真。由达本秘密于虚妄之末方始明了也。又解云。于内各别者内谓真如诸法自体故名为内。各别者随诠显真名为各别。此意说地上菩萨依胜义谛由根本智于内各别由证真如境上如实不见阿陀那用如实不见阿陀那体。赖耶及心体用差别准此应知。又解云。于内各别者。阿陀那等诸法体上皆有自共相道理。于中自相现量境故名之为内。诸法自相各附自体名为各别。是故杂集第一云自内所受是知义。此即现量知自相义。又瑜伽第二复作此言依知言说者谓各别于内所受所证所触所得由此因缘为他宣说。若依此释正体后得皆是现量。如实了知陀那自相离诸分别故名不见。非无分别乃名不见。

  不见眼色及眼识不见耳声及耳识不见鼻香及鼻识不见舌味及舌识不见身触及身识不见意法及意识。

  此释不见十八界故名善巧菩萨。

  是名胜义善巧菩萨。如来施设彼为胜义善巧菩萨。

  此即第二别答前两问。文有两节。初是名胜义善巧菩萨者牒上所证之义以答前问。后如来施设彼为胜义善巧菩萨者牒上能诠之教以答后问。或可是名两字该通两段。

  广慧。齐此名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此即第二结答前问。如文可知。

  自下第二举颂略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举颂略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日。

  此即第一发起颂文。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此即第二举颂略说。然释此颂诸论不同。依摄大乘无性释曰。言甚深者世聪叡者所有觉慧难穷底故。言甚细者诸声闻等难了知故。是故不为诸声闻等开示此识彼不求微细一切智智故。一切种子如瀑流者剎那展转相续不断如水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者怀我见者不为开示恐彼分别计执为我。何容彼类分别计执穷生死际行相一类无改易故。世亲释云。阿陀那识者所释翼名。甚深细者难了知故。一切种子如瀑流者次第转故一切种子剎那展转如瀑水流相续转故。恐彼分别执为我者一行相转故分别执可得。成唯识论护法释云。以能执时诸法种子及能执受色根依处亦能执取结生相续故说此识名阿陀那。无姓有情不能穷底故说甚深。趣寂种姓不能通达故名甚细。是一切法真实种子缘系便生转识波浪。恒无间断犹如瀑流。凡即无姓。愚即趣寂。恐后于此起分别执堕诸恶趣障生圣道故我世尊不为开示。深密颂云。诸种阿陀那能生于诸法我说水镜喻不为愚人说。解节经曰。执持识深细诸种子恒流于凡我不说彼勿执为我。

  解深密经疏卷第十三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一切法相品第四

  将释此品有其二种。一解品名二释文义。题云一切法相品者自有两释。一云三性非一故言一切。皆持自性轨生物解名之为法。相谓体相或相状相谓所执等是一切法体性相状。总说三性名一切法即持业释。若一一性名一切法是依主释以一一性非一切故。一云一切法者。略有二释所谓有为及无为等中即有五谓心心法等。广有百法谓八识等。然此三性是一切法体性相状故名一切法相。若依此释于三性中前之二性名一切法相即持业释二性皆具一切法故。后圆成实名一切法相是依主释是一切法之体相故。虽有两释后释为胜。下经文不违理故。如下经说所执依他皆云一切圆成实性是一切法平等真如。此品广明一切法相三性道理故名一切法相品。深密题云圣者功德林菩萨问品者梵本经文有此异故。第二正释文。就所观境自有二种一真俗谛境二有无性境。上来已释真俗二境。自下当辨有无性境。初明有性即是三性。后说无性即三无性。于二品中依有立无。有性是本所以先明无性是末故在后说。由斯理故世亲菩萨三十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就此品中文别有二初菩萨请问后如来正答。就请问中复分为二初举所问教后依教发问。

  尔时德本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诸法相善巧善萨。

  此即初也。文有两节。初约时分辨问答者。深密经云功德林者以德成人如树成林法喻双举名功德林。今德本者从无量劫久殖德本。解云。此是从因立号。种殖福智二种德本故言德本。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者举所问教。诸法相者辨所观法。善巧菩萨者能观人也。

  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说是语已。

  此即第二依教发问。文有两节。初牒所问教后齐何等者正发问辞。问有二意。一问菩萨善巧齐何分位二问施设善巧之名。或可前明所诠之义后问能诠之教。

  自下第二世尊正说。于中有二初赞问许说后诸法相下对问正说。前中有三初标问答者次赞问有益后敕听许说。

  尔时世尊告德本菩萨曰。

  此即初也。

  善哉德本。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

  第二赞问有益。文有二节。初赞问深义后赞问有益。准上应知。

  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说诸法相。

  第三敕听许说。

  自下第二对问正说。于中有二初约所观辨诸法相后复次德本下约能观人明善巧菩萨。前中有二先法后喻。法中有三初标章举数次问答列名后次第别释。

  谓诸法相略有三种。

  此即初也。然此略言自有两释。一者广略略。谓一切法广虽百法略唯三性。今对百法故言略也。二者要略略。故摄大乘云谓所知相略有三种。无性释云略有三种者谓一切法要有所应知所应断所应证差别故。

  第二问答列名。先征后列。

  何等为三。

  此即征也。

  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

  此即列名。然三相名有通有别。言三相者是其通名。三谓标数。相即体性或相状相。即六释中带数释也。具如别章。

  言别名者。一者遍计所执。摄大乘论第四卷云。云何成遍计所执何因缘故名遍计所执。无量行相意识遍计颠倒生相故名遍计所执。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也。解云。此文双答二问。或可次第答前两问。世亲释云。无量行相者所谓一切境界行相。意识遍计者谓即意识说名遍计。颠倒生相者谓是能生虚妄颠倒所缘境相。自相实无者实无彼体。唯有遍计所执可得者唯有乱识所执可得。无性释云。无量行相者谓种种我法境界影像。(一云依他因缘我法一云所执我法。)意识遍计者谓即意识说名遍计。颠倒生相者谓乱识所取能取义相生因。(一云遍计所执境义相生颠倒乱识之因。一云所执无量行相与依他起相见生因。)故名遍计所执者谓即遍计所执义相名为遍计所执自性。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者谓于实无我及法中唯有遍计所执影像相貌可得故名遍计所执。依成唯识第八卷云。周遍计度故名遍计谓能遍计虚妄分别。分别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然能遍计自有两说。一云八识及诸心所有漏摄者皆能遍计。虚妄分别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说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故。(此是安慧论师义也。)有义。第六第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唯说意识能遍计故。广说如彼。(此即护法菩萨宗。)深密经云虚妄分别相因缘相第一义相。真谛三藏所翻诸论分别性依他性真实性。楞伽经云妄计自性缘起自性圆成自性者。译家别故。今言遍计所执者举遍计意取所执。若遍计所执者是依主释。若以所执对性即持业释所执即性故。二者依他起。摄大乘云。若依他起自性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缘故名依他起。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生剎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世亲释云。谓从自因生。生已无能暂时安住名依他起。无性释云。谓从遍计所执名言熏习种生。依自种子他所生故名依他起此说彼体依他而生。生剎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者此说彼体依他而住。由此二因名依他起。所言住者。依胜军义生剎那后别立住时名依他住。依护法宗即生剎那暂有用故义说为住。有为诸法依因托缘而得生起名依他起。故三十唯识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护法释云依他众缘而得生起名依他起。三者圆成实性。摄大乘云。由无变异性故。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世亲释云。由无变异性故者谓无虚诳性如不虚诳臣。由最胜义名圆成实者谓由清净所缘性故最胜性故名圆成实如圆成衣。无性释云圆满成就真实为性。略不说喻。余同世亲。成唯识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我等。解云。二空所显者略出体性。具三义故名圆成实。一者圆满即显遍满义简色是质碍等自相。二者成就即显常义简诸共相苦无常等虽是共相即无常故。三者诸法实性显非虚诳简于虚空外道我等虽说遍常是虚谬故。又成唯识云无漏有为离倒究竟胜用周遍亦得此名。然此经中说初非后。说得名者皆持业释。遍计所执乃至圆成即是性故。

  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别释三分为三。

  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

  就初相中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此即答也。谓一切法无实自性但随妄情名言假立我诸自性。如说谓我或说色等我法自性。或说假我或说实我或可见色不可见等我法差别。如是假立自性差别已乃至为令世间有情随起言说。依成唯识第八复云。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我若法自性差别。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广说自性及差别义如世亲无性摄大乘释第四卷及瑜伽论七十三等。

  云何诸法依他起相。

  此下第二辨依他起。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

  此即答也。文有两节。初总相出体。谓从缘生一切烦恼业生杂染从缘生故皆名依他。泛论依他自有二种一者杂染二者清净。故成唯识第八云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颂言分别缘所生者应知亦说染分依他。此经亦尔说染非净。

  言则此有故等者指事别释。然前二句有差别者。萨婆多宗。如俱舍论第九卷云何故世尊说前二句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为于缘起知决定故。依无明有诸行得有非离无明可有诸行。又为显示诸支传生。谓依此支有彼支得有由彼支生余支得生。又为显示三际传生。谓依前际有中际得有由中际有后际得生。又为显示亲传二缘谓有无明无间生行或展转力诸行方生。(一云无明支后即起行支名无间生行。起无明已次起无记心后起行支名展转力诸行方生。一云无明望行名无间生。无明望识等名展转生。)有余师释。如是二句为破无因常因二论。(此有立破。具如彼论。)轨范诸师释此二句。为显因果不断及生。谓依无明不断诸行不断即由无明生故诸行得生。如是展转皆应广说。若广分别如顺正理第二十五。依瑜伽论第十卷云。问云何说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断缘余得生义故。问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无常缘余得生义故。依杂集第四云。相者谓无作缘生故无常缘生故势用缘生故是缘生相。由此相故薄伽梵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广说。此有故彼有者显无作缘生义。唯由有缘故果法得有。非缘有实作用能生果法。此生故彼生者显无常缘生义。非无生法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无明缘行等者显势用缘生义。虽复诸法无作无常然不随一法为缘故一切果生。所以者何以。诸法功能差别故。如从无明力故诸行得生乃至生力故得有老死。若广分别如弥勒菩萨所问论第五卷说。招集纯大苦蕴者。依俱舍论。如是纯言显唯有行无我我所。大苦蕴言显苦积集无初无后。集言为显诸苦蕴生。依大毗婆沙第二十四云。复次此十二支缘起法有根有茎有枝有叶有华有果犹如大树。此中根者谓无明行。茎者谓识名色。枝者谓六处。叶者谓触受。华者谓爱取有。果者谓生老死。此十二支缘起法树或有华有果或无华无果有华有果者谓异生及有学无华果者谓阿罗汉。依瑜伽第十云。问于缘起中何等是苦牙谁守养苦牙何等为苦树。答无明行缘所引识乃至受是苦牙受缘所引爱乃至有是守养苦牙生与老死当知是苦树。

  若依摄论约十一识明依他起。故摄大乘云。论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乃至云如是名为依他起相。世亲摄论第四释云。身谓眼等五界。身者谓染污意。无性云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识。能受者谓意界。无性云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彼所受识者谓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识者谓六识界。世识者谓生死相续不断性。无性云世识者谓似三时影现。数识者谓算计性。无性云谓似一等算数影现。处识者谓器世间。无性云谓似聚落园等影现。言说识者谓见闻觉知四种言说。如是诸识皆用所知依中所说名言熏习差别为因。自他差别识者谓依止差别。此由前说我见熏习差别为因。无性云谓身等识我我所执相续不断执我我所他他所等有差别故。善趣恶趣死生识者谓生死趣种种差别。此由前说有支熏习差别种子。无性云谓似天人及捺落迦傍生饿鬼死生影现也。广如无性世亲释论第四。然此诸识有差别者。若依无性。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识。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解云。无性论意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即是赖耶名身者识。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即是末那名受者识。若依世亲与此相翻。第七末那名身者识。第八赖耶名受者识。故彼论云身者谓染污意受者谓意界。又此诸识数有差别。若依梁论及成唯识皆云十一。若依摄大乘自有两文。前文十一。后文十二谓开善趣恶趣死生识以为二故一善趣恶趣识二死生识。故彼论云业果异熟无数量故所受死生无数量故。无性释云善趣恶趣及与死生。解云。说故及言故知十二。世亲不释故为十一。于理无违。

  云何诸法圆成实相。

  自下第三释圆成实。于中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此即答也。于中有二初正出体后显胜用。此即初也。谓前所说遍一切法一味真如以为体性。若依中边圆成实性自有二种。故第二云此圆成实总有二种无为有为有差别故。无为总摄真如涅盘无变异故名圆成实。有为总摄一切圣道于境无倒故亦名圆成实。若依摄大乘圆成实性自有四种。彼论云云何应知圆成实自性。应知宣说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离垢清净谓即此离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谓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净谓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净缘故非遍计所执自性。最净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自性。如是四法总摄一切清净法尽。此中有二颂。幻等说于生说无计所执若说四清净是谓圆成实自性与杂垢清净道所缘一切清净法皆四相所摄。广如无性世亲释论第五卷说。

  此经上来别约三法释三性义。若依中边第二成唯识第八约四谛义通释三性。若依杂集第五约蕴界处三科法门通说三性。若依大般若约一切法通释三性。故无性释论第四卷云。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亦说。佛告慈氏。若于彼彼行相事中遍计为色为受为想为行为识乃至为一切佛法。依止名想施设言说遍计以为诸色自性乃至一切佛法自性。是名遍计所执色乃至遍计所执一切佛法。若复于彼行相事中。唯有分别法性安立。分别为缘起诸戏论。假立名想施设言说谓之为色乃至谓为一切佛法。是名分别色乃至分别一切佛法。若诸如来出现于世若不出世。法性安立法界安立。由彼遍计所执色故。此分别色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是真如性无自性性法无我性实际之性。是名法性色。乃至由彼遍计所执一切佛法故此分别一切佛法于常常时于恒恒时乃至是名法性一切佛法。广说如经。

  于此真如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于此通达渐渐修习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

  此显胜用。谓于真如。诸菩萨众资粮位中勇猛精进。于加行位无倒思惟。由此因缘见道位中乃能通达。住修道位渐渐修集。至究竟位方证圆满。若依瑜伽第七十三有其三用一证得清净用二解脱二缚用三引发功德用。故彼论云乃至能令证得清净能令解脱一切相缚及麤重缚亦令引发一切功德。解云。如次即当见等三道。

  然此三相体性宽狭诸说不同。且依真谛三藏说云。第八赖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识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又解。眼等八识为依他起。所变相分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又解。眼等八识见分相分名依他起。妄所执境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如上两解理且不然。眼等八识及诸相分等从缘生云何遍说第八赖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识为分别性。分别无相依他无生不异二性如何说彼名真实性。如此等过不可具陈。已外诸说恐繁不叙。今述诸教所说三性总有二门。一所执杂染不倒门。谓妄所执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有如是皆名遍计所执。一切杂染诸有漏法从缘生者名依他起依因托缘而得生故。一切有为无漏道谛及诸无为名圆成实二种皆是不颠倒故。二所执缘生不变门。谓妄所执实我法等随情有故名所执性。有漏无漏一切有为皆依他起。一切诸法平等真如不变异故名圆成实。于上二门诸教不同。自有圣教说前非后。如楞伽经第四卷说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坏故名成自性。辨中边论亦同此说。自有圣教说后非前。如瑜伽论七十四云。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自有圣教二种俱有。如成唯识第八卷云。分别缘所生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故。或诸染净心心所法皆名分别能缘虑故是则一切染净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摄。摄论第四云二者依他杂染清净性不成故。世亲释云由即如是依他起性若遍计时即成杂染无分别时即成清净由二分故一性不成。无性释意亦同此说。今此一部说后非前唯说真如圆成实故。或可说前非后唯说染法为缘生故。或可通有二义前二说故。若广分别如三性章。

  自下第二举喻重释。于中有二初明翳净眼境三相喻后善男子下颇胝迦宝四事喻。前中三喻即分为三初眩翳过患喻次眩翳众相喻后净眼本境喻。例有二节初正明喻说后举法同喻。

  善男子。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过患。遍计所执相当知亦尔。

  此即第一眩翳过患喻。此喻意云。由眼有翳便发眼识及眼识同时分别意识。由此二识引生第二念中分别意识作毛轮等解。然毛轮自有二种。一者分别意识所计实毛轮等即说此为眼翳过患以此过患喻所执性。二者即彼分别意识所依所托似毛轮相即说此为眩翳众相喻依他起。如后当说。此用过患喻所执性故言遍计所执当知亦尔。或可眩翳过患者即说眩翳名为过患。此意说言由所执故生依他起似由眩翳现毛轮等故。瑜伽论七十三云如眼若有翳等过患便有发毛轮等翳相现前可得若无彼患便不可得但有自性无颠倒取。问。如何依他喻所执性。答。无净色喻圆成故故无有失。问翳眼眼识。见毛轮不。解云。西方诸师自有两释。一安慧宗。眼等五根亦缘毛轮第二月等。故杂集云迦末罗病损坏眼根见青为黄。护法菩萨说眼等识缘实境起。是现量故。瞿婆论师二十唯识梵本记中自有二说。一云五识唯缘实境。是故阿毗达磨经云无有眼等识不缘实境起意识有二种缘实不实境。故知五识唯缘实境一云五识亦缘不实。是故经云由乱眼根及眼识引乱意识生由不乱眼及眼识引不乱意识。故知五识见第二月及空华等。此中所说过患等文依前三说准即可知。

  如眩翳人眩翳众相或发毛轮蜂蝇苣胜或复青黄赤白等相差别现前。依他起相当知亦尔。

  第二眩翳众相喻。喻依他相当知亦尔。谓眩翳人似毛轮相非实似实故。喻依他起非有似有当知亦尔。

  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翳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圆成实相当知亦尔。

  第三净眼本境喻。谓彼净眼本所行境青黄等色自性清净无毛轮等眩翳过患。圆成实性当知亦尔自性清净于依他起无所执性。

  此下第二颇胝迦宝四色喻。于中有二初广辨四喻后如是德本下举法同喻。前中四喻即分为四。

  善男子。譬如清净颇胝迦宝若与青染色合则似帝青大青末尼宝像。由邪执取帝青大青末尼宝故惑乱有情。

  此即第一青色相应喻。文有五节。义含四种。意喻三性。文五节者。一清净颇胝迦者依他起。二若与青染色合者喻言说习气。此明依他起与言说习气合。三即似帝青大青等者喻依他起由我法分别名言种子力故虽在内识而似外现。四由邪执取帝青等者此喻由邪执故执为实有。五惑乱有情者此喻邪师将己所执惑乱有情令生实解。义含四者。准下合文喻中有四。一颇胝迦者喻依他起。二与青染色合者喻名言熏习与依他合。三由邪执取等喻彼能执。四即彼所执情有理无喻圆成实。言意三者。谓青染色合乃至惑乱有情喻所执性。颇胝迦宝喻依他起。无实帝青喻圆成实。下三色喻皆具诸义准此应知。譬如清净颇胝迦宝者此出宝体。此处无名故不翻之。应师经音云此云水玉或云白珠。深密经云清净瑠璃者译家别故。若依俱舍妙高山王四宝所成谓金银吠瑠璃颇胝迦。此颇胝迦即当赤色。又即彼云日轮下面颇胝迦宝火珠所成月轮下面颇胝迦宝水珠所成。准此等文其颇胝迦亦具众色。今于此经且举白色以对四色。由此下文不说白色。若与青染色者明色转变。谓颇胝迦与青色合即似帝青大青末尼宝像。帝青等者谓天帝释青及大青。末尼宝者此云如意珠。即说颇胝迦名为如意。或可所似帝青等即是末尼。由邪执等者显诸世间执似为实为他宣说迷乱有情。此意说云。阿赖耶识由我法执习气力故变似我法诸有情类执为实我惑乱有情。据实颇胝迦上无实青等。于赖耶上无所执性应知亦尔。后当分别。

  若与赤染色合则似琥魄末尼宝像。由邪执取琥魄末尼宝故惑乱有情。

  第二赤色相应喻。深密经云置赤色中即出赤波头摩尼摩尼宝光明现前。

  若与绿染色合则似末罗羯多末尼宝像。由邪执取末罗羯多末尼宝故惑乱有情。

  第三绿色相应喻。末罗羯多此处无名故不翻之。有说此云煞色宝。由此宝故煞一切色尽坏故。依深密经但言绿色。

  若与黄染色合则似金像。由邪执取真金像故惑乱有情。

  第四黄色相应喻。与深密经有差别者。此云金像。彼云金色摩尼之宝。后三种喻准初可知。

  如是德本。如彼清净颇胝迦上所有染色相应。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言说习气当知亦尔。

  自下第二举法同喻。合上四义即分为四。一合种子二合相执三合依他四合成实。此之四义于前喻中文虽有五义合有四故以四义合上喻文。此即初也。然此四义自有两说。一云初一执缘次三如次喻其三性。一云初二喻所执性由种现执成所执故。此即初也。谓于颇胝迦上所有染色相应义故颇胝迦上似青色像现。如是由依他上妄执种子为因缘故于赖耶上似色声等依他相现。

  如彼清净颇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琥魄末罗羯多金等邪执。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当知亦尔。

  此下第二合现行执。谓由前说执种子故能生依他似色等相。由现执故执彼为实。由此义故此上二段意显三中遍计所执。

  如彼清净颇胝迦宝。依他起相当知亦尔。

  第三合依他起。谓颇胝迦即似青等。如是依他由种子故似色声等种种相现。

  如彼清净颇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琥魄末罗羯多真金等相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无有真实无自性性。

  第四合圆成实。于中有二初重举前喻后释法同喻。此即初也。于颇胝迦上无实青等名无有真实亦名无自性性。或可无真实者遮青等实。无自性性者虽无青等实而有颇胝迦性。

  即依他起相上由遍计所执相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无有真实无自性性。圆成实相当知亦尔。

  此即第二释法同喻。于依他上无有所执实我等性即此名为无自性性。或可于依他上无有所执实而有无自性性。于常常时及恒恒时者自有两释。一云依前前无故说常常言于后后无故说恒恒言。一云显无有真实故说常常时无自性性故言恒恒时。

  问。此三性与七真如如何相摄。解云。如成唯识第八卷说。彼云如是三性与七真如云何相摄。七真如者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有为有二种。一四相所为故名有为。二烦恼所为故名有为。此即烦恼所为。)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今此所取能观染净唯识观智即是真如也。)四安立真如谓苦实性五邪行真如谓集实性六清净真如谓灭实性七正行真如谓道实性。此七实性圆成实摄根本后得二智境故。随相摄者流转苦集三前二性摄妄执杂染故。余四皆是圆成实摄。辨中边论第二卷云。差别真实略有七种谓流转实相唯识安立邪行清净正行。云何应知此七真实依三根本真实立耶。颂曰流转与安立邪行依初二实相唯识净正行依后一。显扬论第三瑜伽七十七应准此摄于理无违。次后又问三性五事相摄云何。诸圣教说相摄不定。一瑜伽七十四说。依他性摄彼相名分别正智。圆成实性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彼说有漏心心所法变似所诠说名为相。似能诠现施设为名。能变心等立为分别。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四从缘生皆依他摄。二依辨中边第二卷说。依他起性摄相分别。遍计所执唯摄彼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余名分别。遍计所执都无体故为显非有假说为名。二无倒故圆成实摄。三依楞伽经第七卷说。依他起唯摄分别。遍计所执摄彼相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见分等总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遍计所执能诠所诠随情立为名相二事。四依世亲摄大乘论第四卷说。名属依他起性。义属遍计所执。彼有漏心心所法相见分等由名势力成所遍计故说为名。遍计所执随名横计体实非有假立义名。如前四教所说五事三性相摄文虽有异而义无违。护法菩萨取初为胜。不杂乱故。复有问言。诸圣教中说有五相此与三性相摄云何。所诠能诠各具三性。谓妄所计属初性摄。相名分别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依他起。真如正智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圆成实后得变似能诠相故。二相属相唯初性摄。妄执义名定相属故。彼执着相唯依他起。虚妄分别为自性故。不执着相唯圆成实无漏智等为自性故。瑜伽八十一二性是所诠遍计所执性是能诠。第七十四显扬十六能诠所诠皆通三性。委细分别具如唯识第八卷疏。

  自下第二约能观人明善巧菩萨。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前中有二初略辨三相劝物令知。后依前三相正显观门。又释即分为二初正辨观门后如是德本下重牒前观以答前问。前中有三初明菩萨了知三性。次善男子下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后善男子下知三相故断染证净。虽有两科且依后释。此即第一了知三性。三性别故即分为三。

  复次德本。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

  此即初也。谓所诠相与能诠名互相系属以为缘故妄所执相遍计所执而可了知。故瑜伽七十三云遍计所执自性缘何应知答缘于相名相属应知。若广分别如三无性论。彼第一云分别性者无有体相。名等五法所不摄故。外曰无体相云何分别。答但有名无义。何以故。如世间于义中立名。凡夫执名分别义性。谓名即义性。此为颠倒。但有名分别。无实体故。何以故。此名及义互为客故。云何知然。由三义故此理可知。一名前觉不生。二多体相违失。三杂体相违过。具如彼论。摄大乘论同三无性。

  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此释依他。谓执遍计所执相分别以为缘故依他起性而得生起。故显扬第十六云于依他起自性执着初自性故起于熏习则成杂染。又云于所执想所起执故应可了知是依他起。若能执者从缘生故。故佛性论第二卷云问曰依他起性缘何因故得成耶答曰缘执分别性故得显现。问。依他起通染及净。如何但言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性而可了知。会释此难如瑜伽论第七十四说。故彼云问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摄何故前说依他起自性缘遍计所执自性执应可了知。答彼意唯说依他起自性杂染分非清净分。若清净分当知缘彼无执应可了知。

  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

  此释圆成实。谓于依他起上无所执相以显真实故言无执。故瑜伽七十三云。缘遍计所执自性于依他起自性中毕竟不实应知。或可无执即是圣道。不执着故名为无执。此意说云。不执着道以为因故证得清净圆成实性。故瑜伽云。世尊于余经中说缘不执着遍计所执自性。应知此性者依得清净说不依相说。解云。余经者即此经也。依得清净者依内证得真如圣道显所证理。或可由圣道力断染证得清净真如依能证道显所证理。不依相说者此文不依遣所执相显圆成实。若依前说言余经者指所余经。有云。无执者无能执依他及所执分别故言无执。故佛性论云问曰真实性缘何因得成。答曰由分别依他二性极无所有故得显现。解。此译家谬。遣依他起违自所宗瑜伽等故。此下第二知三性故了知三相。三相不同即分为三。

  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

  此即第一知所执故了知无相。谓如前说相名相应以为缘故如实了知遍计所执名相假立无实自性。由此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所执无相之法。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

  此即第二了依他故知杂染相。谓能了知从相执起皆是依他即能了知杂染是依他起。前是总观。后是别观。前后二相准此应知。又云。初约自性辨依他观。后约差别辨依他观。又云。前依尽所有性。后是如所有性。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此即第三了圆成实知清净相。谓遍计所执无执以为缘故即能了知诸清净法皆圆成实。

  此下第三知三相故断染证净。于中有二初了知无相断杂染法后断杂染故证得清净。

  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

  此即初也。然无相法自有三释。一云即所执性随情说有据理即无相常无故故名无相。故中边云遍计所执此相本无故名无相。若依此释谓能了知无相法故依他起性杂染相法即不得生故说能断杂染相法。若无所执杂染相法不得生故。故瑜伽论七十四云。问遍计所执自性能为几业。答五。一能生依他起自性。二即于彼性能起言说。三能生补特伽罗执。四能生法执。五能摄受彼二种执习气麤重。一云依他起上无所执性所显真如离诸相故名为无相。故摄论云真如永离一切色等相故故名无相。又广百论云真如空理离有无等一切法相故名无相。若依此释谓能了知无相法故即能断灭依他起性杂染相法。一云所执圆成皆名无相前二义故。若依此释谓能了知遍计所执无相法故即能悟入圆成实性无相之法由能悟入圆成实故即能断灭依他起性杂染相法。故瑜伽七十四云。问若观行者如实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随入何等自性。答圆成实自性。问若观行者随入圆成实自性时当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

  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此即第二断杂染故证得涅盘谓由断灭杂染法故即能证得清净涅盘。

  问。此三相观依何位说。若在地前如何能断杂染相法要无漏道方能断故。若在地上入初地时证二空理如何先起二性观耶。解云。此三相观分成两位。初二性观依加行位作四寻思四如实智。第三圆成在十地位。是故无着摄大乘论立三性观释此经意。彼第六卷论云。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圆成实性。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无分别名者能诠真谛平等法名以所诠真如是一切义无分别理。今能诠名从所诠立名名无分别名。此所诠真如从能诠立目故云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即准此文圆成实观唯在地上。故成唯识第九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自下第二重牒前观以答二问。于中有二初重牒观门后齐此已下正答二问。前中有二初牒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后牒知三相故即断染证净。

  如是德本。由诸菩萨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故。如实了知诸无相法杂染相法清净相法。

  此即第一牒上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准上可知。

  如实了知无相法故断灭一切杂染相法。断灭一切染相法故证得一切清净相法。

  自下第二牒上知三相故断染证净。谓由了知遍计所执无相义故展转渐证圆成实性由斯证得清净涅盘。又解。了知遍计所执无相真如故能断杂染证涅盘果也。

  齐此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

  此即第二依上观门正答二问。谓佛依上了知三性诸菩萨众即说名为善巧菩萨。如来依此善巧菩萨施设圣教名为善巧菩萨。然此菩萨善巧分限诸说不同。一云十信已上皆名善巧。一云十回向中第十回向名加行道即依彼位起四寻思如实智故。一云初地已上证清净如及俗相故。

  自下第二以颂略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举颂略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日。

  此即初也。

  若不了知无相法杂染相法不能断不断杂染相法故坏证微妙净相法。不观诸行众过失放逸过失害众生懈怠住法动法中无有失坏可怜怨。

  此即第二以颂略说。上来长行顺释了知三性德。此颂反显不了无相失。如何说此反顺释者。理实长行及颂皆有反顺。为存略故各据一边影略互显。依深密经颂及长行皆顺释者译家别故。有其二颂即分为二。初有一颂正颂不了无相失。后之一颂重释不观众行失。前中有二。初之二句举不了知显不断杂染失。后有二句约不断染显不证圆成失。坏谓失坏。谓不断染故失坏证得微妙真如净相法也。失坏者是不能证义。就释后颂文别有二。初之二句明放逸失。后有二句明懈怠失言不观诸行众过失等者。谓由愚痴不能观察诸行过失遂起放逸伤害众生。言懈怠住法动法中等者此明第二解怠过失。谓懈怠者过失之因功德之障。言住法者即是涅盘常住不灭故名为住。言动法者是生死法前生后灭流转三有故名动法。又解。住法者是定。动法者是散乱。言无有失坏可怜愍者。谓由懈怠故于住法无于动法有。由是无有故成失坏。由失坏故甚可怜愍。广释失坏如瑜伽论第三十六及七十三。深密经云。如实知诸法即舍染法相舍染法相已证于清净法。不观有为过懈怠放逸害诸法常不动离相名菩萨也。

  解深密经疏卷第十四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无自性相品第五

  将释此品有其二义。一解品名二释文义。题云无自性相品者。谓无自性略有三种一相无自性性二生无自性性三胜义无自性性。无自性言显三无性故言无自性也。相即体相。或谓相状。此三无性如其次第即用三性以为体相。此品广明三无自性体相相状故言无自性相品。深密经云成就第一义菩萨问品者从人立名。译家别故。

  自下正释文义。就释有情无性境中上来已释三性境讫。自下第二释三无性。于此品内有其五分。一菩萨请问分。二尔时世尊下如来正说分。三尔时胜义生下领解受持分。四尔时胜义生菩萨下校量叹胜分。五尔时胜义生下依教奉行分。就请问中文别有三。初标问答者次我曾下申所问事后未审下依教发问。

  尔时胜义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

  此即第一标问答者。言胜义生者。胜义即是所证之境胜智之境名胜义。生者能证之智缘胜义生名之为生。故摄论云。于此证会故名为生。于此所缘胜智生故。就能所证以立其号名胜义生。

  我曾独在静处心生如是寻思。

  自下第二申所问事。于中有二初陈己疑思。后举所问教。此即初也。谓昔我曾独在山林间房静处如是寻思世尊如何先说有性后说无性。深密经云空闲之处生觉观心者。如前分别译家别故。凡论寻思有其四种。一者三界有漏分别心心所法。二者寻伺。故深密云空间之处生觉观心。三者唯寻。故集论第六云寻思行者缘入出息念境。俱舍论第二十二云寻多乱心名寻行者彼依息念能正入修。或可通说寻伺名寻思行者。四者慧数。如四寻思处处说故。今于此中第四为胜。

  自下第二申所问教。于中有二。初举有性教后世尊复说下显无性教。就前文中有十三门摄为五段。一明蕴教二明谛教三明诸界四明念住五八圣道。

  世尊以无量门曾说诸蕴所有自相生相灭相永断遍知。

  此即第一辨蕴教门。于中有二初正明蕴教后类显三教。此即五相辨蕴圣教。无量门者此有两释。一云蕴中所有自共相等诸门非一故名无量。一云可见不可见有色无色等诸门非一故名无量。所有自相即是别相。如说色是质碍如是识是了别。生相灭相即是通相。色等皆有生灭相故。永断遍知即苦集相。永断集谛苦烦恼故。遍知苦谛生死果故。或可所有自相者即是自相差别相。如是二相遍于生灭。永断遍知如下领解中说。

  如说诸蕴。诸处缘起诸食亦尔。

  此即第二类释三门。谓如蕴中所说五相十二处教缘起诸食应知亦尔。谓处自相能见色故名之为眼眼所见故名之为色乃至能知法故名之为意意所知故名之为法。缘起自相智所对法别有心所覆蔽为性名为无明如瑜伽论五十六说乃至渐衰顿灭名为老死。诸食自相分段而吞名为段食乃至了别执持名为识食。生灭二相永断遍知准上应知。问。如何胜义谛品以六相分别蕴等具说四谛。于此品中但说苦集而非灭道。解云。前品欲辨现观有差别故具说四谛。今此品中有性无性二教差别是故此中略而不说。由得蕴故灭及依证。

  以无量门曾说诸谛所有自相遍知永断作证修习。

  第二辨四谛教有其五句。所有自相自有两说准上应知。谓逼迫名苦。召集名集。灭尽名灭。能通名道。遍知等四别显四谛。遍知苦谛。永断集谛。作证灭谛。修习道谛。

  以无量门曾说诸界所有自相种种界性非一界性永断遍知。

  第三辨诸界门。所有自相准上应知。次之二句谓十八界展转异相名种种界。即十八界无量有情所依差别名非一界。如瑜伽论五十六说。若依八十三与上相反。如初卷记。永断遍知准上应知。

  以无量门曾说念住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习未生令生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长广大。

  第四辨念住教。于中有二初释念住后类五门。前中五句所有自相自有二释准蕴应知。此四念住以慧为体住身等境应言慧住。而言念住与念相应住身等境故名念住。此六释中邻近释也。后四句者。一能治四倒二未生令生三生已坚住四不忘倍修增长广大。如初卷说。

  如说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亦复如是。

  此即第二类释五门。谓如念住有其五句。四正断门四种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皆有五句准上应知。

  以无量门曾说八支圣道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习未生令生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长广大。

  第五八圣道支。有其五句准上应知。此后七门即是三十七品观。义如别章。

  世尊复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

  第二显无性教。谓依下经三时法轮于第一时说四谛教于第二时说无相教第三时中说了义教。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无自性性。而今此中约第二时对第一时以为发问所依。前说有相后说无相。此无相言违前有相故以无相为问所依。问。若准此经初唯说有后但说无。无量义经前后两时皆说空有。故彼经云善男子我起树王诣波罗奈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法轮时亦说诸法本来寂静中间于此及以处处为诸比丘并众菩萨辨演宣说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亦说诸法本来空寂具说如彼。即此二经如何会释。解云。如智度论诸佛说法有其二事一者秘密二者显示。无量义经依秘密门。今依此经是显示门。各据一边互不相违。

  第三依教发问。于中有三初陈己疑情次请愿解释后申所释经。

  未审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

  此即初也。谓佛先说蕴处界等十三法门皆有自性后复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前说有性后说无性二教相违。未审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说无自性等。若深密经有其五节。一一切法本来无体。二一切法本来不生。三一切法本来无灭。四一切法本来寂静。五一切法本来自性涅盘。

  我今请问如来斯义。唯愿如来哀愍解释。

  此即第二请愿解释。

  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所有密意。

  等三申所释经。

  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赞问许说后胜义生当知下依问正说。前中有二初赞问有益后敕听许说。前中有四一辨能说者二赞问应理三赞问深义四赞问有益。

  尔时世尊告胜义生菩萨日。

  此即初也。

  善哉善哉胜义生。汝所寻思甚为如理。

  此即第二赞问应理。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

  此即第三赞问深义。此上二种文义俱善是故重言善哉善哉。

  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

  此即第四赞问有益。准上应知。

  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解释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所有密意。

  此即第二敕听许说。

  此下第二依问正说。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举颂重说。前中有五。一约三无性释经诸句。二复次胜义生下约三性观辨立三无性意。三复次胜义生下约位辨立三无性意。四复次胜义生下约三无性观辨一乘义。五复次胜义生下约无性教辨取解不同。此即第一约三无性释经诸句。于中有二。初约三无性释诸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后胜义生当知下约初后无性释一切法无生灭等。前中有三初标章略说次善男子下问答广释后善男子下释已总结。前中有二初依三无性显经密意后依数列三无性名。

  胜义生。当知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此即初也。谓世尊言一切诸法无自性者我今具依三无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诸法即是三性。即三性立三无性。故诸经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是故成唯识三十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

  此即第二依数列名。谓即三种相无自性等。

  此下第二问答广释。于中有二初依法正说后举喻重释。前法说中三种无性即分为三。此即初也。于中有五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结。

  善男子。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

  此即问也。

  谓诸法遍计所执相。

  此即第二依问正答。谓三性中遍计所执以为自性。

  何以故。

  第三征也。以何义故说所执相名相无性。

  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

  第四依征别释。此由假名安立为相者此释相言谓依名言所立相故。非由自相安立为相者释无性言。总解意云遍计所执情有之相以理无故说为无性。由此即说彼所执相以为自性。故显扬云谓所执性体相无故名无自性性。又三无性云如所显现是相实无故分别性无相为性。瑜伽七十三云云何相无自性性谓一切法世俗言说自性。

  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

  此即第五结文可知。

  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

  自下第二释生无性。文有五段准上可知。此即问也。

  谓诸法依他起相。

  此即第二依问正答。谓三性中依他起性以为自性。

  何以故。

  第三征也。以何义故说依他起名生无性。

  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此即第四依征别释。此由依他缘力故有者此释生言。谓由依他缘力故有故说为生。非自然有者释无性也。总解意云。依他诸法依因缘故说之为生而非自然自在天等邪因所生说名无生。故显扬云依他起性缘力所生非自然生故无生。又三无性云依他性者由缘力生不由自生是故依他无生为性。依瑜伽七十三云云何生无自性性谓一切行众缘所生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

  第五结文可知。

  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

  此下第三释胜义无性。于中有二。初约依他起解胜义无性后复有下约圆成实解胜义无性。前中有五准上应知。此即问也。

  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第二依问正答。文有两节初将释第三牒前第二,释义如前。后即缘生法等者依第二性立第三无性。谓依他起上无圆成实。故缘生法非但说名生无自性性亦名胜义无自性性。故显扬云依他起性由异相故亦得建立为胜义无性何以故由无胜义性故。

  何以故。

  第三征也。何故缘生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

  第四依征别释。文有二节。初释所缘清净胜义后明依他无彼清净胜义。此释真如净智所缘名为清净胜义。故显扬云当知胜义即是清净之所缘性何以故由缘此境得心清净故。

  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第五结文可知。

  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此下第二约圆成实释三无性。于中有四一标二征三释四结。此即标也。谓三性中圆成实性以为自性。

  何以故。

  第二征所由也。何以复说圆成实性名为胜义亦名无性。

  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

  第三依征正释。文有二节初标后释。谓法无我性有其二义一名胜义二名无自性性。是诸法中胜义谛故诸法无性所显理故。故显扬云谓圆成实胜义无性由此自性体是胜义又是诸法无性性故。又复彼云由此自性即是胜义亦是无性由无戏论我法性故。依三无性论与此不同。故彼云约真实性。由真实无性故说无性者此真实性更无别性还即前两性之无是真实性。真实是无相无生故。一切有为法不出此分别依他两性。此三性既真实无相无生由此理故一切诸法同一无性。此一无性真实是无真实是有。真实无此分别依他二有。真实有此分别依他二无。故不可说无不可说有乃至广说。解云。通遣依他故不同此。

  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此即第四结文可知。

  问。若依此经胜义无性自有二种一依他起二圆成实。如何三十唯识说后非前。解云。据实具有二义故此经文及显扬论皆作是说依他起性无胜义故亦得说为胜义无性。而诸论中不明前者成唯识第九卷中护法释云而滥第二故此不说。问。此经意即依三性立三无性体即三性。何故三无性论于一真如立三无性。故三无性论第一卷云约此三性说三无性由三无性应知是一无性理。约分别者由相无性说名无性依他起者由生无性说名无性真实性者由真实无性故说无性。具如彼说。解云。此有两释。一真谛三藏云。于一真如遣三性故说为三种无自性性。于中圆成实性安立谛摄。三无性者皆非安立。如三无性论。二唐三藏云。如显扬等即依三性立三无性以此为正。所以者何。世亲菩萨三十唯识作此颂言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护法释云于有及无总说无性故名密意。又显扬论无着所造与摄大乘等同类一义。又瑜伽论广引此经及三无性通有及无。故知三无性论译家谬也。所以者何。三十唯识三无性论世亲所造如何二论有此差别。又彼世亲依弥勒宗及无着等。故知同一无性者真谛谬耳。或可今勘真谛三无性论即无着所造显扬论无自性品。然彼真谛译为别本。(今勘目录及显扬不错。)

  自下第二举喻重释。释三无性即分为三。

  善男子。譬如空华。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此即第一释相无自性性。譬如空华由眩瞖故于虚空中似华相现。据实空中本来无华。遍计所执亦复如是。即用所执为初无性。故言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譬如幻像。生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第二释生无性及一分胜义无性。如阿毗达磨经说幻等八喻显依他起。今此第二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皆用依他以为自性。故如幻像当知亦尔。问。大般若等即用幻等喻其空义。如何此经喻依他起。解云。幻等自有二义一非有似有二无实像等。是故二经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譬如虚空惟是众色无性所显遍一切处。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法无我性之所显故遍一切故。

  此即第三释一分胜义无自性。譬如虚空有其二义一无色所显二遍一切处。真如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法无我性之所显故二遍一切法故。故佛地经十虚空喻喻净法界。此亦如是。问。对法瑜伽喻色无处说为虚空。依佛地论及成唯识五蕴无处说为虚空。如何会释。解云。瑜伽及对法等随转理门同萨婆多。唯识等论真实理门。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此即第三释已总结。

  自下第二约初后无性释一切法无生等句。于中有二。初约相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后善男子下约胜义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

  胜义生。当知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

  前中有四。一标二征三释四结。此即第一以理标宗。谓诸经说一切诸法无生等言。三无性中约相无性说无生等。

  何以故。

  此即第二外人反征。

  若诸自相皆无所有则无有生。若无有生则无有灭。若无生无灭则本来寂静。若本来寂静则自性涅盘。于中都无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盘故。

  此第三释。文有四节。一释无生二释无灭三释本来寂静四释自性涅盘。如经可知故不繁释。

  是故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

  此即第四结文可知。

  善男子。我亦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

  自下第二约胜义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于中有四一标二征三释四结。此即初也。谓圆成实胜义谛中有其四义一者无生二者无灭三本来寂静四自性涅盘。故诸经中亦依圆成实胜义无性说无生等。

  何以故。

  第二外人反征。谓外反征虽说四义未辨其因。依何因故名无生等。

  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无为。一切杂染不相应故。

  自下第三依征正释。文别有二。初总标三因以答征诘后举三因释无生等。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出胜义无性体。有其二种一者依他二圆成实。今于此中取后非前。后于常常时等者正明三因。一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无为。二无为故无生无灭。此即安住故及无为故二因成立无生无灭二义也。一切杂染不相应故者以第三因成立经中本来寂静及自性涅盘二义也。以一故字含有三义故成三因也。

  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无为。由无为故无生无灭。

  自下第二重举三因释无生等。于中有二。初以二因释无生等。后一切杂染不相应因释成本来寂静及自性涅盘。此即初也。谓法无我胜义谛理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得成无为也。由无为故无生无灭二义得成也。

  一切杂染不相应故本来寂静自性涅盘。

  此即第二一切杂染不相应因成立二义。一者本来寂静二者自性涅盘。

  问。经所说不生等言如何唯依初后无性。答。泛论无性自有二种。一者大小二藏共说无性二唯菩萨藏所说无性。言共说者。如世亲摄论第五卷说。说一切法无自性意今当显示自然无者由一切法无离众缘自然有性是名一种无自性意。自体无者由法灭已不复更生故无自性此复一种无自性意。自性不坚住者由法纔生一剎那后无力能住故无自性。如是诸法无自性理与声闻共。言不共者。即彼论云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者此无自性不共声闻。以如愚夫所取遍计所执自性不如是有。由此意故依大乘理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集论杂集及摄论意亦同此。虽有二说今此经中依不共门说无性等。然不共门说无性等依三无性诸经不同。自有圣教依初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如广百论第十卷云佛自决判我依遍计所执自性于余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又瑜伽论第七十四庄严第五无性世亲摄论第五并同此说。梁本摄论通依三种无自性性说无自性等与此不同。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依初无性说无性等。瑜伽论第七十三故彼论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答由依彼彼所化势力故说三种无自性性。又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答依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依初后二说无生等。如即此经及深密经。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如杂集论第十二说。彼云一切法者即三自性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定无自相。自相无故名相无性。相无性故名为无性。依他起自性待众缘故非自然生。无自然生(原本无自然生衍删)性故名生无性。生无性故名为无性。圆成实自性清净所缘故。于依他起中无遍计所执相所显自体故胜义为自体故。无性所显故名胜义无性。胜义无性故名为无性。由此道理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一切种性相俱无说为无性。又彼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此依何密意说。如无自性无性亦尔。如无生无灭亦尔。如无生无灭本来寂静亦尔。如本来寂静自性涅盘亦尔。又即彼云相秘密者谓于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等。梁论第六亦同杂集。所以如是诸教异者。此所遣性唯所执性故广百论等唯约遍计所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欲显因缘生义不无是故此经通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但约初后二种无性说无生等句。然依他起虽依他起而无自然无因生义故杂集等具约三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三无性义具如别章。

  是故我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

  第四结文可知。

  问。如上所说诸密意言四秘密中依何密意。解云。依杂集说有四秘密。故彼论云一令入秘密二相秘密三对治秘密四转变秘密如是四种于大乘中略摄如来一切所说秘密道理。令入秘密者。谓于声闻乘说色等诸法皆有自性。为令无怖畏渐入圣教故。相秘密者。谓于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等。对治秘密者。谓为调伏诸过失者如来宣说种种密教如为对治八种障故说最上乘。何等为八一者轻佛二者轻法三者懈怠四者少善生喜足故五者贪行六者慢行七者恶作八者不定性。为对治轻佛障故说往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为对治轻法障故说于无量恒沙佛所修行大乘乃得生解。为对治懈怠障故说有众生愿生安乐国一切得往生称念无垢月光佛名决定当得无上菩提。为对治少善喜足障故于施等行或时称赞或时毁呰。为对治贪行障故称赞佛土富乐庄严。为对治慢行障故称赞诸佛或有增胜。为对治悔行障故或有众生于佛菩萨起不饶益说彼有情虽行轻毁亦得生天。为对治不定种姓故令舍声闻下劣意乐记大声闻当得作佛又说一乘更无第二。转变秘密者谓经所说隐密名言如说觉不坚为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于不散动起坚固胜觉所以者何坚有二义一者真实二者散动由此散动令心刚逸故亦名坚。善住于颠倒者翻常乐我净四倒为无常等故名颠倒于此不退故名善住。极烦恼所恼者谓于长时精动苦行极为劳倦所逼恼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说三事定速当证无上菩提。今此经中明密意者。如世尊说以无量门会说蕴等十三法门皆有自相即当四中令入秘密。世尊复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即是四中相秘密也。无性世亲摄论第五约三自性说相秘密。杂集十二庄严第六依三无性说无性等名相秘密。即彼杂集及庄严论顺此经文。

  自下第二约三性门立三无性意。于中有二初反释后然由下顺解。

  复次胜义生。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自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此即初也。观谓观待。或观察义。此中意云。谓诸有情非由别观三种自性如其次第遣三性故立三无性。所以者何非唯相无自性性遣遍计所执余二亦遣所执性故。不遣依他及圆成实立后二种无自性性依他圆成不可遣故。又解。此中立三意者为除有情所执过患立三无性。非彼有情于三性中一一别执三有自性为除彼故立三无性。但诸有情不了依他及圆成实于二性上起增益执由此建立三种三无性。于二说中后说为胜。顺文相故。依深密经不违此经。

  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此下第二顺解。于中有二先标后释。此即标也。此意说云。于二性上遍计所执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故立相无自性性。于依他起上无自然生增益故立生无自性性。于圆成实上无此所执性故立胜义无自性性。非谓别观三种自性为自性故故谓三种无自性性。

  由遍计所执自性相故彼诸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随起言说。

  此即释也。总说意云。由所执相能起言说由言说故成三种因由三因故起诸执着由执着故生依他起三种杂染流转六趣生死过失。是故此中约所执相立三无性。于中有二初由所执相能生执着后如如下由执着故生流转法。前中有二初由所执相能起言说后如如由言说故能生执着。此即初也。理实二性皆离名言。而由遍计所执相故于二相中有言说起。

  如如随起言说如是如是。由言说熏习心故由言说随觉故由言说随眠故。

  此即第二由言说故能生执着。于中有二初由言说故成三种因后由三因故能生执着。此即初也。言如如者显所说法所说非一故曰如如。随彼如如起诸言说是故重言如是如是。由诸言说成三种因。一由言说熏习心故此明三熏习中名言熏习。二由言说随觉故此解名言随觉分别如人天等解言说者。三由言说随眠故此不解名言随眠分别如牛羊等不解言说但由随眠而起分别。此即显由起言说故成三种因。

  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相。

  此明由三因故能执着。于三因中前之一因显执因缘。后之二因显增上缘。由此三因于二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

  如如执着如是如是。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执着遍计所执自性。

  此下第二由执着故生流转法。于中有二初牒前能执显流转因后正明能执生流转果。此即初也。言如如者显所执境所执非一故曰如如。随彼如如起诸执着是故重言如是如是。由此执着于二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以此执着为流转因。

  由是因缘生当来世依他起自性。

  此下第二显流转果。于中有二初生依他起后生三杂染。此即初也。问。依他杂染有何差别。答。总别有异。或可宽狭不同。依他是宽。从缘生者皆依他故。三杂染中不摄长养五根等故。

  由此因缘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杂染所染或为生杂染所染。于生死中长时驰骋长时流转无有休息。

  此下第二生三杂染。于中有二初由三杂染流转生死后由三杂染流转六趣。此即初也。谓由此执为因缘故生三杂染。三杂染者谓惑业生所缘相应二缚所缚故名杂染。由此杂染分段变易二生死中驰骋流转无有休息。二种生死义如别章。

  或在那落迦或在傍生或在饿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素洛或在人中受诸苦恼。

  此即第二由三杂染流转六趣。言那落迦。依顺正理二十一云。迦是乐名。那者言无。落是与义。无乐相与名那落迦。或复落迦是救济义。那名不可。不可救济名那落迦。依大婆沙百七十二云。捺落名人。迦名为恶。恶人生处名捺落迦。依毗昙论第八卷云。不可乐故名地狱。言傍生者。毗昙论云身横行故名畜生。顺正理云彼趣多分身横住故或彼趣中容有少分傍行者。婆沙论云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故名傍生。有说遍诸处故名傍生谓此遍于五趣有故。言饿鬼者。毗昙论云从他希求故名饿鬼。顺正理云多怀怯劣其形瘦悴身心轻躁故名饿鬼。婆沙论云饥渴增故名为饿鬼。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常驰走故。所言天者。毗昙论云光明故名天。顺正理云天谓尊高神用自在众所祈告故名为天。婆沙论云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身光恒照昼夜等故。阿素洛者。正理云素洛名天是自性义。阿是非义。显彼非天自在减天名阿素洛。婆沙论云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复次素洛名端正彼非端正名阿素洛。所言人者。毗昙论云意寂静故名人。顺正理云多思虑故名人。婆沙论云能寂静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广释如彼。正理婆沙具如别章。

  解深密经疏卷第十五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自下第三约位辨立三无性意。于中有二。初约五位说生无自性性。后彼虽如是下约加行等位说后二种无自性性。夫论观门有其五位。如成唯识第九卷说。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解云始从十信至十回向。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解云在十回向第十终心。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今依此经分为两段。初约五位辨生无自性性即当唯识初资粮位及十信前种解脱分善根位也。后约加行等位说后二种无性即当唯识中间三位。除无学位非所为故。此即初也。于中有三初明说教所为次我为彼下对机正说后彼闻下闻教胜利。

  复次胜义生。若诸有情从本已来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此即初也。然彼所为有其五位。一种善根位谓十信前种解脱分善根位也。种解脱分善根之法如优婆塞戒经中说。二清净位谓即十信谓能随分净罪业故。故深密经第二卷云未清净罪业者清净罪业。缘起经云内法异生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罪业也。三成熟相续位谓即十解。能令信等相续成就故。深密云依彼成熟善根力故。四多修胜解位谓即十行。决定胜解多现前故。五积集福智资粮位即十回向。具足福智二资粮故。此中意说。未种善根令种善根乃至未具资粮令得具足故。为此等故说生无性。又解。此文辨资粮位五事差别。非立五位配四十心。五事差别如前分别。

  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

  此即第二对机正说。谓诸有情从本已来未悟诸法缘生道理妄执无因自然而生。是故世尊依生无自性性说一切法皆从因生不由自然。

  彼闻是已能于一切缘生行中随分解了无常无恒是不安隐变坏法已。

  此即第三闻教胜利。四种胜利即分为四。一解了无常利二怖畏厌患利三止恶修善利四五事具足利。此即初也。谓世尊说从无明缘行乃至老死不从自在天等所生。由斯有情随分解了一切诸法无常无恒。是无常故即不安隐非如涅盘离生灭故即是安住。又诸有为前灭后生渐次衰坏变坏之法。

  于一切行心生怖畏深起厌患。

  此即第二怖畏厌患利。如文可知。

  心生怖畏深厌患已遮止诸恶。于诸恶法能不造作于诸善法能勤修习。

  此即第三止恶修善利。如文可知。

  习善因故未种善根能种善根未清净障能令清净未成熟相续能令成熟。由此因缘多修胜解亦多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此即第四五事具足利。释五事相准上应知。

  此下第二约加行等位说后二种无自性性。于中有三。初明说教所为次如来为彼下对机正说后彼闻已下辨教胜利。

  彼虽如是种诸善根乃至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然于生无自性性中未能如实了知相无自性性及二种胜义无自性性。

  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初明未了二种无性后辨不了无性之性。谓诸有情闻说诸法从缘而生不从自在天等所生由斯解了无常等义积集福智二资粮等。而未能了诸有为行皆如幻等非实有性便执诸法定有实性。此多不了相无性性或复不了如上所说二种胜义无自性性。

  于一切行未能正厌未正离欲未正解脱未遍解脱烦恼杂染未遍解脱诸业杂染未遍解脱诸生杂染。

  此即第二明不了失。谓未能了相无自性性故于一切行未能正厌等。言正厌是加行道。正离欲者是无间道。正解脱等是解脱道及胜进道。烦恼业生三种杂染如摄大乘及唯识等说。

  如来为彼更说法要。谓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

  此下第二对机正说。于中有二初正说教后明说教之意。此即初也。谓十回向终加行位等宜闻此教故为说之。

  为欲令其于一切行能正厌故正离欲故正解脱故。超过一切烦恼杂染故超过一切业杂染故超过一切生杂染故。

  此第二明说教之意。为欲令其加行等位速能成办加行等道及令超过三种杂染。是故更说二种无性。

  彼闻如是所说法已。于生无自性性中能正信解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简择思惟如实通达。

  此下第三辨教胜利。于中有二。初明加行位中所得胜利。后于依他起下辨地上二位所得胜利。此即初也。此中正明于加行位所得胜利。然加行位诸说不同。有说即属第二僧祗极欢喜地近方便故如未至定即属初禅。有说正在第十回向第一僧祗未入地故。虽有两说护法菩萨存第二解。如成唯识第九卷说近见道故立加行名。于此位中闻后二种无性教故作四寻思四如实观存能缘识遣所取空即是相无自性性。即彼无性所显胜义名为胜义无自性性。若广分别如成唯识第九卷说。故今说云于二无性简择思性即四寻思。如实通达即四如实智也。又解简择思惟者四寻思位。如实通达者初地已上通达位也。

  于依他起自性中能不执着偏计所执自性相。

  此下第二辨地上二位所得胜利。有六胜利即分为六。一遣所执相二不起三因三灭依他起四断当苦因五能引三道六离三杂染。此即初也。谓地上二位闻前所说二无性故能不执着偏计所执。

  由言说不熏习智故由言说不随觉智故由言说离随眠智故。

  此即第二不起三因。谓不执故三因不成。因不成故生三种智。言三智者一言说不熏习智二言说不随觉智三言说离随眠智。然此三智自有二说。一从境得名谓后所得智缘三境生立三智名。一云从因得名谓即二种无自性智从三种因之所生故立三种名。

  能灭依他起相。

  此即第三灭依他起。谓不起三因成三种智由三智故能灭依他也。

  于现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断灭当来世因。

  此即第四断当苦因。由前三智灭依他故于现身中有方便智。以方便智所摄持故彼根本智能永断除当来世因。

  由此因缘于一切行能正厌患能正离欲能正解脱。

  此即第五引三道。所谓加行无间解脱也。

  能遍解脱烦恼业生三种杂染。

  此即第六离三杂染。如文可知。

  此下第四约三无性辨一乘义。于中有三。初约圣道辨一乘义。次善男子下明趣寂声闻定不成佛。后若回向下明回向声闻定得成佛。总释意云。第一段中约三种姓如来方便说为一乘。就实正理具有三乘各证无余究竟涅盘。胜鬘经意亦同此说。第二段意定性二乘唯证二乘无余涅盘必无后时得成佛义。故瑜伽云二乘所证无余涅盘唯有真如清净法界。第三段意不定种姓回向声闻必当成佛。是故法华方便品说为二乘种姓理实决定得成佛果。若依此说方便说三就实为一。故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胜鬘各据一义。今此一部义俱有。故解深密是最了义。(义如别章。)就初段中复分为三。初明三乘各证自乘无余涅盘。次约圣道方便说一。后明理实三乘差别。

  复次胜义生。诸声闻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盘。诸独觉乘种姓有情诸如来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盘。

  此即第一。谓三乘种姓各以无性妙清净道证无余依妙涅盘界。然彼圣道能通义故名之为道。即彼圣道诸圣游履亦名行迹。由此道迹离诸烦恼有漏苦身证得常住寂灭之乐是故说为安隐涅盘。

  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

  此即第二方便说一。言声闻者诸佛圣教声为上首从师友所闻此教声展转修证永出世间小行小果故名声闻。言独觉者常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而悟圣果亦名缘觉。言菩萨者希求大觉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愿坚猛长时修证永出世间大行大果故名菩萨。具如瑜伽释论广解。总说意云。谓彼三乘皆共此一妙无性道即说此道名究竟净。唯有此道更无第二故约一道说为一乘。故深密云唯有一清净道更无第二。而不别说究竟清净故知究竟清净即是妙清净道也。又云一言自有三种。一道一故名一。二果一故名一三理一故名一。今依此文有其二种。妙清净道即是道一。究竟清净即是果一。依此二一更无第二。故深密意说唯有一乘。而不同下第四卷中约理无别故说一乘。然一乘者唯一佛乘。故胜鬘经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大乘即佛乘也。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或可法身以明一乘。故法华论云以如来法身与声闻法身法身无异故与授记。后当分别。此即六中带数释也。论体性者。若受用身四智心品所摄蕴等以为体性。若就法身真如为体。总相出体。于一乘门教理行果以为一乘。

  然此一乘圣教甚多译者非一意趣深远。是故新旧竞兴诤论。一真谛等一类诸师依法华等诸经及论皆作此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涅盘经第七卷云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又第二十五云众生佛性不一不异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此说理性)又第二十七云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又云譬如有人家有奶酪有人问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实非酥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酥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此说行性)又三十三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通说理行)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胜鬘经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又须真天子所问经云文殊师利言一切皆得审当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何一切当得如来觉故广说如彼。又入楞伽第二明五乘性云阐提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愿。二中从一定不成佛具说如彼。四卷楞伽第一卷说言虽有异意同前本。准此等经无姓有情亦得成佛。又梁摄论第十五云五救济乘为业乃至彼云未定根性声闻能安立彼为修行大乘故。释曰乃至若得信等五根不名定根以未得圣故。若得未知欲知等三根则名定根以得圣故。若至顶位不名定性以不免四恶道故。若至忍位名为定性以免四恶道故。若依小乘解未得定根性则转小为大若得定根性则不可转。如此声闻无有改小为大义云何说一乘。今依大乘解未专修菩萨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声闻皆有可转小为大义。安立如此大小乘人令修行大乘。智度论八十四云有四种道人天道并三乘道为四。菩萨法应引导众生着大道中。若尔任入大道者着三乘中若不任入涅盘者着人天福乐中作涅盘因缘。又法华论云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二者增上慢三者退菩提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声闻如来与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者。决定增上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者方便令发心故。准此等文决定无有无姓有情亦无定姓声闻独觉必不成佛。而深密经及瑜伽等定不成者约根未熟时分而说非谓决定不成佛也。故宝性论第二卷云向说一阐提常不入涅盘无涅盘性者此义云何。为欲示现谤大乘因故乃至依无量时故如是说。以彼实有清净性故不得说言彼常毕竟无清净心。问。依瑜伽第八十云于无余依涅盘界中远离一切发趣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若如上说决定声闻亦得成佛。彼瑜伽文如何会释。答。依法华第三卷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入于涅盘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盘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大智度论第九十三亦同此说。又涅盘经二十三云声闻独觉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住处名为涅盘。无上法主圣王住处乃得名为大般涅盘。又楞伽第四颂云譬如海浮木当随波浪转诸声闻亦尔相风所漂荡离诸随烦恼熏习烦恼缚味着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无量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寤得佛无上体是我真法身。第二亦同此意。又法华论云实无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间三摩跋提实无涅盘而生涅盘想对治此故说化城譬喻应知。又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盘城故涅盘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般涅盘城故。准此等文瑜伽所说无余涅盘即彼楞伽所说三昧乐定。离分段故名为无余非实无余有变易故。胜鬘经说无无余故。彼经云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故去涅盘界远。乃至言得涅盘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盘。准此应知。八万劫等入三昧乐假名无余。无实身智俱灭无余涅盘。然须陀洹等者从本为名实是无学。是故二乘定得成佛。由此诸经实说一乘假说二乘。二者大唐三藏依诸经论立有五姓。无姓有情无涅盘性。定姓二乘必不成佛。故善戒经第一卷云若无菩萨姓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地持论第一卷云非种姓人无种姓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必不究竟阿耨菩提瑜伽第三十五亦同地持。又此经云一向趣寂静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深密解脱经第二云成就第一义寂灭声闻姓人一切诸佛尽力教化不能令其坐于道场得无上菩提我说名为寂灭声闻。又大菩萨藏经第五卷云正定众生是正法器如来说法若不说法皆得解脱。邪定众生非正法器若使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终不堪任证于解脱。如来如实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弃舍。央掘摩罗经第三卷云三聚众生别即是声闻乘大乘唯二聚可治。不可治所言邪定者谓彼一阐提。正定谓如来菩萨及二乘。又善戒经第三卷云众生调伏有其四种一者有声闻姓得声闻道二缘觉姓得缘觉道三有佛姓即得佛道四者有人天姓得人天乐是名为四。胜鬘经云又如大地持四重担何等为四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喻彼大地。何等为四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又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云若有情类于声闻乘姓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姓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姓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证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十轮经第九意同大般若。依菩萨地持第二卷云人成就者略记四种有声闻种姓以声闻乘而成就之有缘觉种姓以缘觉乘而成就之有佛种姓以无上大乘而成就之无种姓者则以善趣而成就之。瑜伽三十七亦同地持。又瑜伽论第二卷云无涅盘法者便阙三乘菩提种子。又瑜伽六十七云住无种姓人是名毕竟无般涅盘法乃至广说。又五十二云若于通达真如所缘缘中有毕竟障种子建立不般涅盘种姓补特伽罗若不尔者建立为般涅盘法种姓补特伽罗。又庄严论第一卷云无性有二一时边无般涅盘二毕竟无般涅盘。时边无般涅盘法有四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因少不具足。毕竟无涅盘法者以无因故无般涅盘姓但求生死不求涅盘人。又梁朝摄论第十四云彼障因不具一切众生界住二种定中诸佛无自在。天亲释曰众生无涅盘性名因不具诸佛于此位中不能令般涅盘神通亦无自在诸贪着生死不信乐大乘。又大唐摄论云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阙因二种决定转(造业受果二种决定)诸佛无自在。世亲释论第十卷云若诸有情界无涅盘法名为阙因。此意说彼无涅盘因无种姓故诸佛于彼无有自在。又大业论亦同此意。又无性云。谓具烦恼业异熟障故名具障无涅盘因无种姓故名为阙因诸佛于上所说有情皆无自在令得涅盘。广说如彼。依佛地论有五种姓义如常说。乃至彼云第五种姓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毕竟无有灭度之期。又十地论第十一云邪定聚名无般涅盘性。准此等文无性有情无涅盘因定姓一乘必不成佛。

  若尔如何说为一乘前所引教如何会释。解云。如涅盘云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又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常住无有变易。又宝性论第一卷云问云何得知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答依一切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如此等文皆是真如法身佛性此即五姓皆有佛性。又涅盘云譬如有人乃至定当得故者。如此等教皆是行性定当得故。约不定姓少分而说。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者。释此经文诸说不同。罗什等云。言无二者无声闻缘觉。无三者无声闻缘觉及大乘中偏行六度独善菩萨。复有人云。言无二者谓无第二即是缘觉言无三者谓无第三声闻乘也。一云此前两解唯因乘仍见佛乘有极果性不故破焉。今者正判无二无三约佛三身以显此义。所言无二唯有如来报佛一乘无彼声闻缘觉二乘。胜鬘经云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者即是佛乘。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所言无三唯有如来法身一乘而无声闻缘觉及佛三乘。摄大乘云菩萨未入二地生如是想谓三乘人三行差别迷一乘理。法华经云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涅盘云如来声闻缘觉同一佛性同一无漏。前破二皈一是破小入大后破三皈一是泯事归理。虽有三释第二为正。故法华论末云第二方便品示现破二明一。(或有本云破三明一。然诸本中多云破二明一)。又华严经第十二十八第六十等皆云无二乘之名。又法华经第三卷云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梁摄论云信等五根不名定根等者。大业大唐二本摄论皆无此言故不可依。智度论云若不任入涅盘者着人天福乐中作涅盘因缘者。人天乐中自有二种一者毕竟无涅盘姓但以人天而成就之二者暂时无涅盘姓人天成就作涅盘因。虽有二种彼论且依暂时无姓一边而说或可彼显菩萨悲愿欲令尽无余涅盘非悉一切皆入涅盘。法华论云决定增上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方便令发心故者。菩萨与授成佛之记为欲令彼于大乘中发信心故此即方便非实成佛。法华经云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盘而于余国求佛智慧者。依正法华第四卷云一切志在无为之想谓当灭度甫当往至他佛世界。又第三云临欲灭度佛在前住诲以要法发菩萨意不住生死不住灭度解三界空。第四卷文意同此也。此文既云临欲灭度准此应知住无余依临入无余发菩提心非是已入而能发心。释通智度准此应知。又涅盘云八万劫住处等者。三藏释云预流等位回心向大受变易生行菩萨行至十信位住于八万六万劫等名为住处。真谛三藏九识章云。问大本云缘觉十千劫到到何位是何宗。答此是寂宗意。除三界惑回心学大乘入十信信法如如。准知真谛亦说十信为所到处。问。若尔如何说为涅盘。答。佛依回心向大声闻以火烧身示现涅盘说为涅盘非实涅盘。此如瑜伽论第八十云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别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现。于无余涅盘界而涅盘。由此因缘皆作是念某名尊者于无余依涅盘界已般涅盘。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瞻部洲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覩何况其余众生能见。此意说云为除疑情同法者前示现入于无余涅盘故名涅盘非彼实住无余涅盘或可诸佛菩萨化入无余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显彼二果非究竟。如首楞严三昧经云舍利弗菩萨如是以辟支佛乘入于涅盘而不永灭乃至广说。楞伽第二第四所说三昧乐门者。谓预流等回心向大令身久住依边际定资有漏业受变易生经八万劫或六万等至十信位即说彼定名三昧乐而非已住无余涅盘名为三昧。由此理教言八万劫乃至十千劫住处者即非已入无余涅盘而没发趣故瑜伽第八十云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依涅盘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耶为住有余依涅盘界耶。答唯住有余依涅盘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无余依涅盘界中远离一切发趣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又云问于无余依涅盘界中所得转依当言何相。答无戏论相又善清净法界为相。又解深密经第四及深密解脱皆云于无余依涅盘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广说如经。是故三乘非无差别。

  辨假实者。诸教不同。有处实说一乘假说三乘。如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胜鬘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又涅盘经第二十五云一切众生皆归一道一道者谓大乘也。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之为三等。有处实说三乘假说一乘如即此经第二卷云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等。又第四卷云如世尊说若声闻乘若复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等。又出生菩提心经尔时迦叶婆罗门白佛言世尊解脱解脱有差别不。佛言解脱于解脱无有差别道于道无有差别。乘于乘而有差别。譬如王路有象轝者有马轝者有驴轝者。彼等次第行于彼路同至一城。如是等教诚证非一。然说一乘意趣不同故诸圣教种种有异。若依显扬第二十卷以六因释说一乘意。故彼论云问何故如来宣说一乘。答由六因故一即彼诸法约无差别相说故。(此约所证一味真如无差别故。)二约无分别行相说故。(此约能证平等智说。意同此经道一故说一乘。此上二义摄论所无。)三众生无我及法无我平等故。(此依二种无我故说一乘。此即摄论法等无我等合为第三。)四解脱平等故谓差别求者有事虚妄分别烦恼对治所缘法性不相违故。(此当摄论解脱平等差别。求者举能证人。三乘不同名差别求。有事烦恼者即修所断。虚妄分别烦恼者即见所断。能断二惑见修二道名为对治。所证解脱名所缘法性。此意说云。能求三乘虽有差别而见修所证涅盘无差别故名不相违也。)五善能变化住故。(此即摄论依变化故说为一乘。)六行究竟故。(此同摄论究竟说一乘。)依庄严论以十种义以释一乘。其庄严论颂是慈氏释即世亲共成一部。(旧相传云无着菩萨造者谬也。)然彼论中先以八义释诸经中佛说一乘后以引摄任持二义释诸如来说一乘意。故彼论云如是处处经中以此八意佛说一乘而亦不无三乘。问若尔复有何义以彼意而说一乘。偈曰引接诸声闻摄住诸菩萨于此二不定诸佛说一乘。广说如彼。后无着菩萨造摄大乘论引庄严颂以明十义。后世亲无性各造释论以释十义。故无着菩萨摄大乘论云。论曰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乘。此中有二颂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法无我解脱等故姓不同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世亲说云。释曰此中二颂辨诸佛说一乘意趣。为引摄一类者。谓为引摄不定种姓声闻等令趣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姓诸声闻等皆由大乘而般涅盘。及任持所余者。谓为任持不定种姓诸菩萨众令住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姓诸菩萨众不舍大乘勿声闻乘而般涅盘。为此义故佛说一乘。由不定等句义已说(已上二义大业及无性庄严论亦同。梁论意别。故彼论本颂云未定姓声闻及诸余菩萨于大乘引摄定姓说一乘。释曰有诸声闻等于大乘根姓未定摄引令信受大乘摄令修行大乘乃至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姓未定云何安立彼于大乘令不舍于大乘乃至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性已定无退异意为此菩萨故说一乘。解云。本论及释佛为三人说为一乘前二未定第三已定。诸论皆无。故不可依也。)法无我解脱乃至广说。此中复由别意趣力唯说一乘。何别意趣。谓法等故等。(梁论为显论一乘意是故说偈。前偈以了义说一乘。后偈以秘密义说一乘。)法等故者。法谓真如。诸声闻等同所归趣所趣平等故说一乘。无我等故者。谓声闻等补特伽罗我皆无有。由无我故此是声闻此是菩萨不应道理。由此无我平等意趣故说一乘。解脱等故者。谓声闻等于烦恼障同得解脱故说一乘。如世尊言解脱解脱无有差别。(已上三义诸论皆同。)姓不同故者。种姓差别故。以不定姓诸声闻等亦当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大业无性意同此论。梁论云。有二乘人于自乘位根性未同。此人虽求二乘道未得二乘根性未定故可转作大乘根性。为化此人故说一乘。若庄严论引入大乘故说一乘者意同梁论。解云。此意引摄不定即同第一引摄一类。与诸论异。故不可依也。)得二意乐故者。得二种意乐故。一摄取平等意乐。由此摄取一切有情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如是取已。自既成佛彼亦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诸本大同。然梁论云声闻等人于一切众生得平等意。无性庄严诸佛于一切众生得自体平等意。大业唐本不云诸佛及声闻等也。)二法性平等意乐。谓诸声闻法华会上蒙佛授记。得法性平等意乐。未得法身。由得如是平等意乐作如是思惟。诸佛法性即我法性。(诸论皆同。唯庄严论云声闻得作佛意。谓诸声闻昔行大菩提聚时有定作佛性彼时佛加故胜摄故得白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后相续无别故说一乘。解云。译家不同不可会也。)复有别义。谓彼众中有诸菩萨与彼名同蒙佛授记。由此法如平等意乐故说一乘。(诸论皆同。唯庄严论似无此段。)言化故者。谓佛化作声闻乘等。如世尊言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盘。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以声闻乘所化有情由见此故得般涅盘。故现此化。(诸论皆同。梁论云。复次佛化舍利弗等声闻为其受记。欲令已定根性声闻更练根性为菩萨未得定根性声闻令直修佛道由佛道般涅盘。余本无也。)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为究竟过此更无余胜乘故。声闻乘等有余胜乘所谓佛乘。由此意趣诸佛世尊宣说一乘。(诸本皆同。大业本云。此即是一乘以究竟无有别趣故。然有差别以声闻乘等异于佛乘。解云。译家不同。)

  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姓。或钝根性或中根姓或利根姓有情差别。

  此即第三辨三乘差别。文有二节。初标非一后约根分三。言非一者谓于一切有情数中非无五种种姓差别。言五姓者所谓三乘不定无姓。言无姓者谓于身中无有三乘涅盘种姓。就有姓中有其四种。一声闻种姓谓于身中唯有声闻涅盘种姓。二独觉种姓三菩萨种姓此二种姓唯同声闻。四不定种姓谓于身中具有三乘涅盘种姓而彼回心定趣佛果由佛菩萨大悲方便所摄受故。然彼种姓自有二种一性种姓二习种姓。释此种姓西方诸师诸说不同。一唯本非新如护月菩萨亦名月藏彼立唯有法尔种子而无新熏。二唯新非本如难陀及胜军等彼立唯有新熏种子而无法尔。三亦本亦新如护法菩萨具立新熏法尔二种子为性种姓新所熏种为习种姓。若广分别如成唯识第二卷。如是五姓具如别章。或可此云非一种姓者。三乘不定四姓非一故言种种。约根分三者。谓诸圣者随根利钝有上中下故立三乘。由此道理密意说一非无三乘故说一乘。深密解脱意亦同此。

  此下第二明趣寂声闻定不成佛。于中有四一标二征三释四结。

  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即标也。谓彼趣寂是定姓故虽诸佛化定不成佛。

  何以故。

  此第二征。

  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姓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

  此第三释。于中有三初总标三因次牒前二因显二过失后举前二失释不成佛。此即初也。谓彼定性二乘种姓皆是本来劣种姓故此即总因。一向慈悲薄弱故者是独觉障。一向怖畏众苦故者此是声闻障故。无上依经第一卷云有四种障。一弃背大乘是阐提障。执着我见是外道障。厌畏疲极是声闻障。背利益他是缘觉障。故知后二是二乘障。理实二乘皆具二障。无上依经具依相显各说一障。

  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是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

  此即第二显二过失。如经可知。

  我终不说一切弃背利益众生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者当坐道场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三显不成佛。由二过故终不说言得成正觉。

  是故说彼名为一向趣寂声闻。

  第四总结可知。

  此下第三回向声闻定得成佛。于中有四一标二征三释四结。

  若回向菩提声闻种姓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

  此即标也。谓回向声闻即是瑜伽五种姓中不定姓者。或是渐钝二菩萨中渐悟所摄彼定成佛。故法华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皆依此中不定者说。又庄严论第六卷云为对治不定障故大乘经说诸佛授记声闻当得作佛及说一乘更无第二。杂集十二亦同。

  何以故。

  此第二征。

  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于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

  第三广释。谓佛化导断所知障渐次证得无住涅盘。由斯理故决定成佛。

  由彼最初为自利益修行加行脱烦恼障是故如来施设彼为声闻种姓。

  此即第四结其本名。

  然说声闻诸教不同。有处说二。所谓趣寂回向声闻。如即此经。深密解脱有处说三。谓退菩提寂灭声闻及增上慢。如入楞伽第七但列其名而不解释。或有三种。所谓变化誓愿法性。如瑜伽论第七十三。故彼论云复次云何立声闻乘。谓三因缘故一变化故二誓愿故三法性故。变化故者谓随彼彼所化势力如来化作变化声闻。誓愿故者谓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誓愿即建立彼以为声闻。法性故者谓有补特伽罗本性已来慈悲薄弱于诸苦事深生怖畏由此二因于利他事不深爱乐非为是事乐处生死彼由安住此法性故立为声闻。又觉法性故谓于一切安立谛中多分修习怖畏行转由此因缘证得圆满。如声闻乘独觉亦尔。出无佛世而证正觉。与此差别。即上相违三因缘故应知菩萨有处说四。一者决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四者应化。如法华论列名不释。或说四种。一者变化二增上慢三回向菩提四一向趣寂。如瑜伽八十。彼云云何名为四种声闻。一者变化声闻。(法华论应化。宝积论应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宝积论云我慢声闻。)三者回向菩提声闻(法华退菩提。宝积作菩提)四者一向趣寂声闻。(法华决定声闻。宝积寂灭性。)变化声闻者为欲化度由彼所化诸有情故或诸菩萨或诸如来化作声闻。(七十三但云诸如来不言菩萨也。)增上慢声闻者谓但由补特伽罗无我智及执着邪法无我智计为清净。回向菩提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姓由亲近如来住故于广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续虽到究竟住无漏界而蒙诸佛觉悟引入方便开导由此因故便发趣广大菩提由乐寂故于此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姓者。一向趣寂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最极微劣慈悲种姓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有安住涅盘意乐毕竟不能趣大菩提。或说四种。谓应声闻我慢声闻作菩提愿声闻及定灭姓声闻。如宝积论第三。解云。如次即当瑜伽四种声闻。名虽有异义同瑜伽故不繁述。如何诸教多少异。据实具四如瑜伽等。而差别者瑜伽等四摄声闻尽法华论说退菩提者便不摄本不退者。故今宝积瑜伽为胜。或可法华退菩提者举别显总以回向中是一分故如说思数以摄行蕴。楞伽三中除变化者非实声闻故略不说。然七十三变化即是诸论变化声闻。法性即是决定声闻。誓愿即当回向声闻于声闻乘已誓愿后未发大愿名为誓愿亦名回向。若已发大菩提者即是菩萨誓愿所摄不名声闻。增上慢者即誓愿摄。或可誓愿法性二摄故此不说。此经不说变化增上义同前说解。

  解深密经疏卷第十六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自下第五释密意教意解差别。于中有三。初略标依教意解差别。次善男子下广辨依教意解不同后善男子如是已下总结依教意解差别。

  复次胜义生。如是于我善说善制法毗奈耶最极清净意乐所说善教法中诸有情类意解种种差别可得。

  此即初也。释此经文自有三释。一云善说即三藏中素怛缆藏。善制法者是达摩藏。毗柰耶者即毗柰耶。一云善说即是三中素怛缆藏阿毗达摩。善制法毗柰耶者即毗柰耶。一云善说善制法者通举三藏如来善说善制法故。毗柰耶者此云调伏三藏皆有调恶之用名毗柰耶。又亦名灭三藏皆有灭恶之义故。无性摄论云或一切善能灭众恶名毗柰耶。言善说善制者。瑜伽八十三云道理所摄故任持胜德故文义巧妙故。谓文句善圆满故故名善说。制立一切所应学处故名善制。法毗柰耶者。瑜伽九十八云八圣道支会正理故说名为法。能灭一切诸烦恼故名毗柰耶。最极清净意乐所说者辨能说者说法意乐。然说法意乐诸说不同。若依龙猛说法有二一生死人说法必依寻伺二法身菩萨说法不依寻伺。故智度论第十七云复次尔时菩萨常入禅定摄心不动不生觉观亦能为十方一切众生以无量音声说法而度脱之是名禅波罗蜜。问。如经中说先有觉观思惟然后能说法。入禅定中无语觉观不应得说法汝今云何言禅定中不生觉观而为众生说法。答曰。生死人入禅定先以语觉观然后说法。法身菩萨离生死身知一切诸法常住如禅定相不见有乱法身菩萨变化无量身为众生说法而菩萨心无所分别。如阿修罗琴常自出声随意而作无人弹者。此亦无散心亦无摄心是福德报生故随人意出声。法身菩萨如是无所分别亦无散心亦无说法相是无量福德禅定智慧因缘故是法身菩萨种种法音随应而出。广说如彼。无有寻伺说法众中如来最胜故言最极清净意乐所说。若依亲光八地已上皆无寻伺而能说法。彼说寻伺唯有漏故。无有寻伺说法众中如来最胜故言最极清净意乐所说。依护法宗。金刚已还诸菩萨众为他说法必假寻伺。于药病等未遍知故。由此道理八地已上无漏寻伺亦能说法。于佛果位已究竟故无功用说不假寻伺而能说法。故成唯识第七卷云未究竟位于药病等未遍知故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非如佛地无功用说。是故说言最极清净意乐所说。问。十地菩萨依寻伺说。智度所说如何会释。答。论者意异不可会释。如智度说寻伺俱起。弥勒等宗必不俱起。如是等异其例非一故不须会。问。依护法宗十地已还皆依寻伺。金刚喻定是第四定既无寻伺应不说法。答。虽无第四静虑寻伺而由上起下地寻伺于等觉位亦得说法。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亦准此释。言善教法中者是所说教。瑜伽九十四云。由四种相应知世尊所说圣教名善说法。一能趣寂静能令证得有余依涅盘界故二能般涅盘能令证得无余依涅盘界故三能趣菩提能令证得声闻独觉无上正等三菩提故四善逝分别最极究竟现量所显无上大师所开示故。具上诸义故言善教法中。言诸有情类意解种种差别可得者。此即正明意解不同。有其四种一信解教义二唯信教义三信教不信义四教义俱不信。故言种种。如后当释。

  自下第二广释依教意解不同。于中有二。初举所依教后于是经下正释有情意解不同。前中有二。初明教所依理后由深密意下明依理说教。

  善男子。如来但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

  此即初也。谓依所说三无自性于不了义隐密相教为所依止。

  由深密意。于所宣说不了义经以隐密相说诸法要。谓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

  此即第二依理说教。文有三节。初说教之意次辨教隐密后正示密教。言由深密意者说教之意。谓能证知三种无性甚深密意。言于所宣说不了义经以隐密相说诸法要者辨教隐密。诸谓圣教隐显不同。今于此中隐有说无故言隐密。言法要者要谓要略。此中意者。由深密意于不了经依三性以隐密相说一切法无自性等诸法要言。言谓一切法皆无自性等者此即第三正示密教。如前广说。

  自下第二正明有情意解不同。于中有四一五事具足信解人二五事不具能信人三生信随言执着人四五事全无不信人。然此四人种善根等五事多少分成六人。一五事具足二有四阙一三有三阙二四有二阙三五有一阙四六五事全无。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初明成就五事。后彼若下闻教解悟。

  于是经中若诸有情已种上品善根已清净诸障已成熟相续已多修胜解已能积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

  此即初也。

  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

  自下第二闻教解了。于中有二初明闻教解了后于如是下解了胜利。此即初也。谓闻法已于佛所说密意言说所显法义如实解了。

  于如是法深生信解。于如是义以无倒慧如实通达。于此通达善修习故。速疾能证最极究竟。

  自下第二解了胜利。于中有二初明解了法义胜利后亦于下信佛胜利。此即初也。文有两节。初于法信解。后于义信解。就信义中文复三节。初于见道如实通达。次修习位依此通达能善修习。后于究竟速疾能证菩提涅盘。

  亦于我所深生净信。知是如来应正等觉于一切法现正等觉。

  自下第二信佛胜利。

  自下第二五事不具能信人。于中有二初明不具五事后能生信心。

  若诸有情已种上品善根已清净诸障已成熟相续已多修习胜解未能积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

  此即初也。此明行人虽不具五由成四事而能生信。四事差别如前已说。

  其性质直是质直类。虽无力能思择废立而不安住自见取中。

  自下第二明能生信心。于中有三。初明不住自见能生信心。次于此经下由生信心故自轻而住。后于此经下由自轻故能修福智。前中有三。初明不住自见次辨闻教生信后显其信相。此即初也。性质直者谓即是信。故维摩云直心是道场。言直心者即是信心。智度论云佛法海中信能入故。故知质直即是信心。此意说云。性质直故虽无慧力简择圣教是非道理而不安住自见取中。更复进求了义经故如是于余不了义经不如真文而生执着。

  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于我甚深秘密言说虽无力能如实解了。然于此法能生胜解发清净信。

  自下第二明闻教生信。由彼不住自见取故彼闻法已虽无力能解了言说然于此教而发信心。

  信此经典是如来说。是其甚深。显现甚深。空性相应。难见难悟。不可寻思非诸寻思所行境界。微细详审聪明智者之所解了。

  自下第三显其信相。谓信此经具六义故是其甚深。一信此经典等者谓信此经是佛说故是其甚深。二显现甚深者谓此经典分明显现甚深义故名显现甚深。三空性相应者谓此圣教诠空性故与空相称故名空性相应。四难见难悟者谓此经典凡夫不能见二乘不能悟。又解凡夫二乘皆不见悟故名难见难悟。五不可寻思等者谓此圣教超寻思境故不可寻思也。寻思即是三界有漏心心所法。或可寻思即不定中寻伺二法。六微细等者谓此圣教地上菩萨微细详审聪明智者所解了也。

  于此经典所说义中自轻而住。作如是言诸佛菩提为最甚深诸法法性亦最甚深。唯佛如来能善了达非是我等所能解了。

  自下第二由生信故自轻而住。于中有二初于所说义自轻而住后于能说教自轻而住。此即初也。于此经所说义中自轻己智不能解了。便作是言诸佛所有能证菩提真俗二智为最甚深所证诸法真俗二性亦最甚深远离所取能取性故。唯佛如来而能了达非我少智之所能知。如婆沙说诸法性相甚深微妙唯一切智乃可穷尽。又胜鬘云若善男子于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有如是等诸教非一。

  诸佛如来为彼种种胜解有情转正法教诸佛如来无边智见。我等智见犹如牛迹。

  此即第二约能说教自轻而住。然诸如来随所摄受有情意乐转正法教能说智无量无边。我等智见比佛智见犹如牛迹等于大海。深密经云。以诸如来无边智慧所知如海而我知见如牛迹水。

  于此经典虽能恭敬为他宣说书写护持披阅流布殷重供养受诵温习。然由未能以其修相发起加行。

  此即第三由自轻故能生福智。于中有二初由自轻故未能通达后未通达故更修福智。前中有二先释后结。此即初也。谓彼菩萨以自轻故于此经典起恭敬等十种法行。然由未能以其修相发起福智二各加行。

  十法行者诸教不同。依大般若五百七十三但列其名而不解释。故彼经云佛告阿难受持此经有十法行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施他四者谛听五者披读六者受持七者广说八者讽诵九者思惟十者修习。大般若第四百及四百二十七庄严论第十三胜天王第七无上依经第二亦但列名。瑜伽七十四辨中边论第三显扬第二如是等教。广释虽有前后次第不同而义无异。故显扬云。一于菩萨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书持法行。二若劣若胜诸供养具供养法行。三若自书已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若他发意恭敬尊重以微妙声宣扬阐赞由宗仰故谛听法行。五发净信解恭敬重心披读法行。六为欲修习法随法行从师受已讽诵法行。七既讽诵已为坚持故以广妙音温习法行。八悲愍他故传授与彼随其广略开演法行。九独处闲静极善研寻称理观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为欲趣入乃至为令诸所求义成就法行。庄严十三与此稍异。故彼论云一书写二供养三流传四听受五转读六教他七习诵八解说九思择十修习。解云。彼论与显扬义不同者。于显扬等第六讽诵第七温习合为习诵以为第七。更加教他即为第六。于余教中皆无此义。然彼论意为他略说名为教他为他广说名为解脱。余教意者若略若广皆为他说即合为一。故不相违。今依此经亦同般若俱十法行。然此文中有其七种。一为他宣说即是广说。二书写护持即是书写或可护持即是一行。三者披阅即是披读。四者流布即是施他。五殷重供养即是供养。六者受诵即是讽诵或是受持。七者温习是即受持或是讽诵而无听闻思惟修习。此品下文具有其八种。一闻已信解二书写护持三供养四流布五受诵六温习七如理思惟八以其修相发起加行。而无广说披读二种。如下第七地波罗蜜多品中但云十种法行而不引名。智度论五十六虽不具足略释其相。依瑜伽论此十法行能生三道。故七十四云问如是十种法行几是能生广大福德道。答一切。问几是加行道。答一谓第九。问几是净障道。答一谓第十。若广分别如梁摄论第十旧中边第二新中边第三瑜伽七十四。

  是故于我甚深密意所说言辞不能通达。

  此第二结。由彼未能起加行故于我甚深所说言辞不能通达。

  由此因缘彼诸有情亦能增长福德智能二种资粮。于后相续未成熟者亦能成熟。

  此即第二未通达故更修福智。谓此菩萨未能修习二加行故不能通达密意言辞。由此十行因缘力故便能修习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于后身中所未成熟皆能成熟。今言成熟于一一位所修具足名为成熟非五事相续成熟。或可利他令他成熟。又云由此因缘等者。就生信中文别有二初广释生信后总结信用。上来广释生信。此即第二总结可知。

  自下第三生信随言执着人。于中有二初明师计后辨弟子。前中有二初对前辨异后明如言起执。

  若诸有情广说乃至未能积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性非质直非质直类。虽有力能思择废立而复安住自见取中。

  此即初也。文有四节。一五事有无二质非质直三有力无力四安立不安立自见取中。言广说等者。然释此文自有四说。一云此中唯取总阙五事。故深密云不种善根乃至不能成就福智。然与第四有差别云此中信法不信义第四法义俱不信也。一云此中总有三人。一有初一阙四二有初二阙三三有初三阙二。一云此中总有四人。于前三中更加有初四阙一。而与第二异者彼第二人其性质直此第三人性非质直。一云此中总有五人。于前四中更加五事俱阙而与第二第四人异。准前应释。虽有四释第四为正。顺文相故。言而复安住自见取中者。更不进求了义大乘恒执如言不了教故。故杂集论第十二云。复次何缘一分众生于方广分广大甚深虽生信解而不得出离耶。答由深安住自见取故常坚执着如言义故。深安住自见取者更不进求了义经故常坚执着如言义者恒坚封执不了义经故。如闻一切法毕竟无自性言故便拨一切诸法性相皆无所有。如是于余不了义经坚执如言义亦尔。是故虽信大乘而不得出离以大乘经由种种意说故。

  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于我甚深密意言说不能如实解了。

  自下第二如言起执。于中有二初明如言执后由此已下显执过失。前中有二初闻而不了后信而执着。此即初也。谓彼菩萨闻此教已性非质直住自见故于我甚深密意教中不能如实解了密言。

  于如是法虽生信解然于其义随言执着。

  第二信而执着。于中有二。初正明执着后显执着相。此初即也。于密意教虽生信解由不了故如言执着。

  谓一切法决定皆无自性决定不生不灭决定本来寂静决定自性涅盘。

  此即第二显执着相。据实道理于此经中有其四句。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准上经文通约三种无自性说即用三性以为自性。二无生无灭三本来寂静四自性涅盘此之三句准上经文唯约二种无自性性。谓相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依广百论等四句总依初无性说。集论杂集四句皆通三无性说。如前分别。然佛密意不了教中但言诸法皆无自性。乃至复云自性涅盘。然彼安住自见取人不解如来密意趣故虽生信解如言起执谓一切法决定无性乃至决定自性涅盘。然彼执人诸教不同。依智度论第十八卷。有三邪见一破果不破因二因果俱破不破一切法三破一切法皆无所有。即依第三是恶取人。广如彼说。依胜鬘经即说名为习诸外道。若依集论第六杂集十二皆言若诸菩萨随言取义不如正理思择法故。广如彼释。今依此经但言有情亦不说名菩萨外道。准义即同集论等说。虽阙第五福智资粮而具前四善根等故。

  由此因缘于一切法获得无见及无相见。

  自下第二显执过失。于中有二初正显执失后虽于下释通伏难。前中有五一略标二失二由得下辨二失相三外人征诘四依征广释五释已总结。此即初也。由此执着为因缘故于一切法获得二见一者无见二无相见。然此二见自有两释。一云无见者拨无依他及圆成实。无相见者拨无所执如名言相。一云无见者即大法镜经二十八不正见中第一相见。无相见者即次三见谓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故杂集论第十二卷释彼经云。言相见者谓闻大乘经中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等言。不善密意但随此言义便生胜解谓佛所说一切诸法定无自性定无生等执着如是无性等相是名相见。执着如是无性相时便谤三性于此三性起诽谤行即次三见谓损减施设见损减分别见损减真实见。广如彼释。彼与此经名差别者。彼据执着无性等相名为相见。此就行解执有为无名为无见。彼据损减三性理故名损减见。此据拨无三性相故名无相见。

  由得无见无相见故。拨一切相皆是无相。诽拨诸法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

  此即第二释二失相。然释此文亦有两解。一云由得无见无相见故者双牒二见。拨一切相皆是无相者总显二见所成过失谓拨一切三种性相皆是无相。诽拨诸法者别显拨三相失。一云由得无见无相见故者双牒二见。拨一切相皆是无相者别显无见。诽拨诸法等者别释无相见。

  何以故。

  此第三征。征有二意。一云何以先无依他圆成后无所执。一云前二性有可说拨无后所执无拨无何失。

  由有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故遍计所执相方可施设。

  自下第四依征广释。于中有二初先信三性施设次第后依次第以答外征。此即初也。如上所说由诸有情于二性上增益所执故立三种无自性。此亦同彼所说次第。

  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见为无相。彼亦诽拨遍计所执相。

  此即第二依前次第以答外征。若依后征文有二节。初明依二性故虽无实性而随执情假施设有。后明随情施设有故执彼为无亦成诽拨。由斯理故瑜伽七十四云。问若无遍计所执自性当有何过。答于依他起自性中应无名言无名言执。此若无者应不可知杂染清净。依佛性论三自性中皆有损减增益二谤。

  是故说彼诽拨三相。

  第五总结可知此经所说诽拨三相即诸经等恶取空也。

  说恶取空圣教非一。宝积经云。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解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譬如迦叶医师授药令病扰动是药在内而不出者于意云何如是病人宁复差不。不也世尊是药不出其病转增。如是迦叶一切诸见唯空能灭若起空见则不可除。无上依轻第一卷云。复有增上慢人在正法中观空生于有无二见是真空者直向无上菩提一道净解脱门如来显了开示正说。于中生空见我说不可治。阿难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着空见如一毛髦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依此等经自有两说。若清辨等依龙猛宗说空有者。依世俗谛有空不空。依胜义无法不空。若执着空名恶取空。故般若镫论第八卷云。论者言若第一义中有阴等者除此有物立于空法。而第一义中实无一法是不空者。如偈曰若一法不空观此故有空无一法不空何处空可得。释曰空不空者于世谛中依止法体如是分别。此义云何。如有舍宅有人住故名舍不空人不住故则名舍空。今第一义中无一法不空何处得有空法可得。已说善取空。当说恶取空。又如偈曰如来说空法为出离诸见诸有见空者说彼不可治。释曰云何名见空者谓执着于空言有此空。此执着空有何过失。如来说彼空见众生不可疗治。此义云何。如服下药动作诸病而复不泄反成重病。如是说空法为舍诸恶见若还执空者说彼不可治。以是义故舍空无过。解云。恶取空者如瑜伽师所立空理以为真理名恶取空。故般若镫云。十七地论者言。如所分别自体无故分别体空。此诸法空真实是有。云何真实。不观作者故。论者言汝此见者名著空见。外人言何故名我以为着空。论者言由一切法无体故空空非实法不应执着。广说如彼。若护法等依弥勒宗说空有者。善取空者谓于依他所执性无即于此无我性有如是有无总说为空。恶取空者于依他上所执性无及于依他圆成性有俱不信受而作此执一切诸法都无所有是恶取空。故善戒经第二卷云。有二种人远离佛法非佛弟子永失佛法一者说色乃至涅盘有真实性(所执性也。)二者不信世流布性。(依他性故。)如是二人不任受持菩萨禁戒如其受者受者不得师则有罪。何故不得诽谤实法着非法故。菩萨戒者非口所得心口和合然后乃获。复言若有说言大乘经中一切法空亦得大罪。不能善解大乘经义生憍慢心言我善解。随其自心妄想思惟为人广说亦得大罪。若言一切诸法性无云何得有流布于世亦得大罪。何以故谤一切法者即是外道富兰那等真弟子也。富兰那谓诸法性无而佛法中亦有亦无。若有人说一切法空当知是人不中共住共语论议布萨说戒。若与共住乃至说戒则得大罪何以故不解空义故。乃至彼云云何正解。如色。说色乃至涅盘分别无有种种相性是名色空。以色真实流布于世是名不空。以是义故说色一法亦有亦无解是二故亦法亦空终不于中妄生计着是名真解空义。具说如彼。又瑜伽三十六云云何复名善取空者。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即实无倒。地持第二亦同此说。杂集第六云。空相者谓若于是处此非有由此理正观为空若于是处余是有由此理如实知有。是善入空性。如实者不颠倒义。显扬十五云。空自相者非定有无非定有者谓于诸行中众生自性及法自性毕竟无所有故。非定无者谓于此中众生无我及法无我有实性故。佛性论第一云。二谛不可说有不可说无非有非无故。真谛不可说有不可说无者无人法故不可说有显二空故不可说无。俗谛亦尔分别性故不可说有依他性故不可说无。复次真谛不定有无人法无不无二空有不有。俗谛亦尔分别性故非决定无依他性故非决定有。已说善取空。当说恶取空。瑜伽三十六云。云何名为恶取空者。谓有沙门或婆罗门由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为恶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实是无。于此而空此实是有。由此道理可说为空。若说一切都无所有何处何者何故名空亦不应言由此于此即说为空。是故名为恶取空者。又瑜伽七十五云。复次于大乘中或有一类恶取空故作如是言。由世俗故一切皆有由胜义故一切皆无应告彼言长老何者世俗何者胜义。如是问已。彼若答言若一切法皆无自性是名胜义。若于诸法无自性中自性可得是名世俗何以故无所有中建立世俗假设名言而起说故。应告彼曰汝何所欲名言世俗。为从因有自性可得为唯名言世俗说有。若名言世俗从因有者名言世俗从因而生而非是有不应道理。若唯名言世俗说有名言世俗无事而有不应道理。又应告言长老何缘诸可得者此无自性。如是问已。彼若答言颠倒事故。复应告言汝何所欲此颠倒事为有为无。若言有者说一切法由胜义故皆无自性不应道理。若言无者颠倒事故诸可得者此无自性不应道理。佛性第一亦同瑜伽。又彼论第二云。复次增上慢人取空为见是真空解脱门。约此空解脱门起于空执谓一切有无并皆是空。此空执者即无所有。无所有故因果二谛道理并失。执此空过故即堕邪无。是等执者由空而起故成邪执。一切邪执莫不由空故能灭除。此执既依空起故不可治。由此人故佛语迦叶若人起我见执如须须山大我亦许之何以故以可灭故。若此增上慢人所起空执犹如发端四分之一我急呵责决定不许。广百释第六卷云。复次诸法真理何者是耶。谓一切法空无我理。若尔此理亦有过失。所以者何如有一类闻空无我谓法皆无诽拨一切因果正理乃至断灭一切善根。此自见有过非空无我咎。由恶取空妄起邪见行诸恶行。空无我理心言不测非彼所证。愚夫闻说诸法皆空不知圣意便拨世俗因果亦无灭诸善法。此岂是空无我过失。圣说空教有何意耶。为遣一切虚妄有执。若尔亦应说诸法有为遣妄执诸法空故。实尔若有执诸法空如来亦说诸法是有。既为遣执说有说空诸法真理为空为有诸法真理非有非空分别戏论皆不能及。何缘圣说非虚妄耶。为除邪执故非虚妄。空有二教俱能除执何故如来多说空教。以诸有情多分执有生死多分从有执生是故如来为除有执灭生死苦多说空教。若空若有皆是教门何故前说空为真理。方便假说亦不相违。又此空言是遮非表。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遮遣执心令契诸法非有非空究竟真理。诸法真理实非空性空为门故假说为空。真理非空空为门者真理非有应有为门。随机说门有亦无过然其门义顺在于空。有有有等皆顺执心空空空等皆违妄执。故有智者闻说空言应离一切有无等执。悟法真理非有非无。勿起有无分别戏论。

  辨恶趣过失相者。如瑜伽论三十六说。故彼论云如有一类闻说难解大乘相应未极显了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不能如实解所说义起不如理虚妄分别。由不巧便所引寻伺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一切唯假是为真实若作是观名为正观。彼于虚假所依处所实有唯事拨为非有。是则一切虚假皆无何当得有一切唯假是为真实。由此道理彼于真实及以虚假二种俱谤都无所有。由谤真实及虚假故当知是名最极无者。如是无者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不应共语不应共住。如是无者能自败坏亦坏世间。随彼见者。世尊依彼密意说言宁如一类起我见者不如一类恶取空者。何以故起我见者唯于所知境界迷惑。不谤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堕诸恶趣。于他求法求苦解脱不为虚诳不作稽留。于法于谛亦能建立。于诸学处不生慢缓。恶取空者。亦于所知境界迷惑。亦谤一切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堕诸恶趣。于他求法求苦解脱能为虚诳亦作稽留。于法于谛不能建立。于诸学处极生慢缓。如是损减实有事者。于佛所说法毗柰耶甚为失坏。广百论第六卷亦同瑜伽。故论云复次劣慧者前不应辄说空无我理增其恶见。所以者何。故次颂曰宁彼起我执非空无我见后兼向恶趣初唯背涅盘。论曰彼谓世间诸劣慧者。我执即是萨迦耶见其我所见亦带我执故我执言亦摄彼见。我执虽复不称正理而宁起彼过失轻故。空无我见虽称正理然彼不能如实了达因斯诽拨诸法皆无过失重故宁彼不起。云何此二过失轻重。谓初我执唯背涅盘后恶取空兼向恶趣。彼劣慧者恶取空时尚厌善根况诸含识。彼由厌背善及世间断灭善根损害舍识。非唯弃背清凉涅盘亦持自身之地狱火。起我见者无如是事。所以者何彼贪我乐欲我离苦不造众广修诸福脱诸恶趣不失人天但怖涅盘不证解脱。故契经说宁起我见如妙高山非恶取空增上慢者。若尔诸法空无我理邻近险趣圣不应说。劣慧者前实不应说而胜慧者随此修行获大义利故须为说。

  虽于我法起于法相而非义中起于义想。

  自下第二释通伏难。通二伏难即分为二。初通信法不应成过难。后通信法应具福智难。前中有二。初正通伏难后释所由。此即初也。谓彼菩萨虽依我教起于教想非正义中起正义想虽能信教而成过失。

  由于我法起法想故及非义中起义想故。于是法中持为是法于非义中持为是义。

  此即第二释其所由。由于我法起法想故于是法中信为正法。而于非义起义想故非正义中执为正义。

  彼虽于法起信解故福德增长。然于非义起执着故退失智慧。智慧退故退失广大无量善法。

  此第二通信法应具福智难。谓外难云。此位菩萨四事具足闻教能信如何不具福智资粮。故作此通。彼难于法起净信故福德增长于非义中起执着故退失智慧由退智故失无量善。

  问。种姓菩萨有退以不。设尔。何失。若言退者乐广庄严经如何会释。经云性地菩萨若一时杀阎浮提众生虽有此罪不堕地狱若杀四天下乃至三千大千众生亦不堕地狱何以故此人旷劫修行多供养诸佛功德智慧善根纯熟虽造重罪以福德大故罪即消灭不堕地狱。又无性摄大乘释第七卷初无数劫云坚固心升进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现世当来所修善法运运增长终不退减。世亲第七亦同无性。若不退者地持经说性地菩萨堕地狱等如何会释。解云。于此义中自有两说。一龙树宗种姓不退。是故宝鬘论中有人问龙树云地持经说种姓菩萨堕阿毗地狱此义云何。龙树答云虽有此言我不敢作如是说。何以故不增不减经中明性地菩萨毕竟不堕地狱同乐广庄严。而地持等说言入者权恐地前菩萨令其生怖速证初地非其实入阿毗地狱。(此段引经如金刚仙说。)马鸣菩萨起信论亦同上释。故彼论云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信而懈怠者恐令勇猛故。二弥勒宗自有两说。一云同龙树宗。一云依本业经十住已上名种姓位。于十住中前六名退。第七不退。故知种姓亦有退义。又瑜伽论四十七云又诸菩萨胜解行位于菩萨修所作狭小所作有缺所作不定所得有退。又云解行菩萨或于一时于大菩提虽已发心而复退舍。善戒经第八地持第九亦同此说。又瑜伽三十七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乃至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善戒经第三地持第二亦同此说。然乐广庄严经及摄大乘论言不退者从多分说而非尽理。

  复有有情从他听闻谓法为法非义为义。若随其见彼即于法起于法想于非义中起于义想。执法为法非义为义。

  自下第二明弟子计。于中有二。初别释二计。后由是缘下总结二计。前中二计即分为二初依闻随言执着人后不随其见不信人。前中有二初明如言起执后显执过失。此即初也。谓此有情从第三师听闻所说随其师见于法为法非义为义彼与本师无别异见。而差别者其第三师听闻佛教此第四人从他传闻与师同计。若准对法如前分别说第三师以为菩萨。依深密经说第三师名邪见人。故深密云复有众生于彼邪见人边闻法也。

  由此因缘当知同彼退失善法。

  此即第二显执过失。同前第三失无量善。

  若有有情不随其见从彼欻闻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便生恐怖。

  自下第二不随其见不信人。于中有二初明闻教不信后由此下显不信失。前中有三初闻教生怖次生邪解后因解起谤。此即初也。谓此有情从第三师闻彼所说而不随其前师所见言一切法决定皆无自性等见。从彼欻闻一切诸法无性等言心生怖畏如何诸法无自性等因此于教亦生恐怖。有三种人于教生怖。如杂集论第十二云复次何缘一分众生于方广分广大甚深不生胜解反怀怖畏耶。由远离法性故未种善根故恶友所摄故。法性者谓菩萨种姓是彼自体故。由一分众生无菩萨种姓故心性下劣于广大甚深教不能胜解是故怖畏。又一分众生虽有菩萨种姓而于大菩提未种正愿等诸善根故于此不能胜解是故怖畏。又一分众生虽已种善根而为诽谤大乘众生恶友所摄故于此不能胜解是故怖畏。

  生恐怖已作如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

  此即第二因生邪解。谓生怖已因其怖畏便生邪解言是佛教定非佛说即作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

  作此解已于是经典诽谤毁骂。

  此即第三因解起谤。然慢法缘有其二种。或有四种。故大般若五百五十九云。具寿善现复白佛言彼愚痴人几因缘故毁谤深法。佛言善现由二因缘一为邪魔之所扇惑二于深法不能信解。复次善现由四因缘毁谤深法一为恶友之所诱诳二为不能劝修善法三为怀恶喜求他过四为嫉妒自赞毁他。由具如是四因缘故彼愚痴人毁谤深法发起无边极重恶业。又大般若三百七十四百三十五大品经十八智度论六十三谛法四缘大同前说。

  由此因缘获大衰损触大业障。

  此即第二显不信失。谓由前说谤法因缘获大衰损证大业障。

  由是缘故我说若有于一切相起无相见于非义中宣说为义。

  自下第二总结二计。于中有二初结前计后结后计。此即初也。由是从他闻法起执以为缘故。世尊自说于三性相起无相见非义之中宣说为义便成邪见。

  是起广大业障方便。由彼陷坠无量众生令其获得大业障故。

  此即第二结后计也。如文可知。或如言起执文别有二。初广释如言起执后由是缘故下总结。虽有两释后解为胜。

  自下第四安住自见不信人。于中有二初明不具五事后显其不信。

\

  善男子。若诸有情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熟相续无多胜解未集福德智慧资粮性非质直非质直类虽有力能思择废立而常安住自见取中。

  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明五事不具后辨三类差别。准前可知。

  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不能如实解我甚深密意言说。亦于此法不生信解。

  自下第二显其不信。于中有五。一闻经不信二起二种想三生二种执四因生邪解五正明起谤。此即初也。谓由安住自见取故闻此密教不生信解。

  于是法中起非法想。于是义中起非义想。

  此第二释起二种想。由前闻教不信解故于法义中起二邪想。

  于是法中执为非法。于是义中执为非义。

  此第三释生二种执。由前二想起二执故也。

  唱如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

  此第四释因生邪解。由于法义起二执故。以因此缘起斯邪解。

  作此解已于是经典诽谤毁骂拨为虚伪。以无量门毁灭摧伏如是经典。

  此第五释正明起谤。于中有三初正明谤经次憎信经者后辨谤法缘。此即初也。

  于诸信解此经典者起怨家想。

  此第二释憎信经人也。

  彼先为诸业障所障。

  此即第三辨谤法缘。谓三障中为业障故所以谤法。

  由此因缘复为如是业障所障。如是业障初易施设乃至齐于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无有出期。

  此即第二显谤过失。谓由先世业障所障复为现在谤法业障之所覆障。如是业障初造时虽易施设。当受苦果径于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无有出期。言俱胝那庾多者。如俱舍论第十二卷引经说云。有一无余数始为一。十一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如是展转满六十数。具如彼说。或可初易施设者过去业障初所造故易可施设轻重之相。今谤法业受苦无穷难可分别。其谤法失具如大般若一百八十一法华第二等。

  然上诸说有差别者。初之二人教义俱信。第三人中及二弟子合有三人。初之二人信教失义。后之一人修义失教。第四一人教义俱失。又四人中前之二人并是菩萨。而差别者初具五事后具四事。第三一人。依深密经五义俱无名为邪见。若依此经具有四事但言有情。依对法论及大品名为菩萨。所以如是诸教不同。

  就意解不同文别有三初总标次别释后总结。上来已释二段文讫。

  善男子。如是于我善说善制法毗柰耶最极清净意乐所说善教法中有如是等诸有情类意解种种差别可得。

  此即第三总结应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在线网